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芪苷Ⅳ(AST)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发挥对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00μmoL/L的H2O2处理细胞6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建立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9c2细胞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H2O2浓度为200μmol/L作用6h条件下,细胞存活率降低程度适中,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确定后续实验采用200μmol/L H2O2作用6h建立模型。与H2O2组比较,10mg/L及20mg/L AST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使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T—SOD及Mn—SOD活力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0mg/L及20mg/L AST均显著增加H2O2损伤的H9c2细胞p—ERK1/2蛋白的表达(P〈0.01),当用PD98059(ERK1/2的抑制剂)预处理后,AST的作用则被取消。结论:黄芪苷Ⅳ可以通过ERK1/2通路发挥对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籽瓜多糖(SWP)对H2O2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硫辛酰胺脱氢酶催化的INT显色反应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DCFH-DA检测细胞内ROS;ELISA法检测8-OHd G;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利用caspase-3可以催化底物Ac-DEVD-p NA的反应检测caspase-3活性;应用caspase-9催化特异性底物Ac-LEHDp NA检测caspase-9活性。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组与对照组相比,终浓度为500μmol/L H2O2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LDH释放量和细胞内ROS增加(P0.01);8-OHd G含量上升(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强(P0.01)。与H2O2损伤组相比,不同剂量的SWP预处理后,能显著改善H2O2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由此得出:SWP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蓝莓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减缓作用。方法:将培养7d的海马神经细胞分为8组:①过氧化氢组(H2O2):培养液中加入50μmol/L的H2O2,作用24h。②不同剂量蓝莓提取物预处理组(BE+H2O2):在加入H2O2前24h,分别加入0.01、0.1、1.0、10.0、20.0和40.0μg/mlBE。③空白对照组(Control):处理步骤同上组,但每次处理物质均为等量的培养液。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和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确定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蓝莓提取物的适宜浓度。并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①蓝莓提取物组(0.1,1.0和10.0μg/mlBE)LDH活性显著低于H2O2组,细胞存活率由H2O2组的57.44%分别上升至78.42%、87.71%、72.40%;1μg/ml蓝莓提取物组对H2O2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好。②1μg/ml蓝莓提取物组海马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H2O2组,SOD活性显著高于H2O2组。结论:适宜剂量的蓝莓提取物对氧化应激损伤的海马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强神经细胞的抗氧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还原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筛选建立细胞凋亡模型的H2O2合适浓度以及检测不同浓度TSG对H2O2诱导HUVECs的增殖率和凋亡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MTT及流式法筛选300μmol/L为H2O2作用于细胞的最适凋亡浓度。MTT和流式结果显示,与H2O(2300μmol/L)损伤组比较,10μmol/L与100μmol/LTSG预处理组细胞的增殖率增加(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Hoechst33258染色观察TSG能降低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数减少。结论:TSG能抑制H2O2诱导的HUVECs凋亡,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氧化应激是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在培养和应用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探讨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有关iPSC氧化应激的研究相对较少,Nrf2/HO-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尚不明了。因此,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H2O2(100、200、300、400 μmol/L)处理人iPSC(hiPSC),分别在4 h和24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iPSC及其饲养层细胞SNL氧化损伤的程度,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P)试剂盒和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分别检测hiPSC多能性和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并通过qRT-PCR检测H2O2处理4 h后早期应激状态下Nrf2和HO 1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p-Nrf2和HO-1蛋白质的表达量。结果表明:hiPSC和SNL细胞的ROS水平呈H2O2剂量依赖性升高。除了100 μmol/L H2O2组hiPSC的细胞形态和多能性保持较好外,其余浓度H2O2均导致hiPSC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和死亡。但与SNL细胞相比,hiPSC中ROS水平相对较低,细胞状态也相对较好。SNL细胞中Nrf2和HO-1-mRNA表达的变化幅度与H2O2浓度呈线性相关,而hiPSC中Nrf2和HO-1表达的变化幅度与H2O2浓度之间并未呈现线性相关,其中Nrf2在100 μmol/L H2O2组表达量最高,而HO-1在200 μmol/L H2O2组表达量最高,意味着hiPSC氧化应激调控机制的复杂性。