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蝗虫研究:蝗虫的分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解放以来,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1955)、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昆虫组(1956—1960)以及动物研究所(1967—1969、1974—1979)曾在新疆地区进行了多年的昆虫考察和蝗虫生态地理学的研究。 本篇报告系根据多年所获得的蝗虫材料,对新疆的蝗虫分布规律作出分析。 新疆的蝗虫分布规律与特点,可从三方面来分析,即区系分布、区域分布和生态地理分布。这三方面的相互联系,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它们综合地反映着蝗虫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在时间、数量、空间上的差异性和规律性。本文着重讨论新疆的蝗虫区系分布与区域分布。下篇讨论生态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采用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防治过的草场中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了草原蝗虫优势种类、混合种群平均密度与蝗虫微孢子虫疾病分布之关系,以及该疾病的空间分布。在防治后的当年,蝗虫微孢子虫疾病的感染率随着混合种群平均密度及靶标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感病率的下降而降低。但是,次靶标蝗虫如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palpalis(一种中后期发生的种类)其感病率呈上升趋势,表明该疾病可在不同发生期种类蝗虫之间进行有效地传播。病蝗虫在防治后第7d其空间分布呈随机分布(Poisson),第28d 则是聚集分布,第40d时也呈聚集分布。于1993年、1994年对1988年(样区Ⅱ)、1989 年(样区Ⅲ)采用微孢子虫防治过的草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二个样区中,二年混合种群平均虫口密度与混合种群的平均感病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89, r=0.479)。蝗虫微孢子虫病在主要优势种,如亚洲小车蝗、宽须蚁蝗、白边痂蝗Bryode maluctuosumluctuosum、皱膝蝗Angaracris /I>spp.、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均有分布。二个样区中的混合蝗虫种群的平均感病率在1994年显著低于1993年。混合蝗虫种群的种类组成也有所变化,与1993年相比,1994年宽须蚁蝗及白边痂蝗的比例上升较大,而亚洲小车蝗的比例下降。经过5—7年的扩散,蝗虫微孢子虫病至少可扩散距防治区1 000m,其扩散方向可能与风及地势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蝗虫研究蝗虫的分布(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永林 《昆虫学报》1981,(2):166-173
新疆的蝗虫区系与区域分布,上文已作了分析探讨(陈永林,1980),本篇讨论新疆的蝗虫生态地理分布规律。 三、生态地理分布 根据新疆的蝗虫分布与生态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对蝗虫分布的影响是综合的;其中,植被、小气候以及土壤的类型与分布的关系尤为直接和密切。前者与蝗虫的食性、发育生殖,后二者与蝗虫行为习性,特别是分布、水热条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蝗虫研究蜢科Eumastacidae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蜢科Eumastacidae的昆虫多系热带林区的代表种类,(1949)曾指出:在中亚及其相邻地区的山地景观保存着属于Gomphomastacinae亚科的一些特有种,可视为第三纪区系的残遗者。本文所记述的一新种——寡刺蒿蜢Phytomastax meiospina即系采自我国新疆(南疆)天山山地沿河两岸的蒿草Artemisia sp.生境。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晗  于非  陈荣洪  王志勇  季荣 《昆虫知识》2010,47(4):759-762
7种新疆草原蝗虫口器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上颚切齿和臼齿的形状、长度及排列方式等。根据上颚特征及差异,将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italicus和朱腿痂蝗Bryodema gebleri gebleri的上颚归属于齿型,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和黑条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划分为磨型,而蓝斑翅蝗Oedipoda coerulescens、红斑翅蝗Obdipoda miniata miniata和黑腿星翅蝗Calliptamus barbarus cephalotes则属于中间型。蝗虫上颚齿型不同与其不同寄主植物选择有密切关系,齿型蝗虫嗜食纤维素含量少的菊科、十字花科和紫草科植物;磨型蝗虫则嗜食纤维素含量较多的禾本科、莎草科植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作者于1976、1979年在巴里坤草原自然和罩笼条件下,观察优势种蝗虫取食范围、取食程度等研究结果。根据斑腿蝗亚科蝗虫主要取食双子叶植物,蝗亚科蝗虫取食单子叶植物,而斑翅蝗亚科中一部分种类取食双子叶植物,一部分取食单子叶植物这个事实,提出:斑腿蝗亚科较原始,蝗亚科最进化,斑翅蝗亚科介于两者之间。这种系统是否与蝗虫的头部形态结构有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蝗虫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在优势种蝗虫狭翅雏蝗(Chorthippusdubiua)能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羊草草原蝗虫群落的能流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蝗虫的次级生产力(P)为6074.32焦耳/米~2,其最大值在8月22日;呼吸量(R)为14429.06焦耳/米~2;通过蝗虫的能流(A)为20503.38焦耳/米~2,占地上第一性生产量的0.56%,其  相似文献   

8.
刘举鹏 《昆虫学报》1979,(4):448-452
在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蝗虫标本的过程中,鉴定出隶属干癞蝗亚科Pamphaginae的有三个属九种蝗虫(包括亚种),其中的二个新种则均属于贝蝗属Beybienkia Tzypl。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荒漠草原三种蝗虫成虫种内和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荒漠草原三种蝗虫成虫种内和种间竞争的研究贺达汉方成郑哲民(宁夏农学院农学系,永宁750105)(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Intra_andInterspecificCompetitionamongtheAdultsofThreeGr...  相似文献   

