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食管癌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营养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3—5月期间新桥医院胸外科食管癌住院患者共50例,患者入院后2d内对其进行连续3d 24h膳食回顾调查、SGA评价、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DRIS),被调查患者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VA当量、VE、VC、VB1、VB2、VB3、Ca、Fe、Zn、Se等营养素的摄入量严重不足;SGA 分级营养良好A级13例(26%),轻、中度营养不良B级27例(54%),重度营养不良C级10例(20%);不同营养状况分级患者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BMI相关性较好(P<005),与皮褶厚度、上臂围、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相关性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74%,亟需进行营养干预,同时,SGA可作为一种相对简便行之有效的评价工具用于临床评价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实体瘤患儿营养风险,进行营养评价及血清维生素状况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6月间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205例实体肿瘤患者,进行STAMP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体格指标、血清蛋白、前白蛋白),完善血清9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B12)浓度测定及分析。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营养状况及不同营养状况与住院时长的相关性。结果:205例实体瘤患儿中,男童97例(47.3%)、女童108例(52.7%),年龄范围4月龄~16岁9月龄。中度营养不良风险者148例(72.2%)、高度营养不良风险者57例(27.8 %),营养不良风险与年龄(r=0.230,P=0.001)及住院时长呈正相关(r=0.144,P=0.04)。低白蛋白血症者31例(15.1%),住院时长显著增加,低血清前白蛋白者150例(73.2%)。维生素检测显示:维生素D缺乏最广泛,占比83.4%,其次为维生素C(15.6%)、维生素A(9.3%)、维生素B6(9.3%)、维生素B2(5.4%),其余维生素的缺乏率在5%以下。结论:实体肿瘤患儿存在较高营养不良风险,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症、低前白蛋白、血清维生素缺乏等。营养状况与住院时长存在相关性,需进行早期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及评估,以及早期营养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T2DM)患者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的关系及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T2DM住院患者252例,年龄≥65岁,采用食物频率表(FFQ)、简易营养风险筛查量表(MNA-SF)、肌肉衰减风险表(SARC-F)现场调查;检测空腹血总蛋白(TP)、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结果:按MNA-SF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09例(43.3%)、营养不良组18例(7.14%)、营养不良风险组125例(49.6%);3组TC、TG、LDL-C、HDL、HbA1C%水平有差异性(P<0.05);3组患者膳食结构有统计学差异(P<0.05);膳食结构与HbA1C%水平相关联(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BMI(体质指数)、HbA1C%、并发症、情绪、运动、肌肉衰减是老年T2DM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半数以上老年T2DM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要制订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调整膳食结构,控制HbA1c水平,同时提供心理干预和运动指导,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的营养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围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辽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对症手术治疗。将之按照营养干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常规术前禁食禁水,术后6h进食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则于术前4d予以患者营养物质支持。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7d后和入院14d后的营养状况主观评价(SGA)得分和客观营养状况指标(包括总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进行合理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SF-36)。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GA量表和客观营养状况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7d时和14d时,两组患者的营养正常、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等SGA量表指标和客观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入院时,其中以观察组入院14d时的SGA量表和客观营养状况指标最优,差异显著(P<0.05);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体重差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围术期患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病患儿住院期间的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并分析肝病患儿营养风险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实施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就诊于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360例肝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Z评分法对患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采用STAMP评分法对患儿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价,分析营养不良与疾病的关系,探讨不同营养风险评分与血液学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运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不良临床结局(感染、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的关系。结果:与其他常见肝病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营养风险组与中、低营养风险组患儿比较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血清营养指标及不良临床事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感染患儿容易发生营养不良,高营养风险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医疗花费明显增加,高营养风险组患儿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明显异常是区分不同营养风险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2种营养筛查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为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年龄≥65 岁、住院时间≥24h 的180 例老年患者,由经过培训的营养师对神经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2种筛查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观察其评估营养状况的可行性。结果:180例老年患者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指数正常者占53.9%。采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定,有营养风险者共计75例(41.7%),其中男性患者61例占42.7%、女性患者14例占37.8%;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59.4%)。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58.3%、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7.3%,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P<0.05)。105例NRS<3分的患者,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5例(61.9 %)、营养不良者6例(5.7%);NRS≥3分者75例,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40例(53.3 %)、营养不良者25例(33.3%),2种方法的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A-SF的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MNA-SF的适用性更好,老年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营养技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配合临床医生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应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评价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54例T2DM患者,根据CONUT评分分为营养不良组68例和营养正常组386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454例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98%(68/454)。