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了雀形目8科12种鸟类染色体核型,其中阔嘴鸟科、河乌科的两科是世界上首次报道核型的科。比较研究表明:臂间倒位以及微小染色体的相互融合在所描述的类群染色体进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鸟类核型研究:Ⅻ.非雀形目10科与种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非雀形目鸟类10科15种的核型,并对鸟类中某些核型分类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不一致之处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非雀形目鸟类10科15种的核型,并对鸟类中某些核型分类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不一致之处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鸟类核型研究 Ⅰ.雀科11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报道了雀形目雀科(Fringillidae)11种鸟类核型。并将其他作者报道的该科其他种类的核型汇总做了配对分析比较。臂间倒位和小染色体相互融合在该科核型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种雀形目鸟类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对于了解物种的特性,探索物种的遗传、进化、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关鸟类的核型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Castrovicja,1969; Hammar,1966,1975; Ray-Chaudhuri et al.,1969;Shidds,1982;Ta—kagi,1972等)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较迟,已作过核型分析的鸟类为数不多,仅见王应祥等(1982)的报道。迄今,作过核型研究的鸟类已达500多种,其中雀形目有200种。本文比较分析了五种野生雀形目鸟类的核型,它们是黑头蜡嘴雀,斑鸫,黄腹山雀,红尾伯劳和灰背椋鸟。  相似文献   

6.
李庆伟  卞小庄 《遗传》1988,10(5):20-23
我国有鹏属鸟类26种闭,国内有关这一类 群的核型报道仅见王应祥等山,国外已报道了 鸦亚科9属20余种核型U1。本文报道了雀形目 鸭属9种鸟类核型,通过对近缘种之间染色体 配对比较,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鸟类核型研究Ⅻ.省形目12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省形目8科12种鸟类染色体核型,其中阔嘴鸟科、河乌科的两科是世界上首次报道核型的科。比较研究表明:臂间倒位以及微小染色的相互副合在所描述的类群染色体进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四川雀形目燕科、鹤鸰科、山椒鸟科、鹎科、伯劳科、黄鹂科、卷尾科、鸦科、山雀科、绣眼鸟科、文鸟科、雀科和科等13科49种另2亚种鸟类的巢和卵进行了记述。其中我国特产鸟类黑额山噪鹛的巢、卵和山噪鹛的卵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郭超文  董永文 《遗传》1986,8(6):25-28
雀形目鸟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由于标本 制作上的困难和核型中含有大量的微小染色 体,至今报道的为数不多。为了从细胞水平上 了解雀形目鸟类各物种的特性,探索遗传与系 统分类的关系,我们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过境 候鸟燕雀(Fringilla montilringilla) 和灰鹊鸽 (Motacilla cinerea)作了染色体观察,现报道如 下。  相似文献   

10.
七种雀形目鸟类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鸟类的核型由于制作上的困难和核型中含有大量的微小染色体,在脊椎动物中是研究得最少的一个类群。迄今,已记载过核型的不到500种,尚不及世界鸟类总数的5%,其中大多数是观尝鸟类或家禽。在我国,除家鸡和家鸭外,均未见有报道。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一般具有种的特性。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对于了解物种的特性、探索物种的分类、遗传、进化和系统发育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报道七种野生雀形目鸟类的染色体组型。  相似文献   

11.
鸟类核型研究 隼形目9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蜂鹰、鸢、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鹊鹞、燕隼和猎隼9种鸟类的核型。鹰科鸟类具有与其它鸟类截然不同的核型。其特点为多而短的大染色体,长度匀称的核型。这种匀称的核型是由一般鸟类不匀称核型的大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着丝点分裂而形成。  相似文献   

