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从玉米大斑病菌的1号小种菌株(99.2)中提取的粗毒素进行硅胶TL层析,分离到Ⅰ(Rf0.06)、Ⅱ(Rf0.21)、Ⅲ(Rf0.d5)、Ⅳ(R,0.60)、Ⅴ(Rf0.75)5种组分,分别对此5组分进行生物测定,发现组分Ⅱ对带Ht1基因的玉米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经对组分Ⅱ进行HPLC的进一步纯化,又可得到3种组分Ⅱ-1、Ⅱ-2、Ⅱ-3,其中只有Ⅱ-3具有特异致病活性。对Ⅱ-1、Ⅱ-2、Ⅱ-3进行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发现只有Ⅱ-3在300nm处有吸收峰,Ⅱ-1和Ⅱ-2的峰形相似,可能为类似物。  相似文献   

2.
以38个QPM(或02)和对照普通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02基因控制赖氨酸超量积累的生化和遗传分析。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QPM玉米02基因为隐性的单基因遗传,它控制着胚乳、雄穗和幼苗期叶片中赖氨酸的超量积累,一些修饰因子和遗传背景对胚乳物理性状产生影响;(2)QPM玉米、普通玉米的胚较之胚乳,或者QPM玉米胚乳较之普通玉米胚乳都含有较多的天门冬氮酸、甘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含有较少的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3)两种玉米之间,在胚乳蛋白质含量及胚乳可溶性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赖氨酸含量方面没有什么不同;(4)已经育成一批QPM或02玉米自交系,并配制出几个强优势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作物之一,其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吉林省中部地区13个县是玉米的主要产区,总耕地面积2.267×10~6ha,占全省的56%,1985年中部玉米面积1.0×10~6ha,占中部耕地面积的44%,占全省玉米面积  相似文献   

4.
玉米须的食疗价值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须的食疗价值与开发纪丽莲(淮阴工业专科学校食品系223001)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maysL.)的花柱和柱头,它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我国大江南北均广泛栽培玉米,因此玉米须的资源十分丰富。1玉米须的化学成分玉米须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  相似文献   

5.
陆温  张永强 《昆虫知识》1990,27(3):134-138
玉米铁甲虫Dactylispa setifera(chapuis)卵的调查技术,近年来一直沿用全株检查的简单随机抽样估计法,以一定玉米株的卵密度估计百株或全田卵量。为了达到抽样技术的“准确、迅速、简便、价廉”标准,就需对其生物学特性、作物生长期以及抽样理论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就虫卵的立体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卵密度调查的二阶抽样技术,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有限供水对复玉米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工控制水分的测试坑条件下,对玉米全生育期的研究表明;随供水量减少则根系耗水深度明显加深,土壤各层次含水量变化较大。当供水量从适宜供水下降到中度亏缺供水时,则耗水深度由80cm增加到120cm;在各生育期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供水量的下降而下降;研究单叶水分利用效率表明:顶层第二叶在各叶层中最高;其日变化是9:00-11:00时单叶WUE最高。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是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由其引起的玉米粗缩病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利用人工mi RNA构建抗病毒植物的技术已经在多种植物中被证明有效,但是在玉米中的尝试未见报道。实验根据玉米zea-mi R159a的前体序列和RBSDV基因组中编码功能蛋白的基因和基因沉默抑制子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构建了用于沉默RBSDV编码基因和基因沉默抑制子的ami RNA(Artificial mi RNA)基因。构建p CAMBIA3301-121-ami RNA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自交系综31(Z31)。对转基因玉米进行分子检测,选择mi RNA表达量高的纯合体株系进行自然发病实验,按0-4的分级标准调查玉米粗缩病的严重度。结果表明,转抗粗缩病毒人工mi RNA载体玉米纯合体株系的抗病表现好于野生型玉米,其中针对基因组6的S6-mi R159转基因玉米抗病情况较好。研究表明利用人工mi RNA技术构建抗病毒病玉米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质资源抗矮花叶病鉴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摩擦接种方法,鉴定了3995份玉米种质对玉米矮花叶病毒(SCMV-MDB)的抗病性。经重复鉴定,筛选出抗病优良自交系73份,抗病丰产杂交种80份。玉米不同类群种质,对SCMV-MDB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改良Reid、Lancaster、旅大红骨类群种质大部分表现感病;塘四平头、外杂先锋选系类群种质大多数表现抗病。在不同类型种质中,硬粒型、马齿型和半马齿型表现抗病的较多,糯质型较少,甜质型和爆裂型中尚未发现抗源。  相似文献   

9.
微山湖玉米螟厉寄蝇的年生活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自然 《昆虫知识》1990,27(4):202-203
<正> 一、玉米螟厉寄蝇的转换寄主 据文献记载,玉米螟厉寄蝇Lydella grisescens Robineau-desvoidy在国内的寄主有:玉米螟、三化螟、玉米蛀茎夜蛾。经多年观察,微山湖区未发现玉米蛀茎夜蛾,在玉米螟厉寄蝇发生的地区不种水稻,也没有三化螟,只有玉米  相似文献   

10.
周洪生 《生命科学》1996,8(3):46-46
玉米雄性不育研究的重要进展周洪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生产玉米杂交种可免除人工去雄的辛苦,节省大量人力财力.自从1950年第一个玉米雄性不育杂交种在美国问世以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种研究曾有过较大的...  相似文献   

