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场7队割制为割阴刀、1/8树围四天一刀(1/8s↑d/4)的橡胶树品种PR107胶树不同高度树干进行膨压测定。结果表明,割胶前橡胶树树干膨压分布不均匀,割胶后膨压下降较少。说明胶树茎干膨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是气刺微割排胶时间较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产胶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乳状汁液是天然橡胶的最主要来源,其产胶量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本文从气象因子、土壤营养成分、常见病虫害、割胶制度和技术、品种和胶园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橡胶树产胶量的因素及相关机理。温度、降雨和太阳辐射是影响产胶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它们相互影响并以累加效应作用于橡胶产胶;主要土壤营养元素氮、钾、磷和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等影响胶乳合成,并因影响胶乳的稳定性而影响排胶;此外,病虫害、割胶制度和技术、橡胶树品种、树龄及胶园管理措施等都会对产胶量产生相应的影响。综合对以上影响因素及机理的分析,本文旨在为橡胶树产胶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割胶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获得高产又能保持胶树正常生长,涉及的因子很多,其中之一与割胶制度有关。下面谈谈割胶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胶乳生理参数和胶乳产量,首次比较分析了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3个品系(热研7-33-97、热研8-79和PR107)的产排胶特性.结果表明,3个品系在初产期、未施乙烯利刺激时的胶乳产量和生理参数差异明显,胶乳产量为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蔗糖转化酶活性与胶乳产量显著正相关,但其它生理参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割胶前一段时间的降水量是影响割次胶乳产量的重要因素,其中PR107品系受影响最大.这说明橡胶树品系的产排胶具有特异性,需要建立品系适宜性割胶制度.  相似文献   

5.
六、对几种常用割胶制度的分析 1、S/2·d/2从三十年代初期开始采用,我国从1960年大面积开割后也采用这种割制。产量尚高;树皮的消耗和再生基本平衡,能保征长期有足够的树皮可割;对树围的增长影响较小,但对不耐割的品系(如海垦1)采用这种割制,死皮较多;15龄以上的中龄树,如不加刺激,便不能充分发挥胶树的产胶潜力。每个胶工可割500—600株。  相似文献   

6.
我们已发表了关于对RRIM623无性系割胶试验的结果。不出所料,强度割胶会导致枯竭树的显著增加,这是发生褐皮病的症状。枯竭与胶树作用物的消耗或胶乳代谢能力的减退无关。然而,割胶强度的增加伴随着氮、磷、镁、钙、蔗糖、环醇和胶乳含量明显地减少。因此,从整体来看,树皮的成分只是受到轻微的响影。有一个很密切的关系。即割胶引起乳管渗透性的减弱。这种影响是与割胶强度成正  相似文献   

7.
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2 000多种产胶植物中,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Muell.Arg.)以橡胶含量高、质量好、经济寿命长、易采收等独特优点成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作为典型的热带雨林乔木,全球适合橡胶树种植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因而增加橡胶树的单位面积产量一直都是橡胶生产的核心任务。随着高产无性系的大力推广和乙烯利刺激割胶制度的广泛应用,橡胶单产目前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橡胶树产排胶过程中会出现割线局部或全部不排胶的现象,即所谓的"死皮"。"死皮"给橡胶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每年造成的干胶损失已超过15%),目前已成为制约橡胶树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由于"死皮"成因的复杂性,至今对"死皮"的发生发展规律知之甚少。结合生产实践,讨论了不同"死皮"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发生规律,并针对不同"死皮"类型、严重程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巴西橡胶树有输导功能的韧皮部与采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在割胶树的树皮中,有输导功能的韧皮部的厚度不超过1毫米。因此,按规定的深度割胶,并不直接切断有功能的筛管。这样,提出割胶时不割伤有输导功能的韧皮部(胶工称为“水囊皮”)是正确而可行的。(2)虽然割胶时不直接切断筛管,但是在割口及其附近,筛管层外层的筛管在伤害的影响下毁坏。这揭露了割胶时筛管破坏的真实情形。  相似文献   

