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黄山栾树无菌苗的节间和叶柄离体培养后,其体细胞胚发生的结果表明:节间愈伤组织可诱导产生体细胞胚,而叶柄愈伤组织则生根:节间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mg.L~2,4.D+0.5~3.0mg.L-1NAA;节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nag.L-2,4-D;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可发育成正常植株。组织学观察表明,体细胞胚在胚性愈伤组织中有的发生于愈伤组织表层细胞,有的发生在愈伤组织内部。黄山栾树体细胞胚的形成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几个阶段,这与合子胚的发育途径相似。  相似文献   

2.
紫果猕猴桃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果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var.purpurea)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分化率不同;0.2mg/L ZT与0.5mg/L GA。配合使用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7%蔗糖、600mg/L CH与400mg/L Gln都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在添加0.5mg/L 6-BA、0.05mg/L NAA与0.5mg/L GA3的MS培养基中植株的再生率达93.3%。  相似文献   

3.
以拐芹(Angelica potymorpha)的叶柄为外植体,在附加2,4-D(1mg/L) KT(0.5mg/L)MS培养基上诱导脱分化,40天内可形成愈伤组织。在相同的培养基上经过继代培养,可在20天内形成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EC)和非胚性愈伤组织(Non-Embryogenic Callus,NEC)。将不同天数的培养物作为样品,提取其内源激素;气液相色谱(Gas-Liquid-Chromatography,GLC)测定结果发现,内源ABA,GA_3,CTK和IAA的水平都有变化,尤其是ABA,GA_3。这些结果表明内源ABA和GA_3在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安祖花(Anthurium andreanum)胚性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以3个盆栽品种幼嫩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分析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安祖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3+1.5 mg L–1 2,4-D+0.5 mg L–1 KT+4%蔗糖+2%葡萄糖+0.25%Phytagel,且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异显著,表现为?粉冠军??罗宾奴??冠军?和叶片叶柄,其中?粉冠军?叶片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57.9%。胚状体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改良MSa+2%蔗糖+0.25%Phytagel,其中?粉冠军?叶片诱导的胚状体分化率可达31.6%,且在光、暗下分化率的差异不显著。分化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枣树体细胞胚发生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程佑发  王勋陵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1):142-145,T006
以临泽小枣子叶切块为外植体,在附加0.2mg/L IBA 1.0mg/L 6-BA的MS培养基上1周后切块边缘可诱导出白色胚愈伤组织,继续培养1个月后愈伤组织中产生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发生不同步,经历球形胚、心形胚、子叶胚等阶段,与合子胚发育途径相似。组织切片表面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而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小、细胞质稀薄,子叶胚时期体细胞胚内部出现维管束,并观察到螺纹导管。  相似文献   

6.
ABA,NAA诱导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ABA和NAA联合使用能有效地诱导水稻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向胚性发展。通过液体浅层培养由原生质体得到的愈伤性发展。通过液体浅层培养由原生质体得到的愈伤组织,在含ABA和NAA的N8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可以诱导原来呈非胚性状态的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在含ZT的N6分化培养基上产生绿点。通过对这两种愈伤组织的生化分析,表明二者在游离氨基酸、DNA、RNA、核酸及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特别是SDS  相似文献   

7.
以何首乌茎尖、茎段为外植体,经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的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并采用临时压片法对体细胞胚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体细胞胚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将产生的体细胞胚首先接种于MS基本培养基使其充分发育后转入MS+6-BA 2.0 mg/L培养基中诱导出芽,出芽率高于直接采用Ms+6-BA 2.0 mg/L培养基诱导.体细胞胚的发育过程是首先在愈伤组织表面形成许多瘤状突起即胚性细胞团,胚性细胞团继续发育成球形胚、盾形胚,球形胚、盾形胚成熟后发育成植株.  相似文献   

