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对虾的慢适应和快适应感受器的放电型式可因环境中 Mg~( )浓度的改变而发生转变:在用蔗糖代替全部 Mg~( )的海水(无镁海水)中,当感受器肌肉受到持续性牵拉时,两种感受器都发出持续性节律放电,即快感受器也给出了慢适应型放电;反之,在 Mg~( )浓度加倍的海水(高镁海水)中,两者都只在感受器肌肉受到牵拉的瞬时给出短暂的放电,即慢感受器也给出了快适应型放电。这种放电型式的转变只有当无镁或高镁海水接触感受器细胞体时才出现。在正常海水中,10~(-3)M 的γ-氨基丁酸(GABA)即可完全抑制由牵拉引起的对虾牵张感受器的放电,但在无镁海水中,必需10~(-2)M GABA 方能达到同样的抑制效果。若在无镁亦无钙海水中,即使用1M 的 GABA 亦不能抑制感受器的牵拉放电。不仅如此,在这种海水中抑制神经对感受器细胞放电的抑制作用也消失。  相似文献   

2.
动脉压力感受器的离子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人发现,动脉压力感受器的冲动发放以及压力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受灌注液中的钠、钾、钙、镁等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因而提出所谓压力感受器的离子敏感性概念。本文就该问题的提出、基本实验结果及其作用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动态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一定濃度的鎳离子可引起神經干的重复发放及神經肌肉傳递阻滞;这种阻滞是可逆的。它不能被新斯的明所解除。鎳阻滞时,終板电位下降相的时程与箭毒阻滞时的无显著差別。此时自发微終板电位的頻率不变,有时还有所增加。鎳离子对乙酰胆硷在終板区引起的去极化电位、肌纤維膜的电性质和肌纤維的靜息电位皆无明显影响。鎳离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肌纤維的临界去极化值,但高濃度鈣离子却能解除鎳的阻滞作用。根据这些結果,我們认为,神經末棺在神經冲动的作用下釋放乙酰胆硷的减少可能是鎳引起傳递阻滞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四乙铵对缺氧时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影响李凤敏徐淑梅沙日娜1(天津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天津300070,天津职工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天津300052)海马脑片缺氧后,CA1区锥体神经元诱发群锋电位(populationspike,PS)呈现出一个特征性的时...  相似文献   

5.
大自鼠膈肌经不均匀牵张处理后,在牵张适度的肌纤维终板区,以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可同时记录到正常的迷质量子式自发释放产生的微终板电位(MEPP),较高幅度的递质量子式诱发释放引起的终板电位(EPP)和接近正常水平的静息膜电位(RMP)。此标本被认为是处于接近正常生理状态的神经肌肉接头标本。本研究观察不均匀牵张处理对突触前递质释放对Ca~(2 )浓度的依赖性和突触后肌纤维电生理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铵离子对必特螺旋霉素组分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铵离子浓度对必特螺旋霉素组分的影响,证实低浓度铵离子的培养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必特螺旋霉素中异戊酰螺旋霉素Ⅲ的比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高铵(62·5mmol/L)和低铵(2·5mmol/L)培养条件下的糖、铵离子、相关有机酸、缬氨酸脱氢酶酶活等中间代谢数据,结果表明高浓度铵离子培养条件下,必特螺旋霉素产生菌中亮氨酸分解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缬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低于低铵对照试验,造成异戊酰螺旋霉素合成过程中酰基转移反应的底物——异戊酰CoA的相对不足,从而导致异戊酰螺旋霉素组分的降低。大幅度降低铵离子浓度至2·5mmol/L,使异戊酰螺旋霉素Ⅲ的比例从5·43%提高至28·59%。但氮源的不足影响了必特螺旋霉素的产量,低铵条件下的效价为107μg/mL,相对高铵条件下降了14·4%。在低铵培养条件的基础上添加亮氨酸,可以进一步改善必特螺旋霉素的组分,异戊酰螺旋霉素Ⅲ的比例增至37·84%。  相似文献   

