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海丰发现紫水鸡繁殖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在中国分布范围极小,至今未有繁殖记录。2006年5月,作者在广东省海丰沿海地区记录到紫水鸡繁殖巢3个,分别营巢于水葱和芦苇中。这不仅是广东,也是国内紫水鸡繁殖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
自Swinhoe的早期记录横空跨越140余年后, 2012年3月紫水鸡终于在厦门被重新发现并得以确认其繁殖群的存在。继而在检视以往文献过程中, 注意到对于紫水鸡在中国状况的认识, 无论是对其分布、还是亚种认定, 均多存疑问之处。本文对紫水鸡在中国南方各省(区)的发现和记录过程做了大致梳理, 概述了以往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紫水鸡分布认识误区的产生原因, 并指出当今中国鸟类学界对中国紫水鸡亚种分布态势上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作者提出这些问题与同行探讨, 以期促成消弭疑问, 并希望鸟学界同仁能够关注紫水鸡在中国的动态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Swinhoe的早期记录跨越140余年后,2012年3月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终于在厦门被重新发现并得以确认其繁殖群的存在.继而在检视以往文献过程中,注意到对于紫水鸡在中国状况的认识,无论是对其分布,还是亚种认定,均多存疑问之处.本文对紫水鸡在中国南方各省(区)的发现和记录过程做了大致梳理,概述了以往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紫水鸡分布认识误区的产生原因,并指出当今中国鸟类学界对中国紫水鸡亚种分布态势上的不同意见.作者提出这些问题与同行探讨,以期促成消弭疑问,并希望鸟学界同仁能够关注紫水鸡在中国的动态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及其种群现状,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点法,对大理西湖及其邻近湖泊的紫水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收集以往有关紫水鸡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的相关资料.结果 表明: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范围南起大理市,北至香格里拉县,共7个湖泊有紫水鸡分布的记录.其中洱源西湖和鹤庆母屯海是滇西北紫水鸡的主要栖息地,其余5个湖泊的种群数量较少.西湖冬季和春季的种群密度分别是32.67只/km2和18.33只/km2;母屯海春季的种群密度为50.77只/km2.紫水鸡分布的湖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调查期间,紫水鸡主要见于水草丰富的浅水区域、沼泽和芦苇丛生境.针对紫水鸡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在快速扩散,探究其生态适应十分必要。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在云南鹤庆草海湿地的观察,得到以下结果。紫水鸡集中分布在以开阔水域为主并有足够植被覆盖的西草海,很少见于附近干扰频繁的其他湿地,其适宜的生境开阔水域约占49.6%、水生植被覆盖水面占39.3%、陆地占11.1%;紫水鸡早间(7:00~9:00时)频繁活动在开阔水域、高草丛、岸边草地,中午后逐渐远离岸边而藏掖草丛中;白天活动的紫水鸡集群大小在1~7只之间,1~2只的集群占62.0%,大的集群中常有司职警戒、领头的个体;紫水鸡用于觅食、休息、警戒的时间分别占47.8%、23.5%、15.1%,很少互动交流,但常驱赶靠近的其他鸟类以维护个体自身的"领域";紫水鸡应对干扰威胁的警戒、避让、惊飞平均距离分别是26.4 m、20.5 m和17.6 m。在鹤庆的紫水鸡集中分布于西草海湿地并避让人为干扰,说明其以避让和逃逸方式应对人为干扰和生境胁迫,应该考虑立法给予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6.
四川首次发现紫水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10月5日在四川蒲江首次发现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 poliocophylus)。标本采于县城附近的稻田中。1♀。体重350克、全长480、嘴峰32、翅长230、尾长90、跗蹠85毫米。额甲后缘呈截平状。头顶灰褐染紫,至颈侧和上体转紫蓝色,而颈部色泽较浓,与肩、背有较明显的界限;肩、翼覆羽及两翼表面景泰蓝色;尾黑褐沾蓝;头侧、颏、喉至胸景泰蓝色;下体紫蓝色,但下腹及肛周较暗;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血红色;嘴和额甲红色;跗蹠和趾橙黄色。人工喂养可食菜叶、谷物、鱼、肉等。紫水鸡广泛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地区。在亚洲,其最北分布区曾记于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7.
紫水鸡冬季觅食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研究了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的冬季觅食地选择。研究结果显示,紫水鸡在冬季对觅食地植被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偏爱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对62个觅食地样方18个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草本密度、草本均高、草本盖度、灌木种类、水质和水位这6个因子是冬季觅食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枯高、动物性食物丰富度、距大道距离、草本种类、距小道距离、距所处水面边缘距离是区别冬季觅食地和对照地样方的主要参数,判别准确率可达78.1%。紫水鸡冬季多选择在水葱或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等草本植被生长良好、具有特定水位或水质及中等程度的人为干扰的地方觅食。因此,该地区冬季觅食地的恢复和保护对紫水鸡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2006年6月对广东海丰公平大湖保护区的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种群密度分别为13.33只/km2和9.33只/km2。通过对大湖和东关联安围总的样线平均个体数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种群密度上,发现东关联安围不同时期的种群密度均较高,分别达16.11只/km2和11.67只/km2,大湖分别为9.17只/km2和5.83只/km2。对种群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非法猎捕和栖息地质量下降是导致紫水鸡种群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湿地鸟类组成及变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有关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湿地鸟类的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作者2004~2005年对凉山州湿地鸟类的调查成果,统计出凉山州湿地鸟类8目13科73种,其中国家I、II级保护鸟类7种,物种组成以非繁殖鸟为主。调查中首次记录了紫水鸡在四川的越冬种群。1992年和2005年泸沽湖和邛海湿地鸟类冬季调查结果对比表明,泸沽湖鸟类种数和数量锐减;而邛海的湿地鸟类组成有明显变动,物种稳定性差,说明泸沽湖和邛海湿地鸟类现状不容乐观,急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关于厦门的紫水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世纪中叶,英国鸟类学家Robert Swinhoe曾两次报道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在福建厦门的记录:当他本人第一次看到1只饲养在他人笼舍中的个体时,即判定它肯定不是P.poliocephalus[Latham,1801]而有可能是P.smaragdinus[Temminck,1827][1];两年后,当Swinhoe得到1只活体时,他认为该鸟应当是P.smaragdinus之下的一个亚种,同时,考虑到该鸟在形态上与P.smaragdinus略有差异,Swinhoe又"试探性地"将它命名为Porphyrio coelestis sp.nov.[2]。无论Swinhoe当年的分类意见得当与否,他的这两次记录,都应当是发表于正式学术刊物上论证紫水鸡在中国有见的最初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