8.
季艳丽  程云伟  陈发菊  张德春  周超 《广西植物》2019,39(12):1613-1618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为进一步揭示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潜力,该研究以高粱Sb19未成熟胚诱导产生的两种胚性愈伤组织和一种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测定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法对高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高粱两种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的代谢活性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能够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提供更多的物质能量基础。(2)两种类型胚性愈伤组织之间生理生化差异显著,其中,Ⅱ型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Ⅰ型胚性愈伤组织,相反,Ⅱ型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Ⅰ型胚性愈伤组织,这种生理生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的分化。该研究结果为愈伤组织的胚胎发生能力与生化代谢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中棉所2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陆地棉“中棉所24”为材料进行了全固体体细胞培养,获得了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愈伤组织诱导阶段采用0.01IAA 0.01KT 0.012,4-D的培养基效果好,继代时间多为30~50d;激素由高到低的继代可明显提高胚性愈伤分化率,IAA和KT含量均较低,IAA/KT比例为1:1~1:6,胚性愈伤最高分化率为50.22%。  相似文献   

10.
吴高殷  韦小丽  王晓  韦忆 《广西植物》2022,42(12):2109-2116
为探讨花榈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碳氮源处理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发育和有机物积累的影响,并筛选出有利于花榈木体胚发生的碳氮源,优化体胚发生体系,该研究以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3种碳源、4种蔗糖浓度和6种氮源处理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发育和有机物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1)蔗糖中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葡萄糖和麦芽糖,但其体胚诱导率、体胚分化率、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2)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胚性愈伤组织、体细胞胚(体胚)诱导率、体胚分化率、胚性愈伤组织重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添加30 g·L-1蔗糖最高,而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3)在6种氮源处理中,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以添加500 mg·L-1谷氨酰胺的处理最高,体胚诱导率则以添加谷氨酰胺和水解酪蛋白的处理较高,但不同氮源处理间体胚分化率无差异;添加有机氮源的处理其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无氮源处理。总之,不同的碳氮源通过影响花榈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发育和有机物的积累,从而影响其体胚诱导率,但对体...  相似文献   

11.
ABA和NAA联合使用能有效地诱导水稻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向胚性发展。通过液体浅层培养由原生质体得到的愈伤组织,在含ABA和NAA的N_6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可以诱导原来呈非胚性状态的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在含ZT的N_6分化陪养基上产生绿点。通过对这两种愈伤组织的生化分析,表明二者在游离氨基酸、DNA、RNA、核酸及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特别是SDS-PAGE谱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细胞的形态与结构也有显著差别,其中经ABA NAA诱导后的愈伤组织其细胞形态与结构特征与来源于种胚的胚性愈伤组织基本类似,所分析的生化指标也大多数相近。结果表明,ABA和NAA联合使用得当,能促进形成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杉木未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基因型、6-BA浓度、外植体接种方式和合子胚发育阶段等方面,分析杉木未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6-BA浓度、外植体接种方式和合子胚发育阶段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有不同程度影响。6种基因型中,有3种基因型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基因型S1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为11.7%。6-BA浓度在1.0~1.5 mg·L~(-1)范围内时,基因型S18的胚性组织诱导频率较高。以在去皮种子的一端切开一个小口的接种方式为最优,将合子胚剥出的方式易造成合子胚褐化死亡,将未剥皮的种子切开一个小口后直接接入培养基的方式不利于愈伤组织生成。适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合子胚发育阶段为受精至胚器官分化阶段,合子胚进入成熟阶段后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合子胚易生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3.
大蕉未成熟雄花接种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4~5个月后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可在继代培养基上增殖.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可诱导出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在成熟培养基上培养2个月后转移到含有0.2mg·L-1 6-BA的分化培养基上可以萌发,进而形成再生植株.组织学切片证明所诱导的愈伤组织是胚性组织,其所产生的体胚具有典型的单子叶植物体细胞胚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普通狗牙根[Cynodon dacylon(L.)Pers.cv.'Suncitv']颖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外加浓度在2.0~6.0mg/L的2,4-D,能高频率地诱导出高质量的胚性愈伤组织,其中以4.0 mg/L为最佳.胚性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及分化的培养方法为:用MS 2,4-D 4.0mg/L继代1~2次,然后转入1/2 MS 2,4-D 2.0 mg/L中继代1~2次,再在无激素的1/2MS中光照培养10 d,最后在MS 6-BA 3.0 mg/L中诱导分化,分化成苗率达31.7%.经电镜观察发现,胚性愈伤组织结构紧密,细胞较小,内容物丰富,而非胚性愈伤组织结构疏松,细胞巨大,内含一大液泡,几无细胞器.  相似文献   

