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转基因鸡—方法与其潜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八十年代初第一只转基因小鼠诞生以来,许多实验室已开始着手研究这一技术在家禽上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对于家禽而言不仅仅往于对生产性状的改良,还有其它一些新应用,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导入抗病基因;转基因鸡可以在其蛋中生产异源蛋白质。 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常规操作在家禽上还行不通,这主要是因为鸡的独特的繁殖系统有别于哺乳动物。对鸡无论是采取天然交配方式还是人工授精,约每十天产一枚受精蛋。在正常情况下,鸡每天排出一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研究工作开展十几年来,成就斐然。转基因鸡的研究策略论述了生产转基因鸡的几种方法和鸡的基因组操作研究进展,并详细地阐述了转基因鸡胚胎的体外培养技术。指出:转基因鸡投入生产以前必须查明其表型改变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禽类转基因的特殊性、生产转基因鸡的几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转基因鸡的研究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与美国沃瑞根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培育出一种叫布利特尼的转基因母鸡 ,这种鸡的鸡蛋中含有特殊蛋白质 ,可用来生产抗癌药物。研究人员有意改变了鸡的基因结构 ,因此 ,在它所产的鸡蛋的蛋清中 ,含有可以制造抗癌药物的蛋白质。这种鸡每只每年可产 2 50个蛋 ,从而为大量生产这种药用蛋白质提供了可能。在此之前 ,研究人员即使在实验室中小批量生产这种蛋白质 ,也是极其困难 ,且成本十分昂贵参与此项研究的罗斯林研究所的海伦·桑博士说 ,人们培育出奶中含有药物的转基因牛和转基因羊后 ,现又培育出转基因鸡 ,说明在转基因家禽上…  相似文献   

5.
逆转录病毒与转基因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随着生物制药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基因鸡以其卓越的优势必将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转基因鸡最成功的制备方法即逆转录病毒介导法,并已成功制备出表达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鸡。本文主要综述了逆转录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鸡的优势,逆转录病毒制备转基因鸡的方法和转基因鸡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讨论了转基因鸡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鸡本身的众多优点,转基因鸡的研究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简要介绍了转基因鸡的发展史,对各种转基因技术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尤其在精子介导法上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展望了转基因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产业化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伴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已经从方法学研究步入了应用性研究阶段。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的特异性表达,尤其是在乳腺的表达,可将转基因动物用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活性蛋白的生产而应用于商业生产。生产出来的药用蛋白具有纯化简单,投资少,成本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等优点。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可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动物基因转移技术用得最早最多的是微注射法,鱼类因是体外受精受精卵易于获取,哺乳动物则因受精卵原核较大易于进行遗传操作,所以,这两类动物的转基因研究起步较早,进展也很快。禽类因难于用微注射法直接对受精卵进行操作,故其转基因研究的进展较慢。最早进行禽转基因途径的尝试,是Pandey和Patehell(1982)用辐射处理精子,因此法转入的DNA是完全随机的,故难于实现目标基因的转移。Souza(1984)用反转录病毒作为载体,通过感染幼鸡而导入,使外源鸡生长激素(cGH)基因得到了表达,血浆cGH水平增高,但转基因鸡并无促生长效应。后来,Scanes和Leung(1986)给鸡注射外源cGH,发现试验鸡仅早期有增重效果,1月龄之后与对照组则无体重差异。故近年  相似文献   

9.
用ELISA法测定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在流感疫苗生产用海兰白鸡鸡胚中的残留。实验通过比较空白组0d龄全鸡胚和给药组0d龄全鸡胚中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的残留量,说明了饮水给药的方法能够建立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模型。通过比较10d龄鸡胚尿囊液、卵黄中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的残留量,说明尿囊液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卵黄。通过绘制残留曲线,可以看出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在海兰白鸡体内蓄积迅速,却消除缓慢。通过实验初步摸索出了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在鸡胚中的分布、代谢及残留规律,获得了部分生产用鸡胚尿囊液的抗生素残留量数据,为进一步控制流感疫苗生产用鸡胚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4月号报道 :美国乔治亚大学和AviGenics公司宣布 ,他们在家禽转基因研究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 ,已培育出能产下含人体所需蛋白质的转基因鸡蛋的克隆鸡。它将加盟能生产药用蛋白质转基因动物如绵羊、山羊和兔子等行列 ,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活体生物反应合成器和动物制药工厂。由公司科学家亚历克斯·哈维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一种细菌的基因片段改造后导入鸡胚胎 ,培育出了可充当 β内酰胺酶制造器的转基因鸡。他们先用这种技术对 5 4 6个孵卵鸡蛋进行处理 ,孵化出了 12 6只小鸡 ,其中 10 %携带新基因 ;然后将携带…  相似文献   

