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汉兴 《菌物学报》2013,32(Z1):20-44
综述了中国大陆腐霉属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腐霉属菌物的发生、分布、分类鉴定、致病性、所致植物病害防治及腐霉的利用等方面.至今,中国已报道的腐霉属菌物有64个种,其中有13个种作为世界新种进行了描述,这13个新种分别为:顶生腐霉Pythium acrogynum,孤雌腐霉P.amasculinum,百色腐霉P.baisense,北方腐霉P.boreale,短枝腐霉P.breve,壁合腐霉P.connatum,镰雄腐霉P.falciforme,贵阳腐霉P.guiyangense,广西腐霉P.guangxiense,下雄腐霉P.hypoandrum,昆明腐霉P.kummingense,南宁腐霉尸nanningense和中国腐霉P.sinensis.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为优势种,在全国普遍引起多种植物严重的猝倒病和根、茎、叶、果腐烂病.其中,大多数腐霉种对植物具有致病性,44个种寄生植物,1个种:紫菜腐霉P.porphyrae寄生红藻和紫菜,2个种:卡地腐霉P.carolinianum 和贵阳腐霉P.guiyangense寄生蚊子幼虫,2个种:努氏腐霉P.nunn和寡雄腐霉P.oligandrum 是真菌的重寄生菌.相比之下,台湾报道的腐霉种有48种(其中新种1个:四季腐霉P.sukuiense),海南报道的腐霉种有28种.对中国大陆腐霉属的研究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水生植物腐解会影响到自然水体水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湿地的碳素与物质循环等,开展水生植物腐解研究对探究自然水体营养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水生植物腐解研究进展、水生植物腐解机制、水生植物腐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当前水生植物腐解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水生植物腐解对环境的效应和影响腐解过程的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是分解袋法、室内分解培养法和稳定同位素探测法,水生植物腐解的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腐解过程造成的营养物质释放方面。通过水生植物腐解过程、元素迁移转化和腐解差异性分析发现,植物体的理化性质是影响腐解的决定因素,分解者群落的组成和活性是影响腐解的直接因素,水体的温度、溶解氧、营养物质浓度和底泥状况等环境因素是植物腐解的重要因素。水生植物的腐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对水生植物腐解过程中复合因素的作用进行探究,系统研究各个因素的耦合作用,是未来水生植物腐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广西北部地区作物根围采集土壤标样323个,分离纯化出腐霉菌株260个,共15种。其中7种为广西新记录,即棘腐霉Pythiumacanthicum,浮游腐霉P.aquatile,宽雄腐霉P.dissotocum,缺性腐霉P.elongatum,孤雌腐霉P.amasculinum,禾生腐霉P.graminicola,绚丽腐霉P.pulchrum。优势种为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其余7种为刺腐霉P.spinosum,德里腐霉P.deliense,昆明腐霉P.kunmingense,南宁腐霉P.nanningense,刺器腐霉P.acanthophoron,终极腐霉P.ultimum,镰雄腐霉P.falciforme。同时对腐霉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腐霉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4.
