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多角度基尼系数的江西省资源环境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和平 《生态学报》2012,32(20):6431-6439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衡量和评价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在各个城市或地区间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的有效途径。对基于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人口、国土面积等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生态负荷系数"的概念,界定了"生态容量"的概念与内容,并从GDP、人口和生态容量的角度出发,以江西省11地市作为评价对象,选取2009年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排放及SO2排放等4个评价因子,构建了江西省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生态负荷系数的计算与评价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角度计算的基尼系数不尽相同,从生态负荷系数来看,在江西11个城市中,南昌、鹰潭、萍乡、景德镇、新余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引起能源消耗、SO2排放主要的不公平因子,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更须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从生态容量的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普遍高于从GDP和人口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且都高于"警戒线";(3)从理论上看,基于生态容量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比基于GDP和人口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更为科学与合理。文章最后讨论了不同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及生态负荷系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的人口时空变化及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荣生  管东生 《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86-159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该区人口大幅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制约着该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该区的人口时空变化情况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人口增长使该区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进一步降低,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加重。因此,解决人口问题是实现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严格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环保投资和加强区域整体协调是珠江三角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口、食物、资源、环境与生物学钱燕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人家都说下一个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人口、食物、资源、环境也是近20年来的热门话题,因为这四个方面关系到我们人类的未来。为什么下个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也得从人口、食物、资源、环...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化对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影响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变化风险与应对、全球变化对资源环境要素时空配置与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等应用性问题正成为全球变化领域的新趋势。基于生态学范畴,本文重点梳理了资源环境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资源是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及能量和物质在生物间传递过程中所消耗的一切实体,包括无机资源(太阳辐射、CO2、O2、水和矿质元素等)和有机资源(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资源)两类,而环境不能被生物有机体消耗或用竭。此外,阐述了全球变化组成及其引发的资源环境要素变化特征,以及当前关于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从生态学原理角度科学认知全球变化对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全球变化风险应对实践提供生态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从广东省阳江市的资源环境特征及区位优势入手,分析其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及其面临的严峻的挑战,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综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艳春  余敦 《生态学杂志》2014,25(10):2975-298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成为各国(地区)政府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资源、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地质环境、水环境及大气环境作为评价准则层,在对上述7个单因素进行评价基础之上,以县(市、区)为评价单位,采用状态空间法对全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前全区内生物资源较丰富,大气、水环境质量良好,地质环境整体较稳定,制约因素主要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全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为可载状态,但部分县(市、区)表现为超载状态.利用状态空间法进行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是可行的,具有意义明确、评价精度高等优点,可为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提供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1目的意义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而所有环境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索取而造成的。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根本要点就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随着现代工农业飞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难降解污染物如新兴污染物逐渐显现,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具有强大的环境修复能力,但是其进化速度远不及新兴污染物出现的速度,亟需应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充分认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途径)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我国丰富的微生物与基因资源,运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定向设计和改造现有降解菌株,构建能够降解一种或多种污染物的工程菌株;同时针对复合型污染,如废水等,在建立典型有机污染物代谢、调控和抗逆相关基因元件的模块库基础上,引入人工菌群等策略,对生物系统进行理性设计和组装,构建典型环境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群,可有效促进我国新兴污染物微生物分解代谢的研究,为环境修复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轲  王立群 《生态学杂志》2015,26(12):3818-3826
在构建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科学测量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并结合时间序列Tobit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2000—2012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都处于可载状态,且在上升阶段.社会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较大.京津冀三省(市)的承载度都呈现“U”型曲线形式,资源环境承载度都较低,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较大.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是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共同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很可能成为限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对资源环境造成威胁.三地应该在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结构方面互为补充,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参考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大鹏半岛是我国高度城市化地区典型的半岛, 也是我国经济特区内为数不多的半岛, 对该半岛的承载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选取社会经济、资源、环境3 大系统的24 个指标, 构建了大鹏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研究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鹏半岛的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适度承载状态, 其中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基础较好, 但经济社会系统发展滞后, 限制了半岛的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基于大鹏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提升大鹏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对低温极端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冷微生物是地球寒冷环境中最主要的生物类群,并且是驱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嗜冷微生物在适应策略上显示出应对多种极端环境因素的巨大潜力,研究其适应和进化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并有效利用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微生物适应寒冷环境的机制及嗜冷微生物在指示气候变化和工农业应用方面均有一系列的突破。在此,本文将从基因组的GC含量、蛋白质稳定性、转录翻译调控、细胞膜流动性、渗透压调节、抗氧化损失和基因组适应性进化等方面总结当前在微生物适应低温环境机制上所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低温环境微生物在指示气候变化和工农业应用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极端环境中的放线菌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极端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基因类型,特殊的生理机制及特殊的代谢产物,因此是一类新型的且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生物资源。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尤其是放线菌资源的研究状况、开展此项研究的意义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开发管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爽  董雅文  张磊  蒋晓威  叶懿安  陈佳佳 《生态学报》2019,39(24):9304-9313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于不合理的空间开发导致生态空间被挤占、城市资源环境超载现象日益突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空间开发管控制度是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源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选取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为案例地区,通过构建涵盖生态保护重要性、土地承载力、环境容量、环境压力4个要素层、10项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GIS空间分析工具评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表明江北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由沿江向内陆、平原地区向丘陵地区逐级递减趋势,根据要素层在空间分布差异性,将区域分为资源环境承载力饱和区域、资源承载力尚好但环境压力较大区域、资源承载力较好且环境压力较小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区域四个类型,并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准入和管控措施。研究不仅为资源环境要素全面融入国家新一轮空间规划体系制定和实施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发达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空间开发路径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4.
