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何月秋  池树友  杜永均 《昆虫学报》2015,58(10):1081-1090
【目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黄杨绢野Diaphania perspectalis 的雌蛾性信息素组成及诱蛾活性。【方法】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黄杨绢野螟正常型性成熟雌蛾的性腺体提取物和合成标样比较分析,并用反-11-十六碳烯醛(E11-16:Ald) 、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等物质进行触角的电生理测定,最后开展田间诱集比较试验以筛选出最佳性信息素混合物。【结果】Z-11-16:Ald为中国黄杨绢野螟正常型性信息素主要组分,E-11-16:Ald的含量极低,Z-11-16:OH未检测到。正常型雄性黄杨绢野螟触角对Z-11-16:Ald, E-11-16:Ald, Z-9-16:Ald和Z-11-16:OH产生强烈的EAG反应,并随着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而对Z-11-16:Ac和E-11-16:Ac的嗅觉反应较弱,低于对植物绿叶气味顺3-己烯乙酸酯(Z-3-6:Ac)的反应。单一Z-1-16:Ald对正常型雄性黄杨绢野螟具有强烈的诱集效果,加入E-11-16:Ald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但在统计上则不显著。单一Z-11-16:Ald组分对黑化型雄性黄杨绢野螟无引诱活性,必需加入一定比例的E-11-16:Ald才显示诱蛾活性。Z-11-16:Ald:E-11-16:Ald的比例为250 μg:250 μg时诱集到的黑化型雄性黄杨绢野螟数量最多,而Z-11-16:Ald:E-11-16:Ald的比例为429 μg:71 μg时则诱集到的正常型雄性黄杨绢野螟数量最多。同时,单一Z-11-16:Ald也可引诱大量雄性粘虫Mythimna separata,但E-11-16:Ald抑制其活性。【结论】中国黄杨绢野螟的性信息素主成分是Z-11-16:Ald,单一组分即可在田间强烈引诱雄蛾,E-11-16:Ald的功能只起到微弱的增效作用,但也可能起种的专一性的作用。正常型与黑化型黄杨绢野螟对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存在差异,黑化型黄杨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接近日本种,即性信息素组成为Z-11-16:Ald和E-11-16:Ald 的混合物,其比例为1:1,且E-11-16:Ald为必需。  相似文献   

2.
豆野螟触角感器的电镜超微结构及嗅觉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霞  徐静  刘凤英  陈海滨  吴降星  杜永均 《昆虫学报》2008,51(12):1225-1234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触角电位仪(EAG)对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触角感器的结构其及嗅觉功能进行了研究。豆野螟雌、雄成虫触角外部形态结构扫描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成虫触角上存在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5种,雄成虫触角除上述5种感器外,还分布有柱形感器。以基部(触角的1/3)、中部(触角的1/3)和端部(触角的1/3)为单位,对雌、雄成虫触角节的各种类型感器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在雌和雄虫触角上的分布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测定了豆野螟雄虫触角对性信息素化合物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1-醇以及雌虫触角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顺-3-己烯-乙酸酯和芳樟醇的EAG反应感应部位,结果表明EAG反应强弱与感器数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对性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有反应的触角感器在触角上的分布存在差异,对信息素反应的感器主要分布在触角鞭节的顶端24小节内(约占触角的1/3),而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反应的感器则分布于触角鞭节顶端48小节内(约占触角的2/3)。  相似文献   

3.
除主组分反-10-十六烯醛(E10-16:Ald)外,还鉴定了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ée.性信息素的两种微量组分:顺-10-十六烯醛(Z10-16:Ald)和十六醛(16:Ald)。采用单腺体提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测定16:Ald,E10-16:Ald和Z-16:Ald的相对比例为13.0:80.4:6.6。田间试验表明,16:Ald和Z10-16:Ald单个组分诱不到雄蛾.引诱力强的是三组分诱芯(16:Ald:E-10:Ald:Z-Ald为16:100:8)和两组分的诱芯(E-10:Ald:Z-10:Ald为100:8)。  相似文献   

