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食物分析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雀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常见的、分布最广的、而且与人类经济活动关系也最密切的一种鸟,可是以往对它的生物学研究却做得非常少。我们前(1953—1956年)在河北昌黎产果区进行食虫鸟类调查工作时,曾附带观察麻雀的生态和生活史,並采集了5百余号标本。自1955年冬间开展消减四害运动以来,复在北京近郊,于1—3月间采得3百多号麻雀。所采的麻雀,经剖验嗉囊和胃部后,所得结果加以统计分析,总结为本篇  相似文献   

2.
山麻雀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时有  王燕 《四川动物》1990,9(2):23-25
本文报道山麻雀的栖息环境、活动规律、食性、繁殖习性及雏鸟生长发育等。山麻雀在调查地区5—8月进行繁殖,每年繁殖2窝,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13—14天,孵化率88%;育雏期12—14天,雏鸟成活率59.09%。根据其食性分析,提出该鸟在调查区内是有益于农林业的益鸟。  相似文献   

3.
也谈白麻雀     
罕见的白麻雀、曾在北京西郊中关园附近发现过,在1956年8月正当第二窝麻雀雏鸟出来的时候,有三个白麻雀和一大群麻雀混往一起生活。后来这三个白麻雀全部被采到,它的体形及生活习性同一般麻雀一样,但较一般麻雀更为胆怯,不易接近。这三个由麻雀的量度如下:  相似文献   

4.
麻雀 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的为害,是尽人皆知的。它遍布于农田、禾场、粮库等处,结群征逐,啄食榖粒,造成便大损失。据我们饲养试验,以四只体重平均19(18—20)克的麻雀饲养十天,一只麻雀每日所吃的榖子(带皮的小米)平均为51/2克。依  相似文献   

5.
身边的麻雀     
肖方  宋刚 《生命世界》2022,(4):46-71
<正>麻雀在中国极为常见,在城市和乡村等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能见到它飞来飞去、蹦蹦跳跳的身影。有些孩子在成长阶段对于鸟类,也许只认识麻雀。麻雀分布广泛,在亚洲、欧洲、非洲及太平洋岛屿都有它的分布。有关麻雀分类学地位的讨论,在20世纪末达到了高潮,有将其归属为梅花雀科的,有将麻雀独立为科的……不过,大多数学者认可将麻雀归为雀科。根据康奈尔大学鸟类实验室《世界鸟类》网站的划分,  相似文献   

6.
上海麻雀生态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rger在我国分布最广(郑作新,1958),是典型与人共居的鸟类。定居欧洲的两种麻雀 P.domesticus,P.montanus学者们都认为有害(布氏,1956:什氏,1956;1944;1952)。我国近年来对麻雀亦颇多研究与讨论,若能逐步搞清它们的生态活动,将有助于对它们数量的控制。潘炯华等1960年曾较详细地研究华南麻雀之生态,但华东地区有关生态资料很少。兹将1960—1962年上海西郊地区麻雀生态初步观察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7.
树麻雀(Passer montanus)曾是一种在国内外广泛分布的优势鸟类,其生命力极强,但是30年前却在国内不少地区销声匿迹。本文作者在2015年3月—2015年5月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及近郊一系列野外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发现树麻雀数量自进入21世纪以来正在恢复中,其空间分布有较大改变,主要分布区由农村的居民点及其附近的农田转变为市区。分析发现导致树麻雀空间分布的改变原因极有可能与农药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2013年和2014年5—7月,在新疆阜康地区,对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巢址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繁殖密度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其巢址空间分布的生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麻雀在研究区内为优势鸟种,平均种群繁殖密度为299.8±163.6只·km~(-2);其中,在白杨(Populus tomentosa)防护林中的种群繁殖密度最高,达491.9±87.8只·km~(-2);家麻雀在研究地区巢址的空间分布距离指数I=4.77,为集聚分布格局;农田、防护林带以及荒漠伯劳(Lanius isabellinus)的巢址分布对家麻雀巢址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巢址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影响家麻雀巢址分布格局的主要生态因子是食物资源利用和种间巢址竞争。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城区及近郊冬季麻雀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雀(Passer montanus)与人类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和农业生态系统中日益引起重视。1983和1984年的冬季(当年10月—翌年3月),我们在太原市城区及近郊,对麻雀冬季种群动态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  相似文献   

10.
麻雀每年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带来很大的危害,谷类作物以及某些技术作物的收成中,有不小的一部分,是被它们吞食的。为了证实这一点,1953年,曾在江布尔省库尔达区的“格奥尔吉”国营农场中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在400公顷的冬小麦地上,麻雀使每公顷上的产量由22公担降到了12公担。由于这种害鸟,仅在这一国营农场中,在一年内就损失了将近400吨小麦。在同一区内的“劳动者”集体农庄中,麻雀使1953年的大麦产量降低了25%,使小麦的产量降低了30—35%。在某些地区,集体农庄不愿意播种黍(Panicum niliaceum L.),因为麻雀会把这种作物完全吃光。1952年,在阿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准格尔旗沙镇地区麻雀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雀在农作区的夏秋季节,危害作物严重,但在象沙镇这种半荒漠草原地带,农、林、牧兼营地区,麻雀的食性资料尚缺。我们于1965—1971年的不同季节内,对成鸟及雏鸟的食性做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一些防除实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身体大小的性二态是鸟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性二态的研究是理解性选择的关键,也能为性二态鸟类的野外快速性别判定提供依据.麻雀Passer montanus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性单态鸟类,野外很难通过外在特征识别性别,有关麻雀性二态和性别判定的研究很少.2017—2018年每年的1—3月,在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校园内用雾网捕捉到...  相似文献   

