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多菌灵和敌百虫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接触法研究了赤峰市周边地区普遍使用的农药多菌灵和敌百虫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毒性效应.单一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在这两种农药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敌百虫的毒性大于多菌灵的毒性,48 h时多菌灵和敌百虫的LC50分别为1.2795 g·L-1和0.0511 g·L-1;复合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与敌百虫混合后毒性减弱,即二者复合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桂芬  李冰 《四川动物》2012,31(5):808-812
多菌灵与博士1∶4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药,它们在土壤中存在可能造成污染,为了评价这两种农药对目标生物以外的土壤动物的影响,本研究以蚯蚓为实验动物,采用滤纸接触法进行污染性试验.试验中,蚯蚓分别暴露在多个浓度梯度的多菌灵或博士1∶4中,同时还测试了二者多个浓度梯度下的复合毒性.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博士1∶4对蚯蚓均有毒性作用,多菌灵的毒性较博士1∶4略大,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8 g· L-1和2.88 g·L-1.复合毒性试验与单独试验相比,二者的毒性明显降低.提示如果二者联合使用不明显降低对目标有害生物抑杀作用,则可考虑联合使用这一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敌百虫对成年来航母鸡的毒性试验发现,敌百虫对成年母鸡的毒性机理为急性中毒,未见有迟发性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敌百虫对中国花鲈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病害防治提供根据,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敌百虫对中国花鲈鱼苗和幼鱼的急性毒性,检测了幼鱼肝脏的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测定了暴露在不同浓度敌百虫中幼鱼的红细胞总核异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敌百虫对中国花鲈鱼苗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76、3.02、1.74和1.58 mg·L-1,安全浓度为0.14 mg·L-1;对幼鱼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96、6.15、3.98和2.89 mg·L-1,安全浓度为0.58 mg·L-1.濒死的中国花鲈肝脏组织有溶解性坏死灶.幼鱼在不同浓度的敌百虫中暴露48 h,随着敌百虫浓度的升高GSH含量先下降后恢复再下降;MDA含量先上升后恢复;各组SOD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CAT活力先下降后恢复;GPT活力维持在低水平;GOT活力在1.35和2.70 mg·L-1实验组下降;AChE活力先下降后略回升.GSH和MDA含量以及CAT、GPT、GOT和AChE活力对敌百虫胁迫敏感而SOD活力则不敏感;幼鱼在敌百虫浓度为1.45mg·L-1的实验组中暴露96 h,其红细胞的总核异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在0.73 mg·L-1实验组中暴露96 h,红细胞的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赤子爱胜蚓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土壤金霉素污染对蚯蚓生长发育的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暴露7 d时,1、10、100 mg·kg-1金霉素对蚯蚓体质量均无显著影响,暴露21 d后,10、100 mg·kg-1金霉素对蚯蚓体质量产生显著抑制作用;1、10、100 mg·kg-1金霉素均诱导了蚯蚓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且暴露浓度越高,诱导效应越强;1、10、100 mg·kg-1金霉素胁迫下蚯蚓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暴露28 d后,蚯蚓的基因表达也产生了明显变化. 表明金霉素污染对蚯蚓的生长发育具有慢性生态毒性效应,蚯蚓体质量、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防御酶和基因表达等指标可以作为评价金霉素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蚯蚓生态毒理试验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蚯蚓是土壤污染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之一。近年来,蚯蚓生态毒理试验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壤的质量评价,其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日趋完善。本文从个体、种群、群落和"模式"生态系统4个水平上,综述了蚯蚓毒理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介绍了急性试验、慢性试验、污染物复合试验、蚯蚓种间及与其它物种的比较试验,并从形态变化、生理观测和病理观察方面概括了试验评价指标。探讨了不同水平上各毒性试验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结合多种试验进行土壤质量生态评价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蚯蚓对土壤中铜、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俞协治  成杰民 《生态学报》2003,23(5):922-928
以第四纪红黏土红壤和长江冲积物形成的高砂土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Cu^2 (100、200、400mg/kg)或Cd^2-(5.10、20mg/kg)模拟土壤污染.设置接种蚯蚓(Pheretima sp.)处理与不加蚯蚓对照.并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研究蚯蚓活动对土壤中Cu、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揭示蚯蚓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蚯蚓活动显著增加红黏中DTPA提取态Cu的含量、只有在浓度低于200mg/kgCu的处理中.才能增加CaCl2提取态Cu的含量.对H2O提取态Cu影响甚微;而对高砂土上Cu、Cd的各种形态影响均不显著;除红黏中浓度高于100mg/kgCu和10mg/kgCd处理外.蚯蚓活动显著提高了两种土壤上黑麦草地上部的生物量;接种蚯蚓后各种重金属处理中黑麦草对Cu的吸收量也显著增加,而Cd的吸收量变化不大。蚯蚓可能通过提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而间接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8.
土壤-植物系统是生物圈的基本结构单元,土壤与植物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反馈.土壤退化导致植物面临各种非生物胁迫,植物的生理代谢遭到干扰,养分获取受到抑制.蚯蚓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蚯蚓能够通过调控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改良退化土壤(盐碱土、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缓解植物所受胁迫,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  相似文献   