4.
中国印度谷螟性信息素次级组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谷螟是我国危害性较严重的仓储害虫之一,食性很广,几乎危害每一种植物性仓储物.印度谷螟雌虫性信息素主要成份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醋酸酯(TDA)早已被鉴定,并利用TDA单一组份诱捕印度谷螟雄蛾也较为有效,但该虫的完整信息素系统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单个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抽提技术,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保留时间定性方法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鉴定技术,从印度谷螟雌虫腺体提取物中鉴定了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醋酸酯(A),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B),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醛(C)和顺9-十四碳醋酸醋(D)4种主要信息素成份,其比例为A∶B∶C∶D=100∶22∶12∶9.风洞试验结果表明,以该4种主要成分按A∶B∶C∶D=8∶2∶1∶0.8比例配制成的诱芯,其引诱雄蛾的活性接近于雌蛾腺体提取物.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烟青虫H. assulta属于可同域发生的近缘种昆虫,通过产生比例相反的两种性信息素化合物——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1-十六碳烯醛维持种间生殖隔离。本研究应用外源不饱和脂肪醇及乙酸酯在棉铃虫和烟青虫性信息素腺体进行在体转化,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转化产物,从酶学角度探讨了上述两近缘种昆虫性信息素腺体组分差异的形成原因。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昆虫信息素腺体表皮伯醇氧化酶对外源顺9-十六碳烯醇、顺11-十六碳烯醇和反10-十六碳烯醇无催化专一性,说明末端氧化过程对于醛类性信息素组分特定比例的形成不起作用。棉铃虫性信息素腺体组织具有较高的乙酸酯酶活性,可水解外源乙酸酯,但烟青虫性信息素腺体乙酸酯酶活性很低。这些发现对于进一步了解两种昆虫的生殖隔离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柑桔潜叶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 而且生产中缺少有效测报技术。为此, 我们于2009年6月30日至10月6日在浙江宁波通过有机合成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鳞翅目, 细蛾科)的3种性信息素化合物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和顺7-十六碳烯醛, 配制成不同浓度比例的混合物, 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其引诱活性。结果表明, 单一的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对柑桔潜叶蛾雄蛾就可以显示较强的引诱作用, 而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单一成分没有引诱活性, 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与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的二元混合物30∶1~3∶1之间活性较强, 而在30∶1的质量比例时诱虫量最高。含顺7-十六碳烯醛的三元混合物, 当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顺7-十六碳烯醛三者比例为100∶10∶3时有显著增效作用。剂量与诱捕活性试验显示每枚诱芯1 mg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的剂量引诱作用最强, 随浓度降低, 引诱作用下降。诱捕器在0.8~1.5 m之间的不同悬挂高度对诱捕数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说明, 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和顺7-十六碳烯醛组成的三元混合物诱芯可以作为柑桔潜叶蛾的诱杀技术并应用于其生物防治和预测测报。  相似文献   

7.
以顺3-己烯乙酸酯为标准化合物,研究了豆野螟雌、雄成虫触角对不同浓度的植物挥发性和性信息素化合物组分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成虫触角对植物挥发性气味具有强烈的EAG反应,但在大部分浓度下,雌、雄虫的反应没有显著差异.在测试的9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中,雌、雄虫对高浓度反-2-己烯醛刺激的相对EAG反应的最大值分别达到250%和260%,且雌、雄虫触角对这种化合物的EAG反应的形状也有很大差异;但对豇豆花气味中的柏木烯和柏木脑没有明显的EAG反应.雌、雄蛾对性信息素都有明显反应,且雌、雄虫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雄虫触角对性信息素化合物主要组分(反10,反12)-十六碳二烯醛的EAG反应的最大值达到250%,远超过雌虫反应的最大值(53%).雌、雄成虫这种神经感觉反应的差异反映了它们在感器结构、功能和行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二点螟性外激素的化学结构及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触角电位(EAG)技术,从70种合成的标样化合物中,确定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为二点螟性外激素的候选化合物。借助气相色谱(GC)、薄层色谱(TLC)和酯化反应,对此虫雌蛾腹尖提取物分析,显示出仅有与烯醇相同保留时间的活性峰,排除了烯醛存在的可能性,用田间诱蛾试验验证室内分析的结果证明:烯醇张烯醛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随着烯醛在混合物中的比例增加,诱蛾活性也越来越低,只有烯醇单独存在时,才具有最高的诱蛾活性,而且高于一头未交配的活雌蛾诱蛾活性。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对雌蛾腹尖提取物进行分折,也证实了二点螟的性外激素成分是Z11-16:OH。  相似文献   

