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沿海拔梯度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山新麦草为我国特有种 ,仅分布于陕西华山 ,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和急需保护的农作物野生亲缘种。应用 RAPD技术 ,选取 8条引物对华山新麦草自然分布区的 3个山峪(种群 ) 1 1个样方 (亚居群 ) 79个华山新麦草个体的总 DNA进行随机扩增 ,共得到 65个RAPD位点。统计分析表明 ,在华山的 3个山峪 (居群 )中 ,黄埔峪 (居群 )与其它 2个山峪 (居群 )发生较显著的遗传分化 ;华山峪 6个亚居群的个体平均 RAPD位点数有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6个亚居群间的相似性系数也有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华山峪的高海拔亚居群和低海拔亚居群间表现出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黄埔峪居群与华山峪居群和仙峪居群间、以及华山峪的高海拔亚居群与低海拔亚居群间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分化。研究结果暗示海拔差异是导致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 ,海拔差异造成的有限的基因流可能才是影响居群和亚居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因子 ,而亚居群内遗传变异程度则与该亚居群的所处的特定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RAPD检测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居群分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丽  杨娟  郭晶  赵贵仿 《生态学报》2005,25(4):719-726
华山新麦草特产于我国陕西华山,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应用RAPD技术,用2 0条随机引物对黄埔峪、仙峪、华山峪3个居群不同海拔的13个亚居群共2 6 6个华山新麦草取样个体进行扩增,共得12 2个扩增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得到的扩增片段数为6 .1(2~10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黄埔峪居群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 0 .6 6 % ,仙峪居群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0 .98% ,华山峪居群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5 .0 8% ,总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5 .0 8% ,说明华山新麦草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Shannon多样性指数(0 .330 6 )和基因分化系数(GST=0 .32 6 3)揭示了华山新麦草居群遗传变异多存在于亚居群内。华山新麦草亚居群间的基因流N m=1.0 32 2 ,低于一般风媒传粉植物(N m=5 .2 4 )的基因流水平。亚居群间平均的遗传距离为0 .15 71(变化范围:0 .0 0 2 2~0 .2 90 1) ,最大的遗传距离值出现在黄埔峪亚居群(hp1)和华山峪高海拔亚居群(h8)之间,仙峪亚居群与华山峪高海拔亚居群之间以及华山峪高海拔亚居群与低海拔亚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也较大。遗传距离与海拔垂直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p<0 .0 1)。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也显示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已发生明显分化,主要表现为黄埔峪居群、仙峪居群与华山峪居群  相似文献   

3.
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华山新麦草为我国特有种,公分布在陕西华山,应用5种酶系统共13个基因位点对采自华山13个亚居群的华山新麦草进行等位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多态性位点的比例(P)为69%,个位点等位基因的平均数(A)为1.8,平均每个位点的预期杂合性(He)为0.344,Simpson指数为0.998,证明华山新麦草居群内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和克隆多样性,固定指数(F)显示有意义的负值(-0.252),预期的随机交配相比较,居群内有过多的杂合体,这可能与华山新麦草的交酸系统和繁育方式有关,平均的遗传距离为0.046(变化范围:0-0.139),大约有9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亚居群内,应用间接法测得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77,明显你于一般风媒传粉植物(5.24),暗示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的基因流水平似乎正处于一种临界状太,有进一步分化的潜能,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用RAPD技术研究阿尔卑斯山黄花茅居群内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RAPD技术,沿一个海拔梯度研究了阿尔卑斯山黄花茅自然居群的遗传变异和分化。实验 表明,虽然在亚居群间有很少的亚居群独有遗传标记的存在,但通过RAPD资料的聚类分析、主因子分 析以及相关分析观察到遗传分化沿海拔梯度发生,而且亚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和它们的海拔高度(地理距 离)呈有意义的正相关。研究结果暗示,在阿尔卑斯山的高山-亚高山过渡区,亚居群间的海拔高度差别 可能导致黄花茅开花和生长物候期的变化,而后者限制了亚居群间的基因流,从而引起居群内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5.