综上结果表明,hiPSC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相关机制与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同时也可能涉及到其它相关通路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自噬抑制剂6-氨基-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损伤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将3-MA作用于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自噬增强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作为对照,探讨自噬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测定线粒体的膜电位和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评价损伤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单丹(磺)酰戊二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观察损伤细胞的自噬情况。蛋白质印迹分析损伤细胞中的自噬相关蛋白质LC3-II/LC3-I比值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H2O2损伤细胞的ROS水平上升到正常组的141%,MDA含量增加(P<0.001);CAT与SOD酶活力显著降低(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损伤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增加;MDC染色结果表明,H2O2组自噬明显增加。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LC3-II/LC3-I值显著升高(P<0.05);与损伤组相比,3-MA组MDC染色结果表明,自噬水平降低。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LC3-II/LC3-I值下降;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增加到正常组的208%。MDA含量增加(P<0.001),CAT、SOD酶活力降低(P<0.001)。综上结果表明,自噬抑制剂可增加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氧化应激水平,增加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3-硝基酪氨酸是否能促进细胞内产生氧化应激,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3.硝基酪氨酸对HepG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6-48h)后,其对细胞活力、细胞内ROS(H2O2、O2-)、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细胞内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300μmol/L)3.硝基酪氨酸作用48h后,细胞活力下降至48.5%。同时,3-硝基酪氨酸能显著提升细胞内ROS并降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力,同时造成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大量积累,最终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并导致SirT3表达下调。损伤随着3-硝基酪氨酸含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果发现,3.硝基酪氨酸不仅作为蛋白质氧化产物,还能进一步通过降低机体内抗氧化能力而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加剧,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硒对H2O2诱导的人甲状腺上皮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取良性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加硒(10^-7mol/L)或不加硒后加入不同浓度H2O2(0~800μmol/L)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甲状腺细胞凋亡率并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经过H2O2作用24h的人甲状腺细胞,随H2O2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电镜下甲状腺细胞超微结构呈损伤型改变,甚至出现凋亡、死亡。预先加入10^-7mol/L硒可降低细胞凋亡率,可明显减轻亚细胞结构损伤。结论:硒可减轻H2O2诱发的人甲状腺细胞的氧化损伤,拮抗其导致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芪苷Ⅳ(AST)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发挥对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00μmol/L的H2O2处理细胞6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建立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9c2细胞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H2O2浓度为200μmol/L作用6 h条件下,细胞存活率降低程度适中,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确定后续实验采用200μmol/L H2O2作用6 h建立模型。与H2O2组比较,10 mg/L及20 mg/L AST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使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T-SOD及Mn-SOD活力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0 mg/L及20 mg/L AST均显著增加H2O2损伤的H9c2细胞p-ERK1/2蛋白的表达(P<0.01),当用PD98059(ERK1/2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观察鱼藤酮诱导的线粒体轻度损伤细胞氧化应激时硫氧还蛋白转录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氧化损伤的可能机制。通过荧光素发光法检测ATP生成、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了解低剂量鱼藤酮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继而用H2O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正常及线粒体缺陷细胞氧化应激时,胞内硫氧还蛋白(Trx)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鱼藤酮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线粒体ATP的产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而细胞内ROS水平增高;当线粒体损伤细胞氧化应激时胞内Trx mRNA水平降低,提示鱼藤酮诱导线粒体轻度损伤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与Trx转录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对H_2O_2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H_2O_2处理建立H9c2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后,比较模型中ROS生成和细胞凋亡比例,使用不同浓度的甘草次酸孵育H9c2细胞24、48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ROS的生成量,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检PI3K、AKT1、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H9c2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ROS生成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9.33±3.23)%和(33.89±1.4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100μmol/L和200μmol/L的甘草次酸作用24 