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猫纹状皮层神经元整合野的形态和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武  李朝义 《生理学报》1995,47(2):111-119
用正弦调制的移动光栅测量了120个猫纹状皮层神经元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空间整合特性。结果表明:(1)大多数细胞的传统感受野具有长宽相近的结构,然而它整合野多数是宽而短或者窄而长的长条形。(2)整合野大小为传统感受野的2-7倍,平均为3.7倍。简单细胞与复杂细胞整合野的大小没有显著差别。(3)随着感受野的视网膜偏心度的增加,整合野大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感受野靠近视网膜垂直中线的细胞,其整合野可  相似文献   

2.
用正弦调制的光栅图形研究了猫纹状皮层神经元传统感受野外区域(整合野)的亚区结构,整合野不同亚区的作用可表现为抑制或易化。根据端区和侧区的作用性质,整合野有4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在端区和侧区的内部以及在这两个区域之间,空间总合显示非线性特性。其非线性程度随刺激面积的增加而变大,表明在整合野的亚区内和亚区间存在着相互抑制。  相似文献   

3.
用正弦调制的移动光栅刺激传统感受野和整合野,测量了猫纹状皮层神经元整合野各亚区的范围、抑制程度和亚区间的空间总合特性。结果表明:⑴整合野的两个侧区(以及两个端区)之间具有相同的作用性质(抑制或易化)。⑵大多数整合野的两个侧区(以及两个端区)的范围相等或大致相等。⑶抑制型整合野的两个侧区(以及两个端区)间对细胞反应的抑制程度显著相关。⑷两个侧区(以及两个端区)之间的空间总合具有非线性特性,侧区间总合与端区间总合的非线性程度相同。以上结果提示,整合野的两个共轭对称的亚区可能是由同一个与感受野同心重叠的大区域构成。  相似文献   

4.
用双重正弦调制移动光栅图形研究了猫皮层18区神经元整合野特性。同在17区所观察到的结果一样,在18区神经元传统感受野(CRF)的外面,也存在着大范围的易化或抑制性整合野(IF)。抑制和易化性IF神经元分别占70%和30%。IF对刺激光栅的时间频率、空间频率、方位和方向都有选择性。对大多数细胞来说,IF的这些调谐特性都与其对应的CRF的特性相似。以上结果提示,18区神经元能够对CRF和IF内的图形特征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在复杂图形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扫描正弦光栅作为刺激,用冰冻法毁损皮层17、18、19区和外侧上雪氏回(LS区)来阻断皮层对外膝体的反馈投射,记录并描绘了猫外膝体597个细胞的方位调制特性.去视皮层猫外膝体神经元的平均方位选择性强度(Bias)为0.154,与正常猫(0.155)几乎相同,其最优方位偏向于水平方位.与正常猫外膝体不同的是,去视皮层猫外膝体失去了最优方位的切向分布规律,用GABA或KCl压抑皮层活动得到了相近的实验结果.结果说明正常外膝体的最优方位切向分布规律来自皮层反馈投射.  相似文献   

6.
以移动的正弦光栅作为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以冰冻法毁损皮层17、18、19区和外侧上雪氏回区后的猫外膝体的单细胞反应,测定了579个细胞的方位调谐特性,另外还在视觉剥夺猫外膝体测定了344个细胞的方位调谐特性,与正常猫相似,去视以猫和视觉剥夺猫外膝体的少数细胞具有非寻常的方位调谐特性,包括具蝴蝶形调谐曲线的方位调谐特性、双调谐的方位调谐特性和最优方位随刺激空间的不同而变化的方位调谐特性。结果表明外  相似文献   

