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选育能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稳定增殖的Ⅱ型登革病毒适应株,为研发以人源性细胞为基质的登革疫苗候选株奠定基础。方法:将Ⅱ型登革病毒中国株D01090提取病毒基因组,通过RT-PCR法进行登革病毒型别鉴定后,在C6/36和Vero细胞上进行毒种扩增和滴度测定;将D01090毒株以4.0MOI接种KMB17细胞并反复传代至病毒完全适应在细胞内扩增,并连续传代10代,选育出良好的KMB17细胞适应株;病毒培养液经蔗糖梯度离心和超速离心后获得高浓度病毒液,接种KMB17细胞后通过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检测细胞的病理变化;然后经过三轮蚀斑纯化筛选出纯化病毒株,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纯化株的抗原性。结果:以Ⅱ型登革病毒中国株D01090基因组为模板,能扩增出511bp的登革病毒特异基因和119bp的Ⅱ型登革病毒型特异性基因。病毒经C6/36细胞扩增后滴度达4.5CCID50/ml,感染KMB17细胞至第三代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连续传10代细胞病变速度逐渐增快,至第10代达到增殖高峰,病毒滴度达5.0CCID50/ml;将病毒感染6天后病变达+++的KMB17细胞进行超薄切片后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病理变化,镜下可观察到内质网中新组装成的病毒颗粒,细胞周围产生很多分裂的小碎片,伴有游离出胞的病毒;三轮蚀斑纯化后筛选出纯化克隆,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的抗原性呈阳性。结论选育出了能稳定传代且病毒扩增量高的Ⅱ型登革病毒KMB17细胞适应株,经蚀斑纯化后仍保持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
3.
为筛选Sabin 3型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新适应株,将原来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对KMB17细胞适应较差的Sabin 3型病毒与适应较好的Sabin 1型病毒混合培养11代,经噬斑筛选81个克隆后,感染性滴度检测表明,大部分筛选的克隆感染性滴度较低,仅33号克隆滴度最高,达8.125LgCCID50/ml。经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该克隆(Sabin 3.33)为Sabin 1型和Sabin 3型的型间嵌合株,其中5’NCR为Sabin 1型,其余区域与Sabin 3型相同。经型别鉴定为Sabin 3型,与毒力直接相关的位点5’NCR的第480位核苷酸及位于VP2的第2034位核苷酸都未发生变异,表明已初步获得一株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的新适应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1V株在人二倍体细胞Walvax-2株上的传代适应株。方法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1V株经昆明小鼠鼠脑回传后的病毒接种Walvax-2细胞,连续传代,检测各代次病毒的滴度及免疫原性。结果 CTN-1V株能较好地适应Walvax-2细胞,通过连续带毒传代至第7代,病毒滴度可达6.78 lg LD50/mL,并在第10~15代内滴度维持在7.0 lg LD50/mL以上,15~30代滴度稳定在7.0 lg LD50/mL左右。以15代适应毒株CTN-1V-HDC P15制备的疫苗原液,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要求,疫苗效力在6.0IU/剂以上。结论所获人胚肺二倍体细胞Walvax-2株传代适应狂犬病毒固定毒株CTN-1V-HDC可用于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开发。 相似文献
5.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是一类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7.5kb。其5′端非编码区由约742个核苷酸长,主要与病毒RNA复制、蛋白翻译起始、病毒颗粒的装配及病毒的细胞适应减毒及神经毒力密切相关。我们研究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E17)上致细胞病变较猴肾细胞慢,病毒产量亦明显低于恒河猴肾细胞培养,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7.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0,(1)
目的利用细胞工厂,探讨F基因型腮腺炎病毒SP-A株在KMB_(17)细胞上的增殖特性,为腮腺炎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以体积分数为10%、8%和5%的血清浓度将细胞培养至单层后,观察病毒接种后细胞病变情况,初步确定最低血清含量后;在不含血清培养基条件下,按照不同接种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接种细胞,确定病毒增殖峰值后,进一步观察不同吸附条件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同时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验证病毒增殖变化。结果在体积分数为5%的血清条件下,细胞可生长成致密单层;高MOI(0.500)感染细胞后,在4~5 d内进入增殖高峰,中MOI(0.050)、低MOI(0.005)感染细胞后,在5~6 d进入增殖高峰,维持48 h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在比较37℃吸附试验中,非吸附组病毒增殖高峰明显迟于吸附组,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细胞6 d时病毒载量达到峰值。结论 5%新生牛血清即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MOI对腮腺炎病毒在KMB_(17)细胞株中的增殖有较大的影响,当使用适宜范围的MOI(0.01~0.02),在非吸附的条件下,腮腺炎病毒SP-A株在KMB_(17)株中能够良好地增殖,在病毒培养至7~9 d可获得高滴度的病毒收获液。 相似文献
8.