h后,H9c2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表达ROS细胞的比例(35.39±1.24)%和(30.46±0.95)%,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29.47±3.15)%和(23.17±1.46)%,当作用48 h后,H9c2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表达ROS细胞的比例(42.67±1.89)%和(35.49±1.63)%,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40.22±3.06)%和(35.26±2.7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使用渥曼青霉素后,各甘草次酸组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甘草次酸可能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H_2O_2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陈旭光  唐俊明  张蕾  郭凌郧  杨建业  郑飞  王露 《生物磁学》2013,(34):6615-6618,6656
目的:活性氧介导的氧化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本研究通过观察H2O2预处理对氧化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H9c2心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研究。建立H2O2预处理抵抗高浓度H:O: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组如下:(1)正常对照组(CTL);(2)损伤组(INJURY);(3)预处理组十损伤组(PC)。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胞内MDA水平和T.sOD活性;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形态;Annexin-V/PI双染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25vLmol/L的H202预处理90rain能明显地保护H9c2心肌细胞抵抗400μmol/L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下调MDA水平,上调SOD活性,抑制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低浓度H2O2预处理能减轻H9c2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抑制氧化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损伤和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SOD活性上调有关。H2O2预处理为临床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一项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镉(Cadmium, Cd)诱导HK-2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中的作用。不同浓度CdCl2处理HK-2细胞不同时间后,通过MTT法、DCFH-DA标记、JC-1染色、彗星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性、ROS、线粒体膜电位Δψm、DNA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 CdCl2处理引起HK-2细胞形态皱缩、变圆,活性下降,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CdCl2处理导致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Δψm下降、DNA损伤和caspase-3活化,最终导致细胞凋亡,且60μmol/L处理组及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ROS清除剂NAC与CdCl2共处理细胞24 h,发现细胞形态明显恢复、ROS水平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Δψm显著升高、彗星尾部长度和DNA百分比显著下降、凋亡细胞减少(P0.01)。综上所述, ROS介导了Cd诱导的HK-2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氯化镉(CdCl_2)对细胞中心体扩增的影响,及活性氧(ROS)和DNA损伤在CdCl_2诱导细胞中心体扩增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CdCl_2处理HCT116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用低浓度无毒性的CdCl_2处理细胞48 h,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细胞内中心体的扩增;用CdCl_2(20μmol/L)、CdCl_2+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细胞2 h,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的变化;用CdCl_2(20μmol/L)、CdCl_2+NAC处理细胞6 h,彗星电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DNA损伤水平的变化;用CdCl_2(20μmol/L)、CdCl_2+NAC处理细胞48 h,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内中心体的扩增。结果:20μmol/L或以下CdCl_2处理细胞48 h不影响细胞活性;CdCl_2 20μmol/L或以下无毒性剂量CdCl_2诱导细胞中心体发生扩增(P0.01),并呈剂量依赖效应;在20μmol/L CdCl_2处理下,细胞内ROS和DNA损伤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当有抗氧化剂NAC存在时,细胞内升高的ROS和DNA损伤水平均被明显抑制(P0.01);抗氧化剂NAC对CdCl_2诱导的中心体扩增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P0.01)。结论:氯化镉通过DNA氧化损伤途径诱导细胞中心体扩增。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胆固醇是否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损伤人内皮细胞DNA.实验用125 mg/L, 25 mg/L, 50 mg/L胆固醇作用于人内皮细胞12 h,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到不同浓度的胆固醇均可诱导细胞内γH2AX形成焦点,随着胆固醇浓度的增加,γH2AX焦点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强.利用Western印迹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细胞内γH2AX的量和ROS水平也随胆固醇浓度增大而增加.彗星电泳实验检测到细胞内拖尾DNA量随胆固醇浓度逐渐增加,DNA损伤加重.用抗氧化剂10 mmol/L N 乙酰半胱氨酸(NAC)预作用细胞1 h后,再用50 mg/L胆固醇作用细胞12 h,细胞内γH2AX焦点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γH2AX量减少,ROS的水平下降.