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个卵裂球分离和培养是生产同卵双胎或一卵多胎动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羊和牛已经获得了来源于2-细胞和4-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的活体后代;在兔也获得来源于4-细胞胚胎的单个卵裂球后代;在猪已获得8-细胞单个卵裂球的后代。但多数的研究者发现,小鼠单个卵裂球培养后的体外发育率、移植妊娠率和产仔率都很低。上述均为新鲜胚移植结果,至于分离后卵裂球发育成的囊胚再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尚未见报道。本实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绵羊卵母细胞收集及其体外成熟(IVM)条件进行了摸索,然后对影响电刺激激活IVM卵母细胞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观察激活后卵母细胞在体外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剥离法比注射器吸卵法所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率高,激活更加正常。剥离法收集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27小时后,以含0.1mmol/L CaCl2、0.1mmol/L MgSO4和10mmol/L组氨酸的0.28mol/L肌醇(inositol)作基  相似文献   

3.
鲁勇军  胡善明 《动物学报》1995,41(4):387-392
根据同轴传输线反射原理,建立起计算机控制的生物组织介电测量系统;在60—3000MHz频率范围对50例兔器官组织进行了有效的在体和离体介电测量。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兔器官组织之间介电参数的最大差异可达30·4%;在体和离休测量得出的介电常数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但电导率有频率依赖性的显著差异,因此将人体的离体介电参数延用到实际活体场合时,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4.
绵羊卵泡成分对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卵巢中的卵母细胞一直处于减数分裂的停滞状态,卵泡内各成分被认为是产生抑制因子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以绵羊卵泡各成分为研究对象,用共培养的方法对卵丘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加以探讨。结果表明:1.卵泡整体及卵泡分泌物在体外可以有效地维持减数分裂停滞,经过24h培养,这两个处理组中,处于GV期的卵母细胞分别为69.6%和49.1%。经抑制处理后的卵母细胞脱离抑制环境后可以继发成熟,MⅡ比率可达88.9%。去掉卵丘细胞的裸卵其减数分裂过程不能被卵泡分泌物有效抑制,24h培养后其GV期比例为17.8%。以上结果说明卵泡中的抑制因子主要是通过卵丘细胞束发挥其调控作用的。2.用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共培养,结果发现具有颗粒细胞卵丘细胞缝隙连接的卵母细胞(COCGs)在培养24小时后47.4%达到MⅡ,与在不具有细胞连接的总浮颗粒细胞中共培养的卵母细胞之间存在无显差异,无论是紧密连接的颗粒细胞层还是悬浮在培养液中的颗粒细胞都不能有效抑制生发泡破裂(GVBD)的发生,只能将卵母细胞抑制在MⅡ以前的各个时期。以上结果说明颗粒细胞在体外分泌抑制图子的活力大大下降。3.卵泡膜细胞具有分泌抑制成熟分裂因子的能力,与膜细胞层共培养的卵母细胞在8h和24h时,其GV期的比例为34.4%和32.7%,显高于没有膜细胞层的对照组(4.5%和1.1%)。综上所述,绵羊卵泡中的抑制因子不仅来自于颗粒细胞,而且膜细胞也参与了成熟分裂的抑制,这些细胞在体外仍具有分泌抑制因子的能力,只是与体内分泌能力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花粉于三月在四细胞时期散粉。花粉在珠心顶端萌发,然后花粉管进入珠心组织,管核进入花粉管。第二年三月,休眠的花粉管在珠心内恢复活动,四月形成二个不等的雄配子。在雄配子周围有一些淀粉粒分布。花粉孵育在含蔗糖的培养基中生长要比在BKBM-WS培养基中缓慢。花粉粒及花粉管中含有大量直径4—8微米的淀粉粒,在不含蔗糖的培养基中,淀粉粒积累较少,直径约2—5微米。培养在2—5℃低温下的花粉可以缓慢地萌发,但不能形成雄配子。花粉管的伸出以及外壁的裂开总是发生在远极端薄壁区,花粉管可产生2—5条分枝或向两侧平行地生长,在萌发的早期,花粉粒以及花粉管中的细胞质十分稠密,蛋白质含量丰富。管核的蛋白质染色反应最深,生殖核次之。当生殖细胞分裂形成不育细胞及精原细胞后,管核染色反应稍有下降,花粉管中细胞质集中在顶端区域。当精原细胞分裂形成二精子时,花粉管中细胞质仅分布在二个精细胞及不育细胞和管核四周,其余部分已很少或缺乏。  相似文献   