12.
鸟类核型研究集形目9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蜂鹰、鸢,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鸷、鹊鹞、燕隼和猎隼9种鸟类的核型。鹰科鸟类具有与其它鸟类截然不同的核型。其特点为多而短的大染色体,长度匀称的棱型。谜种匀称的核型是由一般鸟类不匀称核型的大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着丝点分裂而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莺亚科10种和鹟亚科4种的核型,并对已报道过的这二亚科18种鸟类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两个亚科通常依据表型差异被划分在一个科——鹟科中。Siblcy(1988)等则依据DNA差异(通过DNA—DNA分子杂交测定)将它们划在不问的三个科(鹟科、莺科和戴菊科)中。核型比较的结果支持了Sibley对这两亚科鸟类的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14.
鸟类核型研究Ⅸ,画眉亚科17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雀形目(翁+鸟)科画眉亚科17种类核型,臂间倒位和小染色体缺失在该亚科进化中起重要作用。在核型比较基础上结合古地理以及生态资料对该类群的起源和进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鸟天堂及其周边鸟类资源调查, 研究了小鸟天堂鸟类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 小鸟天堂共有鸟类 96种 , 隶属 14 目、 34 科、 68 属 , 其中以非雀形目鸟为主, 科、属、 种各占总数的 52.94%、 58.82%和 57.29%, 其科属多样性(DG-F=0.7625)大于雀形目鸟类(DG-F=0.7145)。鸟类优势种共 18 种 , 约占 18.75%, 以鹭鸟居多 , 3 种鹭科鸟类群落数量为 6040-6290 只之间 , 夜鹭数量最多 , 池鹭其次 , 白鹭相对较少。按居留型 , 留鸟和冬候鸟数量占优 , 各为51.04%和 40.63%; 区系特征表现为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多 , 各占 45.83%和 41.67%。小鸟天堂内鸟类种数、物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均大于东面英洲河沿岸和北面农业区 , 而相邻两处区域均以雀形目数量居多 , 说明小鸟天堂是该区域鸟类集中分布区 , 但相邻区域已不适合鹭鸟等非雀形目鸟类活动。通过鸟类群落特征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 结合周边生境调查, 剖析小鸟天堂面临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环保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雀形目八种鸟核型的比较研究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雀形目8种鸟的核型,并与已报道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近缘种间及属间核型差异不大,从而支持了鸟类核型在进化过程中有较强保守性这一观点。 Abstract:The karyotypes of 8 species of Passerine birds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data reported before.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karyotypes between relative species of genera is not obvious,thus providing the hypothesis that bird karyotype is exceedingly conservative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7.
郑光美 《动物学研究》2004,25(5):377-378
《云南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 (杨岚等编著 )、《云南鸟类志·下卷·雀形目》 (杨岚、杨晓君等编著 )已分别于 1994年 12月和 2 0 0 4年 8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鸟类分类和区系研究的一项重要进展 ,对于推动我国鸟类学的发展和促进国内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全书记述了云南省有分布记录的非雀形目鸟类 18目 4 1科 340种 ,雀形目鸟类 2 8科 5 0 8种 ,共计 84 8种 (10 74种和亚种 )。所记录和描述的云南鸟类种数 ,比彭燕章等 (1987)《云南鸟类名录》增加 75种。所记录鸟类种数 ,占中国鸟类种数 12 5 3(郑作新 ,2 0 0 0 )的 6 7 6…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heng形目鸟类2科10种的核型。并和已报道过的heng形目6科21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发现heng形目鸟类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核型,推断它们可能有不同的进化起源。这与Sibley等人(1987)通过对DNA-DNA杂交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莺亚科10种和weng亚科4种的核型,并对已报道过的这二亚科18种鸟类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两个亚科通常依据表型差异被划分在一个科——weng科中。Sibley(1988)等则依据DNA差异(通过DNA-DNA分子杂交测定)将它们划在不同的三个科(weng科、莺科和戴菊科)中。核型比较的结果支持了Sibley对这两亚科鸟类的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鸻形目鸟类2科10种的核型。并和已报道过的鸻形目6种21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鸻形目鸟类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核型,推断它们可能有不同的进化起源。这与Sibley等人(1987)通过对DNA—DNA杂交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