结果表明,胆固醇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ROS升高,导致DNA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1,HMEC-1)为研究对象,采用H2O2诱导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探讨南珠水解液对HMEC-1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生化检验法检测南珠水解液作用后,HMEC-1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含量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Ⅰ/Ⅱ,LC3Ⅰ/Ⅱ)表达变化。[结果]与氧化损伤组相比,不同浓度南珠水解处理组SOD活性显著增加,分别提高8.68%、24.99%和49.43%; 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 MDA显著降低,分别降低36.99%、35.82%和60.25%;且给药组细胞内ROS含量相比氧化损伤模型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5.18%、15.55%和32%;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内无明显自噬小体,氧化损伤组可见明显的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用不同浓度南珠水解液处理后,随着浓度的增加自噬小体含量显著减少;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氧化损伤组相比,南珠水解液组LC3-Ⅰ/LC3-Ⅱ蛋白比值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9.21%、29.76%和33.71%。[结论]南珠水解液对氧化损伤的HMEC-1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并促进SOD活性水平提升,降低MDA和ROS含量,从而减轻H2O2诱导的HMEC-1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评价王不留行黄酮苷孵育24 h后的细胞毒性。先给予13.76、6.88、3.44μmol/L的王不留行黄酮苷和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浓度为100μmol/L)预孵育12 h后,再分别以H2O2和高糖诱导内皮细胞损伤。SRB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与模型组相比,王不留行黄酮苷13.76、6.88、3.44μmol/L组均可改善H2O2和高糖损伤模型的细胞活力,尤以13.76μmol/L作用最为显著(P0.01);并且王不留行黄酮苷13.76μmol/L显著降低H2O2和高糖损伤组培养液中LDH和MDA释放量,增强细胞内SOD活性。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氢预处理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g XQ  Chen J  Tang EH  Feng JQ  Chen PX 《生理学报》2005,57(2):211-216
氧化应激可明显地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H2O2预处理能否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生产保护作用及ATP敏感性K^ (ATP-sensitive potassinm,KATP)通道在其中的作用。采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结果表明,经10μmol/L H2O2预处理90min的PC12细胞,分别在20、30、50和100μmol/L H2O2作用24h后,其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与未经H2O2的预处理的PC12细胞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H2O2预处理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用10μmol/L的KATP通道激动齐pinacidil(Pin)可显著减少30和50μmol/L 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10μmol/L的KATP通道拮抗齐glybenclamide(Gly)则可显著地抑制甚至取消KATP通道激动剂Pin对H2O3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但并不影响H2O2预处理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然而,当联合应用H2O2预处理与Pin时,对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显大于各自的细胞凋亡作用。提示KATP通道开放不仅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而且与H2O2预处理一起产生抗PC12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但KATP通道开放可能不参与H2O2预处理的适应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恢复缺氧后适应对衰老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H9C2细胞(心肌细胞系)用30 μmol/L过氧化氢(H2O2)处理2 h后再培养3 d,诱导生成衰老细胞。衰老H9C2细胞被随机分5组(n=8):正常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H/R+NaHS组、缺氧后适应(PC)组、PC+NaHS组。缺氧/复氧(H/R)模型:衰老H9C2细胞用缺氧液(无血清、无糖培养基,pH=6.8)培养3 h,然后正常培养6 h;缺氧后适应(PC)模型:方法同H/R模型,缺氧结束复氧前连续进行3次5 min间隔的复氧/再缺氧处理,随后复氧6 h。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和caspase-3活性;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DCFH-DA染色检测活性氧(ROS)水平;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水平。结果:30 μmol/L H2O2可诱导H9C2细胞衰老但不会导致其凋亡;与Control组比较,H/R和PC均降低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及caspase-3、caspase-9和Bcl-2 mRNA水平(P<0.01);且PC组与H/R组比较,上述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在H/R和PC组加入NaHS,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和氧化应激;PC+NaHS对上述指标的作用明显强于H/R+NaHS。结论:外源性H2S能够恢复PC对衰老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红杉醇(Scq)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HUVECs,红杉醇(0.1,1,10μmol/L)预处理1h后,30mmol/L葡萄糖诱导内皮细胞损伤。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0s)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过氧化氢(H202)水平,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NADPH氧化酶4(NOX4)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Seq预处理1h后能明显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细胞增殖,降低胞内NOX4的表达及ROS、MDA及H202水平,上调eNOS的表达及NO水平。结论:Seq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上调e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