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和SL7)分离甲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我国建株的两株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和SL7),以35℃为培养温度,直接从急性期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患者粪便中分离到4株病毒。该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符合甲肝病毒的增殖特性,经免疫荧光阻断、免疫电镜及中和试验等特异性鉴定,证实为甲肝病毒。原始分离时的比较研究还显示,2BS株人二倍体细胞支持甲肝病毒增殖的能力似较SL7细胞佳。该4株病毒现已在2BS细胞稳定传代,感染滴度较高,被用于减毒活疫苗的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同等试验条件下,比较二倍体细胞2BS株在T75培养瓶和玻璃方瓶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及传代极限。方法:复苏同一批次二倍体细胞2BS株,在两种容器下进行极限传代,对各代次培养期间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细胞计数及培养液的PH测定等。结果:T75培养瓶培养2BS细胞,细胞贴壁迅速,增值能力强,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均优于玻璃方瓶,并能连续传代至72代。结论: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在T75培养瓶内连续传代,不但能迅速增殖,而且比玻璃方瓶更长期的保持细胞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猪细小病毒不同接毒方式的增殖规律及在不同细胞的病毒含量差异。本实验利用PK-15细胞对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分离株进行适应性培养。针对PPV的N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PPV分离株同步和分步接毒的病毒含量,绘制一步生长曲线;同时检测PPV在HeLa、MDBK、PK-15、ST、F81、BHK-21和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特性。结果显示,PPV分离株盲传至12代产生CPE,继续传代培养10代仍能产生稳定的细胞病变,成功培育出PK-15细胞适应株。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分步接毒的病毒含量高于同步接毒,而增殖周期短于同步接毒;PPV在不同细胞的增殖结果显示,各细胞开始出现CPE的时间依次为PK-15、ST、HeLa和MDBK,病毒含量高低依次是ST、PK-15、MDBK和HeLa,而不能在F81、BHK-21和Marc-145细胞上增殖。本实验首次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成功分析PPV不同接毒方式的增殖规律及不同细胞的增殖特性,为PPV基础研究和疫苗生产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RNA干涉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增殖抑制作用,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P和PA基因,设计4对siRNA干涉序列,并将其转染到鸡胚成纤维细胞,6h后接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液,在病毒感染后的16~56h内测定细胞上清中的病毒血凝价及观察细胞病变,并在病毒感染36h后检测NP、PA、HA和β-actin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4对siRNA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增殖,但以PA为靶基因设计的一对干涉序列效果最优;实验还证实随着时间的延长,干涉效应逐渐减弱。本实验为研究RNA干涉技术防控禽流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在多种陆禽流行并反复感染哺乳动物猪和人,其对公共卫生安全呈潜在巨大威胁。本文应用体外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感染人肺组织和免疫组化实验,探讨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跨种间感染人的机制、H9N2病毒在人肺组织复制特性及组织嗜性。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Ck/GX/1875/04、Ck/GX/187/05)和季节性人流感病毒H3N2亚型(A/ST/602/05)均可感染人肺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流感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病毒复制的主要靶细胞为肺泡细胞、呼吸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肺泡类型,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感染II型肺泡细胞。结果提示,禽流感病毒H9N2可适应宿主人以及在人肺上皮细胞有效复制,病毒持续感染人有助于病毒基因进化进而演变成大流行新型流感病毒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人冠状病毒NL63受体结合区蛋白是其免疫学诊断和疫苗研究的主要靶点,在受体吸附、病毒进入细胞及膜融合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在E.coli系统中进行人冠状病毒NL63受体结合区(RBD)大、小蛋白的表达纯化,并对其进行免疫学鉴定。首先密码子优化设计合成了HCoV-NL63的RBD大片段(RL:232-684aa)与小片段(RS:476-616aa)的编码基因,并将其克隆进硫氧还蛋白表达载体pM48,构建了人冠状病毒NL63的受体结合区蛋白(RBD)大(RL)、小(RS)片段与硫氧还蛋白的融合表达质粒;转化E.coli BL21pLys S,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镍亲和层析对蛋白进行纯化,并以表达HCoV-NL63RL与RS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小鼠血清对重组蛋白进行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表明在37℃,0.8mM IPTG诱导4h时,蛋白表达量达到最高,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Western blot显示,两个融合蛋白均与痘苗病毒(天坛株)表达的HCoV-NL63RL与RS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首次在国内用原核系统表达纯化并鉴定了人冠状病毒NL63受体结合区大小蛋白(RL和RS),为人冠状病毒NL63感染的免疫学检测与疫苗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关系,从食管癌高发区安阳市取到一例76岁的中国女性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通过直接SCID小鼠致瘤实验,可长成移植瘤。取出组织做组织培养并多次纯化传代筛选后,成均一单层细胞。分别进行免疫荧光,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鉴定,染色体分析,细胞致瘤实验及瘤体切片HE染色等确定是上皮细胞来源的癌细胞。利用细胞STR分型结果显示,基因座均未出现三等位基因现象,无人类细胞交叉污染。对细胞DNA分析发现存在HPV18型的DNA。利用蛋白检测实验发现有HPV病毒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所建细胞株为有HPV核酸存在并能表达病毒癌蛋白的新的食管鳞癌细胞株。为我们进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细胞学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