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石竹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inn.)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从不同细胞分裂素及其他激素配合使用等方面进行筛选,建立香石竹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细胞分裂素影响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其中较低浓度的6-BA(0.5 mg·L-1)和TDZ(0.001 mg·L-1)配合使用能有效诱导香石竹叶片不定芽分化;添加一定浓度的PP333(4 mg·L-1)可提高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和平均芽数.香石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0.002mg·L-1TDZ 0.5 mg·L-16-BA 0.2 mg·L-1IAA 4 mg·L-1PP333;壮苗培养基为:MS 0.2 mg·L-1 6-BA 0.2 mg·L-1I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不定芽诱导频率达到42.61%,平均芽数为4.53个.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四种培养基对朵朵香[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种子萌发生长影响的试验。其结果是在MS培养基上,根茎较粗壮。进行了不同成熟度种子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授粉后九个多月的种子已达到生理成熟。研究了激素对根茎分化出芽的影响,NAA与BA配合使用时,NAA用量高于BA,则根茎继续生长不分化出芽;NAA低于BA时,根茎分化出芽。但将芽再转入无激素或NAA高于BA的培养基时,并不能促进芽生根,而是芽停止生长,芽的基部又长出根茎。  相似文献   

3.
把β-蜕应激素〔1〕加入基本培养基中,观察对菊花叶外植体分化芽和潜伏腋芽生长的影响,发现0.05—0.3毫克/升的β-蜕皮激素以1:10的比例分别与0.5—3.0毫克/升的6-(艹卡)基瞟呤(6-BA)配合,使能叶块组织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不定芽,但不分化形成根;与α-萘乙酸(NAA0)配合则易形成根而不分化芽:0.5—4.0毫克/升的β-蜕皮激素与6-BA或NAA配合能促进潜伏腋芽萌发;0.25—4.0毫克/升的β-蜕皮激素能使“无根苗”生根形成完整植株。由上可见,β-昆虫蜕皮激素的作用主要和生长素类似。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哈椒一号"为试材,选用无菌苗子叶、下胚轴和带柄子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探讨不同外植体、激素组合和AgNO_2浓度等因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筛选出了三种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定芽的分化中,6-BA与IAA相配合使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明显提高,BA/IAA的比例对不定芽分化有明显影响。并且6-BA 6 mg/L+IAA 2 mg/L的组合能够达到最高的诱导率。AgNO_3不但显著提高了不定芽诱导的频率,并且还缩短了不定芽的发生时间。另外,三种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带柄子叶最高,其次是子叶,下胚轴最差。最适不定芽培养基:MS+6-BA 6 mg/L+IAA 2 mg/L+AgNO_2 4 mg/L,pH 5.8,最高不定芽分化率达88.2%。  相似文献   

5.
以彩色大白菜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和AgNO3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附加细胞分裂素(6-BA或TDZ)的MS培养基,不能诱导子叶不定芽分化;而同时附加生长素(NAA)和细胞分裂素(6-BA或TDZ),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提高,最高为15%;AgNO3与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配合使用,能大幅度提高子叶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提高率最高达42.5%。与6-BA相比,TDZ对不定芽再生的效果更好。当TDZ浓度为0.05mg/L、NAA为0.3mg/L、AgNO3为8mg/L时,产生丛状芽数目最多,再生率最高,达50%。  相似文献   

6.
绞股蓝的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琴  刘春惠  林荣   《广西植物》1992,12(1):59-63
本文报道以广西四个县所产绞股蓝,在MS基本培养基中进行茎段培养,研究植物激素对器官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BA明显促进芽的形成和增殖,BA和NAA或GA配合使用有助于苗的形成和生长,不同产地的绞股蓝类型均能诱导形成丛生芽,但分化芽数有差异。诱导生根用1/2 MS附加NAA或IBA,试管苗一年四季移栽均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幼苗移栽大田生长良好,当年可获得较好产量。  相似文献   

