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和施放装置构成的一种作战武器。美国“九一”事件之后发生的炭疽事件,敲响了生物战的警钟,由于生物武器被视为廉价的原子弹,生物恐怖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魏敏 《生物技术世界》2012,(2):84-84,86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制出许多新的杀伤性生物武器,使其在国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联合国在911事件以后对生物国防也越来越重视。专家认为生物武器具有制造成本低,易快速培育传播和大规模爆发、致命性强等特点,在某些方面其危害甚至比核武器还要大。要想在未来打赢生物战争,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学习及技术培训、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防护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武器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生物医学防护的体系建设,最后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国防中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有新的迹象表明,美军正计划扩大它在生物战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重组体DNA在发展生物武器中的潜在作用极感兴趣。今年6月,美国管理与予算局证实,美军业已在其医学研究中包括了一笔用于防御性生物武器系统的研究经费,这项研究是保密的、同公开发表的予算完全分开的。但到7月,又否认了这种说法,声言一切关于生物武器  相似文献   

4.
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可能给社会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对此,美国政府期望通过与科学界深入合作的方式来避免生物恐怖袭击。而另一方面,要制作出致命的生物武器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物恐怖与生物战威胁的增加,微生物法医学的概念应运而生.微生物法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分析化学等各种技术手段,为生物恐怖袭击或自然发生的暴发性疾病追踪微生物的来源,推测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或为传播途径提供科学证据.近年来,微生物法医学在生物恐怖病原体的法医学鉴定、国家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及多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由于军事环境的改变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恐怖已成为本世纪极大的威胁。采用新技术防范生物恐怖袭击是生物反恐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型纳米乳剂的概念、特点及在生物恐怖防护中的应用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雷卓青  张剑锋  曾光 《蛇志》2012,24(2):225-226
人类面临着各种自然灾难(如地震、洪水、疫情)和人为灾难(如交通事故、工业污染、恐怖袭击中可能使用的核、化学、生物武器等)的严重威胁和挑战,尤其进入21世纪,全球灾害形势日趋严重。如何应对重大灾害,使灾难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毋庸置疑,灾难医学教育是减灾的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在我国,灾害医学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8.
现场、在位、实时的便携式侦检技术是应对化学战、化学恐怖袭击及突发性化学事件的关键要素;灵敏、特异的实验室筛查鉴定分析技术则是事件定性的重要依据.本文分别从化学毒剂毒物的侦检技术、优势、用途,以及实验室筛查策略和相关鉴定技术等方面,对其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炭疽芽孢杆菌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炭疽芽孢杆菌的感染,无论是自然感染,还是作为生物恐怖和生物战的手段。快速检验和鉴定疽芽孢杆菌是最为关键的,只有正确识别生物战剂的种类,才能为正确实施防治措施指明方向。本文讨论了炭疽芽孢杆菌的检验鉴定技术,包括常规的分析培养,免疫学技术,核酸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和新诊断分子,如肽核酸与适配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志贺毒素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毒素(ShT)是由Ⅰ型痢疾志贺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致病毒力因子,具有细胞毒、肠毒和神经毒三种毒性作用。近年来,ShT已被列入生物武器核查清单剂中禁控毒素之一,成为潜在的生物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病原。本主要概述了ShT的生物学特性、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检测与预防,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张法奎 《化石》2002,(1):10-11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大楼被炸之后 ,紧着又接连出了多起炭疽菌事件 ,因而引起全世界对生物武器的热切关注。现在让我们来聊聊生物武器。五十年代 ,笔者还是中学生时 ,就在科学杂志上看到苏联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当时人们虽不清楚未来的生物学将是什么样子 ,可这预言总是给我们对新世纪以美好的憧憬。时间荏苒 ,21世纪已经来到了 ,果不其然 ,新世纪伊始 ,就有两本人类基因组草图分别在两家世界权威杂志 ,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上同发表。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可说是生命科学进入新世纪的宣言书 ,它标志着人类跨进了…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物制剂来攻击敌人的事例在历史上不为少数,包括有记载的用人类或动物的尸体来污染敌人的井或水库;还有通过赠送美洲人毛毯使其感染天花。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警惕并关注于生物武器,因为技术上的复杂性需要生产相关物质,这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通过生物武器作为侵略方式已经不仅仅是历史上的问题了,2001年10月美国邮局系统收到了许多故意放有炭疽杆菌的信件。因此,对生物武器研究的兴趣大大扩大,人们开始研究更确定的物质,使其可以作为生物武器,并研究如何控制、阻止和治疗由此物质引发的疾病。这样的研究需要的安全、准确的利用动物…  相似文献   