15.
影响小麦成熟胚再生频率因素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预处理类型、接种方式、植物激素的浓度和不同组合以及分化培养基中是否添加抗生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小麦成熟胚植株再生系统。经过试验,我们选择在MS培养基上接种经无菌水预处理的纵切成熟胚作为起始的试验条件。在含2mg/L2,4-D的MS培养基上.初级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可达80%以上.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0.5mg/L6-BA和0.2mg/LNAA可以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产生。而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入适当浓度的头孢霉素可以有效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再生出小植株的比例。利用该再生系统,我们从5个小麦优良主栽品种的成熟胚再生出了可育的植株,再生频率达15.3%-34.5%。  相似文献   

16.
‘SK4—316’胡萝卜体胚的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K4-316'胡萝卜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间接发生及其同步化培养的影响,以及不同脱分化时间、脱分化培养基及外植体续存时间对体细胞胚直接发生的诱导及其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含3%蔗糖、0.8%琼脂的1/2MS + 2,4-D 2.5 mg/L + 6-BA(或KT)0.5 mg/L + CH 300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培养基;1/2MS + 2,4-D 1.25 mg/L + KT 0.25 mg/L + 6-BA 0.25 mg/L(含3%蔗糖)适于愈伤组织分化并诱导体胚发生,0.02% ABA对体胚的诱导有促进作用,0.06% ABA或15% PEG能促进体胚成熟;外植体在MS + 2,4-D 1.0 mg/L固体培养基上脱分化培养48 h,再转入MS + CH 300 g/L液体培养基中可诱导体胚直接发生,但随着外植体续存于诱导培养基中时间的延长,体胚发生变异的几率也渐增.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因型玉米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个玉米品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2,4-D浓度以及胚龄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6-BA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以及IBA对再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除。31外,其他基因型的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2,4-D浓度和胚龄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且2,4-D浓度为2.0mg/L,胚龄在11—13d之间时,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质量较好。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6-BA促进了愈伤组织的再分化;在生根培养基中,IBA促进了再生芽生根,经过炼苗后移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8.
以拐芹(Angelica ploymorpha)的叶柄为外植体,在附加2,4-D(1mg/L)+KT(0.5mg/L)MS培养基上诱导脱分化,40天内可形成愈伤组织。在相同的培养基上经过继代培养,可在20天内形成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EC)和非胚性愈伤组织(Non-Embry-ogenic Callus,NEC)。将不同天数的培养物作为样品,提取其内源激素;气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19.
小麦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小偃22’和‘宁春16’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和幼胚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种类的胚和培养因子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和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明显差异,但较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成熟胚的诱导,而幼胚培养时2,4-D浓度的影响效果因品种而异;两种外植体分化率的高低与KT/IAA的配比均有密切关系,但高浓度的激素水平不利于成熟胚的分化;诱导培养基中低浓度的2,4-D有利于所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同时,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KT能显著提高两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各种培养基处理与品种间都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小偃22’成熟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D 3.0 mg/L 2,4-D和MSD 0.5 mg/LIAA 1.0 mg/L KT,幼胚培养为MSD 4.0 mg/L 2,4-D和MSD 0.5 mg/L IAA 1.0 mg/L KT;‘宁春16’成熟胚培养为MSD 4.0 mg/L 2,4-D和MSD 1.0 mg/L IAA 1.0 mg/L KT,幼胚培养时为MSD 1.0 mg/L 2,4-D和MSD 2.0 mg/L IAA 2.0 mg/L KT。  相似文献   

20.
通过转移洋桔梗非胚性愈伤组织到含有1.0mg/L2,4-D的MS培养基(ecIM)上诱导了洋桔梗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含1.0mg/L2,4-D和0.5mg/LKT的MS培养基(necSM)上继代培养。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洋桔梗愈伤组织在ecIM和necSM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酯酶同工酶酶谱随着培养天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ecIM和necSM上培养的洋桔梗愈伤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培养早期较低,然后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升高,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但SOD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另一方面,SOD同工酶在第4天后出现一新的同工酶谱带;此外,在ecIM和necSM上培养洋桔梗愈伤组织的酯酶(EST)同工酶在培养至第16~20天期间呈现显著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