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秀元  王军 《古生物学报》2004,43(4):489-501
记述的两种新植物分别来自秦岭地区的凤县和镇安县。产于凤县草凉驿红花铺草凉驿组的Adiantites honghuapuensis sp.nov.,至少二次羽状复叶,羽片线形,以宽角着生于羽轴上;小羽片椭圆形,羽片基部的小羽片偶尔分裂为2—3个裂片。小羽片基部收缩,有短柄或以较宽的基部着生于羽轴上,扇状脉。另一产自镇安县茅坪东山梁二峪河组的Qinlingopteris orientalis gen.et sp.nov.,其特征是二次羽状复叶,末二级羽轴与末级羽轴夹角较小,大约30^#左右。小羽片亚对生,长卵形或亚圆形,顶端较窄,中部较宽,基部较狭并具短柄;叶脉扇状;羽轴上具间小羽片,间小羽片与正常小羽片等形同大。草凉驿组的地质时代大致为纳缪尔期至维斯发早期,而二峪河组则为早石炭世维宪期。  相似文献   

2.
华南“大羽羊齿煤系”和大羽羊齿植物群的时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根据近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澄清了华南“大羽羊齿煤系”和大羽羊齿植物群时代局限于晚二叠世早期——龙潭期的旧概念。新的资料证实,这一含煤地层的时代在各地不尽相同,它起自早二叠世晚期——茅口期并一直延续至二叠纪末。对二叠纪古气候所作的概略分析表明,整个二叠纪在华南都是成煤期,只要古地理条件有利,在早二叠世的栖霞期和茅口期以及晚二叠世的龙潭期和长兴期都可以生成煤层。  相似文献   

3.
闽西南早、中侏罗世叶肢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分布广泛。1930年,王恒升、李春昱在闽北建瓯上樟垅创立“梨山煤系”用以代表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定其时代为早侏罗世。1933年,斯行健研究了长汀珠山该地层内所产植物化石,定其时代为里阿斯世。这样,梨山煤系的地质时代就从古植物方面得到了肯定,并长期为省内外地质工作者所引用。303地质队于1963年在漳平大坑井田对这套含煤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下部划分出大坑组和文宾山组,所含植物化石经徐仁研究定其时代为晚三叠世考依波—瑞替克期;上部改称为梨山组,属早侏罗世。稍后,省区测队在梨山组上部杂色碎屑岩中采获一些淡水瓣鳃类化石,定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故将其分出,称漳平群,后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自流井组的标准地点在四川自贡。四川盆地的自流井组是指下伏于重庆群下沙溪庙组之下,上覆于早侏罗世“香溪群”煤系地层之上的一个地层单元,一般划分为五个岩性段,自下而上依次为珍珠冲段、东岳庙段、马鞍山段、大安寨段与凉高山段。关于自流井组的时代归属,由于长期受美人葛利普(A.W.Grabau,1923,1928)对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划分标准的影响,我国地质学  相似文献   

5.
燕山西段侏罗纪门头沟-玉带山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化石材料产于北京西山门头沟群及河北宣化下花园玉带山群。门头沟群是叶良辅(1920)建立的,称门头沟煤系,王竹泉、计荣森(1933)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下窑坡系”、“上窑坡系”及“龙门系”。杨杰(1947)在煤系下伏玄武岩之下的页岩中发现了门头沟群的植物化石,后来又将此层位名为“杏石口亚统”。如此,门头沟群包含杏石口组、玄武岩、下窑坡组、上窑坡组及龙门组,因玄武岩在南大岭地区最发  相似文献   