农田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腐解物的能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氧弹量熟计法研究了农田生态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的能态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腐解物中不同组分对腐解物能态的影响。结果指出,在试验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能态呈现波动起伏──趋于稳定2个阶段,其中多以吸能、放能交错的方式迸行,但从整体上看是放能过程。能量活性物质(苯-醇溶性物、水溶性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对腐解前期腐解物能恣变化影响较大;能量非活性物质(木质素、腐殖质等)对维持腐解后期腐解物能态趋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广西南宁收集的蔬菜地土壤样本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腐霉种,命名为广西腐霉Pythium guangxiense。不同于其近似种,广西腐霉的孢子囊球形或亚球形;藏卵器球形、亚球形、椭圆形或囊形;雄器同丝生或异丝生,柄常分枝且缠绕藏卵器。对构成广西腐霉rDNAITS区段的772个碱基进行扩增和测序。在根据ITS序列建立的分子系统发育树中,广西腐霉与禾生腐霉Pythium graminicola、周雄腐霉P.periilum和肿囊腐霉P.inflatum等产生瓣状孢子囊的腐霉种关系密切。对广西腐霉进行了分类描述和其与近似种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农田生态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的热解变化特征 ,并探讨了腐解物中不同组分对腐解物热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腐解物 DTA曲线的 2 80℃、3 3 0℃、4 50℃放热峰 ,DTG曲线的第二失重峰和 h330℃ /h4 50℃ 值可作为表征腐解进程的特征峰和特征值。由腐解物 DTA、DTG所得能量各参数 ( ΔH,E)与文献 [3 ]所述腐解物能态 ( Qv)呈现波动起伏 ,趋于稳定 2个阶段相符 ,二者相互印证 ,显示热分析方法用于植物残体腐解进程研究的可行性。 DTA的2 80℃放热峰主要由苯 -醇溶性物、水溶性物引起。苯 -醇溶性物、水溶性物和纤维素、半纤维素是影响腐解物热解及其能态变化特征的主要物质组分。木质素组分对腐解后期腐解物的热解及其能态特征趋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系统中,按照食物链的性质划分,主要有两条,即草牧链和腐解链.本文就腐解链的性质、层次、腐解链中的能量利用,腐解链的“适应”性,寄生链与腐解链的关系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腐解链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几种分离土壤腐霉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霉(Pythium)有水生的、两栖的和陆生的,但大多数都腐生在土壤里,特别是富于有机质的潮湿土壤.在条件适合时,它们往往侵染植物,引起各类作物的根腐、基腐、绵腐、黄化及幼苗的猝倒病等,给农林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有的腐霉能转换甾体,有的能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酶类。在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腐霉也常常被视为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云南的腐霉     
本文报道迄今为止在我国云南省发现的腐霉属真菌19个种,其中1个新种,3个中国新记录,5个云南新记录。新种为下雄腐霉Pythium hypoandrum Yu & Y.L.Wang sp.nov.; 云南新记录为:旋柄腐霉P.helicoides、长井腐霉P.nagaii、周雄腐霉P.periilum、喙腐霉P.rostratum和钟器腐霉P.vexans,前3者还是中国新记录。有分种检索表,对其中12个种进行了描述并附形态图。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条件下毛叶苕子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田间埋袋法,研究不施肥、施氮肥、施石灰3种处理对豫南稻田毛叶苕子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毛叶苕子累积腐解率为65.3%~72.5%,腐解过程中呈现前11 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缓慢并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不同处理养分释放率表现为钾>磷>碳>氮,试验结束时(翻压148 d),碳、氮、磷、钾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3.6%~84.6%、78.2%~81.2%、89.8%~91.4%、96.3%~97.0%.在整个腐解期内,毛叶苕子氮释放特征与腐解特征相似,与不施肥相比,施石灰促进毛叶苕子腐解及氮、磷、钾养分释放;施氮肥促进毛叶苕子磷释放,抑制钾释放;施石灰和氮肥对碳释放均无显著影响.施氮肥处理腐解0~11 d促进毛叶苕子腐解及氮释放,腐解11~148 d抑制毛叶苕子腐解及氮释放.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及对数函数方程拟合豫南稻区毛叶苕子腐解及碳、氮、磷、钾养分释放特征均达到显著水平,拟合方程的特征参数值与毛叶苕子腐解率及养分释放率呈显著相关.施用石灰促进毛叶苕子腐解及养分释放的效果优于施用氮肥;一级动力学方程及对数函数方程特征参数值可较好地描述毛叶苕子腐解及养分释放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rDNA ITS序列探讨部分腐霉种的系统发育与其形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楼兵干  张炳欣 《菌物学报》2005,24(2):207-220
