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体外进行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Spirulina platensis,PSP)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分别作用于HSV-1及HSV-2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环节,以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细胞病变效应(CPE),蚀斑形成单位(PFU),MTT染色细胞保护率(MTT法)作为评价指标,判断PSP的抗病毒效果;FQ-PCR检测PSP抗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结果表明PSP对Vero细胞毒性极低(TC50为1750μg/mL),对HSV-1及HSV-2均无直接灭活作用,可阻滞HSV-1及HSV-2病毒吸附和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FQ-PCR结果显示随着PSP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PSP对HSV-1病毒DNA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具有良好的剂量和时效关系。提示PSP抗HSV-1及HSV-2病毒作用的机制与抑制病毒吸附和感染细胞内病毒的生物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体外观察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uman neutrophil peptide,HNP1,3)及阿昔洛韦(Acyclovir,ACV)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的抑制作用.以Vero细胞为靶细胞,用各种浓度HN1,3与游离病毒颗粒(直接失活组)及感染病毒后的靶细胞(复制抑制组)进行相互作用,镜下观察各药物对HSV-1致细胞病变效应的抑制作用,并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48h后药物对HSV-1囊膜糖蛋白分泌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各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直接失活组中,HNP1,3可使HSV-1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减轻,对HSV-1直接失活的50%有效浓度(ECs0)为8.1μg/mL、10.03μg/mL;复制抑制组中,ACV使HSV-1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减轻,EC5o为0.68μg/mL.MTT检测结果表明HNP1,3在治疗浓度范围内无明显细胞毒性.以上结果表明HNP1,3除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活性外,还能失活HSV-1病毒颗粒,从而逆转病毒及其蛋白的病毒效应(致细胞病变)和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螺旋藻多糖抗柯萨奇B3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外进行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pirulina platensis,PSP)抗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 B3,CVB3)活性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环节,以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细胞病变效应(CPE),蚀斑形成单位(PFU),MTT染色细胞保护率(MTT法)作为评价指标,判断PSP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表明PSP对Vero细胞毒性极低(TC50为1750μg/mL),对CVB3无直接灭活作用,PSP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的吸附,其抗病毒生物合成的活性最高(IC50为5.26,TI为237.6),是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的3.95倍,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提示PSP抗病毒靶位可能在于抑制病毒吸附和感染细胞内病毒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from Scallop Skirt,SS-GAG)对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HSV-Ⅰ)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无菌条件下给予小鼠注射扇贝糖胺聚糖SS-GAG,连续11天,并在给药第三天给小鼠腹腔注射HSV-Ⅰ病毒悬液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用MTT等方法观察SS-GAG对HSV-Ⅰ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对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以及对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扇贝糖胺聚糖SS-GA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强HSV-Ⅰ感染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HSV-Ⅰ感染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并且能促进其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P0.01)。结论:扇贝糖胺聚糖在体内有一定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体外观察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umanneutrophilpeptide,HNP1,3)及阿昔洛韦(Acyclovir,ACV)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simplexvirus1,HSV-1)的抑制作用。以Vero细胞为靶细胞,用各种浓度HNP1,3与游离病毒颗粒(直接失活组)及感染病毒后的靶细胞(复制抑制组)进行相互作用,镜下观察各药物对HSV-1致细胞病变效应的抑制作用,并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48h后药物对HSV-1囊膜糖蛋白分泌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各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直接失活组中,HNP1,3可使HSV-1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减轻,对HSV-1直接失活的50%有效浓度(EC50)为8.1μg/mL、10.03μg/mL;复制抑制组中,ACV使HSV-1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减轻,EC50为0.68μg/mL。MTT检测结果表明HNP1,3在治疗浓度范围内无明显细胞毒性。以上结果表明HNP1,3除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1,HIV-1)活性外,还能失活HSV-1病毒颗粒,从而逆转病毒及其蛋白的病毒效应(致细胞病变)和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紫球藻胞外多糖抗柯萨奇B3病毒活性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TT法研究了紫球藻胞外磺酸化多糖(ESPS)的细胞毒性,在高浓度(250μg/ml)下尚未发现对HEp-2细胞有明显毒性。CPE抑制法发现ESPS能明显抑制细胞的CPE,在综合、预防、治疗和直接作用四种给药方式下都具有抑制CVB3的作用。直接作用法的活性最高,TI值高达1920.6,是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的31倍。ES-PS组分中分子量越大,抗病毒活性越高,其中分子量大于300k的组分,IC50可低至0.754μg/ml,TI值高达331.6,是病毒唑的5倍多。结果表明ESPS有强烈的抗CVEb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可能是干扰病毒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及侵染过程。  相似文献   

7.
清热消炎复方制剂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钊  杨占秋  肖红  文利  王征 《中国病毒学》2003,18(6):534-537
为评价清热消炎复方制剂(简称AI)的抗流感病毒活性,我们以病毒唑为对照,通过在体外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MTT细胞染色检查病毒抑制率和检测病毒血凝滴度;在体内观察其对染毒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肺内病毒增殖的影响,从而判定其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发现AI在160ug/mL时能完全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内的增殖复制作用.体内实验中0.1 g/kg,0.5g/kg,1.2g/kg 3个剂量均能明显降低染毒小鼠的致死率,延长平均存活时间;降低肺炎小鼠的肺指数和血凝滴度(P<0.01).其作用与病毒唑相当.结论认为清热消炎复方制剂是一种有效的体内、体外抗流感病毒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清热消炎复方制剂(简称AI)的抗流感病毒活性,我们以病毒唑为对照,通过在体外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MTT细胞染色检查病毒抑制率和检测病毒血凝滴度;在体内观察其对染毒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肺内病毒增殖的影响,从而判定其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发现AI在160ug/mL时能完全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内的增殖复制作用。体内实验中0.1g/kg,0.5g/kg,1.2g/kg3个剂量均能明显降低染毒小鼠的致死率,延长平均存活时间:降低肺炎小鼠的肺指数和血凝滴度(P<0.01)。其作用与病毒唑相当。结论认为清热消炎复方制剂是一种有效的体内、体外抗流感病毒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仿刺参多糖(AJPS)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JPS对人肝癌HepG-2细胞抑制率;以Hca-F肝癌小鼠为模型,采用MTT法、放免法测定荷瘤小鼠细胞免疫指标.结果 AJPS抑制HepG-2细胞生长,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增强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促进TNF-α和IL-2的产生.结论 AJPS具有对HepG-2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AJPS对荷瘤小鼠有免疫调节活性,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MTT法研究了紫球藻胞外磺酸化多糖(ESPS)的细胞毒性,在高浓度(250μg/mL)下尚未发现对HEp-2细胞有明显毒性.CPE抑制法发现ESPS能明显抑制细胞的CPE,在综合、预防、治疗和直接作用四种给药方式下都具有抑制CVB3的作用.直接作用法的活性最高,TI值高达1920.6,是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的31倍.ESPS组分中分子量越大,抗病毒活性越高,其中分子量大于300 k的组分,IC50可低至0.754μg/mL,TI值高达331.6,是病毒唑的5倍多.结果表明ESPS有强烈的抗CVB3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可能是干扰病毒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及侵染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