7.
以移动的正弦光栅作为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以冰冻法毁损皮层17、18、19区和外侧上雪氏回(LS)区后的猫外膝体的单细胞反应,测定了了579个细胞的方位调谐特性.另外还在视觉剥夺猫外膝体测定了344个细胞的方位调谐特性.与正常猫相似,去视皮层猫和视觉剥夺猫外膝体的少数细胞(约占10%)具有非寻常的方位调谐特性,包括具蝴蝶形调谐曲线的方位调谐特性、双调谐(Bimodal)的方位调谐特性和最优方位随刺激空间频率的不同而变化的方位调谐特性。结果表明,外膝体的非寻常的方位调谐特性并非主要由皮层下行投射所致,而是主要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9.
Peng QS  Zhou J  Shi XM  Hua GP  Hua TM 《动物学研究》2011,32(3):337-342
以前的电生理研究结果显示, 老年哺乳动物视皮层细胞的自发反应及对视觉刺激的诱发反应比青年动物的显著增加, 而对光栅刺激的方位和运动方向选择性却显著下降。然而, 这种视皮层细胞功能的老年性改变是否因青、老年猫细胞对不同麻醉水平的敏感性差异引起尚不清楚。为探讨该问题, 以常用的麻醉药——乌拉坦(Urethane)为实验对象, 通过改变其麻醉剂量分别记录青、老年猫初级视皮层细胞对不同方位和运动方向光栅刺激的调谐反应。研究结果显示, 在基础麻醉量的基础上, 累积增加 50 mg 和 100 mg 乌拉坦对青、老年猫视皮层细胞的自发反应和诱发反应以及对光栅刺激方位和运动方向的选择性不产生显著影响, 累积增加 150 mg 乌拉坦会导致青、老年猫视皮层细胞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性下降, 但下降的幅度相似。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剂量的乌拉坦对青、老年动物视皮层细胞的反应性具有相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逸峰  寿天德 《生理学报》1988,40(2):131-139
用金属微电极记录了114个猫皮层17、18区细胞对不同方位光栅图象刺激的反应。细胞最优方位与其感受野中心在视网膜的位置间有系统性关系,即最优方位总是倾向于垂直于各感受野中心与视网膜中心区(area centralis)的连线。这一规律对在18区或17、18区全体记录到的细胞而言,有统计意义。 在17、18区内,仅对于感受野位于视网膜离心度(eccentricity)大于9°视角的细胞、具有较窄感受野(宽度小于2.5°)的细胞以及感受野处于视网膜垂直经线附近的细胞,上述规律才有统计意义,而对感受野离心度小于9°的细胞、感受野宽度大于2.5°的细胞以及感受野在倾斜经线附近的细胞,上述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清醒猴纹状皮层(V1)神经元与注视位置相关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朝义  郭昆 《生理学报》1997,49(3):299-306
用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了不同眼注视位置对清醒猴初级视皮层(V1)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影响。实验前训练两只猴注视一个小光点,并使注视点在屏幕上顺序移动25个位置。我们观察到:(1)52%的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发放频率受眼位置调制,存在着一个能引起细胞最大发放的“注射野”;当注视点位于该细胞的注射野内时,发放频率明显增强。(2)大多数神经元的注视野位于感受野的外侧,多数在对侧视野范围内。(3)受眼位置影响的神  相似文献   

12.
用微电极在猫外膝体进行记录时,有时同一支微电极能同时记录到两个神经元放电,通常是一个给光中心细胞和一个撤光中心细胞。这一对神经元具有共同的感受野,并且对光刺激的反应类型也相同(同属于瞬变型细胞,或者同属于持续型细胞)。当正弦调制的光点投射在它们的感受野中心时,在不同的刺激强度下,给光中心细胞和撤光中心细胞的反应相位彼此相差半个周期(180°)。在低的刺激频率(5Hz)下,给光中心和撤光中心细胞的反应峰值延迟时间(相对于光调制信号的最大和最小值)也相同,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反应潜伏期。这种相位互补特性使具有共同感受野的一对细胞工作于“推挽”方式。对于瞬变型细胞来说,尽管它们在单独活动时显示半波整流特性,然而组成互补对以后则能传递全周期光调制信号。  相似文献   