植物蜡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如叶、茎、花、果实等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蜡质,它是由一系列复杂化合物组成的具有三维微结构的疏水层,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生物学功能。作为植物与环境的第一接触面,蜡质对外界环境因子的响应较敏感,当植物受到外界不利环境因子胁迫时,蜡质会改变自身晶体结构形态或化学组分构建防御机制以减少胁迫因子的作用,有效地协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蜡质的研究进展,在阐述蜡质层结构及其化学组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植物与环境因子的作用,包括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水分、温度、光照、环境污染等以及植食性昆虫和病原菌等生物环境因子的作用。研究显示,胁迫环境下植物蜡质化学组分的变化,是由于不利环境因子的作用足以改变蜡质各产物的合成途径,从而影响蜡质产物。植物蜡质利用各种生理、化学机制对胁迫环境因子的适应以及响应,是植物适应各种生境的基础,因此通过对植物蜡质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为进一步解析植物与环境关系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5.
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艳华  张利平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3):113-114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减少 ,开发海洋 ,向海洋索取资源 ,尤其是海洋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将从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海洋药物及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海洋极端酶、海洋微生物在消除海洋污染物等方面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16.
由于赞比亚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赞比亚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掠夺性地开发自然生态系统和破坏环境来获得资源。赞比亚有60%以上的人民是农村居民,直接靠自然环境资源维持生存,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人类对环境的压力包括森林的毁坏,农田覆土的不断流失,土壤侵蚀以及气候的多变性造成的周期性干旱等。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当地社会经济的长期疲软以及大气、水、土地资源的污染更是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本文受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限制,部分结论尚未定量化,但其反映的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却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有关生态学基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联系仍未明确,其中有哪些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还没被厘清,这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概念十分模糊.本文在讨论资源环境、生态系统承载力科学概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系统...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城市资源环境基尼系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对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公平性、合理性进行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构建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用来评价广东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公平性、合理性.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反映在经济贡献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公平程度的一个指标.选取广东省2005年能源消耗、COD排放、SO2排放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作为评价指标,计算其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并以绿色贡献系数来判断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结果表明,上述 4 项指标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 0.15,0.39,0.38,0.87.能源消耗处于绝对平均的范围内,COD和SO2排放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工业固废排放处于差距悬殊状态.广东省资源环境的分配差异较大,21个地市中,不公平因子主要集中在清远、韶关、云浮、河源这4个城市,而深圳、广州、中山3个城市体现出的是一种绿色发展模式.为缩小广东资源环境分配的空间差异,清远、韶关、云浮、河源等城市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纪远 《生态学报》2003,23(10):2143-214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研究员岳天祥博士主编的《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手册》,由科学出版社 2 0 0 3年 9月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先生为此书作序 ,并对此书的理论与实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本书系具有深  相似文献   

20.
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培宏  金湘  王芸  娄恺 《生物技术》2006,16(5):88-91
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丰富、代谢类型多样。目前,已发现了放线菌新属2个,放线菌新种24个,根瘤菌新属1个,嗜盐古生菌2个,食用真菌195种,药用真菌97种。通过对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分析,论述了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研发对策,明确了重点研发领域为新疆特殊环境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新疆特色药用真菌研究和新疆维吾尔医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同时建立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库及功能基因库和生物信息系统,从而实现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保护及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