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0,(2)
哮喘(asthma)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以慢性炎症和气道重塑为其病理特征。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 IL-37)曾被称为IL-1家族成员7(IL-1 family member 7, IL-1F7),共有5种不同的亚型,为IL-37a~e,其中IL-37b是最大的剪切变异体。研究发现,IL-37b是免疫应答和炎症的天然抑制剂,细胞内非分泌型和分泌型IL-37b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通过抑制靶细胞内炎性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IL-37在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靶点。现就IL-37的生物学功能及国内外IL-37在哮喘及其他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IL-37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哮喘等炎症性疾病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肿瘤干细胞 (CSC)是一类具有肿瘤起始、自我更新及无限增殖潜能的细胞亚群,与肿瘤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是肿瘤放射治疗抵抗的根源。非小细胞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已证实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SC亚群,目前通过分离CD133等一系列已知免疫表型阳性细胞是获得非小细胞肺癌CSC的主要手段。研究证实CSC主要是通过DNA损伤、细胞自噬和缺氧肿瘤微环境等机制介导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抵抗效应。本文主要对非小细胞肺癌CSC的生物学特性、免疫表型表达及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效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BalB/CA-nu品系裸小鼠分成两组,各组20只,均造肺癌模型,其中吉非替尼治疗组小鼠在肺癌组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25mg/kg 14d,停药后剖杀。取组织切片,通过免疫荧光、RT-PCR以及Western blot的试验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RT-PCR以及Western blot的试验方法检测均发现肺癌组小鼠组织中Beclin1和MAPLC3表达较低,而在吉非替尼处理组中,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可以通过增强细胞自噬从而发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SGC7901、SW480、HepG2 3种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析顺铂(CDDP)对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SCF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采用MTT方法筛选药物半数抑制浓度,用RT-PCR方法检测SCF mRNA表达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CF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DDP可以抑制SCF mRNA在3种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F蛋白质在SGC7901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480、HepG2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SCF在消化系统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类miR-491 (has-miR-491)是一段长度为84 bp的微小RNA,可以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降解靶mRNA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影响肿瘤发展进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ang ca... 相似文献
8.
肿瘤微环境应激主要包括:缺氧、胞外酸环境、葡萄糖缺乏等。乳酸堆积也是肿瘤微环境应激中一个重要特征。长期以来,乳酸一直被认为是代谢废物,但随着研究深入,发现乳酸作为癌代谢物与肿瘤增殖、转移、血管生成、免疫逃逸以及放化疗效果等肿瘤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此外乳酸还可促进缺氧诱导因子稳定、作为"替代燃料"供能等进一步促进肿瘤恶性进展。因此,本文就肿瘤微环境中乳酸代谢与调控、乳酸对肿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针对乳酸这一异常代谢特征的抗肿瘤药物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A-NK细胞联合IL-2和IL-12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强调联合应用可高效激活A-NK细胞,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减少IL-2和IL-12的用量及副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KIT染色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在60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中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61.67%)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5%);Ⅲ期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76.92%)明显高于Ⅰ+Ⅱ期(5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肺癌组织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43.33%)明显低于正常组织(85%);高+中分化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率(58.06%)明显高于低分化的(27.59%);鳞癌组织中的caspase-3阳性表达率(56.25%)高于腺癌组织(28.5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结论: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而caspase-3却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survivin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且抑制caspase-3的激活而抑制凋亡;caspase-3的失活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集的159份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标本中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59例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2.6%(20/159),突变主要集中在19号外显子的缺失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女性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腺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分型(P﹤0.01)。高分化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中-低分化检出率(P0.05)。EGFR基因突变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由于缺乏敏感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易复发、易产生耐药性等因素,NSCLC的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不佳,导致患者预后差及生存率低。反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异常表达与NSCL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NSCLC的增殖、凋亡、侵袭、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耐药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反义lncRNA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及具体调控机制,旨在为NSCLC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榄香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榄香烯注射液是从天然中草药姜科植物温郁金中提取获得的萜烯类化合物,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改善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免疫力.本文主要从杀灭癌细胞、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血管形成、增强患者免疫力等几方面综述榄香烯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A-NK细胞联合IL-2和IL-12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强调联合应用可高效激活A-NK细胞,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减少IL-2和IL-12的用量及副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长、复发和转移的关键环节。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通过使肿瘤血管及微环境正常化,改善肿瘤血供和含氧量,增强放、化疗效果。也可以抑制肿瘤内毛细血管生长,使肿瘤细胞进入休眠状态,并诱导其凋亡。因此,靶向抗血管生成已成为NSCLC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贝伐珠单抗和雷莫芦单抗已被批准用于联合一线标准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然而,在这一治疗过程中,肿瘤会逐渐对抗血管生成药物产生耐药,这可能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改变有关。最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是反应率仍然被认为不是最佳的。因此,为了提高疗效,各种组合疗法正在测试中。临床前数据表明促血管生成因子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为ICI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使用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并且有研究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与肿瘤免疫治疗相联合可能是一种相互增益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集的159份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标本中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59例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2.6%(20/159),突变主要集中在19号外显子的缺失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女性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腺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分型(P﹤0.01)。高分化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中-低分化检出率(P<0.05)。EGFR基因突变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对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2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均予以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抗原125(CA125)的表达水平,观察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7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13例,有效率为54.3%。治疗后,治疗有效的患者CEA、CA125明显比治疗前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的患者治疗后CEA、CA125与治疗前比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有效与疾病稳定的患者治疗后CYFRA21.1有明显降低,但与治疗前比却无明显差异(P〉0.05);而疾病进展患者的CYFRA21—1却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前,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中CEA、CA125比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的患者明显较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稳定患者的CEA、CA125与疾病进展患者的相比,治疗有效的患者CYFRA21-1与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的相比,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CEA、CA125浓度较高则治疗效果不错.治疗后效果较好则CEA、CA125浓度较低,效果不好则CYFRA21-1浓度较高。利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显著反映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预后情况,为临床判断其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抑癌基因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livin和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检测livin和P53蛋白在40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NSCLC中livin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和52.5%,在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liv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P<0.05),且与肺癌不同分期有关(P<0.05)。P53蛋白表达亦与肿瘤分期有关,P53在鳞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癌(P<0.05)。P53和livin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无关(P>0.05)。Livin与P5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ivin与P53异常表达与NSCL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对临床上判断NSCLC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滑膜炎症,其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研究表明致炎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病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讨论目前关于致炎细胞因子在OA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抗致炎细胞因子在治疗OA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