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高校学生的膳食结构及基本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高校学生的基础健康状况、就餐频率及日常膳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膳食结构方面,蔬菜类及豆类食品摄入较为不足,油脂摄入稍有过量,水果类、奶类和鱼虾类食品摄入严重不足,畜禽肉类摄入严重过量;营养物质方面,维生素B2相对缺乏、维生素C严重不足,钙摄入严重不足、硒摄入稍有不足、钠摄入严重过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方面,脂肪供能比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蛋白质供能比较为正常。同时,高校学生BMI值整体正常,男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高于女生;高校学生早餐食用较不规律。结论:北京市高校学生的饮食习惯存在一定问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学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方法:2013年4月对丰台区某小学1~6年级208名学生进行3d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作出评价。将身高、体重指标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儿童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 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算出超重、肥胖率。结果:该小学学生身高、体重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有所增长,各年龄组的男女生超重、肥胖现象均很普遍;随年龄增加维生素摄入不足的现象有所增加,维生素A、C摄入不足现象严重;膳食结构不合理,豆类、蔬菜、水果、奶类摄入不足,鱼、虾、肉、禽类输入超过推荐值。结论:该人群超重与肥胖率较高、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尽快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15年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方法:将“2015年北京市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朝阳区170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和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中小学生平均每日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谷薯杂豆类、蛋及蛋制品、食用油和盐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较为适宜,蔬菜、水果以及大豆类为推荐摄入下限值的50%~75%;奶及奶制品、水产类和坚果类摄入量分别为推荐摄入下限值的40.3%和36.8%(<11岁组和≥11岁组)、34.0%和14.6%(<11岁组和≥11岁组)以及26.6%和7.0%(<11岁组和≥11岁组);畜禽肉类高达推荐摄入上限值的130.3%和191.0%(<11岁组和≥11岁组学生)。能量的平均摄入量为1 628.1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0.0、67.7、203.1g,供能比分别占14.6%、37.2%和48.2%。中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35.3%、20.6%、28.8%和41.8%。钙的摄入状况最差,仅1.2%的学生达到了RNI;硒、铁和锌平均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分别为38.8%、75.3%和75.9%。结论: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新的《军人食物定量标准》颁布后驻港澳部队换进干部集训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今后指导该部队合理膳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入选的237名驻港澳部队换进干部,进行连续3d称重法膳食调查和连续3d生活观察法进行能量消耗测定,以及进行相关的生化检测和体测量。结果:(1)调查对象每人每日的能量消耗为(13.4±2.8)MJ,约(3221.1±658.7)Kcal,属于中等劳动强度,每人每日的能量摄入为5192 Kcal,超过其能量供给量。(2)膳食结构中粮食每人日摄入711.8 g,占新军标的101.7%;其中,畜肉、牛奶、大豆、蔗糖、水果、干菜类均未达到新军人食物定量标准;营养素的供给量基本都达到军标要求。(3)BMI≥24 Kg/m2的占到集训总人数的33.8%,64名进行生化检测的受试者的血清胆固醇高于正常值者占到4.7%,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者占到3.1%。结论:调查对象的营养供给能满足基本需要,但膳食结构尚需完善,建议加强营养宣教,改善其营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上海市居民近10年食管癌的流行动态以及与膳食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006-2008年和2016-2018年近10年的两个时间段的上海市居民每日的各种食物摄入量进行统计,并分析其膳食结构变化,并对近10年上海食管癌的流行动态进行统计,分析膳食结构与食管癌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近10年上海市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2016-2018年和2006-2008年相比较,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近10年来居民对大米、杂粮、鱼类、有色蔬菜和动物油等摄入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而对小麦、玉米、牛羊肉、蛋类、植物油等摄入量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上海市居民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食管癌的发生与膳食结构具有密切关系,所以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调整居民的膳食结构,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并掌握北京市居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饮食习惯及不同来源食物食用率,项目组以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8.5%的居民日常主食以大米及制品为主,14岁以下青少年对各种主食的食用频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食用率较高的蔬菜为西红柿(92.4%),茄子的进食频率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其余26种蔬菜在各年龄段群组之间的进食频率均无显著差异;水果类食品中苹果食用率为92.0%,高于其他水果,其次西瓜和香蕉食用率分别为80.7%和77.1%,即说明这3种水果是居民日常食用的主要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北京市居家养老膳食情况,建立新型城市居家养老膳食营养监测评价系统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采用匿名调查的方法,对在北京长期居住的北京户籍和非北京户籍城市居家养老人群进行了膳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居家养老膳食存在着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问题,奶制品、鸡蛋和豆制品摄入频率明显较低,水果、蔬菜摄入频率也有待提高,而由于地域环境和传统饮食习惯原因,水产品的摄入频率大大低于推荐量,亟待加强。有将近8成的被调查者较为关注膳食健康信息,在这些较为关注膳食健康信息老年人群中,膳食健康信息主要来源为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和新媒体越来越成为膳食健康信息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9.