6.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冷冻附睾精子的体外受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金益  钟声 《动物学报》1991,37(3):313-316
由屠宰母猪卵巢分离得到505枚卵母细胞,经成熟培养,其中468枚卵丘细胞扩张,成熟率为92.7%。采用冷冻的附睾精子授精,受精率为41.9%(57/136),其中单精受精率36.8%(50/136),多精受精率5.1%(7/136)。授精卵体外培养24和48小时后的卵裂率分别为5.3%(15/258)和12.9%(30/232)。把35枚早卵裂期胚胎和250枚未见卵裂的1-细胞期受精卵移入4头受体母猪的输卵管内,其中2头妊娠,分别于1990年4月10日和29日正常分娩,共生产仔猪21头。  相似文献   

7.
作者利用倒置显微镜对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columbianum,Curtice,1890)幼虫在离体培养状况下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几乎在所有培养系中,其生长发育和形态发生过程都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培养系中该过程所需时间不同。在培养系2培养91小时,肠细胞界限完全消失,由幼虫型肠道向成虫型肠道过渡。培养115小时进入中三期,食道由丝状型向成虫型(圆线虫型〕过渡。145小时,进入晚三期,开始形成L_4的暂时性口囊。第三次脱皮(M_3)开始于154小时,接种后160小时出现L_4。培养18天,99%完成M_3,1%虫体进入中四期,长约1800μm。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条件下小鼠囊胚OPS法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OPS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小鼠囊胚实施冷冻保存,研究用EDFS和EFS溶液冷冻保存囊胚的效率和提供不同温度下筛选玻璃化溶液的依据,为家畜和人类胚胎的冷冻保存建立模型。25℃室温和37℃恒温台条件下OPS一步法冷冻保存小鼠囊胚,EFS40和EDFS40冷冻组扩张囊胚率(92.31%,92.30%)与对照(97.26%)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EDFS40孵化囊胚率(59.62%)显著低于对照组(83.56%)(P<0.05);二步法冷冻结果显示,采用EDFS30和EFS40均能高效保存小鼠囊胚,解冻后扩张囊胚率(95.69%和95.05%)和孵化率(80.48%和78.95%)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当改为25℃室温不使用恒温台条件下,一步法冷冻的胚胎解冻后,仅EDFS40冷冻组扩张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85.96%和75.44%)与对照(96.05%和82.89%)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二步法冷冻的胚胎,解冻后EDFS30,EDFS40和EFS40组均获得理想效果,扩张囊胚率(92.03%-95.31%)及孵化囊胚率(67.19%-76.76%)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96.05%和82.89%)(P>0.05)。据体外发育结果,选择最佳冷冻组胚胎移植给假孕4d的受体母鼠,其妊娠率和产仔率(90.90%和37.33%)与新鲜胚对照组(91.67%和42.33%)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证实,EDFS30、EDFS40和EFS40三种冷冻液在不同的温度条件和采用不同冷冻程序,均能成功保存小鼠囊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3例恶性滋养细胞和19例正常早孕绒毛滋养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反转录PCR、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体外培养滋养细胞P53蛋白和β-hCGmRNA的表达、β-hCG、hPL和IL-6含量的变化。体外培养的恶性滋养细胞中,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异常活跃,细胞核呈明显异型。恶性滋养细胞P53蛋白阳性表达,且阳性强度与正常早孕绒毛滋养细胞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体外分泌β-hCG和IL-6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滋养细胞(P<0.05)。P53蛋白的表达以及IL-6的分泌可能与恶性滋养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被子植物离体受精与合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被子植物离体受精与合子培养研究进展杨弘远周嫦(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关键词被子植物,离体受精,合子培养,发育生物学RECENTADVANCESININVITROFERTILIZATIONANDZYGOTECULTUREOFANGIO...  相似文献   

11.
实验选用甘氨酸-氢氧化钠(pH9±0.01)缓冲溶液,草鱼或鲤鱼肝脏匀浆液经低速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酶,反应系统中加入CCU后在25℃保温5h,用醋酸乙酯萃取代谢产物,用TLC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用HPLC方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测定,证明有对氯苯基脲素CPU产生。为进一步证实代谢产物为CPU,用能给出绝对光谱定性数据的紫外检测器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对标样及斑点中测定的组分进行扫描,从光谱学上证明了产物是CPU。当加入专一性酯酶抑制剂后,酶活性被抑制89-99%,证明酯酶在CCU的降解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 vitro culture system on bovine blastocyst yield and quality after vitrification. In Experiment 1, IVM/IVF zygotes were allocated to three culture conditions: (I) Oviductal cells-SOF (OCM-SOF); (II) Oviductal cells-TCM (OCM-TCM); and (III) SOF for 8 day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lastocyst rates among groups.In Experiment 2, the IVP-blastocysts in three above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vitrified within groups segregated according to age (Day 7 and 8) and blastocoelic cavity size (early and expanded blastocysts). A trend of higher survival rate was obtained in vitrified/warmed early blastocysts compared with expanded ones, so that the difference in OCM-TCM group was significant (P < 0.001). Higher survival and hatching rates (P < 0.001) were obtained in OCM-SOF and OCM-TCM groups (co-culture) compared with SOF group and the age of blastocyst had no effect on post-thaw survival and hatching rates. In Experiment 3, after staining of blastocysts, in fresh blastocysts the highest number of trophectoderm cells was observed in OCM-TCM group and the number of inner cell mass (ICM) was higher in co-culture groups than SOF group (P < 0.001). In vitrified/warmed blastocysts the number of ICM and trophectoderm cells in co-culture groups was higher than SOF group (P < 0.001) except for the ICM of expanded blastocysts. In conclusion, in our culture conditions, the blastocyst yield is not influenced by culture system, while the cryotolerance of IVP-blastocysts i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the presence of somatic cells. Moreover, the expanded blastocyst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cryoinjury than early blastocyst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葡萄和樱桃不同品种离体植株气孔在繁殖不同时期对多种关闭诱导因素的反应,研究了气孔不能关闭的原因和提高植株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选用二倍  相似文献   