6.
解放以后的数年中,各地质调查队颇多重要发现,其中在古植物学方面最令人兴奋和特别注意的是陕西南部凤县草涼驿煤系所发现的一种“植子蕨”Spheno-pteris 化石。此种“种子蕨”属于所谓Lyginopteris 或Lyginodendron 一类的。这一类植物是欧洲中石炭纪最重要的许多标准化石之一。这一类植物并且最富有植物学上的意义,因为它的植物学上的各部分如同叶部、茎干部、根部、雄花、雌花以及种子等等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经人详细研究,甚至其茎干周围的小刺,其内部构造,我们也已经明白。Scott 著的“Studies on Fossil Botany”第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材料系1976年笔者以及1977年浙江省煤炭地质大队采集的标本,化石产自衢县城南约60余里的茶园里、胡家的茶园里组中。这一带的中生代煤系,早在1948年盛莘夫曾作过调查,时代未定。在以后的普查、区测工作中,都把煤系作为晚侏罗世火山岩系的一部分。直到1966年,衢县幅(1/20万区测报告)中才把煤系归于早、中侏罗世,但无化石资料。1975年原浙江省煤炭地质队到茶园里北边的下呈、奋坞一带工作,曾将煤系称作“安源组”,  相似文献   

8.
爬行动物自石炭纪开始出现以来,迄今已有三亿年历史。它也和其它生物类群一样,有自己的一部盛衰史。从石炭纪往后,二叠纪(距今二亿三千万年到二亿八千万年前)可算是爬行动物的醖酿、分化阶段。进入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六千五百万年到二亿三千万年前)后便大为发展,分支之多,种类之繁,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并还从陆地侵入海洋和空中,成为脊椎动物中第一个占有陆、海、空三大生态领域的类群,兴盛的历史前后持续了一亿多年,是当时地球上最占优势的“高等”动物,因而中生代有“爬行动物的时代”或“龙的时代”之称。至白垩纪…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大同煤田的地层,虽然早在1921年就由王竹泉教授作过一概括的介绍,但在近年的地质文献中,我们仍不时地可以看到由于对该区地层的不甚了解而造成的错误。就比较重要的文献来说,如:(1)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出版的百万分之一“中国地质图”中,经楚旭春同志改编后于1948年再版的“太原幅”的图例中,就把大同煤田中约相当于石盒子系的怀仁统(以红色为主的二叠纪沉积),误括列于白垩纪的上部。由其注解为“红色砂岩、粘土及砾岩”,并位于侏罗纪煤系以上各种情形看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红砬组分布于辽宁锦西、南票、朝阳等地,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大多由紫红色砂、砾岩组成,厚500余米。张丽旭(1943)最初命名为红砬统,时代置于三叠纪。李星学(1963)改称红砬组,列二叠纪晚期,与石千峰组相比。辽宁区测队(1976)则称石千峰群,认为属上二叠至下三叠统。辽宁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  相似文献   

11.
“达里诺尔”是蒙古语,意思是像大海一样宽阔美丽的湖,它在历史上还有“神恩泊”、“鱼儿泺”、“捕鱼儿海”、“答尔海子”等名称。达里诺尔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位于内蒙古东部贡格尔草原,水域面积228平方公里,总储水量16亿立方米,水丰草茂,食物充足,气候凉  相似文献   