膳食调查是个体化营养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传感设备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基于这些技术的新型膳食调查方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介绍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应当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膳食纤维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模式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慢性胃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山东某医院内镜室选取427名(18~69岁)完成胃镜检查者,根据胃镜检查报告结果和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205名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22名。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相关临床检查指标;采用24h膳食回顾法收集研究对象近期膳食情况,分析两组人群营养素摄入水平及供能来源。根据食物频率表收集研究对象过去约6个月内的食物种类及平均每天的食物消费水平,并累计每位研究对象1周内消费的食物种类来计算DDS,每消费1类食物计1分,两类食物计2分,最高为9分。结果:慢性胃炎低体重率为4.7%,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低体重率达5.9%,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为3.4%,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膳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情况显示,慢性胃炎患者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分别为1 887kcal/d、268.94g/d、68.33g/d、60.42g/d,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水平分别为1 940kcal/d、278.77g/d、61.92g/d,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1 831kcal/d、258.64g/d、58.85g/d)(P均<0.05);而蛋白质摄入量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人群达到68.42 g/d,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72.66 g/d)(P<0.05)。膳食食物种类分析,慢性胃炎人群膳食多样化程度为7.22分,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膳食多样化程度为6.96分,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的7.52分(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蔬菜和水果的平均摄入量(275.19、99.53g/d)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303.91、119.99 g/d)(P均<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每周食用的食物种类较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而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明显不足。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更为突出,故应加强慢性胃炎人群的营养干预评价,及时有效地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营养基本知识讲座(六)──合理膳食刘绣云(北京医科大学营养教研组100083)(续1995年第30卷第7期第23页)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有些类中还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营养素来源于食物,任何一种天然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入境筛查患者膳食状况,为改善其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物频率法调查2020年3月25日—2020年6月18日于定点医院就诊的18~50岁COVID-19入境筛查患者(包括可疑症状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饮食状况,计算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调查共纳入247人,其中可疑症状患者211人、无症状感染者36人。筛查患者水产类、蔬菜、水果、大豆类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畜禽类、蛋类摄入过量;膳食纤维、硫胺素、钙摄入不足;无症状感染者水产类摄入量高于可疑症状患者(P<0.05);男性无症状感染者膳食纤维及维生素E摄入量高于可疑症状患者,女性无症状感染者维生素E及钾摄入量高于可疑症状患者(P<0.05)。筛查患者蛋白质供能比及优质蛋白比例合理,无症状感染者脂肪供能比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结论:入境筛查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对其进行营养宣教,并根据人群特点调整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科学制定营养政策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2010—2012年间抽取云南省城市、农村6个地区的2岁以上常住人口入户开展3d 24h膳食回顾调查,并称重记录家庭3d油、盐、味精等调味品的消费量。结果:共调查1 072户,2 170人,农村居民占多数,为69.8%,低收入(<10 000元)居多,占67.2%。禽畜肉类、油脂类和食盐摄入过多,而蔬菜、水果、蛋类、鱼虾类、豆类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的摄入不足。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为12.3g,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4.1%,农村居民奶类摄入量仅为5.1g。随收入升高,云南省城乡居民水果、畜禽肉类、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增加。结论:云南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建议加强营养监测,掌握居民膳食营养发展状况;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倡低油低盐饮食;开展基层营养指导,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发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引导居民使用营养标签的作用,总结1995年以来六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对营养标签的使用建议发现,美国营养标签使用建议因指南关键推荐略有差异;营养标签科普力度逐渐加大;经常提醒居民关注营养事实标签的食用份量,鼓励查阅营养事实标签选择低热量、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低钠的食品;更加重视菜单标签的推广应用。