珍稀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安徽特有濒危物种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6个自然居群的134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RAPD引物,扩增共得到158条带,其中129个多态性位点(PPL)。POPGENE分析显示安徽羽叶报春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PPL=81.65%,He=0.2515,Ho=0.384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5511)与Shannon信息指数(54.48%)基本一致。生境的片段化和基因流障碍可能是导致居群间遗传分化显著的主要原因。针对安徽羽叶报春的居群遗传变异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好自然生境和现有的居群及个体;加强居群间的基因流动;在迁地保护过程中,在尽可能多的居群中采样,以提高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在陕西华山。通过对自然种群传粉物候期观测发现,华山新麦草的传粉高峰期与海拔有一定关系。海拔每升高200m,传粉物候期就推迟2-3d;海拔差异超过500m的亚种群,传粉物候期就不会出现重叠。同时应用等位酶分析技术和E-统计分析间接估测华山新麦草自然种群的基因流(Nm),其值较一般风媒传粉植物低。通过华山新麦草资源状况、生长环境的调查以及移栽试验的观察,认为该物种稀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能是其生存竞争能力弱,最终被迫生长在其它物种所不能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北京东灵山地区不同海拔柴胡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ISSR技术对北京东灵山地区不同海拔的6个柴胡居群进行分析,观察不同海拔柴胡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东灵山地区不同海拔柴胡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海拔1135m居群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高海拔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距离与海拔差距有一定的相关性,相邻海拔的不同柴胡居群间具有相对较低的遗传距离;柴胡具有较强的遗传分化趋势,且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不同海拔导致的异质生境及基因流是影响柴胡居群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疆阜康荒漠地区叉毛蓬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RAPD技术,对新疆阜康荒漠地区叉毛蓬进行了居群遗传分析。结果表明:①用14个随机引物对5个叉毛蓬亚居群的98个个体进行了RAPD扩增,共检出3919条扩增片段,多态带3868条,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7%;②Shannon多样性指数(HPOP/HSP=0.6933)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S/HT=0.6948)显示出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叉毛蓬亚居群内,遗传分化系数(GST=o.3052)表明亚居群问的分子变异占居群总遗传变异的30%以上;②5个叉毛蓬亚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817,变异范围从0.1258到0.2445,与同一物种亚种间遗传距离的变幅较一致(0.02—0.20),表明5个亚居群间产生了遗传分化;④叉毛蓬亚居群的基因流Nm=1.138,低于一般广布种的基因流水平(Nm=1.881),且远低于毛乌素沙地柠条的基因流(Nm=5.9529),相对有限的基因流可能在叉毛蓬居群遗传分化的维持中起着作用。以上分析表明,尽管大部分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叉毛蓬亚居群内,但5个亚居群间已有明显遗传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华山蓼不同海拔居群的繁殖分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具有克隆繁殖和雌雄异株繁育特性的中华山蓼Oxyria sinensis Hemsl.在5个不同海拔居群的繁殖分配.结果表明:(1)雄株高度和茎叶总生物量仪在海拔2780 m的居群显著高于雌株,在另外4个居群与雌株高度和茎叶总生物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雄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在海拔较高的3个届群显著高于雌株的地上部分总生物量;雄株的花生物量和繁殖分配在海拔1978 m的居群与雌株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另外4个居群均显著高于雌株,表明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中华山蓼增加了对雄性植株的资源配置,可能是对海拔较高地区不可预见性降雨和降低昆虫访花频率的适应.(2)雌雄株高度、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和茎叶生物量以及雌株的花生物量和繁殖分配随海拔升高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但雄花的生物量和繁殖分配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进一步证明中华山蓼在海拔较高地区的居群增加了对雄性资源的投资.(3)雄雌株繁殖分配受个体大小制约(个体大小依赖性),但并不支持"植物开始繁殖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阈值)"的观点.这可能因为中华山蓼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能力,而同一植株上不同分株间能通过地下根状茎达到资源共享,因此中华山蓼分株的开花繁殖不需要达到一定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广东高州7个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2对SSR引物对来自全部7个自然居群的217份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简称"高野")材料进行遗传结构、多样性和遗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野各居群因遗传结构存在差异而相对独立,但各居群之间由于存在基因渗透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野总体多样性指数(Ht)为0.65,居群内的多样性(HS=0.431)略大于居群间的多样性(DS=0.392),二者差异并不显著。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11,说明高野群体的遗传差异是由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A、B、E居群间,D、F、G居群间遗传相似性较高,C居群与其它居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7个居群的遗传结构,结合其地理分布状况,认为遗传多样性最大的B和E居群以及遗传分化最小的C居群应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标记方法对银杉(Chthaya argyrophylla)75个个体(采自湖南和四川)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21个 10 mer -的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个,占32%.相对于其它裸子植物,银杉的遗传变异水平偏低.湖南居群和四川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 18%和 25%,两居群间的遗传变异量占总变异量的 7. 99%,这一数值高于裸子植物居群间遗传差异的平均值(6.8%).同时,发现遗传变异水平的高低与生境的复杂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点突变和随机遗传漂变,银杉的部分亚居群间有较强烈的分化,亚居群间的遗传差异最高可达 16. 23%.此外,提出了度量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分化指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指出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银杉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RAPD技术对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6个天然居群和2个栽培品种(系)的4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17个引物共检测到10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81个,占80.2%,相对于其它小麦族植物,显示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DC)分析的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但总体来看,居群内的遗传变异高于居群间,这是由蒙古冰草异花,风媒传粉的外繁育系统所决定的,在天然居群与栽培品种(系)间,前者的DC值为0.250,后者的DC值为0.181,而且前者的平均遗传距离(0.290)也高于后者(0.213),表明天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大于栽培品种(系),这与天然居群间环境的异质性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栽培品种(系)间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8个居群基本上可被分为与其生境特点及生长条件相适应的3个类群,反映了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对居群间遗传分化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等位酶分析技术,沿两个海拔梯度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研究了欧洲落叶松(Larix decidua Mill.)