9.
象牙海岸非洲橡胶研究所研究了不同时期,对胶树茎干的不同部位施用二四滴、二甲四滴和萘乙酸后乳管内蔗糖水平的效应。将生长素涂在树皮上,由于有规律的割胶而加强了树皮的代谢活动,处理的树皮周围,乳管内的蔗糖水平显著增加。同时,蔗糖水平在处理过的树皮上方较远的部位会降低。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天然橡胶种植业推广使用了各种种植材料。在二十世纪的头一、二十年代里,胶树的产量来自未经选择的实生树。这些实生树每年每公顷大约产胶300~500磅。随着芽接技术的出现,在实生树群体中选出了高产无性系,而在三十年代中期,这些初生代无性系就代替了未经选择的实生树。这个时期的无性系现在在马来半岛的胶园仍然占据着很大的面积。从外国引进的两个初生代无性系至今还在马来半岛大规模种植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析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死皮的发生机制,有效进行死皮防治,以健康、轻度死皮、重度死皮橡胶树树皮为材料,研究死皮发生过程中树皮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规律及活性氧(ROS)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结果表明:死皮树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不规则形变,膜内基质溶解,嵴消失,内腔空泡化等,且严重程度与死皮严重程度成正比。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基因HbPOD2和HbPOD3在死皮树中的表达量高于健康树,可作为监测割胶强度、刺激强度和死皮发生的“标志”基因。植物细胞重要ROS清除酶过氧化氢酶基因HbCAT在死皮树中也下调表达,预示ROS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是影响橡胶树死皮发生的关键因素。橡胶树中重要抗氧化代谢物基因表达结果表明,HbGST1、HbGST2和HbPPO在死皮树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健康树,可能与死皮发生过程胶乳原位凝固相关。本研究通过揭示死皮发生过程树皮超微结构和ROS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变化,为阐明橡胶树死皮发生机制提供新观点,同时为进一步开发监测割胶强度、刺激强度和死皮发生的基因“标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橡胶延长因子REF、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橡胶转移酶HRT1和HRT2是巴西橡胶树胶乳中的主要橡胶粒子蛋白,它们在橡胶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橡胶树胶乳产量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明REF、SRPP、HRT1和HRT2的基因表达与橡胶树胶乳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成龄未开割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胶乳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割胶伤害、外源乙烯利和茉莉酸刺激的处理条件下,橡胶树胶乳中的REF、SRPP、HRT1和HRT2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割胶刀次的增加,REF基因在第4刀的表达量最高,而SRPP、HRT1和HRT2基因则在第6刀表达量达到最高;而在乙烯利和茉莉酸刺激处理下,REF、SRPP、HRT1和HRT2基因均在刺激8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因此,割胶(机械伤害)、外源乙烯利和茉莉酸刺激促进橡胶树产胶可能与它们提高橡胶生物合成相关橡胶粒子蛋白REF、SRPP、HRT1和HRT2的基因表达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原胶中丙酮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不同菌株及不同菌落在同一条件下以及N·K—01菌株在不同条件下所产黄原胶的丙酮酸含量;检查了不同丙酮酸含量黄原胶的流变学性质.研究表明,选择适当菌株,控制发酵条件,可以得到不同丙酮酸含量的黄原胶;胶中丙酮酸含量越高,其流变学性质越好.丙酮酸含量是黄原胶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割制对橡胶树胶乳矿质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曹建华  蒋菊生    杨怀  林位夫  陈俊明 《生态学报》2008,28(6):2563-2563~2570
为了研究不同割胶制度对胶乳矿质养分流失的影响,以成龄橡胶无性系PR107为研究材料,在1a的不同月份研究了5种割胶制度下干胶中矿质养分N、P、K、Ca、Mg的流失情况,分析了外界因素(如割胶频率、乙烯利刺激强度、月平均温、月降雨量等)对橡胶树胶乳养分流失量的影响情况,并建立了胶乳养分流失量与外界因素的直线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不论是传统割胶还是乙烯利刺激割胶,PR107胶乳中矿质养分的流失量大小顺序为:N>K>P>Mg>Ca;(2)与传统割胶相比,4种乙烯利刺激割制对PR107胶乳中矿质养分的流失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加速了橡胶树养分的流失,其中N素增加了1.01~1.26倍,P素增加了1.19~1.53,K 素增加了1.26~1.58倍,Ca素增加了0.69~1.14倍,Mg素增加了1.02~1.51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或割胶频率的增加,每刀流失的养分数量呈下降趋势,但胶乳养分流失的总量却增加.(3)胶乳养分流失量与外界因素的直线回归方程达显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预测胶乳养分的流失量.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三叶橡胶林树干呼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玉平  沙丽清  曹敏 《生态学报》2009,29(4):1840-1848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为期1a原位监测西双版纳三叶橡胶(Hevea brasiliensis)4个年龄段(7、15、27、40a)的树干呼吸情况,同时对每个年龄段树干监测2种高度(1.3 m-割胶部位、2.0 m-不割胶部位)和2个方向(南、北面)以及林内空气和树干1cm深温度.结果表明,4个年龄的树干呼吸有相同的季节规律,都是在雨季大于干季.林龄是影响橡胶树树干呼吸的一个重要因素,15、27a树干呼吸速率最大,分别为(4.989±0.278), (4.678±0.268) μmol·m-2·s-1,显著高于40a和7a树,40a树((3.753±0.205) μmol·m-2·s-1)显著大于7a树((2.299±0.129) μmol·m-2·s-1).所研究的高度和方向上树干呼吸速率无差异,割胶对树干表层破坏愈合后并不影响树干呼吸.树干呼吸与树干温度呈显著相关性,有良好的自然指数回归关系,Q10值为1.966~3.127,南北面Q10差异不明显,4个年龄段树干呼吸Q10值平均为2.452,大于已监测的热带树种.各年龄段橡胶林的主干(一级分枝以下部分树干)呼吸初步估算表明, 7、15、27a和40a橡胶树主干呼吸分别为1.74, 5.54, 7.53, 7.59 t C·hm-2·a-1.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世界》2007,(2):110-110
不仅仅只有动物可以产奶,植物电可以。这种神奇的植物被称为奶树,在不同的地区生长着不同种类的奶树。比如在美洲的热带丛林中生长着一种产“牛奶”的树,当地人称它为“索维尔拉树”,只要用小刀在树干上切割一个小口,就会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来,不仅颜  相似文献   