9.
王斌  蒋洋杨  焦加国  刘满强  陈欢  胡锋  李辉信 《生态学报》2015,35(14):4816-4823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威廉环毛蚓(Metaphire guillelmi)对土壤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两种不同生活型蚯蚓作用效果的异同。结果表明:蚯蚓活动可显著改变土壤氨基酸含量,爱胜蚓作用下土壤酸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分别增加5.08 g/kg和7.72 mg/kg,环毛蚓作用下土壤酸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分别增加3.86 g/kg和4.44mg/kg。各处理酸解氨基酸均以中性氨基酸所占比例为最大(平均51.9%),酸性氨基酸次之(平均23.3%),而含硫氨基酸(平均14.4%)及碱性氨基酸最少(平均10.4%)。各处理游离氨基酸同样以中性氨基酸为主,平均54.4%,而以碱性氨基酸含量最少,平均仅为7.2%。蚯蚓活动并未改变土壤氨基酸可检出种类,各处理分别检测出16种酸解氨基酸和14种游离氨基酸。土壤酸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在蚯蚓作用下均有明显改变:加入爱胜蚓后土壤酸解氨基酸组分中天冬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增幅较高,均在85.7%以上,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增幅较小在40.7%—62.7%间波动;加入环毛蚓后土壤酸解氨基酸组分中甲硫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和丙氨酸增幅较大,均在71.9%以上,甘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增幅适中,分别为56.8%、55.6%和54.9%;丝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增幅最小,均在40%以下;游离氨基酸组分中组氨酸、精氨酸、甘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丙氨酸在加入爱胜蚓后增加的幅度较大,增幅在150.0%以上,增幅较为缓和的氨基酸组分有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谷氨酸和苯丙氨酸,介于58.8%—92.1%之间;环毛蚓作用下,天冬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异亮氨酸增幅最大,分别为184.2%、173.3%、163.0%和116.6%;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增幅较缓,介于52.3%—92.7%之间;谷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和甲硫氨酸增幅较低,均在33.1%之下;而半胱氨酸在蚯蚓作用下显著降低,降幅为11.8%。对比两种生活型蚯蚓作用效果可知,土壤氨基酸总含量及各组分含量在爱胜蚓和环毛蚓作用下的增加或减少趋势相同(土壤酸解氨基酸组分缬氨酸除外),但改变幅度却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爱胜蚓作用效果优于环毛蚓。  相似文献   

10.
接种蚯蚓对秸秆还田土壤碳、氮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通过为期 2年的小区 (2 .8m× 1.0m)试验 ,研究了旱作水稻 小麦轮作条件下接种蚯蚓对施用玉米秸秆 (第一季用量 15 0 0g·m-2 ,以后各季为 75 0g·m-2 )农田土壤碳、氮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接种 10条·m-2 或 2 0条·m-2 环毛蚓 (Pheretimasp .)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蚯蚓活动未造成土壤C库的衰减 ,土壤碳、氮基本维持平衡 .接种蚯蚓处理土壤N的矿化作用增强 ,矿质N含量提高 ,NO3 - N含量增加 ,而且稻季比麦季增加更为明显 .接种蚯蚓在稻、麦季均能提高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蚯蚓具有扩大土壤微生物量N库和促进有机N矿化的双重作用 .这种作用在有效C源供应丰富的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更为明显 .接种蚯蚓对旱作水稻和小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其中水稻的增产幅度达 9.3% ,小麦为 5 .1% .接种蚯蚓后土壤容重明显降低 ,孔隙度显著增加 .蚯蚓在保持土壤C库平衡的同时 ,对于促进秸秆有机肥N素养分的再循环和作物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微生物防治对水厂摇蚊污染的控制效果,测定了一种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israelensis,Bti)制剂对摇蚊的LC50,并利用其对某水厂沉淀池孳生的摇蚊进行了现场控制试验。结果表明,Bti粉剂对摇蚊的LC50为0.318mg/L,使沉淀池中摇蚊幼虫在24h得到了有效控制,成虫在36h后得以完全控制。该制剂对摇蚊的控制时效达10周,且控制成本是采用液氯费用的1/3,采用微生物手段能使供水系统的摇蚊污染得到高效、经济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危害虾类养殖的水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亚硝酸盐和多聚磷酸盐污染,主要研究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的毒性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亚硝酸钠对日本沼虾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26、13.33mg/L,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l233.33、1180、1080mg/L。实验表明,活性氧是随着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的浓度增加而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则是随着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的浓度增加先稍微增加,后又下降,这表明虾的免疫系统对低浓度的毒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随着毒物浓度增大,虾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虾的免疫功能下降,抗病力降低,导致染病死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培养皿发芽试验,研究了0、14、98、182 mmol/L NO3-对7个黄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它们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14 mmol/L NO3-处理使7个黄瓜品种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耐盐指数9、6 h后的鲜重、干重和超微弱发光(UWL)强度均增加,而98、182 mmol/L NO3-处理下这些指标均逐渐降低;各幼苗的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在14 mmol/L NO3-处理后降低,而在98、182 mmol/LNO3-处理后其值逐渐增加;随着NO3-浓度的增加,各黄瓜品种的胚根总面积、总长度逐渐减少.各黄瓜品种半致死浓度值(LC50)以津园5号的最大(192.3 mmol/L),新秀4号的最小(105.0 mmol/L).不同黄瓜品种耐盐性的综合评价显示,津园5号、新泰密刺为耐盐品种,新秀4号、神农春五为盐敏感品种,其他为中度耐盐品种.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半日花提取物的杀线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蕾刘强 《广西植物》2008,28(6):851-855
为全面了解濒危植物半日花的价值,测定并比较半日花不同浓度的6种提取物药液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选出有较强杀线虫活性的甲醇、乙醇及水提取物,系统研究了提取物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松材线虫死亡率的影响。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提取物种类(A)、处理浓度(B)和处理时间(C),三因素的互作效应(A×B×C)和双因素互作效应(A×B、A×C、B×C)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都有极显著影响。最佳药液处理为:水提取物在6mg.L-1浓度时与1d的作用组合和乙醇提取物在3mg.L-1浓度时与5d的组合,以上两种组合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比较水、乙醇提取物5d中的LC50值,确定水是提取活性物质的首选溶剂。  相似文献   