7.
镁离子对谷氨酸诱发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镁离子 (Mg2 )在 0 .1mmol/L谷氨酸诱发的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神经元从新生SD大鼠海马中分离后培养 6~ 9d ,即随机分成三组 :A .单纯培养基 ;B .培养基 谷氨酸 ;C .培养基 Mg2 ,30min后再加入谷氨酸。结果 :①B组海马神经元存活率与A组相比显著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②与B组对照 ,C组加用低浓度的Mg2 可提高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结论 :低浓度的Mg2 能保护谷氨酸诱发损伤的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在FUS-50L发酵罐内,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研究发现,NH4^+对林可霉素发酵过程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补入硫酸铵前,发酵液中的NH4^+浓度由3.0mmol/L消耗至1.0mmol/L以下的控制过程非常关键,这样可能使林可霉素合成酶大量合成,同时,解除了NH4^+对谷氨酰合成酶(GS)的阻遏效应;20~24h,尽可能提高硫酸铵的平均补入速率,但最高NH4^+的瞬时浓度应控制在19.0mmol/L以下,一方面可缩短生物量的积累时间,另一方面可避免过高浓度的NH4^+对GS的抑制作用;24h后逐渐降低NH4^+的平均补入速率,使主代谢流转入次级代谢;在发酵中期和后期,应将最低NH4^+浓度控制在3.0~4.0mmol/L的范围内,避免铵离子对GS的阻遏效应,GS比活力与林可霉素的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最终建立了动态的硫酸铵补加工艺。  相似文献   

9.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对呼吸道感受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n SX  Yu J 《生理学报》2007,59(2):141-149
迷走神经与神经.免疫交互作用密切相关。在呼吸道中,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末梢上的伤害性感受器能被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和免疫调质激活。在炎症过程中,细胞膜磷脂在磷脂酶A2作用下释放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后者再经不同的酶促反应产生多种脂类代谢物。与其它的炎性介质一样,这些代谢物在炎症反应中可以激活呼吸道感受器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些AA代谢物直接与感觉神经末梢上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向中枢,引起反射性效应;有些作用于感觉末梢周围的组织,改变肺的机械特性,从而刺激感觉传入神经;有些提高感觉神经末梢对机械或化学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增强其反应;还有些可以产生其它介质或调质而触发反射效应,或者引起炎症细胞的聚集而产生局部效应。总之,AA代谢产物有多种来源,并通过多种途径刺激呼吸道中的伤害性感受器。本综述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阐明呼吸道炎症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铵离子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吸收硝酸根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NH4^ 可在很短时间内影响两种不同水稻亚种吸收NO36-,即可影响NO3^-的最初跨膜运输。籼型稻在NH4^+存在时对NO3^-吸收促进,而粳型稻NO3^-吸收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以前的工作中曾注意到,扩张或缩小肺脏以刺激肺牵张感受器时,不仅在当时引起大家熟知的肺牵张反射(即 Hering-Breuer 二氏反射),而且对呼吸机能有明显的后作用。一次短暂的缩小肺脏的刺激即可使呼吸机能发生持久的兴奋性变化。在这些工作中肺扩张或缩小的方法,是向肺内注入空气或由肺内抽出气体,与常用的器械人工呼吸方法相同。这使我们想到,在人工呼吸过程中是否可应用缩小肺脏的刺激作为兴奋呼吸  相似文献   

12.
脊椎动物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存在五种电压依从性离子电流:钠内向电流、钙内向电流、持续的钾外向电流、瞬时电流以及非失活性钾外向电流即 M 电流。前三种发生在膜除极到阈电位水平及进一步除极的情况下,发生迅速,离子电导值较大。瞬时电流产生于较负的膜电位水平,离子电导值小。M 电流在正常静息电位水平时已经发生,离子电导值小,对静息电位及神经元兴奋性的维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铵离子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吸收硝酸根离子的影响1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H+4可在很短时间内影响两种不同水稻亚种吸收NO-3,即可以影响NO-3的最初跨膜运输.籼型稻在NH+4存在时对NO-3吸收有促进,而粳型稻NO-3吸收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铵离子对梅岭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考察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对梅岭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证实在低浓度下,硫酸铵可以促进梅岭霉素的生物合成,当其浓度大于5mmol/L时,菌丝生长和产物合成均受到抑制,而耗糖速率却随着铵离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与梅岭霉素生物合成和糖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6种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铵离子对6_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柠檬酸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以及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缬氨酸脱氢酶和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活性进行抑制,由此产生的结果一方面是HMP途径和TCA循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菌体的初级代谢,另一方面则是梅岭霉素生物合成所需前体的来源受到限制,从而造成了梅岭霉素的低产。  相似文献   

