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品生产发展迅速,产品、品种日益增多,极大地繁荣了食品市场.但有关资料[1]表明,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不合格占30%~50%.污染原因很多,其中生产车间空气细菌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为了了解食品生产车间空气中细菌污染情况并探讨空气污染与产品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其安全性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转基因技术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作了介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作了较为客观地评述,并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3.
食品工业关系国计民生,而食品生物技术是目前国际食品产业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核心技术,其对于有效转变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HE染色和Masson特殊染色方法对广西本地水牛垂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本地水牛垂体呈卵圆形,重约1.19 g,大小约为1.43 cm×1.07 cm×0.74 cm.广西本地水牛的神经部在正中矢状面所占比例约为10%~15%.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2%和9.3%;母牛的嗜酸性细胞比例比公牛的高.观察结果揭示广西本地水牛垂体的结构与形态特征与其长期繁衍进化所处生态环境变化相适应,并与其生长、生产规律相一致.这些结果将为改良广西本地水牛提供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消费习惯和观念在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利用山东省三个典型区县的问卷调查,分析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习惯和观念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居民逐渐认识到均衡营养的重要性,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渐进式转变;同时,农村居民较为保守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其消费习惯与观念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受农村地区落后的发展水平所限,且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及可能性。据此,文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利用1 900多家企业问卷调查样本,分析食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从企业视角衡量绿色食品品牌发展的研究思路,设置了“是否发展”、“是否续展”、“是否用标”3个被解释变量,研究了绿色食品品牌的作用、外部政策因素、企业顾虑的因素以及企业认知等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得出,绿色食品的品牌提升和质量保障作用对企业的激励较大,而面临的监管压力对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续展和在包装上用标均有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个阶断,生物技术又成了美国国会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一系列的听证表明,目前美国生物技术的发展遇到了国际上的严重挑战。国会已经认识到必须在立法上、投资上给予充分的考虑。纽约州众议员James H Scheuer就曾在一次听证会上说:“今天我们将考虑一个对我们国家经济的未来具有无比重大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是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利用生物技术可将农副产品原料加工成产品并产业化,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产业,同时借助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产量和质量。因此,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已逐渐成为食品工业的支柱,生物技术本身也将成为全球性的食物、环保和健康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保健食品产业是我国食品产业中发展较快的门类之一,也是国家食品产业规划中的重点行业。白领作为保健食品的重要消费群体,其消费特征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从北京地区的白领人群对于保健食品的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来考察其消费特点,分析了目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从产品研发、市场研究、宣传方式和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与本地生物的互作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作为一种恶性的水生入侵动物, 通常进入新生境后, 种群迅速增长, 大量取食本地植物, 与本地物种形成竞争,进而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全方位影响。在查阅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 综述了福寿螺在入侵地与所处生境中本地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关效应, 旨在为福寿螺的生态风险评估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地种与外来种水生植物在不同基质营养下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冬  于丹 《生态科学》2008,27(5):335-340
近年来,生物入侵由于其对生态系统,环境,经济等多方面造成的后果日益严重,逐渐成为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生态问题。对于植物而言,外来入侵种不仅会大大降低本地物种的存活率,而且对本地物种的分布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外来入侵种还会对本地水生或陆生生态系统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外来种研究的深入,许多有关外来种入侵机制的假说和理论不断被提出。其中以资源假说(Resource Hypothesis,Davis 等 2000)研究的最为广泛和深入。在资源假说中,Davis等提出:伴随着一定数量繁殖体,外来物种的入侵会随着资源(例如光,营养和水份)的增加而加剧。为了验证(1)外来种和本地种的表现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这种是否也会随着资源的增加而增强?(2)外来种与本地种的差异是否对我们预测和防治入侵有帮助?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4种水生外来种,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两种,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狐尾藻属(Myriophyllum)两种,与本地同科或同属且形态相似的3种水生植物为实验材料。分别配制两种不同营养级别的基质环境,比较了在高、低营养基质环境中外来种和本地种与生长相关的参数指标。结果显示:在高营养基质和低营养基质环境中,本地种较外来种更大地积累其生物量并且拥有更高的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结果还显示:在侧枝的生物量分配方面,外来种较本地种显著增高。由于断枝是水生植物无性繁殖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断枝由侧枝或主茎受到生物或非生物的扰动产生。我们使用侧枝生物量的分配这一指标来间接反映水生植物的无性繁殖能力。结果表明,本地种较外来种能较好适应当地不同的基质营养环境;但是在无性繁殖体的传播方面,外来种较本地种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尝试提出:对外来水生植物的防治应继续以管理本地水生植物的栖息地和保护本地水生植物多样性为主,并且应加大对外来水生植物无性繁殖体特别是断枝传播的管理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2.