13.
森林脑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欧洲森林脑炎为一种地方病也是最重要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森林脑炎在我国存在有三大疫区、六个自然疫源地,其中东北疫区最为严重。森林脑炎为我国法定的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之一。美国CDC将森林脑炎病毒列为C类病毒类生物武器,并优先发展疫苗。预防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和流行以及抵御病毒类生物武器的袭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森林脑炎疫苗,森林脑炎疫苗在预防森林脑炎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森林脑炎疫苗研究现状和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4.
恐怖袭击是一项主要针对平民百姓,旨在造成巨大伤亡的暴力活动.恐怖分子的动机具有政治目的.与犯罪群体不同的是,恐怖分子通过宣称对其行为负责来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在所有的恐怖袭击中炸弹是最常见的方式,这对各国的国家安全都带来了巨大威胁.本文对恐怖袭击的特征、恐怖爆炸装置及杀伤破坏作用进行了探讨,并且着重分析了爆炸造成的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15.
生物进化史中曾经发生了多次生物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生物“物种大灭绝”事件。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期中,全球范围内许多种类的生物个体全部死亡,从而造成地球上生物物种数目在较短的地质时间突然下降,称之为生物物种大灭绝。根据化石记录,在奥陶纪末期、泥盆纪末期、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和白垩纪末期均发生过物种大灭绝事件。其中,二叠纪生物灭绝事件是规模最大、涉及生物类群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但是,人们对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更关注一些,因为在那一次物种大灭绝中,地球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恐龙灭绝了。人类作为现时代地球的主宰者一直在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测类似的物种大灭绝事件会不会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土拉热病是由土拉热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引起的,该革兰阴性细菌已经被制作成气溶胶式的生物武器。为了保护进行生物防御研究的人员,美国陆军要求对根据现行GMP生产的土拉热新批次活体疫苗株进行临床评估。Ⅱ期临床随机试验比较了新批次(DVC-LVS)与已使用数十年的现有疫苗(USAMRIID-LVS)。这些疫苗通过划痕接种于228名参与者。分别在第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的发展,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空气微生物采样技术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它在工农林牧副业、医疗卫生、生物制品、环境保护、生物战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今由于空气净化设施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加强,研制适合国情的  相似文献   

18.
加涅在研究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基础上,将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划分为8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及反馈阶段等。他认为,每一学习行为阶段,就是构成单个学习的内部与外部事件的系列或链索,而且每一阶段都有它各自的内部过程及各自影响它的外部事件,这些外部事件中主要是指与学习各阶段对应的相关教学事件。在生物教学中,充分研究与把握学生学习行为的8个阶段,精心设计生物教学过程,使教与学达到最佳偶联,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1 动机阶段动机反映了学习者要控制、支配和…  相似文献   

19.
显生宙生物圈除了遭受过五次巨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外,还经历了无数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生物灭绝事件(后者又称为动物群的更替事件)。泥盆纪有三次比较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大的要属晚泥盆世的F-F生物大灭绝事件,然后依次为早泥盆世的L-P灭绝事件和泥盆纪末的D-C灭绝事件。根据研究,华南地区中泥盆世至少存在着两次重要的珊瑚群的更替事件:它们分别是艾菲尔中期的蜂巢珊瑚类和日射珊瑚类的消逝和吉维特晚期的泡沫型珊瑚的匿踪。  相似文献   

20.
生物进化史中曾经发生了多次生物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生物"物种大灭绝"事件。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期中,全球范围内许多种类的生物个体全部死亡,从而造成地球上生物物种数目在较短的地质时间突然下降,称之为生物物种大灭绝。根据化石记录,在奥陶纪末期、泥盆纪末期、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和白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