17.
诱导产生三叶橡胶多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叶橡胶(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属于热带植物,现在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是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为了加速胶树育种工作进程,首先必须创造出大量遗传性更丰富的原始材料。因此,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多种育种途径的探索,而多倍体诱变就是其中之一。 据报道,在三十年前国外就开始了诱导胶树多倍体的研究,门德斯曾预期多倍体胶树可提早开割,马科斯的试验则证实多倍体胶树无  相似文献   

18.
橡胶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橡胶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工业原料, 用途广泛。巴西橡胶树作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 受种植面积限制, 难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对天然橡胶的需求。而南美叶疫病也是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安全的潜在威胁。蒲公英属产胶植物(橡胶草)最早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 可产生高质量的天然橡胶, 具有生长周期短、地理适应范围广、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 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产胶备选作物。该文从橡胶草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栽培技术及产胶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橡胶草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为我国开展橡胶草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鲱精胺亚胺水解酶(Agmatine iminohydrolase,AIH)是植物通过精氨酸途径合成多胺过程中的重要酶之一。本研究首次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了AIH基因HbAIH。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bAIH全长1 462 bp,开放阅读框长为1 137 bp,编码378个氨基酸。预测 HbAIH 蛋白的分子量是42.28 kD,等电点为5.09,是一个亲水性蛋白。氨基酸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HbAIH与大戟科木薯MeAIH、蓖麻RcAIH和麻风树JcAIH等具有很高相似性,且含有植物AIH中高度保守的与酶活性位点形成和参与底物结合的11个氨基酸位点。qRT-PCR 分析表明,HbAIH表达无组织特异性,在雌花中表达量最高,树皮、茎尖、胶乳、叶片和雄花中表达量依次降低。HbAIH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表达存在变化,稳定期表达量最低,淡绿期最高,说明HbAIH可能参与橡胶树叶片发育过程。此外,低温、干旱、高盐、过氧化氢、乙烯利、茉莉酸甲酯处理以及橡胶树死皮的发生均能引起HbAIH表达变化。这些结果说明HbAIH可能参与了橡胶树生长发育、产排胶调控及逆境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由病原真菌胶孢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害是造成海南省橡胶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橡胶树胶孢炭疽菌致病力的分子机制能为其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源重组原理、运用原生质体转化法构建了橡胶树胶孢炭疽菌NADPH氧化酶编码基因的敲除突变株,并对其生长发育及致病力等生理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橡胶树胶孢炭疽菌中,存在3个编码NADPH氧化酶的基因CgNoxA、CgNoxB、CgNoxC,以及一个编码NADPH氧化酶调节蛋白的基因CgNoxR。PCR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这4个基因的敲除突变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这4个敲除突变株的产孢能力、致病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CgNoxA敲除突变株的产孢能力严重受损;CgNoxR敲除突变株的孢子萌发过程明显异常;CgNoxB敲除突变株对橡胶树叶片的致病力显著下降。染色观察表明,CgNoxA和CgNoxB参与调控胶孢炭疽菌菌丝中超氧阴离子代谢过程。上述结果表明,NADPH氧化酶在调控胶孢炭疽菌的孢子萌发及致病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