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多态性位点的比例为22.9%,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095,遗传变异的5.8%存在于居群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几个有统计意义的基因频率差别在不同树龄类被发现,正在繁育系数值表明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欧洲落叶松居群有相当的杂合体缺乏,在阿尔拜特(Ar-pette),海拔最高的亚居群与其他亚居群相比较显示最低的遗传多态性(如显示最低的我态性位点比例和最低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和最大的遗传距离值,在最高亚居群和其他亚居群间的遗传差别暗示奠基效应可能是影响这个定样场所欧洲落叶松居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承德光秃山不同海拔油松居群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光秃山不同海拔下天然油松居群之间的遗传差异及探求遗传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联,为油松种源筛选和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ISSR技术,对位于河北承德辽河源光秃山4个不同海拔油松天然居群共118个植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3个引物共扩增出177条清晰的条带,种群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60.277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7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222;不同种群遗传变异水平随海拔差异呈规律性变化,表现为沿海拔升高而呈低-高-低的分布规律,其中1354~1274 m范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在物种水平上油松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PPL=98.33%,h=0.38142,I=0.5550),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6562。利用AMOVA软件对遗传变异的等级剖分结果表明,种群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约2/5的遗传变异存在种群间,种群内占3/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油松居群内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土壤养分(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一定的相关关系。Mantel检验结果显示,油松居群遗传距离与海拔差距、土壤养分因子的分异存在一定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域的生态因子、低基因流等对油松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应用等位酶分析,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阿尔拜特(Arpette)和拜阿尔普(Belalp),沿三个不同的海拔梯度,研究了高山黄花茅3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变异和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的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4.9%,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37,平均期望杂合性为0.252。亚居群间平均的遗传距离为0.011,发现7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基于等位酶分析,边缘亚居群与中心亚居群似乎有类似的遗传变异性。相对比较高的遗传分化、低的亚居群间基因流和小的邻居大小值暗示,近交和随后的遗传漂变可能是导致阿尔拜特黄花茅居群遗传变异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灰背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AFLP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AFLP方法对灰背栎 (Quercussenescens) 8个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研究。TFPGA软件分析两组引物组合共产生 12 5个位点 ,其中 94个为多态位点 ,多态位点百分率为 75 2 % ,发现灰背栎居群的遗传变异水平有随着海拔升高而遗传多样性下降的趋势。Arliquin 2 0 0 0中的AMOVA分析表明灰背栎居群间分化大 ,分化指数达 φst=0 2 95 6。用PAUP软件对所有个体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东部矮生嵩草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庆芳  李巧峡  马世荣  崔燕  王刚 《生态学报》2006,26(8):2494-2501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程度。14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94个位点数,其中多态性片段168个。研究表明,矮生嵩草无论是在物种水平(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6.60%,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622,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983),还是在居群水平(PPB=62.65%,h=0.2126.I=0.3185),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大小与生境有相关性。而且,用SPSS分析得出,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大小与海拔没有明显相关性。用AMOVA数据表明矮生嵩草的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内(83.04%),居群间变异较小(16.96%)。遗传分化指数Gst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0.1891)。从矮生嵩草8个居群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发现,以及用NTSYS对矮生嵩草8个居群的的遗传距离矩阵与地理距离矩阵间的关系进行Mantel检测,其结果表明各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r=0.37779,P=0.9718〉0.05)。  相似文献   

18.
神农架地区濒危植物香果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RAPD标记方法对神农架地区香果树4个自然居群的28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1个引物共得到71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9个。POPGENE分析显示:在物种水平上,神农架地区香果树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54.93%,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0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856;而在居群水平上,上述3个指标平均值依次为16.2%、0.0578和0.0865。4个自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0.2329。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香果树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居群间基因流较低可能是香果树的致濒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水韭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采用RAPD方法对珍稀濒危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4个自然居群的48个样品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有效引物,共产生124条DNA片段,其中72条为多态性条带,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8.06%。各居群间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显著(0.81%-12.90%)。AMOVA分析结果表明,4个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Фst=0.5894,即遗传变异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群体间(58.94%)。日益缩小的种群规模而导致的居群内近交和遗传漂变的发生以及居群间有限的基因交流可能是中华水韭目前遗传结构的主要成因。鉴于目前中华水韭居群内个体数偏少、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现状,建议对其进行就地保护并保护尽可能多的生境,对不同自然居群内的个体进行植株相互移栽和育苗移栽,以提高不同居群间的基因交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水韭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11个内陆居群和32个岛屿居群的252份标本,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岛屿与内陆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岛屿居群间的分化程度(Gst=0.453)大于内陆居群(Gst=0.387),岛屿居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478,n=175,P<0.001)。地理隔离效应是导致岛屿居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岛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仅有29.4%~29.7%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聚类分析表明,43个居群可划分为10大类群,真藓遗传关系受地理因素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水域隔离影响了真藓繁殖体在岛屿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