基于对73株计58种腐霉和6种疫霉的核糖体DNA的ITS序列分析,以海生疫霉为外围群,按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腐霉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8种腐霉中,Pythium ostracodes,P.chamaehyphon,P.carbonicum,P.montanum和P.vexans归为同一组,介于其它腐霉和疫霉之间,这5种腐霉的孢子囊均为球形;现已归为疫霉属的P.undulatum 单独为一组,它与腐霉的亲缘关系比疫霉更近;其余52种腐霉聚成一大组,这52种腐霉基本上按孢子囊或菌丝膨大体形态分成Ⅰ、Ⅱ两组:第1组31种腐霉, 其中30种腐霉的孢子囊或菌丝膨大体为球形;第Ⅱ组21种腐霉,其中19种腐霉的孢子囊为丝状、瓣状或裂片状。基于ITS序列分析,腐霉属的其它性状如藏卵器壁是否光滑、卵孢子是否满器、雄器的着生方式和数量、异宗配合等呈多元演化。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质和新品种对腐霉茎腐病和镰孢穗腐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腐霉茎腐病和镰孢穗腐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06-2012年期间,对1647份玉米种质进行了抗肿囊腐霉茎腐病和拟轮枝镰孢穗腐病鉴定,筛选出高抗茎腐病和穗腐病的种质分别为564份和27份,占鉴定总材料的34.2%和1.6%,抗性材料分别为209份和352份,占比为12.7%和21.4%,表明高抗肿囊腐霉茎腐病的资源较为丰富,高抗镰孢穗腐病的种质相对匮乏。其中,13份种质对2种病害均表现高抗,207份种质对2种病害均表现抗性或对其中一种表现高抗而另一种表现抗性。自交系中对肿囊腐霉茎腐病和拟轮枝镰孢穗腐病表现抗性以上(含HR和R)的种质分别占总鉴定种质的56.5%和23.6%,在农家种中分别为21.2%和21.4%,表明玉米自交系中的抗性资源较农家种丰富。2009-2013年期间参加国家玉米区试的品种中,对腐霉茎腐病表现高抗、抗性、中抗、感病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11.5%、11.9%、40.1%、17.6%和18.9%。2009-2011年间,中抗以上的育成品种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2012-2013年间,中抗以上的品种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腐霉属的生态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霉属PytMum真菌全世界已报道约100种。本文记载我国的腐霉45种,以及它们的生态及地理分布。腐霉喜栖息于富含有机质的潮湿土壤里,以菜园土中为最多,其次是大田土、水畔土和陵园土,干旱的沙质土、森林土和含盐碱的沼泽土一般均较少,最贫乏的是草丘土,如草原、牧场、山坡、荒丘及道旁等土壤。在我国的土壤中,以绚丽腐霉P.Pulchrum和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最为常见,其次是刺腐霉Spinosum、中国腐霉P.Sinense和卡地腐霉P. carolinianum,而顶生腐霉P.Acrogenum、色孢腐霉P.Coloratum、壁台腐霉P connatura等10个种却较罕见,仅出现过一次。腐霉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以5—10㈨深处为最多。腐霉在土壤中的活动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在我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北京发现的腐霉最多,已报道22种;河北、广东、云南省次之,各有13种;台湾省已记录12个种;山西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均仅发现一个种;而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迄今尚未见有腐霉报道。  相似文献   

14.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茎腐病是国内外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机械收获和籽粒直收,茎腐病已成为玉米生产中最具威胁性的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茎腐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因此,本文从茎腐病的发生与为害、病原菌种类、抗茎腐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遗传和抗病基因发掘与定位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玉米茎腐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病害的综合治理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春慧  张一平 《生态学报》2000,20(2):264-269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农田生态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的热解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腐解物中不同组分对腐解物热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解物DTA曲线的280℃、330℃、450℃放热峰,DTG曲线的第二失重峰和h330℃/h450℃值可作为表征腐解进程的特征峰和特征值。