14.
郑素泉  谢荣 《动物学报》1989,35(2):130-134
作者分别取出孕9.5天和孕11.5天大白鼠全胚胎于体外培养各48小时,重点观察9.5天至11.5天胚胎生长发育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带培养室的倒置显微镜下人雪旺细胞形态和运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三维结构上人雪旺细胞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将引产人胎儿坐骨神经的雪旺细胞培养在聚酯纤维上,用带培养室的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人雪旺细胞呈梭形,绕聚酯纤维作螺旋式迁移;有的细胞同时抓住两根纤维;在相对静止期,细胞虽无位置的迁移,但有频繁的形态变化;分裂后的子细胞有形态和运动时相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高糖诱导小鼠囊胚Caspase-3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囊胚的影响,为防治糖尿病妊娠导致胚胎发育畸形的机制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含不同浓度(0 mmol/L、7.5mmol/L、28.0 mmol/L)D-葡萄糖的培养基体外培养小鼠囊胚24h,再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小鼠囊胚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用含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基培养的小鼠囊胚Caspase-3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囊胚有毒性作用,可诱导小鼠囊胚细胞的凋亡,Caspase-3参与了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囊胚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方杯叶吸虫囊蚴的体外培养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所 《动物学报》1993,39(3):307-314
本文用含小鸡血清的培养基将东方杯叶吸虫脱囊后尾蚴体外培养至怀卵成虫,但虫卵不正常。添加小鸡小肠粘膜浸出液能明显提高怀卵率和产卵量,但不影响怀卵量,41℃比37℃培养结果更好;后尾蚴的发育经历了精巢、阴茎囊、卵巢和卵黄腺的形成及怀卵和产卵的过程,体外培养中虫体发育延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手术切除的人扁桃体或外伤脾为材料,在体外诱发了针对不同类型抗原的抗体应答,其中包括羊红细胞、卵白蛋白、破伤风类毒素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应答,并应用破伤风类毒素体外激活的人B淋巴细胞制作杂交瘤。根据多次融合的结果表明其融合率平均为52.1%,抗体阳性率为15.6%,分泌IgM和IgG抗体的阳性集落孔的比例接近1∶1。我们还研究了体外诱发人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条件,发现细胞类群(在本研究中是采用不同的细胞分离方法)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所建立的体外免疫实验系统,主要是应用尼龙毛柱法富集B细胞,在96孔培养板上加上一定剂量范围的抗原刺激。为了协助淋巴细胞反应,可再加10%的T细胞条件培液或少量丝裂原混合物(LPS0.1μg/ml+PWM1μg/ml)。  相似文献   

19.
体内精原干细胞转染法建立转基因小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Bcl-2 cDNA与小鼠乳清酸蛋白(WAP)5’上游调控序列融合后,与脂质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台盼蓝制成转染液,注入到小鼠睾丸中的曲细精管中,转染精原干细胞以探讨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共注射了3只公鼠,4天后将公鼠与发情母鼠合笼交配,共生仔鼠20只。检测结果表明,有3只呈PCR阳性,Southern blot检测,阳性鼠2只,1只公鼠,1只母鼠,其中,公鼠意外死亡;Western blot证实,1只母鼠的乳腺组织表达了Bcl-2蛋白,其F1代的16只小鼠中,有7只呈PCR阳性。证实了体内精原干细胞转染建立转基因动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层粘连蛋白及其肽段对小鼠胚泡粘附和扩展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的层粘连蛋白(LN),对小鼠胚泡的粘附、扩展有显著促进作用。LN分子上的一些活性位点对胚泡的粘附和扩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含RGD位点序列的合成肽段RGDS对胚泡的粘附有促进作用;含YIGSR位点序列的合成肽段cYIGSR对胚泡的粘附和扩展均有促进作用;且RGDS和cYIGSR可以竞争性抑制LN对胚泡粘附和扩展的促进作用。以上结果表明LN对胚泡的作用是通过胚泡上不同的L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