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病程、淋巴细胞计数、吸烟、血红蛋白、白蛋白、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降低、年龄≥60岁、血红蛋白降低、BMI降低、HDL-C降低、病程延长、吸烟、CRP升高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年龄、BMI、病程、吸烟、白蛋白、血红蛋白、HDL-C、CRP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CONUT评分能快速筛查T2DM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研究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一般营养状况,并对影响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44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及营养状况指标,评估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和相关因素。结果:449例患者中需接受营养干预的患者共441例,占98.22%;其中急需改善营养症状或提供营养支持的患者占57.68%(259/449),营养不良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次数及直肠癌(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严峻,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次数及直肠癌,临床应高度重视并给予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筛查血液肿瘤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并对其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血液肿瘤住院患儿290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儿的一般资料情况,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协会推荐使用的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STAMP)评价患儿营养风险状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依据STAMP评分标准,对研究对象290例患儿进行评价,高度营养风险的患儿247例,占比85.17%。中度营养风险的患儿43例,占比14.83%。低度营养风险患儿0例,占比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肿瘤住院患儿营养不良风险与年龄、化疗次数、肿瘤分期、总蛋白缺乏、血红蛋白缺乏有关(P<0.05),而与居住地、性别、肿瘤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监护人文化程度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为1~3岁、化疗次数>5次、肿瘤分期为晚期、存在血红蛋白缺乏是血液肿瘤住院患儿高度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肿瘤住院患儿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不良风险,且受年龄、化疗次数、肿瘤分期、血红蛋白缺乏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考虑针对此类群体进行营养筛查,并给予及时的干预,以改善血液肿瘤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膳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指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入北京友谊医院且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的90例患者,膳食干预3个月,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调查对象每天膳食中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比较,分析膳食干预前后患者的饮食情况、血脂指标和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相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膳食干预前,蔬菜、水果、豆类食物的摄入量偏少,肉类、蛋、奶、油脂类食物摄入量偏高,营养素供能比例不适宜,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偏低;与膳食干预前相比,膳食干预后每日谷类食物、肉类、鸡蛋、奶、油脂类的摄入量显著降低,蔬菜、水果、豆类的摄入量显著增加,摄入的总能量显著降低,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的量及其供能比显著降低,动物蛋白的供能比显著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显著增加);经过膳食干预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増高,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与膳食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降低体质指数,可以降低TC、TG、LDL-C等血脂指标,升高HDL-C,其营养状况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阶段(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2周)食管癌患者一般营养情况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相关程度,以期为临床不同阶段食管癌患者营养供给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青岛市市立院就诊食管癌患者共105例纳入研究,在接受治疗不同阶段(术前1周、术后1周、2周)测定患者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水平各指标,分析临床相关性。结果:105例患者术前1周发生营养不良比率为20.95%,术后1周及2周营养不良发生比率分别为72.38%、67.62%,术前1周营养不良发生比率与术后1周、术后两周变化明显(P<0.05);术前1周丙二醛与患者上臂肌围、上臂中围为负相关关系,术后1周丙二醛与患者体质数、白蛋白水平为负相关关系,以上均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2周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患者体质数及白蛋白水平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差别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水平与术后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水平息息相关,术前1周有营养不良情况时术后营养不良及氧化应激反应发生明显,临床应通过术前营养支持改善术后营养不良及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术后吻合口瘘和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完善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对其营养风险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营养风险组(≥3分,43例)和无营养风险组(<3分,6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术前营养风险状态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食管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较高,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95%(43/1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风险组年龄≥65岁、入院体质量指数<18.5 kg/m2、术前接受过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不足、术前白蛋白<35 g/L的患者比例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接受过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不足、术前白蛋白<35 g/L是食管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营养风险组术后胸腔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住院时间长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情况、术前白蛋白水平是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术前营养风险会增加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00%苹果汁对贫困农村儿童营养的改善作用,探讨如何发挥社会组织在改善儿童营养工作中的新途径和新作用。方法:抽取甘肃省陇西县6所农村小学3~6年级4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一组(n=175)、干预二组(n=144)和对照组(n=133),干预一组每人每日饮用250mL的100%苹果汁、干预二组每隔1天饮用100%苹果汁、对照组保持正常饮食,干预期4个月;干预前后分别对受试者进行72 h膳食调查。