9.
Bt毒素对棉铃虫雄蛾感受雌蛾性信息素EAG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兰芳  董双林 《昆虫学报》2005,48(3):450-454
用含Bt毒素的人工饲料饲养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3龄幼虫至成虫(死亡率为40%~50%),采用触角电位 (electroantennogram, EAG) 技术,测定了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2种组分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及其混合物(Z11-16:Ald∶Z9-16:Ald=97∶3)的EAG反应。结果表明,Bt毒素对雄蛾感受性信息素单一组分和混合物的EAG反应均具促进作用;且随信息素剂量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也随之增强。这一结果对于评价和实施延缓棉铃虫对Bt棉抗性的“庇护所"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桃蛀螟性外激素腺体的部位及其超微形态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田宇  刘孟英 《昆虫学报》1990,33(2):254-256
鳞翅目昆虫性外激素通常是几种化学物质以一定的比例构成的混和物。为了进一步进行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性外激素微量组份的分析,首先要确定性外激素分泌腺体的部位。 一般状态下,桃蛀螟雌蛾的尾部(7—8节间膜、8节、8—9节间膜、9—10节。)缩于第7腹节内;召唤雄蛾时腹背部弯曲,伸出尾尖(Konno等,1980)。Konno等(1982)通过对桃蛀螟雌蛾尾部的提取,鉴定出该虫性外激素主要组份为反-10-十六烯醛(E-10-16:Ald)。由此可见,其分泌腺体大致位于尾郎,但具体位置和形态结构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孙凡  胡隐月  杜家纬 《昆虫学报》2002,45(3):404-407
采用单雌腺体微量分析技术,对斜纹夜蛾(中国种群)雌蛾腺体的组份进行鉴定,并研究了各组份的个体差异及释放规律,测试了雄蛾对各组份及其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雌蛾腺体内含有4个组份:Z9, E11-14∶Ac(A)、Z9, E12-14∶Ac(B)、Z9-14∶Ac© 和E11-14∶Ac(D),其比例为100∶27∶20∶2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3个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PBP)(SfruPBP)对草地贪夜蛾及同域近缘种劳氏粘虫Leucania loreyi性信息素及腺体组分的结合特性,探究草地贪夜蛾这3个SfruPBPs在两种昆虫不同性信息素组分识...  相似文献   

13.
枣镰翅小卷蛾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风洞中观察了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 sativa雄蛾对合成性信息素不同组分(E9-12∶Ac和Z9-12∶Ac)的行为反应。E9-12∶Ac组分能够引起少量雄蛾(8-3%)完成从兴奋到接触诱芯并呈现交配企图的全部行为反应,而雄蛾对Z9-12∶Ac组分无反应。E9-12∶Ac+Z9-12∶Ac混合物中前者占60%~65%效果最好,能使71.7%~76.7%雄蛾到达诱芯并呈现交配企图。E9-12∶Ac与Z9-12∶Ac为6.5∶3.5时,200 ng~2 000 ng的剂量效果最好,有76.7%~81.7%雄蛾到达诱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个雌蛾性信息素腺体分析技术对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 sativa Liu雌蛾性信息素的组分和组分间的精确比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镰翅小卷蛾雌蛾的性信息素系统由二个顺反异构体组分组成,即反-9-十二碳烯醋酸酯(E9-12∶Ac)和顺-9-十二碳烯醋酸酯(Z9-12∶Ac)组成,E9-12∶Ac与Z9-12∶Ac的比例为6.5∶3.5;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具有时辰节律性,在光周期14L∶10D、温度为21℃时,性信息素产生的高峰期为进入黑暗期6.5 h;不同日龄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有差异,1日龄最低,2日龄最高,3~5日龄居中,不同日龄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对3个世代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的量及组分间的比例的研究表明,越冬代含量最高,为(10.1±7.0)ng/头,第2代为(9.5±4.6)ng/头,第1代仅为(1.4±1.0)ng/头,3个世代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在63.1%~64.3%(E)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性信息素结合蛋白CpunPBP3进行鉴定和定性分析,完善对桃蛀螟性信息素感受机制的理解.[方法]扩增、分析桃蛀螟CpunPBP3的cDNA序列,并与其他草螟科昆虫的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利用qRT-PCR测定桃蛀螟不同日龄雄成虫触角中Cpu...  相似文献   

