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21只野生成年灰胸竹鸡的血液生化参数,结果表明:雌性在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高于雄性(P>0.05),雌性白蛋白/球蛋白却较雄性低;同样,雌性个体的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分别较雄性高8.33%、23.08%和15.38%(P>0.05).提示雌性个体的代谢较雄性个体要强,可为深入探讨竹鸡的机体代谢规律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资木瓜总黄酮,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检测资木瓜对Fe3+的还原力,分析资木瓜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检测对LPS诱导的氧化应激小鼠模型血液中SOD和MDA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木瓜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对·OH和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是97.8%、69.8%,但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较低仅为38.3%;在体内实验中资木瓜能增加小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浓度。说明资木瓜总黄酮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增加机体抗氧化酶SOD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产生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IUCN红皮书列为野外灭绝物种。本研究采用非损伤性取样(noninvasive sampling)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对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圈养麋鹿的免疫生理和应激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雄麋鹿3种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含量秋季和夏季均高于冬季。雌性麋鹿IgG含量在各季节均高于雄性个体,比雄性个体具有更强的体液免疫;而雄性麋鹿IgM含量在各季节均高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对异源免疫应答更灵敏。雌、雄麋鹿粪便皮质醇水平与IgM水平呈正相关,与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IgG是适合用于探测麋鹿免疫生理状态的指标,为麋鹿放归种群的监测和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灌胃衰老模型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血清SOD活性、肝组织MDA和脂褐素的含量、脾指数、胸腺指数和肾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能使雄性小鼠血清SOD活性提高40.16%,肝MDA含量减少47.12%,肝脂褐素含量减少89.48%,脾指数增加35.13%,胸腺指数增加48.92%,肾指数增加11.26%,表明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800mg/kg·d的剂量具有最好的抗衰老效果,且具有性别的差异,对雄性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略优于对雌性小鼠的。  相似文献   

5.
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抗衰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灌胃衰老模型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血清SOD活性、肝组织MDA和脂褐素的含量、脾指数、胸腺指数和肾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能使雄性小鼠血清SOD活性提高40.16%,肝MDA含量减少47.12%,肝脂褐素含量减少89.48%,脾指数增加35.13%,胸腺指数增加48.92%,肾指数增加11.26%,表明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栎金钱菌活性提取物800mg/kg·d的剂量具有最好的抗衰老效果,且具有性别的差异,对雄性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略优于对雌性小鼠的。  相似文献   

6.
松茸多糖抗辐射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防给予小鼠松茸多糖(PTM),测定小鼠在受到2 Gy X线照射后,脾和胸腺重量、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肝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TM处理组小鼠的各项指标与辐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提示PTM可促进机体自由基的清除,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对辐射所致的免疫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多效唑 (Paclobutrazol,PBZ)对正常生长状况和干旱胁迫下盾叶薯蓣叶片中活性氧代谢与膜脂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多效唑处理的盾叶薯蓣叶片在正常生长状况下超氧物自由基 (O2 )产生速率比对照降低了 14 .5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 (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 (Puaiacol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35 .9、15 .2和 2 5 .0 % ,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 )的含量比对照降低了 4 4 .9% ,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3.9和 12 .3%。而在干旱胁迫下 ,多效唑处理均显著抑制了 O2 和 MDA的产生 ,SOD、CAT、POD活性的降低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徐建雄  王晶  王恬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8):1789-1793
选用200羽14日龄健康AA肉鸡,以电子自旋共振(ESR)捕集法和生物化学法对肉仔鸡血液和组织器官的不同自由基进行直接或间接测定,探讨VE和Se对肉鸡不同自由基代谢的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一氧化氮(NO)自由基水平随日粮VE含量升高而降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日粮高水平Se有诱导产生NO自由基的倾向;高VE和Se日粮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SOD和GSH-Px的活性,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组织SOD活性逐渐降低,而GSH-Px活性逐渐升高,说明日粮VE和/或Se不足均会诱导机体产生O.2-、H2O2自由基,且O2.-自由基会持续大量产生,而H2O2自由基仅在缺乏初期大量产生,而后趋于缓和;低VE和/或低Se均显著提高组织MDA含量,且低Se比低VE更为显著.VE和Se对肉鸡NO、O.2-和H2O2自由基代谢的作用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鹿科动物表现出偏向雄性的扩散行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于20世纪初在中国灭绝,1985年被重引入中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导致部分麋鹿个体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外逸,最终在洞庭湖区形成自然野化种群。野化麋鹿是否也存在偏性扩散行为?1995—2012年,采用样带调查法、分区直数法、特殊个体识别法和访问调查法,按性别组成将扩散群分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对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18次扩散。其中,有65次扩散可确认扩散群的类型;60次可确认扩散群准确的个体数。结果显示:(1)雄性麋鹿较雌性更倾向于扩散。雄性群的扩散频次高于雌性群和混合群;50%的雄性扩散群仅由单一成年雄体组成。