结果甘肃省陇西县9~12岁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B2及钙的摄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干预一组干预前后,平均每人每日能量、维生素B1、B2、维生素C及钾、钙、铁的摄入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二组干预前后,平均每人每日能量、维生素B1、B2、维生素C及钾、钙、铁、的摄入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发现,平均每人每日能量、维生素B1、B2、及钾的摄入量均增加,钠的摄入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肃省陇西县农村 9~12岁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营养不均衡状况,虽营养状况良好的人群占大数,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情况。苹果汁的摄入能调整膳食结构,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这为高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干预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应用于临床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共186例纳入研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传统营养评价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18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接受营养风险筛查和一般营养状况评估,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方法显示56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占30.11%;糖尿病肾病Ⅳ期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1.52%、Ⅴ期发生率为70.59%,均显著高于Ⅲ期发生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低于30g/L者30例,占16.13%;BMI检查结果示营养不良者19例,占10.22%;相关性研究发现,营养风险筛查与BMI、ALB、PA、SCr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可有效评估患者早期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以便早期干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p感染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模式特点,为合理膳食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山东某医院选取1 140名(≥18岁)完成13C 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的检查者,根据13C 尿素呼气试验结果(DOB)和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DOB≥4)596名和非感染组(DOB<4)544名。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相关临床检查指标;采用3d连续24h膳食回顾法收集研究对象近期膳食情况,分析两组人群营养素摄入水平及供能来源。根据食物频率表收集研究对象过去约6个月内的食物种类及平均每天的食物消费水平,并累计每位研究对象1周内消费的食物种类来计算膳食多样化评分(DDS),每消费1类食物计1分,两类食物计2分,最高为9分。结果:营养状况分析显示,感染组患者营养不良率达7.9%,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2.0%(P<0.05)。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显示,感染组人群能量摄入水平为1 980kcal/d,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1 823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287.51g/d)显著高于非感染组(253.81g/d)(P均<0.05)。膳食种类分析,感染者DDS评分为6.65分,显著低于非感染组的7.58分(P<0.05)。感染组蔬菜和水果的平均摄入量(291.39 g/d和92.46 g/d)显著低于非感染组(330.09 g/d和119.10 g/d)(P<0.05)。经偏相关分析,校正经济水平、文化水平、饮酒史3项混杂因素,Hp感染与营养状况和膳食多样化均呈负相关。结论:Hp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率较高,膳食结构不合理,每周食用的食物种类较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而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明显不足;应加强Hp感染人群的营养不良风险监测,及时有效地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STAMP评分对新生儿外科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其营养风险状况及临床结局,为合理运用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住院的486名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采用STAMP评分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收集入院前饮食情况、身长、体质量、住院时间及费用、营养支持等相关信息,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儿外科患儿营养风险评分的平均得分为3.15±1.67,25.72%的患儿处于高风险;不同性别的患儿营养风险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胎龄、喂养方式、疾病诊断的营养风险评分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儿的评分高于足月儿(P<0.05),母乳喂养的患儿营养风险最低,食管和肠道疾病患儿的营养风险较高。不同风险程度的患儿在住院费用、收入ICU人数比例和EN管饲人数比例、病情好转人数比例、住院时间等临床结局方面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外科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临床工作中应关注其营养状态,给予合理的营养干预,改善患儿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比较2种方法对DN患者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营养状况指标,治疗后观察组SGA评分结果显示营养正常,对照组SG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仍处于轻中度营养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功能损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且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市3-6岁入托幼儿营养状况,膳食选择与饮食习惯的现状,为儿童科学合理的饮食和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辅以现场观察的方式获取南京市入托幼儿的营养状况、膳食选择、膳食习惯等相关信息。结果:南京市入托幼儿营养状况存在营养不良状况,超重肥胖率较高,营养不良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南京市入托幼儿主食、蛋类、奶类的摄入较为充足,粗杂粮和豆类摄入不足,蔬菜、畜肉、禽肉、水产、水果、和饮水的摄入情况一般;南京市入托幼儿基本能够养成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和甜饮料的饮食习惯,食用甜零食与营养补剂班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班幼儿食用甜零食比小、中班严重,大班和中班幼儿食用营养补充剂比小班。结论:南京市入托幼儿营养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由于营养摄人不均衡、饮食习惯不合理所致的营养不良、低体重及超重肥胖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南京市幼托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指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饮食管控和普通饮食2种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营养管控组采用严格的饮食管控措施,普通饮食组不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控制情况、营养状况血清指标、营养状况评分等差异。结果:营养管控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低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管控组患者的MNA营养评分显著高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管控有利于冠心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脂水平,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可能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学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方法:2013年4月对丰台区某小学1~6年级208名学生进行3d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作出评价。将身高、体重指标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儿童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 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算出超重、肥胖率。结果:该小学学生身高、体重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有所增长,各年龄组的男女生超重、肥胖现象均很普遍;随年龄增加维生素摄入不足的现象有所增加,维生素A、C摄入不足现象严重;膳食结构不合理,豆类、蔬菜、水果、奶类摄入不足,鱼、虾、肉、禽类输入超过推荐值。结论:该人群超重与肥胖率较高、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尽快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