10.
刘举鹏  范福来 《昆虫学报》1992,35(2):211-212
天山雏蝗Chorthippus tianchanensis新种 雄 体型中等。颜面隆起侧缘明显,中央在触角基部之下略低凹,形成浅宽纵沟,近上唇基部消失。头顶侧缘明显隆起,端部近直角状。头侧窝狭长,两端较狭,前端尤为明显,长宽比约为4。触角粗短,中段一节的长约为宽的1.5倍。前胸背板侧隆线在沟前区呈弧形弯曲,侧隆线间的最宽处约为最狭处的2倍;后横沟割断中隆线和侧隆线,略位于前  相似文献   

11.
我站于1963年曾报道,新疆有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urg)]分布,但小地老虎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尚未见有其他资料。我国各地小地老虎几乎都以春季发生量最大,为害也最重,其他各代数量很少,而我区小地老虎成虫仅见于秋季,春季从未发现过,这一特殊现象,对于研究小地老虎的迁飞、越冬、越夏、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特将我站在墨玉城郊对小地老  相似文献   

12.
广西咖啡树两种虎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咖啡是我区解放以后栽植的热带经济作物,随着栽植时间的增长和咖啡园林的形成,各种害虫相继繁殖孳生为害。据多年调查,已发现我区咖啡树上害虫约有50种,其中钻蛀性的虎天牛发生普遍,具有毁灭性。幼虫钻蛀为害后,轻者叶黄枝枯,产量锐减;重则主干折断而至整株枯死,颗粒无收。因此,寻求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急待解决的任务。1958年以来,我们即开始进行了调查试验,近又有所补充,今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蒙蝗虫二新种记述(直翅目:癞蝗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整理我系蝗虫研究室癩蝗科标本时,发现内蒙的突鼻蝗属及突颜蝗属各一个新种,在这里连同新发现的景泰突颜蝗的雌性一并进行描述。 丽突鼻蝗Rhinotmethis pulchris新种(图1—2) 雄虫:体中小形,具粗密颗粒。头短于前胸背板。颜面隆起在触角间极向前突出,与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蝗虫两新种(直翅目:斑翅蝗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萨克族体质特征调查   总被引:25,自引:17,他引:25  
崔静  李传仁 《人类学学报》1991,10(4):305-313
本文调查了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哈萨克族成人258例(男152,女106)。观察29项,测量86项,调查结果表明,哈萨克族有其本民族的特征。如头圆、高、阔,眼开度中等,鼻宽大于两眼内角宽,鼻根较高,蒙古褶出现率半数以上,多呈微显型,指距长,体型中等。经比较,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锡伯族、蒙古族和华北汉族较接近,与苗族、满族、黎族和羌族等较远。  相似文献   

16.
以全麦粉和酵母粉(10:1)为饲料,分别在8种温度(17.5-35℃)及5种相对湿度(50%-90%RH)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嗜虫书虱的生物学特性,获得了其在不同温、湿度组合情况下的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的一系列特性和参数。结果表明,在75%RH、20-35℃范围内,世代发育历期在71.9-21.7天之间。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5.7℃和460.7日·度。各虫态及世代存活率均以27.5℃时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虫存活。成虫平均寿命在64.4-32.4天之间。每雌平均产卵量为21.1-13.9粒。在28℃条件下,较高的相对温度有利于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相对湿度低于50%或温度低于17.5℃,该虫均不能完成世代发耷。总体来看该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区为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并就该虫在我国分布及为害严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socid Liposcelis entomophila (Enderlein) on a diet composed of whole wheat flour and yeast (10: 1)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17.5–35C) and relative humidities (50%-90% R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75% RH development time from egg to adult varied from 71. 9 d at 20% to 21.7 d at 35C. At 28C it varied from 23.0 d at 90% RH to 34.4 d at 60% RH. The development threshold and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for entire immature stages were estimated at 15. 7C and 460. 7 day-degree,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rate from egg to adult was 64. 5% at 27. 5C while at 20C and 35C it was only 32.1% and 37. 0%, respectively. At 28C the survival rate ranged from 31. 2% at 60% RH to 67.8% at 80% RH. L. entomophila could not survive at any humidity at 17. 5C and below 50% RH. The average longevity of adult ranged from 32.4 d at 35C and 64.4 d at 20C. At 75% RH the mean egg production varied from 27.1 at 27. 5 C and 13. 9 at 20C and the greatest fecundity occurred at 90% RH with 28C. The optimal r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 L. entomophila population growth were 27. 5–30C and 80%—90% RH.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ason for its serious infestation in Chin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体质特征调查   总被引:44,自引:9,他引:35  
本文调查了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居民220人(男130人、女90人),年龄从20岁到78岁。观察22项,测量65项。调查结果表明,锡伯族居民具有典型的黄种人东亚人种的特征。如头圆宽且高,胡须少,眼裂狭窄、上眼睑褶皱多达睫毛处。耳大、鼻梁较直、鼻高中等,指距长、骨盆宽等。这些特征用等差级数法比较,与达斡尔族、华北地区汉族、蒙古族较接近,与苗族、黎族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