因此,我国膳食指南的修订工作应考虑加强营养标签科普,阐述营养标签修订之处,介绍新出台的餐饮食品营养标签,在居民全生命周期建议营养标签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安徽省池州地区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对近视患病率的影响,为高校学生的合理饮食提供科学的建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膳食频率调查法和食物称重法对613名学生进行了饮食调查,对照食物成分表计算出学生每天摄入的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的情况。使用EPIDATA录入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近视组与非近视组比较,平均每天摄入维生素A、B1、C、钙、铁的量要高;近视组比非近视组平均每天进食更多量的碳水化合物、铜、糖、叶酸,更爱吃甜食。结论:对学生有必要进行膳食指导,眼营养知识的普及,多食动物的内脏、奶制品和有色蔬菜,新鲜水果,提高维生素的摄入,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以降低近视患病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09—2011年间中国成年女性的体重变化与基线膳食能量供给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参加了2009年和2011年回访的18~6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按单位体重变化<-5%、-5%~-3%、-3%~3%、3%~5%、5%~8%、>8%分为6层,分析体重变化和基线膳食的关系。结果:1 130名18~44岁组体重增加>8%者的基线年龄、体重、BMI均显著低于其他组;1 370名45~60岁组体重和BMI较低者两年后体重趋于增加更多;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体重变化与脂肪供能比两年龄组均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两年龄组BMI与体重降低显著负相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单位体重的能量摄入、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与其体重变化无显著关联。结论:本研究结果不支持我国居民摄入脂肪增加是其体重增加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方法:采用24 h回顾法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拟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营养风险筛查,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调查的2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通过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发现,患者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为1 602.8±172.5 kcal,仅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4.1%,76例患者显示为营养不足(BMI < 18.5 kg/m2)。通过NRS2002调查发现,162例患者NRS-2002评分≥3分,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3.3%。此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这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9.9%vs 6.4%(P=0.006)、6.2% vs 2.1%(P<0.001)。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14.18±2.37 vs 12.75±1.91,P=0.04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热量摄入量较低,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鼓励术前进行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天津市糖尿病人群膳食营养状况及类黄酮物质的摄入量,为其健康饮食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连续5d的24h膳食回顾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tion intake,RNI)、适宜摄入量(adaptive intake,AI)以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Balance Diet Pagoda)对其膳食营养状况做出评价;根据膳食调查的结果,计算类黄酮物质的摄入量。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量均偏低,脂肪的供能比例偏高。男性仅维生素C和烟酸的摄入量达标,女性维生素的摄入量均不达标。糖尿病病人存在钙摄入严重不足而钠摄入量严重超标的现象,且与男性相比,女性矿物质的摄入量要普遍偏低。除了钙以外,男性其余种类矿物质摄入量均达标;女性除了磷、钠、铁、锰的摄入量达标以外,其余种类均不达标。糖尿病病人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玉米、土豆、西瓜以及甜瓜等,男性每日类黄酮的摄入量为38.23mg、女性为38.27mg。糖尿病病人摄入的膳食种类主要包括粮谷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豆制品、牛奶及奶制品、食用油以及食盐。其中水果类、鱼虾以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偏低,蛋类以及食盐摄入过多;男性的畜禽肉摄入过多。结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偏低,脂肪供能比偏高,维生素和钙摄入不足,而钠摄入偏高;类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谷物、季节性水果蔬菜等;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水果、鱼虾、奶制品的摄入量过低,而畜禽肉、蛋类以及食盐的摄入量过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清营养状态指标与膳食习惯的关联关系与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数据,用标准问卷询问1694人相关信息,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自报疾病现患史、膳食习惯、健康自评、认知功能信息;同时采集被调查人群血样本;测定血红蛋白、白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采用R 3.2.5和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人体血红蛋白、白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被调查个体进食水果和鸡蛋习惯有密切关联;天天进食水果、鸡蛋的个体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不进食此类食物的个体,且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随增龄下降程度减低;天天进食水果习惯的个体同时具有天天进食蛋、奶、菜习惯;有进食水果习惯的人群表现为受教育程度高;自评健康状态好和相对自报患病率低等特点。结论:合理膳食习惯可保持较高的血营养状态指标水平;且延缓相关指标水平随增龄下降的程度。天天进食水果习惯可被视为合理膳食的指标,为膳食评估提供简易、可行、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