15.
敌敌畏、毒斯乐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霞 《四川动物》2008,27(3):399-402
蚯蚓作为土壤无脊椎动物的代表,在评价土壤生态系统的污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敌敌畏和毒斯乐都是目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相当广泛的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试验主要用两种方法(滤纸接触法和自然土壤法)研究了敌敌畏、毒斯乐及其混剂对自然蚯蚓的急性毒性.结果 显示:用滤纸接触法测得敌敌畏对蚯蚓的LC50为0.14 g/L,毒斯乐对蚯蚓的LC50为0.154 g/L,敌敌畏和毒斯乐混合药剂对蚯蚓24 h 的LC50为0.102 g/L,而用自然土壤法测得敌敌畏对蚯蚓的LC50为1.11 g/L,毒斯乐对蚯蚓的LC50为1.29 g/L,敌敌畏和毒斯乐混合药剂对蚯蚓的LC50为0.964 g/L.  相似文献   

16.
Traditional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are used worldwide. Paichongding (IPP), as a novel neonicotinoid pesticid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a. However, the ecotoxicity of IPP to non-target invertebrates in soil ecosystem has not been reported yet. In this study, acute toxicity of IPP to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as well as the antioxidant response after IPP exposure, was evaluated. In the filter paper contact test, the LC50 at 24 hr and 48 hr for IPP were 14.98 μg/cm2 and 7.59 μg/cm2, respectively. In artificial soil test, the LC50 (lethal concentration) at 14 days and 28 days for IPP were 541.07 mg/kg and 238.51 mg/kg, respectively. The LC50 of IPP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However, earthworm body weight assessment demonstrated that the growth of earthworm was inhibited by extended exposure to IPP at sublethal doses.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in earthworms were significantly induced after IPP exposure. Malondialdehyde, a biomarker of lipid peroxidation, was also increased after IPP exposure. Althoug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PP had potentially adverse effect on earthworms, its toxicity was much lower than traditional neonicotinoids.  相似文献   

17.
In microbi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the dose of pathogen that a subject actually receives varies because of variation in individual intakes. Variation in intake of a given concentration is equivalent to varying the concentration for a given intake. The main effect of such variation is to flatten the dose-response curve. If the dose-variation is known, a correction for this effect can be made; new estimates for the slope and intercept of the probit line are given. However, the correction increases the variance of the estimates. The theory is illustrated with an example in which the diamond-backed month, Plutella xylostella, was fed varying doses of the specific granulosis virus PxGV; intake assays using similar larvae showe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intake volume to be about 40%. Simulation studies showed that correction may be practically important only for the estimation of extreme percentiles, e.g. LD95s.  相似文献   

18.
混合稀土对作物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OECD方法,在红壤、黄潮土、黄褐土上进行了混合稀土对水稻、油菜、大豆相对出苗率影响的试验,从LC50(半致死浓度)值看,在供试条件下,稀土对水稻的毒性最小,稀土在黄褐土上对作物的毒性也较小,而稀土对黄潮土上的大豆以及红壤上的油菜的毒性则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