(2)雄性麋鹿的扩散能力最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的平均扩散距离分别为(13.73±8.74)km、(11.05±4.16)km和(8.95±2.16)km,但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χ2=1.896,df=2,P=0.387)。雌性群和混合群的扩散距离均短于25km,而5.88%的雄性群扩散距离长于25 km。(3)雄性群的平均个体数与混合群的差异显著(F=5.324,df=24,P=0.000.05),与雌性群的差异不显著(F=9.830,df=35,P=0.813),而混合群与雌性群之间的差异显著(F=48.085,df=55,P=0.000.05)。(4)50.00%的雄性群和53.57%的混合群选择芦苇草地作为扩散目的地的生境。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与其他野生鹿科动物一样,也存在"雄鹿较雌鹿更倾向于扩散"的现象,雄性的扩散能力比雌性强,雌性的扩散可能依赖于雄性。以上结果对麋鹿的野外放归和自然野化种群的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接种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链格孢菌使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电导率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强,MDA水平上升,色素含量下降.电导率和MDA含量均与感病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色素含量与感病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豆链格孢菌刺激其寄主白车轴草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发生,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使其超出防御酶的清除能力,致使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其中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而POD活性明显上升.接种12d后,SOD和CAT分别降低了55.2%和37.8%,而POD比对照升高约1.6倍.  相似文献   

11.
氮肥基追比对抗虫杂交棉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氮肥基追比(2:1、1:1和1 :2)对抗虫杂交棉'豫杂35'的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棉花植株在盛蕾期和开花期的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MDA含量较高;仉在盛铃期之后,其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相对较高,MDA含量较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皮棉产量分别比1;1和2:1处理显著增加3.66%和7.33%.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合适的氮肥基追比(1:2)能保持生育后期棉花叶片活性氧代谢相对协调,延缓棉花叶片的衰老进程,从而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2.
高原移居者红细胞滤过指数的变化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和同一海拔高底氧环境不同血色素范围对高原健康人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及其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检测不同海拔高度(2260m、3300m、4080m)对320健康人EFI、SOD、和MDA的影响。结果: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高原健康人EFI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EFI与MDA呈正相关,而与红细胞SOD活性呈负相关。同一海拔低氧环境Hb增高者,EFI和MDA升高,而红细胞SOD活性降低;随海拔升高,EFI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不同海拔红细胞流变学和氧自由基代谢差异性的形成,低氧环境起核心作用;而随海拔高度升高和同一海拔低氧环境自由基代谢异常加重者是导致高原健康人红细胞流变学异常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3.
大豆出苗期和苗期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指标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4个大豆品种出苗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测定150 mmol/L NaCl胁迫下的株高、下胚轴长、侧根数、地上干/鲜重、根干/鲜重、MDA含量、SOD活性、游离Pro含量,并将幼苗移栽到田间生长至成熟。结果表明:出苗期和苗期盐胁迫下4个品种的株高都显著降低、地上干/鲜重和根干/鲜重降低;出苗期胁迫侧根数减少,下胚轴长降低;而苗期胁迫侧根数增加,下胚轴长升高。未胁迫条件下,出苗期和苗期耐盐性强的品种22021-1的MDA含量和SOD活性高于耐盐性弱的品种22293-1。胁迫后,22021-1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其MDA含量分别比对照低51.03%和21.45%,SOD活性比对照高5.85%和45.77%;22293-1的MDA含量出苗期比对照高58.97%,苗期基本无变化,SOD活性出苗期和苗期升高都不显著。MDA和SOD可以作为大豆耐盐性筛选指标。早期的短时胁迫对不同耐盐性大豆品种的经济产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铜污染对天蓝苜蓿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储玲  晋松  吴学峰  刘登义 《生态学杂志》2006,25(12):1481-1485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重金属铜(Cu)污染对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L.)幼苗的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Cu污染(<500 mg.kg-1)对天蓝苜蓿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甚至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电导率略微升高,而植株鲜重、干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叶片色素含量均在500 mg.kg-1处理浓度时达到峰值。同时,丙二醛(MDA)水平降低,活性氧清除系统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略微升高,保护酶系统仍保持平衡。但随Cu浓度继续增加(500—3 000 mg.kg-1)则显示对幼苗生长的一定的负效应,与对照组相比,植株鲜重、干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下降,叶片电导率明显增大,MDA水平上升,且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19.14%和20.81%),而POD活性却明显上升(比对照上升了2.01倍),表明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亚急性毒性实验对苦豆子不同提取物肝毒性机制进行研究,为苦豆子临床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用75%乙醇回流法(ER)、水煎煮法(WD)、75%乙醇超声法(EU)和水超声法(WU)制备苦豆子提取物,通过不同提取物的亚急性毒性实验测定大鼠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酶(GSH)、丙二醛(MDA)水平以评价其肝毒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测定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表达,进一步探讨其肝毒性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AST在雄性大鼠各给药组血清中显著性升高,ALT在雌雄大鼠血清中均呈升高趋势,尤其在雄性WD、ER组、雌性WD、WU、EU组中有显著性差异。与空白组比较,雄性给药大鼠肝脏SOD和GSH在各组中均显著性降低,GSH在雌性大鼠肝组织中呈升高趋势,其中WD组有显著性差异,MDA在雌、雄给药大鼠肝脏中均显著升高。给药后,对Nrf2/HO-1氧化应激通路中相关蛋白检测后发现,Nrf2蛋白相较空白组在肝组织中表达均呈降低趋势,其中雄性WD、WU、EU组和雌性WD、EU、ER组最为显著,HO-1在雌雄各组肝组织表达中均发生显著性降低。SOD1在雌性各组中均有显著性降低,而在雄性中WD和ER组有显著性降低。本研究发现苦豆子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肝脏都有一定的毒性,其毒性机制主要是通过调控Nrf2/HO-1通路中相关蛋白造成机体氧化应激而发生。  相似文献   

16.
