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生活在冷室(5±1℃,20只)和暖室(20±3℃,35只)达三周的雄性Wistar大鼠下丘脑脑片视前区神经元电活动和温度敏感性,共记录到127个来自暖室组及86个来自冷室组自发放电神经元。结果表明:(1)冷适应后冷敏神经元的比例明显提高,温度敏感性不变而放电活动的临界温度和下限温度明显下移;(2)热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性和临界温度降低,但在37℃时的自发放电活动频率显著增加;(3)非温敏神经元的电活动也增加,其下限温度下移极显著,显示了大鼠视前区神经元在冷适应中的可塑性及其与冷适应中体温调节的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冬眠季节的光照条件对贮脂类冬眠动物入眠的影响,在达乌尔黄鼠腹腔埋植体温记录元件iButton,在体重高峰后的下降阶段置于5℃和12L:12D的光照条件下,观察测定其冬眠模式和能量消耗。达乌尔黄鼠冬眠模式出现深冬眠型、少冬眠型和不冬眠型,蛰眠阵包括深冬眠阵、短冬眠阵和日眠阵。不同冬眠阵中最低体温、冬眠阵的持续时间、阵间产热的持续时间、冷却速率和复温速率差异显著;阵间产热的最高体温基本相同。平均每日能量消耗在日眠阵中最高、短冬眠阵中居中、深冬眠阵中最低。入眠时间多集中于黑暗时相,觉醒时间多集中于光照时相。本实验结果提示,在冬眠季节施加光照黑暗循环条件可减少达乌尔黄鼠冬眠的时间,升高阵间最低体温,缩短冬眠阵与阵间产热的持续时间,降低复温速率;增加冬眠期间能量消耗。入眠与觉醒受光照条件影响,具有明显的光暗节律。  相似文献   

3.
达乌尔黄鼠冬眠期间体温的变化和冬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入式半导体温度记录元件iButton 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及其前后的体温,分析了其冬眠模式和体温调节特点。结果显示:1)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长短的个体差异较大,可以分成深冬眠型、
少冬眠型和不冬眠型三种类型;2)达乌尔黄鼠在冬季表现出深冬眠阵(最低体温Tbm in <20℃ ,冬眠阵的持续时间BD >24 h)、短冬眠阵(Tbmin < 20℃ , BD≤24h)和日眠阵(Tbmin ≥20℃ , BD≤24 h)3 种类型,最低体温分别
为2.54℃ ± 0.35℃ 、10.05℃ ± 1.97℃ 和23.09℃ ± 0.40℃ ,彼此之间差异显著。日眠阵阵间产热阶段的最高体温为38.09℃ ±0.17℃ ,高于深冬眠阵(37.31℃ ±0.15℃ )和短冬眠阵(37.22℃ ±0.31℃ ); 3)深冬眠阵和日
眠阵中最低体温均与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冬眠过程中的最低体温为-2.43℃ ;4)深冬眠过程中,多数个体可以短时(≤3 h)耐受- 2℃ ~ 0℃ 的低温,激醒或继续维持深冬眠,无致死效应,但长时间(15 h)或过度低温
(- 5℃ 以下)的条件下,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被激醒(70% )或死亡(30% ),不能持续冬眠; 5)入眠前10 d体温日波动幅度显著增加,高于出眠后的日体温波动,且多数个体入眠前出现体温的“试降”。表明,冬眠前
入眠的准备阶段,动物的体温调节已开始发生变化;冬季日眠的调节机制可能与冬眠不同;短时- 2℃ ~ 0℃ 的体温对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无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4.