11.
玉米雌,雄穗与叶片内几种激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甜玉米的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雌,雄花序发育过程,并用ELISA和HPLC检测雌,雄花序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内源玉米赤霉烯含量,分析激素含量变化与玉米性别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花序经过了无性,双性到单性的发育过程,在茎尖长和小穗原基突起时期雄花序中内源iPAs,ZRs,GA3和ZEN含量最高并高于雌花序;在玉米性别的关键时期即花器官原基突起到雌,雄性器官选择退化阶段,雄花序中iPAs,ZRs  相似文献   

12.
赵曼  郭线茹  李为争  罗梅浩  闫凤鸣 《生态学报》2013,33(15):4707-4714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是为害玉米的重要害虫.为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系)对玉米蚜生长发育的适合性,从而为抗性品种(系)的鉴定及其抗性机制分析提供依据,在室内条件下,组建了玉米蚜实验种群在8个玉米品种(系)上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结果表明:玉米蚜1龄若虫在供试的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和良玉88上的发育历期长于供试的4个自交系87-1、濮改340-1-1、旱21和齐319,其中良玉88和先玉335与4个自交系之间差异显著;成蚜寿命和世代历期在4个自交系上较长;4个供试玉米品种上各虫龄的存活率显著小于4个自交系;成蚜产蚜量在各品种(系)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以取食齐319品系时最大,平均产蚜量64.4头,其次是濮改340-1-1,为56.53头,以取食浚单20时最小,只有19.93头.生命表参数表明,玉米蚜在供试的玉米品种(系)上均能繁殖,但与4个玉米自交系相比,玉米蚜在4个玉米品种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减小或显著减小,而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则延长,说明供试的4个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玉米近缘植物作为玉米的重要遗传资源,对玉米品种的改良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介绍了玉米近缘植物的分类及其主要遗传资源,分析了玉米近缘植物的遗传学特征,阐述了玉米近缘植物在玉米改良中的主要作用,为玉米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指导玉米品种改良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对生性状转育获得的六组对生和互生姊妹系,通过风油精法染色体制片,首次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差异。结果表明:对生玉米的染色体含有2对随体,而互生玉米却只有1对。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共有的一对随体分布在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对生玉米额外一对随体主要位于第10对染色体短臂上。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主产区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效果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我国东北春玉米区、华北玉米区、西南玉米区3个玉米主产区,共125个县、720个村,采用问卷调查和用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资源利用方式中,以秸秆还田、饲料和燃料占绝大多数,研究区域内平均分别占30.8%、26.2%和24.6%.其中东北春玉米区从大到小依次为燃料、饲料和秸秆还田,分别占35.4%、30.8%和19.8%;华北玉米区依次为秸秆还田、饲料和燃料,分别占43.6%、19.9%和17.9%;西南玉米区依次为秸秆还田、饲料和燃料,分别占29.0%、27.9%和20.5%.在研究区域内秸秆焚烧比例均较小,占12.8%;工业原料比例最小,占0.7%.秸秆还田可增加作物产量,东北、华北、西南玉米产区秸秆还田的作物产量分别平均增加632.0、371.6和290.4 kg·hm-2;还可改良土壤状况、减少化肥和有机肥的施入量,其中有机肥施入量减少20%~30%,氮肥减少16%~30%,磷肥减少24%~34%,钾肥减少33%~38%.不同产量水平地块,作物产量随秸秆产量、还田量和还田比例增加而增大.但由于秸秆还田机械不配套,还田质量差,增加了整地除草难度,加重某些病虫害发生,影响后茬作物苗期生长,仍需进行相关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SSR与SRAP标记在玉米品种鉴定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SSR标记和SRAP标记对19个玉米品种及8份莱农15样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2种标记的分辨能力及在亲缘关系和杂交种纯度鉴定中的表现.与SSR标记相比,SRAP标记用于玉米品种鉴定扩增住点数量更多,PIC值更高,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亲缘关系分析方面,SSR检测的遗传距离变幅更大,2种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在杂交种纯度检测中,SRAP标记的期望位点在杂交种群体中检测率高于SSR标记相应位点,检测杂交种纯度结果更接近田问种植鉴定,因而准确度更高.SRAP在玉米品种鉴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SSR标记技术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在杂交种纯度鉴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多胞质玉米胚乳淀粉粒性状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敬玲  贾敬鸾 《遗传学报》1999,26(3):249-253
11种多胞质系玉米胚乳淀粉粒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不同的细胞质对细胞核有不同程度的互作,3种甜质胞质玉米的胚乳淀粉粒多呈球形,排列紧密,存在一定的共性;4种雄性不育胞质玉米的胚乳淀粉粒多呈不规则形,除(T)Mo17外,排列疏松。这11种玉米胚乳淀粉粒的平均直径为9.78μm ̄14.69μm,通过玉米胚乳淀粉粒形态特征的观察,在玉米淀粉性状和玉米籽粒的商品价值关系上进行一定程度探索,为玉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优质蛋白玉米o2基因控制赖氨酸超量积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满足人类需求,转基因育种已经成为改良玉米性状的有效手段。自1996年美国种植商业化转基因玉米以来,利用玉米遗传转化技术开发商业化转基因玉米已取得巨大成功。综述了玉米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的重要步骤,系统总结了已开发的商业化转基因玉米的种类,并对玉米遗传转化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育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指出转基因技术发展已势不可挡,加快推进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和技术制高点,延误时间只会坐失良机而付出更大代价。当前应以主要用作饲料、安全性确有保障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抗虫玉米为重点,尽快突破转基因认识误区和产业发展困境。为此提出了调整和修订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理规则和程序、制定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推进规划、加强转基因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等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