边缘种群的表型可塑性和本地适应性的解析是预测植物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本研究以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的北缘种群为核心对象,以中心种群(中部、南部种群)为对照,进行3地同质园实验,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模拟未来气温变化情形下普通野生稻种群的表型表现。结果显示,普通野生稻各种群具有丰富的表型可塑性,种群间表型可塑性存在差异。北缘种群在株高、种子量和越冬存活率等指标上表现出明显的本地适应性,反映了对相对低温环境的适应。北缘种群无论北移还是南移都能够正常结实、完成生活史,说明在未来气温变化情形下也能生存;中部和南部种群在上海同质园都不能越冬存活,提示极端低温对于低纬度种群影响较大。这些结果表明,尽管普通野生稻存在明显的适应性分化,但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能力,北缘种群和中心种群都能适应当前的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新药研发的主要来源和未来医药产业的方向。但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散,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食品消费关系社会民生,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06—2012年全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收入数据,运用ELE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拟2013—2017年各食品的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水产品长期具有高档食品特征,对收入变动十分敏感,其与奶制品是今后食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肉禽和蔬菜基本需求逐期递增,收入弹性具有收敛趋势;受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的影响,粮食、蛋类等低价食品的消费需求增加;生存型消费支出约占30%,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向膳食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本地植物及探讨提高替代控制效率的方法,通过盆栽实验并利用相对产量(RY)和竞争攻击力系数(A)衡量了3种本地植物与紫茎泽兰的竞争关系,同时评估了活性炭(AC)、杀真菌剂(FC)和二者联合(AC+FC)对它们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添加任何物质条件下:紫茎泽兰与南酸枣混种时,紫茎泽兰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单种(P<0.05),其RY和A分别显著大于1和0(P<0.05);紫茎泽兰分别与假地豆和狗尾草混种时,紫茎泽兰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单种(P<0.05),其RY和A均分别显著小于1和0(P<0.05)。说明紫茎泽兰的竞争力强于南酸枣而弱于假地豆和狗尾草,假地豆和狗尾草可以在一定区域作为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潜在目标植物。(2)与不添加任何物质相比,紫茎泽兰与南酸枣混种时,AC、FC及AC+FC处理增加了紫茎泽兰的根冠比,降低了其地上生物量比,也降低了南酸枣的生物量(P<0.05);紫茎泽兰与假地豆混种时,AC和AC+FC处理增加了假地豆的株高和生物量,FC处理增加了紫茎泽兰的株高(P<0.05);紫茎泽兰与狗尾草混种时,AC和A...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酶制剂应用的必要性,并针对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保鲜与检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分别提出酶制剂在各个食品生产环节中应用的要点,并总结了酶制剂应用的效果,推测今后酶制剂的应用方向,从而真正认识到酶制剂应用的优势,以期推动中国食品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食品生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食品发酵工程技术不断升级,在传统发酵食品的菌种、发酵过程、产品品质得到改善的同时,生物制造的功能食品组分、未来食品等新型产品也应运而生。首先概述了由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食品发酵研究手段与生产方式的多层面变革,并重点阐释了利用食品合成生物学设计构建细胞工厂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食品生物工程在微生物分析、过程工程和分离工程方面的智能化进程。其次,介绍了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在改善传统发酵食品品质及安全性、生产功能食品组分、添加剂和酶制剂、创制未来食品和开发新型益生食品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全球和我国食品发酵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食品发酵的技术革新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飞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已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便捷高效也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所追求的目标,而为了让在如此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可以更方便的享受到饮食的保障,各类方便食品也就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这些食品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对食品的包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个食品生产厂商所关注的课题,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爆出,社会公众对于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就显得格外关心,此时,一种名为"活性包装技术"的新型食品包装方式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这其中又以"食品抗菌包装技术"最为突出,这种技术因其可以大幅度的延长食品的质量期限而备受各大食品生产厂商的关注。本文就以现今"抗菌包装技术"在食品包装领域里发展出的几种包装类型为讨论依据,在对其包装系统中的几类抗菌剂做出一些概括的同时,也对"抗菌包装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食品是可调节身体机能的特殊食品,是人们对普通食品的深层次需求,其研制和开发已成为21世纪世界食品工业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世界功能性食品发展回顾,从功能性食品研制和开发的基础理论、功能素材、工艺技术、检测评价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中国功能性食品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利用对福建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的感知现状,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感知对城乡居民猪肉、鱼肉和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传统的收入、价格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外,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感知也会影响居民对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选择,并且这种影响较为复杂,一是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存在差异,二是对不同动物性食品消费的影响也不相同。当面临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时,居民不应简单地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而是更加理性地调整动物性食品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