15.
离体大鼠不均匀牵张膈肌标本上的神经肌肉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大鼠不均匀牵张膈肌标木(INSMP)上选择合适终板,可用同一微电极记录同一终板的小终板电住(MEPP)和终板电位(EPP)。膜电位为-62±2mV,MEPP频率和幅度在正常值范围,EPP幅度高于20mV,用直接法计算的量子含量对细胞外Ca2+浓度双对数作图呈直线,斜率为4.06。2、50和100H2串刺激诱发量子释放的统计学性质为二项分布。表明INSMP上合适终板可作为电生理学上接近正常生理状态的神经肌接头模型,并提示生理状态下神经肌接头突触前诱发量子释放的机率较高(50Hz时p=0.9),遵循二项分布规律,递质动员较快(50HZ时为2050s-1),以保证正常的神经肌肉传递。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引起哺乳类神经元超极化反应的离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文  邢宝仁  陈宜张 《生理学报》1997,49(5):537-544
在豚鼠腹腔神经节上对383个神经元作细胞内记录,给予1μmol/L半琥珀酸皮质醇灌流,38个神经元膜电位发生超极化反应,幅度变化为2~12mV(6.3±0.1mV),伴有膜电阻的降低,反应呈剂量效应关系。9个神经元呈去极化反应,其余336个神经元不反应。用单电极间断电压箝方法记录43个神经元在糖皮质激素作用下膜电流的变化,其中5个神经元出现外向电流,膜电导增加;1个神经元为内向电流。用低钙高镁液阻断突触传递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后,超极化反应仍然存在。皮质醇超极化反应的翻转电位为-79.0±4.3mV(n=5)。皮质醇超极化反应和GABA去极化反应可在同一神经元上出现,印防己毒素可拮抗GABA的去极化反应,但不能拮抗皮质醇的超极化反应。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四乙基铵(TEA)和4-氨基吡啶(4-AP)能拮抗皮质醇的超极化反应。我们推断皮质醇的超极化反应是细胞膜钾离子通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對於肌肉在接連的間接刺激中所發展的疲乏,脲有解除作用,半胱氨酸沒有。這實際上只是對神經肌肉接頭的傳導阻遏的解除,對於肌纖維本身的疲乏,脲並不能減輕。要得到脲對於神經肌肉接頭的疲乏的解除作用,試驗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特别是用以浸潤肌肉和配製脲溶液的任氏溶液,必須含有少量的重碳酸根或磷酸根離子並有適宜的鈣離子濃度。脲的處理能使肌肉纖維對單個刺激作重複反應,不論刺激是間接的或直接的。 對於由於電解質缺乏或不平衡而起的神經肌肉接頭的傳導阻遏,脲亦有解除作用。但氯化鎘引起的傳導阻遏,脲不能解除,而半胱氨酸則能。 關於脲作用的機制,本文有所討論,指出釋放硫氫基的假說能否成立,尚属疑問。  相似文献   

18.
池养南美蓝对虾与南美白对虾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肌肉营养成分与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美蓝对虾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南美白对虾(P>0.05),南美白对虾的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南美蓝对虾(P>0.05)。两种对虾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四种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1.30%、30.73%(干样百分比),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9.88、62.42,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脂肪酸中EPA与DHA含量均较高,分别为20.91%、18.60%,矿物元素含量丰富。上述分析表明,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肌肉均为优质的动物蛋白食品,从营养学的角度,南美蓝对虾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要高于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的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于南美蓝对虾。  相似文献   

19.
腺苷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易化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Chen S  Fan ZZ  He RR 《生理学报》1998,50(3):296-302
在27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观察了腺苷(adenosine,Ado)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以 Ado(125μmol/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PS)由0.37±0.02增至0 55±0.02kPa/KPa(P<0.001),反射性血压下降幅度(RD)由5.53±0.12增至7.76±0.36KPa;阈压(TP)、平衡压(EP)和饱和压(SP)则分别从8.60±0.27,12.53±0.30和23.69±0.15下降至5.63± 0.11kPa,10.89±0.29KPa和20.18±0.55KPa(P<0.01-0.001 )。其中RD,PS和TP的变化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用腺苷选择性 A1受体拮抗剂(8-cyclopentyl-l,3-dipropylianthene,0.134mmol/L)预处理后,Ado的上述反射效应即被阻断。(3)先给予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10μmol/L)亦可取消腺苷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 Ado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有易化作用,这一作用似与腺苷A1受体介导的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2,4-二硝基酚、氟化钠、单碘醋酸、藜芦硷、三磷酸腺苷及高濃度氯化钠对蛙皮肤神经标本冲动发放的作用,除三磷酸腺苷单独作用不引起冲动外,其余药物开始作用时均引起相当高频率的发放;在药物继续作用下发放逐渐减少以至消失。文中对这些药物作用的部位和可能的机制曾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