7.
较高浓度的6-BA与NAA及IBA配合使用,可促进芽苗的增殖;IBA与NAA配合,有利于壮苗生根。液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的芽苗增殖率均明显比固体培养高。培养基中的蔗糖和蒸馏水可以用食用砂糖和井水代替。  相似文献   

8.
魏良民 《生物技术》1995,5(5):26-29
以海岛棉无菌苗的胚根、下胚轴和子叶作外植体,对这3种器官在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胚轴作外植体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生长块、质地好,有芽的分化,进而可再生出植株。胚根效果很差,愈伤组织产生很少而且很易褐化死亡。子叶效果不好,愈伤组织少、生长慢无分化。外源激素中2.4-D与KT配合使用效果好,愈伤组织可以分化。无菌苗生长状态及培养基中非激素成分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相似文献   

9.
生长调节物质对石刁柏愈伤组织诱导及根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刁柏幼茎在0.1~20mg/L 2,4-D和0.1~80mg/LNAA条件下,均能形成愈伤组织,2,4-D和6-BA,NAA和KT配合使用,愈伤组织诱导率能大幅度提高,高速100%。几种生长调节物质中以IAA对促进根的分化最有利。6-BA或KT中芽分化率以0~1mg/L的浓度为佳。  相似文献   

10.
以10年生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为材料,研究其年生长发育节律、芽的种类、混合芽分化、分枝类型和成花规律.结果显示:(1)深山含笑芽可为分未分化芽和分化芽,其中分化芽包括营养芽、混合芽和花芽.(2)年生长周期依次划分为营养芽生长期、混合芽分化期、混合芽快速膨大期、混合芽/花芽发育滞缓期、开...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款冬花芽分化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款冬花序芽突起为材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款冬花序芽分化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款冬花序芽从7月上旬开始花序(盘)分化至十月初小花胚珠分化完成,分化时期可分为分化前期、花盘形成期、花原基分化期、中央花(筒状)花瓣原基分化期、中央花雄蕊原基分化期、中央花雌蕊原基分化期、边缘花(舌状)花瓣原基分化期、边缘花雌蕊原基分化期、中央花花粉分化形成期、子房胚珠分化期共10个时期,阐明了款冬花序芽分化各时期与生长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菜心带子叶的子叶柄在培养基中是否添加AgNO3与ABA可导致两种不同的植株再生方式:添加AgNO3与ABA时由外植体直接出芽,而不加AgNO3与ABA则植株再生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成芽。培养1—3d,子叶柄切口端之皮层及维管束的薄壁细胞开始启动,细胞迅速分裂而形成分生细胞团和少量愈伤组织。第4天,在不含AgNO3与ABA的培养基上,分生细胞团则形成根原基进而发育成根;或者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少数芽原基可由培养15d后的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在含AgNO3与ABA的培养基上,分生细胞旺盛增殖而形成大量分生细胞团,并由这种分生细胞团直接形成大量的芽原基.10d左右即可产生为数众多的丛生不定芽.AgNO3与ABA相配合抑制了不定根及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促进大量增生的分生细胞团直接分化为不定芽的芽原基.  相似文献   

13.
大岩桐叶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 Benth.et Hook)叶片为试材,接种于MS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成功地经愈伤组织至球状体至不定芽途径形成大量再生植株并移栽成活。在各种细胞分裂素中,6-苄基嘌呤(BA)的效果优于激动素(KT)。生长素萘乙酸(NAA)与BA及KT配合使用时愈伤组织诱导、球状体分化及不定芽增殖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最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MS+BA2.0mg  相似文献   