13.
视觉系统皮层下细胞的方位和方向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寿天德  周逸峰 《生理学报》1996,48(2):105-112
视觉方位、方向选择性曾被认为是高等哺乳动物视皮层细胞的特有功能。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视皮层下的外膝体神经元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都具一定程度的方位和方向敏感性,这些性质是遗传决定的,不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外膝体内,已为视皮层细胞高度的方位、方向选择性和功能柱的形成做出了初步的分类与编组,提供了前级安排。这种皮层下的方位、方向敏感性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传递和加工了环境视觉信息,促进了视皮层更强的方位、方向选择性机制和方位功能柱的形成。外膝体在视觉信息平行处理通道的形成上起着分类集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细胞外记录技术研究了金黄地鼠一侧视皮层神经元对电刺激另一侧相应部位的反应及其对视觉刺激反应的特点。(1)在17—18a 交界区大多数(78%)细胞能被电刺激对侧相应点所驱动。在17区内部,被驱动细胞数随离开17—18a 交界距离增加而减少。(2)按对电刺激的反应形式,记录的细胞可分为四类:a.逆行驱动细胞,占17—18a 交界区记录细胞数的20%;b.顺行驱动细胞,占52%中;c.自发发放因电刺激而减少或完全停止的细胞,占6%,d.其余细胞(22%)对电刺激没有可察觉的反应。(3)在17—18a 交界,除了Ⅰ层以外的各层都可记录到顺行驱动细胞,而逆行驱动细胞则主要集中在Ⅲ及Ⅴ层。(4)17—18a 交界细胞感受野(RF)多位于垂直中线附近的对侧视野内,有些 RF 跨越中线,其边界延伸到同侧约10°处。(5)逆行驱动细胞包括刁和 Blakemore 以前在视皮层中记录到的所有细胞类型和各种程度的眼优势,但单眼细胞的比例增加,非对称式 RF 和中心对称式的给-撤型 RF 的比例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5.
金黄地鼠上丘的浅层细胞为视觉神经元,在记录处电泳γ-氨基丁酸(GABA)或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简写为Bicu)可以改变细胞对视觉刺激的反应特性。GABA 降低细胞对闪光的反应强度,Bicu 则提高细胞对闪光的反应强度,并削弱外周抑制。电泳 GABA 使76.6%(n=60)的细胞反应下降,而 Bicu 使90.0%的细胞反应增强。对自发活动也有类似的影响,Bicu 还使65.0%(n=60)的细胞感受野增大.此外这两种药物对细胞的方位选择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evolutionary integration of complex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is a macroevolutionary pattern in which morphogenetic components evolve in a coordinated fashion, which can result from the interplay among processes of developmental, genetic integration,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election. We tested hypotheses of ecological versus developmental factors underlying patterns of within‐species and evolutionary integration in the mandible of phyllostomid bats, during the most impressive ec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radiation among mammals. Shape variation of mandibular morphogenetic components was associated with diet, and the transition of integration patterns from developmental to within‐species to evolutionary was examined. Within‐species (as a proxy to genetic) integration in different lineages resembled developmental integration regardless of diet specialization, however, evolutionary integration patterns reflected selection in different mandibular components. For dietary specializations requiring extensive functional changes in mastication patterns or biting, such as frugivores and sanguivores, the evolutionary integration patter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expected within‐species or developmental integ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pecializations with lower mastication demands or without major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such as nectarivores and carnivores), presented evolutionary integration patterns similar to the expected developmental patter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evolutionary integration patterns are largely a result of independent selection on specific components regardless of developmental modules.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results mak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total 11 families, 29 genera and 43 species of spiders in the rice field of Dong Fang Hong Farm. Among them, there are 8 families, 19 genera and 28 species in the early rice field, and 10 families, 27 genera and 36 species in the late rice fiel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in rice fields was different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rice plant.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early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was aggregative, random and aggregativ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late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uniform, aggregative and unifor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真菌硬葡聚糖的生产及在油田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冰  张建法  蒋鹏举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5):99-102
真菌小核菌 (Sclerotiumspp )产生一种新型非离子型抗盐抗温生物多糖聚合物 硬葡聚糖。综述了该糖的生产 ,发酵条件对生产的影响 ,及其在油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空间分布模式动态分析(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果表明,在东方红农场稻田中总共有11科29属43种蜘蛛,其中早稻田中有8科19属43种,晚稻田中有10科27属36种。在水稻的不同发育阶段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存在差异。在早稻发育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分别是聚集的、随机的和聚集的;在晚稻发育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其空间分布模式依次是均匀的、聚集的和均匀的。同时,对其空间分布模式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