由腐解特DTA、DTG所得能量各参数(△H,E)与文献「3」所述腐解物能态(Qv)呈现波动起伏,趋于稳定2个阶段相符,二者相互印证,显示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平扳分离培养方法和PCR—DGGE技术研究了水稻秸秆腐解复合菌系RSS-4在腐解稻秆过。程中菌种区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平板分离培养方法显示,在稻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整个腐解过程中细菌的数量占优势;DGGE图谱显示,至少有12种细菌和18种真菌的近缘种参与到稻秆的腐解过程。在其腐解过程中,不同腐解阶段真菌的组成呈现出多样性,数量变化差异也较大:细菌DGGE图谱中的条带1、9、10等以及真菌DGGE图谱中的条带8、9、13等为优势菌株,它们贯穿于稻秤腐解的整个过程;细菌中的条带12以及真菌中的条带4在腐解的前期起作用,而后迅速消失;细菌中的条带3、11等以及真菌中的条带3、10等在腐解的后期才出现而起作用;而细菌中的条带2以夏真菌中的条带1、5等仅出现在腐解的莱一时期。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菌剂对干旱区城市防护绿地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促进干旱区城市防护绿地凋落物分解的途径,2007年10月下旬,分别采用青贮复合菌剂、秸秆腐熟剂和速腐增效剂3种微生物菌剂,对克拉玛依市区北郊防护绿地内的凋落物进行为期198 d的堆腐试验.结果表明: 堆腐前期(0~30 d),微生物菌剂处理能够加快堆腐凋落物的分解,其中速腐增效剂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随堆腐时间的延长,堆腐凋落物中N、P和Ca浓度均持续上升;试验结束时,各营养元素浓度均比初始值高14.2%~252.9%;在整个堆腐过程中,堆腐凋落物有机碳分解率持续升高,C/N值逐渐下降.添加微生物菌剂加快了堆腐凋落物的腐熟速度,提高了堆腐凋落物养分浓度,其中以秸秆腐熟剂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白腐真菌生物技术降解氯酚污染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丹  曾光明  陈耀宁  喻曼  胡霜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657-1664
生物降解是降解氯酚污染物的一条重要的转化途径,白腐真菌是一种高效的生物降解菌种,应用白腐真菌生物技术降解具有毒性和抗降解性的氯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白腐菌降解氯酚类污染物的途径,阐述了白腐真菌技术,主要包括酶技术、固定化技术、真菌强化技术、堆肥化和生物反应器等在氯酚污染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并概述了近几年白腐菌降解氯酚的研究热点和白腐真菌生物技术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拓宽小麦茎腐病(又称茎基腐病)抗源种类,筛选抗茎腐病小麦新种质,对43份转TaPIMP1、AtNPR1和Gastrodianin基因小麦纯合株系,进行目的基因表达分析,以及茎腐病、纹枯病和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目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转基因株系间茎腐病抗性差异明显,24份转基因株系茎腐病抗性,比受体对照扬麦12显著提高;转基因株系茎腐病抗性与纹枯病抗性相关性显著,与赤霉病相关性不显著。结合农艺性状鉴定,筛选出5份抗茎腐病转基因株系,其中2份兼抗纹枯病和赤霉病,1份兼抗纹枯病,可作为长江中下游麦区茎腐病备用抗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研究节肢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腐解发生和发展规律。跟踪记录腐解过程的Eh值和pH值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其宏观表现将腐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实验结果表明腐解过程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不同的底质条件、水介质条件下的腐解速率有所差异,沉降在沙质表面上的尸体腐解最快,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较慢,浸泡在淡水里面的尸体腐解最慢。由于有机质的分解,使得周围环境的Eh值和pH值均下降而呈强还原性但未明显呈酸性。不同类型的生物其腐解方式差异很大,研究节肢动物腐解过程,为节肢动物或类似动物软体的特异埋藏的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