14.
金鱼草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立业 《生物技术》2002,12(2):35-36
在不同激素比例的MS培养基上 ,金鱼草 (Antirrhinummajus)茎愈伤组织主要有三种分化状态 :a愈伤组织不分化 ;b以器官发生途径分化出不定芽和不定根 ;c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形成胚状体。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愈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未分化愈伤组织与分化芽、分胚状体及分化芽和根的愈伤组织酶活性呈线性递增关系 ,相对酶活力为 1:3:5 :6。在其同工酶谱中 ,三种状态的愈伤组织都具有酶带I和II,表明这两种同工酶与细胞的增殖生长有联系。分化的愈伤组织比未分化愈伤组织多出现酶带Ⅲ、Ⅳ和Ⅴ ,说明这三条酶带是影响分化的特异蛋白质。在分化芽的愈伤组织中 ,还存在酶带Ⅳ ,说明它是催化器官发生途径的特有同工酶。  相似文献   

15.
冯鸿  胡薇 《激光生物学报》1995,4(3):709-713
本实验研究了青霉素和NAA与6-BA配合对离体草莓器官建成以及体内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霉素促进不定根的分化,但抑制不定根的伸长和不定芽的分化,并且不同程度地影响器官建成过程中过氧化和抽工酶的谱带和活性。青霉素与植物激素一样,参与了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而引起植物器官建成。  相似文献   

16.
番茄子叶外植体芽的分化过程与乙烯释放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番茄子叶外植体培养过程乙烯的释放和芽的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子叶外植体培养1h后开始释放乙烯,第3小时乙烯释放达到最高峰,随后迅速下降,乙烯释放水平与番茄子叶外植体分化能力呈负相关,外植体芽的分化过程中,乙烯释放水平很低,但在芽形成以前略有增加,乙烯拮抗剂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促进子叶外植体芽的分化过程,伤害了可能是导致番茄子叶外植体乙烯释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小麦根愈伤组织胚胎发育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通过对6个人工合成小麦品系和对照品种“中国春”种子根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进行形态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分化初期有2种途径,一种是从愈伤组织先形成不定胚,然后再发育成不定芽和不定根,另一种途径是直接从愈伤组织中分化发育成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后期不定芽和不定根生长发育有3种类型:一种是不定芽发育先于不定根,一种是不定芽与不定期不定芽和不定根生长发育有种类型:一种是不一定芽发育先于不定根,一  相似文献   

18.
金鱼草愈伤组织过氧化的酶活性及其同工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立业 《生物技术》2002,12(2):35-35
在不同激素比例的MS培养基上,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茎愈伤组织主要有三种分化状态:a愈伤组织不分化;b以器官发生途径分化出不定芽和不定根;c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形成胚状体。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愈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未分化愈合组织与分化芽,分胚状体及分化芽和根的愈伤组织酶活性呈线性递增关系,相对酶活力为1:3:5:6。在其同工酶谱中,三种状态的愈伤组织都具有酶带和Ⅰ和Ⅱ,表明这两种同工酶与细胞的增殖生长有联系。分化的愈伤组织经未分化愈伤组织多出现酶带Ⅲ,Ⅳ和Ⅴ,说明这三条酶带是影响分化的特异蛋白质。在分化芽的愈伤组织中,还存在酶带Ⅳ,说明它是催化器官发生途径的特有同工酶。  相似文献   

19.
影响硬毛中华猕猴桃叶分化不定芽的因素(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叶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加玉米素不能分化不定芽。加适量的吲哚乙酸能提高分化频率。玉米素和吲哚乙酸分别为24和6~12μmol/L时分化频率最高。GA_3抑制不定芽的分化。23℃比27℃更适于分化不定芽。光对不定芽的生长是必要的。叶柄和顶端幼叶的分化能力较叶尖、下部叶强。  相似文献   

20.
以栀子带芽茎段为试材,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丛生芽增殖与生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栀子带芽茎段愈伤组织快速诱导和分化最佳培养基是MS+KT 1 mg/L+NAA 0.05 mg/L;栀子带芽茎段丛生芽增殖和生根最佳培养基是MS+KT 2.0 mg/L+NAA 0.0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