季节、环境温度与黄鼠冬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宗濂  蔡益鹏 《生态学报》1987,7(2):185-192
观察了达乌尔黄鼠在实验室内冬眠的一般情况。常温黄鼠的体温有着规律性的年周期,与环境温度的年周期变动不完全呈依从关系。出眠初期(4月下旬),动物体温高而稳定。4月至6月常温黄鼠的平均体温(皮温)为35.6℃,波动菹围32—37.5℃。随着体重达到顶峰,体温逐渐降低。8月份部分黄鼠出现低于32℃的低常体温,表明部分黄鼠自8月盛夏开始冬眠。但就整个种群而言,北京地区实验室内黄鼠冬眠季自9月下半月开始。3月底止,共6.5个月。秋季室温下降,动物入眠趋势增长。浅低体温(31.9—15℃)的比数逐渐升高。9月至12月,低体温(低于31.9℃)的百分比从47%增至84.8%,反映了动物从浅冬眠向深冬眠过渡。1月至2月份,低体温占85%以上,深低体温(低于15℃)占绝对优势。标志着动物种群的深眠月份。秋季动物从常温期向冬眠期转化的界线是不清的,而春季从冬眠期向常温相转化的界限却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真菌感染致持久反复的低热,而细菌感染致高热或低体温,但这种差异性发热机理不清。本文使用酵母和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发热模型,用不同测温方法(直肠测温、红外测温、腹部遥测)和在不同温度(30℃、26℃和22℃)下分别比较酵母和脂多糖致热效果及下丘脑视前区(POA)神经元活性。结果发现,酵母诱导发热不被环境温度变化和操作刺激影响;酵母和LPS分别激活了不同的POA神经元,酵母和LPS诱导的发热与腹内侧视前区(VMPO)相关,而内侧视前区(MPO)与LPS诱导低体温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阐明真菌和细菌诱导不同发热反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冬眠是动物应对冬季低温和食物匮乏的一种生存策略。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典型的贮脂类冬眠动物。为研究冬眠动物肾脏的适应机制,本实验采用组织学、血液生化分析及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了夏季活动期(7月)、冬眠期(12月)和早春出眠后(3月)达乌尔黄鼠肾单位形态学及血清肌酐、尿素和抗利尿激素(ADH)的变化,并用qPCR方法检测了肾脏水通道蛋白基因(AQP1、AQP2和AQP3)、ADH受体(V2R)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的表达。结果发现,冬眠期和早春出眠期的达乌尔黄鼠肾小球密度、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相对管径、皮质部近曲小管数与远曲小管数比值均低于夏季活动期;冬眠期血清肌酐和尿素浓度高于夏季活动期和早春出眠期,ADH浓度及其受体V2R基因表达低于夏季活动期;冬眠期AQP1基因表达高于早春出眠期,AQP3基因表达低于夏季活动期,AQP2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冬眠期eNOS基因表达低于早春出眠期。这些结果表明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表现出较低的肾功能;不同时期的水通道蛋白,eNOS及ADH表现出适应性的功能调节。该实验结果丰富了对冬眠动物肾脏适应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生石膏解热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复制发热模型后,静脉注射生石膏,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温敏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变化情况.结果:给予致热原后,PO/AH 区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减少(P<0.01 ),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5); 静脉注射生石膏后,可反转致热原对PO/AH区温敏神经元的上述作用,与给药前相比,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回升(P<0.01 ),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回降(P<0.05).结论:提示生石膏是通过影响致热原作用下PO/AH区温敏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在中枢神经元水平上发挥解热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刺猬冬眠过程中褐色脂肪和非颤抖性产热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孙金生  曾缙祥 《兽类学报》1994,14(2):147-153
本文对刺猬在冬眠过程中褐色脂肪(BAT)的相对重量、超微结构和非颤抖性产热(NST)的变化进行了测定,探讨了BAT产热在热在冬眠刺猬醒眠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夏季(7月份)刺猬的BAT相对重量最低,为0.23%。秋季迅速增加,至入眠前达到最高,为0、46%。冬眠期中缓慢减少,冬眠后显著下降(0.32%),这与醒眠时需要快速产热密切相关。冬眠前和冬眠中刺猬的BTA脂滴和线粒体嵴数量明显高于冬眠后,  相似文献   

9.
贮脂类动物在冬眠前大量积累脂肪来准备冬眠,并在入眠时迅速降低体温和代谢率。为探究入眠准备期达乌尔黄鼠体温、代谢率、呼吸商及能量代谢的变化,将其入眠准备期分为育肥期、体重高峰期、育肥后期和冬眠前的试降期,使用植入式半导体温度记录元件iButton、开放式代谢仪和改进的代谢笼,监测其体温、代谢率及呼吸商和能量摄入的变化。结果显示:(1)达乌尔黄鼠体温在冬眠前13 - 34 d 开始下降,远早于冬眠但晚于体重高峰期;体重高峰期体温有降低的趋势,持续时间为1 - 3 d;育肥后期体温显著下降,体温日波动幅度增加。(2)体重高峰期的静止代谢率高于育肥期,育肥后期有降低的趋势,试降期最低。(3)呼吸商在体重高峰期先升高,之后迅速衰减;入眠准备期的能量摄入在体重达高峰期前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在入眠准备期,其体温和代谢率已开始降低,能源物质已开始转变;体重高峰期可能是达乌尔黄鼠入眠的一个转折点或启动入眠的开关。  相似文献   

10.