《菌物学报》2017,(5):582-597
本研究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分析了白腐真菌东方栓孔菌Trametes orientalis在产漆酶过程中生理学指标的变化,即对菌丝体生物量、漆酶活性、还原糖含量、多酚含量、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水平、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含量、抑制羟自由基能力(restraining ability to hydroxyl free radicals,RAHFR)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12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漆酶能够直接影响白腐真菌对于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其活性大小与菌株的生长状况及次级代谢密切相关;且漆酶活性与多酚含量、MDA含量、CAT活性和AA含量呈正相关,与H_2O_2水平和RAHFR呈负相关;最终,这些指标可在机体内维持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此外,本文对比了两种培养基Ⅰ和Ⅱ条件下测得的生理学指标,发现在液体培养基Ⅱ中东方栓孔菌具有较高的菌丝体生物量、SOD活性、RAHFR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较低的H_2O_2水平,说明液体培养基Ⅱ这种缺营养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菌株的抗氧化能力以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本研究为进一步加深了解白腐真菌东方栓孔菌的产漆酶特性和大批量液体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3h针刺组、6h针刺组、药物组,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针刺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3h、6h予以“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药物组于在造模成功5h后予香丹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治疗3次.治疗72 h后采集标本检测血清及脑组织中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5h药物组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3h针刺组血清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6h针刺组血清SOD活性高于3h针刺组和5h药物组(P<0.01),而6h针刺组血清MDA含量、5h药物组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3h针刺组(P<0.01),6h针刺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5h药物组(P<0.01).3h针刺组脑组织SOD活性和5h药物组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6h针刺组比较,3h针刺组脑组织SOD活性、5h药物组脑组织内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不同时机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不同程度调节血清及脑组织SOD活性水平,增强氧自由基代谢,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缺血性损伤,进而对损伤脑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且早期介入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杜鹃对SO2胁迫的抗氧化防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O2耐受性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p.)为材料,在2个高浓度SO2熏气后,检测了叶组织中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0和80mg?m-3SO2熏气4h(1d)后,杜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11.26%、11.86%和73.32%、76.43%;随熏气时间的延长,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增高,且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MDA含量逐渐降至对照水平;SO2熏气导致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但叶绿素含量却无显著改变.熏气后恢复期间,抗氧化酶活性相对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恢复至对照水平.研究发现,杜鹃对SO2的耐受性与细胞中抗氧化酶活性的诱导性增强有关,抗氧化能力增强是植物适应SO2胁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龙眼果实采后失水果皮褐变与活性氧及酚类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研究了(10±1)℃和50%相对湿度贮藏条件下"福眼"龙眼果实果皮褐变与活性氧和酚类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失水导致龙眼果实果皮褐变,果皮活性氧清除酶SOD、CAT、APX、GR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下降,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迅速增大;PPO和POD活性增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明显下降.据此认为,果皮褐变可能是细胞的活性氧代谢失调,细胞膜结构破坏,使PPO、POD与酚类物质(含类黄酮)接触、酚类物质氧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酪氨酸对海拔3700m高原人体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酪氨酸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半年的30名健康青年,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予酪氨酸、乙酰哇胺10d即可使SOD、GSH-Px活性增强,MDA降低;乙酰哇胺停药10d药效消失,酪氨酸停药20d药效消失。结论:酪氨酸、乙酰哇胺对高原低氧所致自由基代谢失衡有调节作用,且酪氨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