12.
正牙形刺是1856年潘德尔发现的,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研究历史。中国牙形刺的研究始于1960年,金玉玕在南京孤峰组发现了二叠纪牙形刺。1964年王成源开始学习Lindstrom的Conodonts一书,很快填补了中国泥盆纪(1974)、石炭纪(1974)、三叠纪(1976)、志留纪(1980)4个地质时代牙形刺研究的空白。王成源以牙形刺为主导化石门类,解决了很多中国长期没有解决的地层时代问题,如珊瑚Cystophrentis带的时代,腕足类布哈丁贝的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研究历史虽然最早可上溯至1883年,但直到1991年才首次报道其角质层构造.到目前为止,中国华夏植物区总共描述了4种科达植物原位角质层和3种分散角质层.但与欧美植物区相比,有关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角质层的研究工作还较薄弱.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3种产自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其中2种采自华北亚区南缘的安徽淮南新庄孜矿山西组A1煤顶板,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另一种采自华南亚区的贵州水城矿区大河边矿龙潭组顶部的11号煤层,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将这3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与已知的欧美植物区和中国华夏植物区的种类进行了对比,认为它们都是新的类型.讨论了这3种新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所具有的古植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几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研究历史虽然最早可上溯至1883年,但直到1991年才首次报道其角质层构造。到目前为止,中国华夏植物区总共描述了4种科达植物原位角质层和3种分散角质层。但与欧美植物区相比,有关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角质层的研究工作还较薄弱。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3种产自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其中2种采自华北亚区南缘的安徽淮南新庄孜矿山西组A1煤顶板,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另一种采自华南亚区的贵州水城矿区大河边矿龙潭组顶部的11号煤层,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将这3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与已知的欧美植物区和中国华夏植物区的种类进行了对比,认为它们都是新的类型。讨论了这3种新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所具有的古植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湘东南栖霞组底部石炭-二叠纪有孔虫混生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湖南省邵东保和堂柳东地区栖霞组底部与史塔夫(Staffella)Ting类群共生的丰富的小有孔虫动物群,包括19属、62种,其中新种2个,该动物群具有非常典型的石炭-二叠纪有孔虫群的混生特点,称Bradyina-Geinitzina组合,它标志着“隆林阶”在湖南地区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6.
鄂西中生代含煤地层中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鄂西中生代含煤地层素称“香溪群”,典型剖面在秭归县香溪镇。这一煤系早年曾被划分为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两部分(谢家荣、赵亚曾,1925)。后来,斯行健(1949)研究了其中的植物化石,认为其时代为早侏罗世,“香溪煤系”始以“香溪植物群”而闻名中外。近年由于工作的深入,不少地质工作者又提出了“香溪群”下部属上三叠统的可能性,但化石却一直没有系统地采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誉满全球的植物提起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古生物学工作者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名字与二亿八千万年前的华夏植物群紧密相联.大羽羊齿类不仅是我国二叠纪颇为奇特的一类植物,也是晚期华夏植物群中最著名的代表.因此,人们便把华夏植物群称为大羽羊齿植物群,产大羽羊齿的煤系地层称为"大羽羊齿煤系".大羽羊齿植物  相似文献   

18.
悠悠古韵伴嫁歌 “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对于湖南南部嘉禾县的人们来说,会唱几旬伴嫁歌就如同渴了喝水、天凉增衣一样,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而自古有“禾仓堡”之称的嘉禾县,也早被誉为是“民歌之乡”、“南国歌乡”。  相似文献   

19.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自西向东分布着二叠纪灰岩块体,被称为西藏相灰岩外来块体或奇底宗型的二叠系。姜叶玛灰岩是其中之一,位于西藏西部普兰县境内。■类动物群是该灰岩块体中最丰富的生物群之一,其中瓜德鲁普统西兰塔组的■类有10个属,分别为Neoschwagerina,Yangchienia,Armenina,Verbeekina,Paraver-beekina,Kahlerina,Lantschichites,Codonofusiella,Chusenella,Nankinella。Kahlerina,Lantschichites和Codono-fusiella的存在表明西兰塔组■类动物群的时代为Midian期(Guadalupian世晚期),相当于华南的冷坞期。姜叶玛灰岩和仲巴县拉赛拉灰岩、阿曼Batain地区以及巴基斯坦盐岭地区一样,Midian期■类动物群缺少Afghanella-Sumatrina组合,结合当时古地理位置认为,这几个地区处于相对较凉水温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20.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自西向东分布着二叠纪灰岩块体,被称为西藏相灰岩外来块体或奇底宗型的二叠系。姜叶玛灰岩是其中之一,位于西藏西部普兰县境内。■类动物群是该灰岩块体中最丰富的生物群之一,其中瓜德鲁普统西兰塔组的■类有10个属,分别为Neoschwagerina,Yangchienia,Armenina,Verbeekina,Paraver-beekina,Kahlerina,Lantschichites,Codonofusiella,Chusenella,Nankinella。Kahlerina,Lantschichites和Codono-fusiella的存在表明西兰塔组■类动物群的时代为Midian期(Guadalupian世晚期),相当于华南的冷坞期。姜叶玛灰岩和仲巴县拉赛拉灰岩、阿曼Batain地区以及巴基斯坦盐岭地区一样,Midian期■类动物群缺少Afghanella-Sumatrina组合,结合当时古地理位置认为,这几个地区处于相对较凉水温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