13.
关于河北省淡水鱼类区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河北省淡水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前人曾做了大量工作,但始终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纪录,本文总结过去一百余年来有关河北淡水鱼类分类学资料,并根据我馆历年所采集的标本,于1975年整理出《河北省淡水鱼类名录》,在此基础上,又于1976年6月在河北省南部石家庄、岗南等地,1978年6—7月在河北省北部承德、围场等地,1979年4—6月,9—10月在天津地区,1985年9月在河北省西部山区(邯郸至涞水)一带,进行补充采集和考察,现提出河北淡水鱼类区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广泛利用马蜂防治棉铃虫的同时,发现麻雀、蜘蛛、蚂蚁、胡蜂巢螟等是它的天敌,而以胡蜂巢螟危害最重,蜂巢被害率一般在40%左右,重考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了蜂群的壮大。为了解决生产上的需要,我们于1975、1976年,对胡蜂巢螟进行了初步的观察。 胡蜂巢螟(Hypsopygia mauritialis Boisd)又叫马蜂窝螟、巢虫、巢蛾。属鳞翅目,螟蛾科。 在虞城县一年发生四代,以幼虫越冬,次年5月上、中旬化蛹,下旬羽化成虫。成虫体长7—8毫米,翅展16—18毫米,休色鲜艳,雌虫大于雄虫。羽化后一天开始交尾产卵,卵期4—5天。幼虫灰白色,体长16毫米,体形较细长,行动灵敏。蛹长6—10毫米,棕褐色或淡褐色。幼虫期11—12天,蛹期10—11天,共历  相似文献   

15.
南京近郊麻雀食性分析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为进一步了解南京近郊麻雀对农业的益害关系,并结合除四害运动五狩猎实习,从1956年12月至1959年8月,共采得麻雀标本459只,进行了全年的食性分析。关于麻雀的食性研究,早在195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作新先生等,曾于河北省昌黎产果区和北京近郊,采集了麻雀标本800多只,并对麻雀全年食性加以分析和鉴定。1955年,湖南师范学院生物学系梁启燊先生等,在湖南长沙附近采集了麻雀标  相似文献   

16.
麻雀雏鸟体温调节的发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近十多年来,人们对晚成鸟体温调节发育问题不断给予注意(King等,1961; Dawson等,1971; Ricklefs, 1974)。截至目前为止,所涉及的种类仍然不多,讨论的范围也不宽,特别在化学体温调节方面的研究还相当少。关于麻雀雏鸟体温调节方面的研究,盛和林(1962)曾做过初步摘要报道,Myrcha等(1973)在研究麻雀雏鸟的能量平衡时,多少也有些涉及,但尚未见专门的研究。为了讨论晚成鸟体温调节发育的规律性及其生物意义,现将我们在1962—1965年对麻雀(Passcer montanus saturatus)雏鸟进行的研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麻雀的分布麻雀是国内常见的一种留鸟。它的分市相当广,不但遍于国内平原和丘陵地带,而且广展于国外,北自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南至马来半岛、爪哇,东自日本,西到欧洲以及英伦三岛。在这一片广大的地区内,凡是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方,几乎都可以见到它。麻雀因分布区域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地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对城市麻雀栖息地利用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城市化水平不同的8个区域中麻雀(Passermontanus)的数量分布现状以及影响麻雀分布的栖息地因子。结果表明,越冬期和繁殖期的麻雀数量均与城市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化程度高的城市中心商业区、高层居民区和城市主干道中的麻雀数量均很少;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城乡结合区、公园、城市的平房区及古建筑区域中麻雀数量均较多;高校校园和低层楼房居民区,虽然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但由于植被较丰富,麻雀数量也较多。平房面积、针叶树数量、阔叶树数量、空调数量、高层楼房的面积、硬化地面的面积、人流量及车流量是影响麻雀栖息地利用的重要因素。其中平房面积、针叶树、阔叶树、空调的数量增加,可为麻雀提供栖息条件而有利于麻雀的利用;硬化地面的面积、高层楼房的面积、人流量及车流量的增加,由于减少了杂草等麻雀的食物来源并增加了干扰,不利于麻雀的利用。结果表明,虽然麻雀是一个适应人类生活环境的物种,但在快速的城市化变迁中,它已表现出对高度城市化环境的不适应。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应考虑到为以麻雀为代表的城市鸟类提供生存必要的植被和繁殖场所,构建人鸟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9.
麻雀种群数量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胥执清 《四川动物》2004,23(4):386-390
本文主要对1986年以来国外的麻雀种群数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作一综述。①[树]麻雀和家麻雀间存在巢穴竞争和重叠,家麻雀有更多的防御行为和数量上占优势。[树]麻雀群体繁殖第一次比单独繁殖产更多的卵,孵出更多的雏鸟,第二:、三次则相反。②农药的使用对[树]麻雀繁殖成功有一定的影响。③麻雀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种:家麻雀体内非正常金属元素有铝、汞、镉和铅。当铅的积累超过2μg/g干重,病、死雏鸟的比例就会增加。④在发达国家,交通可以引起麻雀死亡。  相似文献   

20.
刘喜悦 《生态学报》1982,2(1):10-11
麻雀(Passer montanus)成体体重一般在19克左右,而它的羽毛约占0.9克。羽毛主要起热隔离保持体温的作用,飞羽更负有生存所必需的飞翔功能。本文旨在揭示麻雀雏鸟初级飞羽的生长规律及其与体重生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