在40只氯醛糖和乌拉坦麻醉的猫,观察了牵拉左心房肺静脉入口处(atrial stretch,AS)和关闭一侧颈总动脉(carotid occlusion,CO)对下丘脑前部(AH)和下丘脑后部(PH)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了185个自发放电单位。对 AS 有反应的 AH 和 PH 单位分别为46.3%和23.3%,其中均以出现抑制反应者居多。有少数单位仅在 AS 开始和停止时出现短暂的兴奋反应。在上述185个神经元中观察了85个对 AS 和 CO 两种刺激的反应,有15个(17.6%)对两种刺激均反应,其中被 AS 所抑制而为 CO 所兴奋的有11个,占73.3%(11/15)。这些结果表明:(1)AS 可对 AH 神经元活动起抑制作用;(2)AS 也可影响 PH 神经元活动;(3)动脉压力感受性和心房容量感受性刺激可会聚于同一下丘脑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Wang R  Xiao L  Ma HJ  Zhang LH  He RR  Wu YM 《生理学报》2008,60(2):279-283
本文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下丘脑脑片室旁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在下丘脑脑片上观察白藜芦醇对静息状态下室旁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29张下丘脑脑片室旁核神经元放电单位给予白藜芦醇(O.05,0.5,5.0 μmol/L)2 min,有28张脑片(96.6%)放电频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2)预先用0.2mmol/L的L.glutamate灌流8张下丘脑脑片,8张脑片(100%)放电频率显著增加,表现为癫痫样放电,该放电可被白藜芦醇(5.0 μmol/L)灌流2 min抑制:(3)预先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1μmol/L)灌流8张下丘脑脑片,8张脑片(100%)放电频率显著增加,该放电可被白藜芦醇(5.0 μmol/L)灌流2 min抑制;(4)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50μmol/L灌流8张下丘脑脑片,7张脑片(87.5%)放电频率显著增加,该放电可被白藜芦醇(5.0 μmol/L)灌流2 min抑制.以上结果提示,白藜芦醇抑制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可能通过降低心血管中枢的活动性而产生中枢保护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白藜芦醇抑制L型钙通道、减少钙内流有关,与NO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12.
蓖麻蚕脂肪体细胞具有丰富的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细胞器和脂肪颗粒等营养物质。这些细胞结构在四龄眠期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内质网逐渐稀少并膨大成囊泡,核糖体也不断减少且较多地呈游离状态,细胞核表面局部内陷,核中染色质块减少;(2)蚕刚入眠时,细胞质中聚集着大量脂肪颗粒,在眠期首先被分解成新月形,然后被完全分解,数量迅速减少;(3)线粒体逐渐产生和发展,至蜕皮时部分线粒体开始退化;(4)蚕在入眠时,脂肪体细胞中出现大型液泡,在四龄眠期的后期,这些液泡逐渐缩小和消失。保幼激素类似物(JHA)ZR-515能促进脂肪体细胞粗面内质网的发展,核中染色质块的增加以及核膜通透性的增强,对大型液泡的缩小有减缓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四龄眠期蓖麻蚕脂肪体细胞分解代谢旺盛而合成代谢渐趋低落,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细胞的合成代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用离体脑片的方法,观测了去甲肾上腺素(NE)对冷适应大鼠下丘脑视前区(POAH)温敏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适应大鼠热敏神经元(WS),冷敏神经元(CS)和非温敏神经元(TI)对NE的敏感性较室温下生活的大鼠显著提高(对NE反应的阈浓度显著降低);与正常室温组大鼠相比,冷适应大鼠WS中受NE兴奋的神经元比数降低,部分WS出现抑制反应;NE引起抑制反应的CS比数降低,部分CS出现兴奋性反应;而TI中受NE兴奋和抑制的比数皆升高,无反应的神经元比数减少。  相似文献   

14.