11.
自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2013年种植面积已达1.75亿hm2。其在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环境保护、提升粮食营养质量和品质、制药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生产的深入,转基因技术的潜在风险性引起了社会以及国际上更广泛的关注。事实上,在转基因技术出现之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关注其安全性问题。相关国际组织(FAO、WHO、CAC、OECD等)经过数次研究制订了一系列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关的评价原则、指南与措施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这些安全评价策略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管理体系。转基因食品在进入市场前要经过十分全面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从而保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标  韩娟  薛堃 《生态学报》2016,36(9):2490-2496
近20年来,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应用规模越来越大,而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依然是转基因植物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转基因植物在商业化应用之前虽然预先进行了风险评估,但是,包括环境监测在内的风险管理措施是确保转基因植物安全应用的必要手段。在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应用近20年之后,其在靶标生物抗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在生态系统中的长期存留等方面产生的环境风险已经渐渐显现出来,表明风险评估无法为转基因植物应用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还必须通过开展系统而长期的环境监测,明确转基因植物在生产应用后的实际环境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欧盟等已经制定了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的法规和技术指南,一些国家实施了系统的转基因植物环境监测。对转基因植物所产生的环境风险以及环境监测应包括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用全长8.4kb的牛β-乳球蛋白基因(BLG)作为调控序列,用1.6kb的鸡溶菌酶MAR序列作为对抗转基因中位点效应的工具,构建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表达载体。对2300枚卵进行显微注射,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在170只出生小鼠中获得9只整合有牛BLG-tPA融合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并在转基因小鼠乳汁中检测到tPA的活性,tPA的表达水平最高达到12μg/mL。整合在小鼠基因组中的牛BLGtPA融合基因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相似文献   

14.
自1987年美国农业部地区家禽研究所(USDA,ARS,Regional Poultry Research Laboratory)成功地得到转基因鸡以来,有关研究已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浓厚兴趣。今年6月25日至6月28日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动物遗传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提交大会交流的20篇论文中,转基因鸡及有关研究就占了6篇。与其他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相比较,转基因鸡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BiotechnologyNEWS 2 0 0 1年 2 1卷 2 8期第 3页报道 :多年前 ,人们已经在利用诸如rDNA细菌或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等传统方法生产重组蛋白中遇到了重重困难。生产几千克重组蛋白的生物反应器成本需上亿元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极易受真菌污染 ,且产量极低。因此 ,许多公司正在探索生产药物蛋白的替代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转基因动、植物上。2 0世纪 80年代 ,一些公司如Gentyme(Cambridge ,MA)就开始在转基因农畜中开发rDNA蛋白产品。之后 ,通过转基因动植物生产重组蛋白的研究逐渐增多 ,但这方…  相似文献   

16.
用全长8.4kb的牛β-乳球蛋白基因(BLG)作为调控序列,用1.6kb的鸡溶菌酶MAR序列作为对抗转基因中位点效应的工龄,构建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表达载体。对2300枚卵进行显微注射,以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在170只出生小鼠中获得9只整合有牛BLG-tPA融合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并在转基因小鼠乳汗中检测到tPA r itd ntg ,tPA的表达水平最高达到12μg/mL。整合的小鼠基因组中的牛BLG-tPA融合基因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相似文献   

17.
药用蛋白质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技术及新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珍稀的药用蛋白已经构成了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其他的生物工程方法比起来,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珍稀的药用蛋白具有更多的优点.这一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依赖于基因的时空表达调控操作和可靠的转基因动物制作方法.综述了这一技术的优点,概括描述了了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及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技术改进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介绍了最近出现的、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用精原干细胞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超市里购买大豆色拉油的时候,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下,十有八九都会在原料一栏看见“转基因大豆”这几个不起眼的小字。2005年,中国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2142万吨,占世界转基因大豆总产量的30%,它们中的绝大部分被用作豆油生产的原料。据农业部统计,中国目前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0万公顷,占所有  相似文献   

19.
高等植物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转基因的研究意义转基因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的过程。自 1984年转基因烟草问世以来 ,转基因技术已经在 2 0 0多种植物中获得成功。转基因物种涉及 5 0多个 ,特别是转基因棉花、水稻、大豆、玉米、烟草、蔬菜等已在生产上发挥重大作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冲破物种的界限 ,实现物种间的遗传育种 ,并能改良现有物种的生物性状 ,最大限度为人类服务。不仅如此 ,转基因技术还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 ,使人类科技实现新的飞跃成为可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只是转基因的第一步 ,其在受体中的命运受到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家畜的乳腺有可能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药物和具特殊营养意义的蛋白质。一个新兴的转基因动物制药业已开始崛起。用乳汁蛋白质基因的调节元件不仅有可能使转基因的表达只限于乳腺组织,而且有可能使转基因表达产物得到高水平表达和大量生产。各种酪蛋白,以及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等基因的调节元件已相继被克隆和投入使用。已经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昂贵的医用蛋白质在乳腺组织中合成并分泌。迄今,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明确了在乳蛋白基因启动区域上游区的一些乳腺特异和激素诱导转录元件,细胞系和原代培养细胞的转染的研究鉴别了一些组成性和激素诱导的因子。但转基因随机整合造成的“位置效应”所引起表达结果的不确定性,限制了乳腺生物反应器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由于乳汁蛋白质基因的表达都具有典型的时空特异性格式,乳蛋白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激素和发育调节的转录因子的综合调控。为使乳腺反应器的应用更卓有成效和得心应手,我们尚需对它的发育和激素调控密切相关的生理学和染色体座位具备充分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