16.
Dodecyl acetate (12:OAc) ( E )-10-dodecenyl acetate ( E 10-12:OAc) and ( E )-10-dodecenol ( E 10-12:OH) in the ratio 8 : 80 : 12 were collected by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of the volatiles emitted by virgin signalling females of the spotted tentiform leafminer moth, Phyllonorycter blancardella . The same compounds in the ratio 8 : 79 : 13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sex pheromone glands of virgin signalling females of the same species.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Trapping results obtained from field tests using synthetic components of the sex pheromone demonstrated that only one component, E 10–12:OAc, was essential for the attraction of conspecific males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sex pheromone.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在风洞中对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及田间诱捕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凡  杜家纬  陈庭华 《昆虫学报》2003,46(1):126-130
雌蛾腺体内含量最高的组份9,11-14∶Ac(A)在风洞中能引起雄蛾从搜索气迹、定向飞行到撒开味刷企图交尾连续的行为反应,而雌蛾腺体内其它组份单独使用时均不能引起雄蛾上述行为反应。一定量的Z9,E12-14∶Ac(B)对A的活性有增效作用,诱芯中B数量过多,不但失去对A的活性增效作用,还对雄蛾接近诱芯和企图交尾有强烈的抑制作用。9-14∶Ac(C)与11-14∶Ac (D)对雄蛾的定向行为无影响,诱芯中含有50%的C时,反而对雄蛾接近诱芯和企图交尾有抑制作用。A与B在滤纸诱芯中的含量比例与诱芯释放的挥发物比例明显不同,从9∶1(A∶B)诱芯释放的挥发物比例更接近于雌蛾腺体内的天然比例。田间诱捕试验中两组份诱芯的诱捕量随两组份比例不同而变化, 9∶1(A∶B)诱芯的诱捕量最大,1∶1(A∶B)诱芯的诱捕量低于单一的A组份诱芯。  相似文献   

18.
用带有极性和非极性毛细柱的气相色谱(GC)分析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发现腺体中除含有已鉴定的性信息素(顺,反)-5,7-十二碳二烯醇(Z5,E7-12∶OH)外,还有微量的(顺,反)-5,7-十二碳二烯醛(Z5,E7-12∶Ald)和(顺,反)-5,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Z5,E7-12∶Oac),三种成分以100∶5-6±5-4∶3-2±1-8的比例存在。使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性离子检测法(GC-MS-SIM)分析赤松毛虫腺体提取物,发现腺体中确实含有微量的Z5,E7-12∶Oac和痕量的Z5,E7-12∶Opr。赤松毛虫腺体提取物的气相色谱和触角电位检测联用(GC-EAD)分析发现只有Z5,E7-12∶OH能激起EAD反应,然而使用较高剂量的标准化合物进行GC-EAD分析发现Z5,E7-12∶OH、Z5,E7 12∶Oac和(顺,反)-5,7-十二碳二烯丙酸酯(Z5,E7-12∶Opr)均能刺激起EAD反应,而Z5,E7-12∶Ald则不能。触角电位(EAG)剂量-反应关系研究表明,当剂量变化范围在0.01~1 μg时,雄虫触角对Z5,E7-12∶OH最敏感,对Z5,E7-12∶Oac和Z5,E7-12∶Opr次之。田间试验表明,由Z5,E7-12∶OH, Z5,E7-12∶Oac和Z5,E7-12∶Opr配制的三组分诱芯,其诱蛾量显著高于由Z5,E7-12∶OH组成的单组分或是它与其乙酸酯或丙酸酯组成的两组分诱芯,当Z5,E7-12∶OH,Z5,E7-12∶Oac和Z5,E7-12∶Opr的比例为100∶3∶25时,诱蛾效果最佳。在上述三组分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Z5,E7-12∶Ald,则对诱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事实表明,Z5,E7-12∶Oac和Z5,E7-12∶Opr是赤松毛虫性信息素的两种次要组分,而Z5,E7-12∶Ald则是信息素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n active component of the female sex pheromone of Chinese locust moth, Cydia Trash Meyrick, was identified as (E, E)-8, 10-dodecadienyl acetate (E8, E10–12:Ac) by GC, GC—MS analyses and microchemical reactions. The results of field trials showed that synthetic E8, E10—-12: Ac was very attractive to the male moth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