隔区不仅分布大量的精氨酸加压素 (AVP)神经元 ,而且也分布温敏神经元 ,参与生理性与行为性体温调节。本文观察了侧脑室注射AVP和微电泳AVP对隔区温敏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以证明隔区注射AVP的抗热作用是否与AVP直接影响 ,隔区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有关。1 材料与方法选用体重 1 8~ 2 6kg家兔 36只 ,用 2 5 %乌拉坦溶液静脉麻醉 (1 g/kg) ,完成有关手术。用直流恒温电热毯裹住家兔躯体 ,使肛温维持在 38 5℃。隔区温敏神经元放电活动的记录定位按Sawyer兔脑图谱取A3~ 5,L1~ 2 5,H5~ 9(脑表面下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的耗氧量等指标,从代谢率与代谢调节方面探讨其能量代谢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鼠的中性温度区在春、夏、秋各季有2—3℃的差别。此三个季节的基础代谢率(单位:毫升氧/克·小时,下同)分别为3.6182、2.6396、2.6005。春季显著高于夏季与秋季。在冬眠状态下室温为5℃时静止代谢率最低,为0.4436。在非冬眠各个季节,即0℃至下临界温度范围内静止代谢率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并具线性回归。黄鼠的化学热调节强度较低,特别是在秋季和在冬眠状态下这种能力受到较深程度的抑制。黄鼠在非冬眠期的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有密切相关,冬眠期两者之间的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储脂类冬眠动物在每年夏季大量进食以储存脂肪,在冬季通过冬眠降低代谢并缓慢消耗脂肪。冬眠动物在育肥晚期或冬眠早期表现出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等症状,但在冬眠结束后胰岛素敏感性明显增强。冬眠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这可能是通过改变Akt信号转导通路、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PPARγ/PGC-1α转录复合体的表达来实现的。在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迅速增长的今天,深入研究冬眠动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的调控机制,可为治疗肥胖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的蛰眠: 类型、物种分布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的蛰眠(包括冬眠、夏眠和日蛰眠等)是最具吸引力的生命现象之一,是动物应对寒冷、食物
短缺、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策略之一。冬眠生理学(生态学) 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国际学
术界在该领域发展比较迅速,国内发展相对缓慢。本文从哺乳动物蛰眠的季节和持续时间、蛰眠期间所利用能
量的来源和贮存方式、启动蛰眠的信号来源等方面综述了哺乳动物蛰眠的类型;介绍了蛰眠的哺乳动物物种的
系统学分布;并对温带或北极动物的冬眠和冬眠阵及其各阶段的体温和代谢率变化特征、日温剧烈波动环境下
的冬眠特征以及日眠和日眠阵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介绍,以期能促进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邢宝仁  郭益民 《生理学报》1990,42(5):413-419
用31个脑片观察了去甲肾上腺素(NA)和乙酰胆碱(ACh)对90个室旁核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脑片灌流 NA(10~(-6)mol/L,3min)后,14/78(17%)个非周期型放电单位和7/12(58.3%)个周期型放电单位的放电频率增加,10/78(12%)个非周期型放电单位和2/12(16.6%)个周期型放电单位的放电频率明显降低甚至完全停止,54/78(69%)非周期型单位和3/12(25%)个周期型单位无明显反应。NA 对非周期型放电单位的兴奋作用可被 α 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完全阻断,而 NA 对周期型单位的兴奋作用只能被部分阻断。脑片灌流 ACh(10~(-7)mol/L,3min)后,使15/78(19%)个非周期型和6/12(50%)个周期型单位放电频率增加,9/78(11%)非周期型和2/12(16.6%)个周期型放电单位放电频率降低,54/78(69%)非周期型和4/12(33.3%)周期型单位无反应。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可翻转 ACh 对它们的作用。实验提示,NA 和 ACh 对室旁核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作用是分别由 α、β 和 Μ 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9.
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注入大鼠双侧下丘脑外侧视前区(POA)复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观察左侧交感神经肾上腺支放电活动,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及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物理特性变化。大鼠 POA 注入 KA 后交感神经放电频率迅速增加,(?)O和60min 时分别增加22.8±7.2%和32.2±8.0%。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增高,在30和60min 时最明显。PS 物理特性也有变化,最大表面张力降低,最小表面张力升高,回弹系数及稳定系数均下降,迟滞环面积缩小。实验结果表明:早期即有 PS 活性变化,交感神经神经放电活动和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在时间上相平行。这种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水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发放增加、血浆儿茶酚胺增多有关,PS 表面活性下降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蛰眠是哺乳动物中某些类群应对寒冷、食物短缺等不利环境条件,而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降低体温和代谢的一种重要生存适应策略。本文分析了文献报道的近百种已知日蛰眠哺乳动物的系统分类、地理分布、生活环境、体型及食性、体温和代谢率等特征。日蛰眠物种在系统分类上隶属于有袋类(Marsupialia)和胎盘类(Placentalia);这些物种大多分布于温带地区(纬度20°S~30°S和30°N~40°N),环境条件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及昼夜变化。日蛰眠动物体型相对较小,主要摄食营养丰富的食物,食草类动物很少日蛰眠。日蛰眠动物的平均蛰眠体温为19.75℃,蛰眠代谢率为基础代谢率的34%。动物通过日蛰眠节约能量,度过不良环境条件。日蛰眠的低代谢和低体温机制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