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依托医院营养科测评柔性辟谷技术对肥胖与相关慢病的改善效果。方法:按照肥胖与相关慢病遴选标准招募志愿者,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连续7d的柔性辟谷干预。在柔性辟谷期间及前后不同时间点,对志愿者理化指标进行检测记录,基于自身对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主观受试反馈。结果:柔性辟谷干预后,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正常,志愿者的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指标均显著下降,表现出趋于改善的效果。结论:柔性辟谷技术减重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肥胖人群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且安全性测评结果良好,有望成为肥胖人群改善慢病指征的一种方案,为后续将柔性辟谷技术纳入临床专家共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段军仓  杨志家  黄桂园 《生物磁学》2009,(18):3478-3480,347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祖细胞(EPCs) CD34+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为观察组,哈族健康对照组79例,测量血压(BP)、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EPCs CD3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EPCs CD34^+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血浆EPCsCD34^+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呈负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中收缩压、甘油三酯是影响血浆EPCs CD34^+水平的独立因素,在对照组中总胆固醇、体重指数是影响血浆EPCs CD34^+水平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PCs CD34^+水平与血压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柔性辟谷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变化,探讨柔性辟谷技术在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面向社会招募24名早期糖尿病志愿者进行为期7d的柔性辟谷测试,期间服用特定的益生元代餐,志愿者每天记录身体状况,包括血糖、体重以及主观感受,并进行柔性辟谷技术干预前后对比评价。结果:通过和志愿者的沟通和互动,志愿者积极完成了7d的柔性辟谷测试,身体状况良好,体重均出现预期的生理性下降趋势,血糖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精神状况良好,睡眠质量高,无显著疲劳反应。结论:柔性辟谷有望发展为一种预防和控制早期糖尿病发展的健康管理方案,其安全性、有效性更易被大众接受,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孙秀芳  朱梅  唐少秋  洪晓岷  黎凯 《生物磁学》2011,(22):4279-42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高血压组(A组136例)患者和正常血压组(B组50例),对其进行问卷及体格检查,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ⅦR)、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并加以分析。结果:A组患鼻上73.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腰围、高血压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0.01),B组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高的BMI、腰围、腰臀围比(WHR)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冉群钗  夏碧桦  韩敏珍 《生物磁学》2011,(19):3691-3693,3690
目的: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肥胖人群更容易发生高血压,而目前我国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大幅上升,至今仍无针对肥胖性高血压的指南。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有改善代谢以外的降压作用,ACEI有降压以外的改善代谢作用。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依那普利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76例诊断为肥胖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期为24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测定血脂(TG、TC,HDL—C、LDL-C)、BMI、腰围(WC)变化。每2周门诊随访并记录血压。结果:①经2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MDBP、MSBP)均明显降低,P〈0.05,且二甲双胍+依那普利观察组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对照组(P〈O.05);②观察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X)、血脂水平(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O.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双胍+依那普利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作用而且能降低BMI,WC及血脂水平。是肥胖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维生素D3与高血压和炎症的关系。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维生索D3制剂3μg/kg(溶于20%丙二醇0.5mL中),每周2次;对照组仅腹腔注射丙二醇0.5mL,两组均干预12周。实验过程中监测大鼠血压变化。干预前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3、钙、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计算肾脏-体重比和心脏-体重比;HE染色观察两组大鼠肾脏、心脏、主动脉、小动脉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血压无差异显著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57±9)mmHg和(173±8)mmHg(P〈0.05)。实验组的血清25(OH)D3、血钙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IL-6、MMP-9水平实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的心脏-体重比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肾脏、心脏和小动脉高血压、炎性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规律的维生素D3用药能够抑制炎症因子IL-6、MMP-9的产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调节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过程中进行24h血压监测,总治疗8周为一疗程。结果:研究组4周末和8周末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5%和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75%和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收缩压平均下降(29.0±3.2)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5.3±2.3)mmHg,对照组则分别下降(18.5±2.8)mmHg和(9.0±2.5)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的24h、白昼和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脉压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对心脏具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肥胖中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为糖尿病的干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40名中年女性肥胖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7.2±5.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练功组(n=20);练功组进行新编健身八段锦功法24周干预,每周锻炼6 d,每天90 min的练功;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运动。观察2组患者试验前后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人血清视黄醛结合蛋白4(RBP4)等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练功组试验后其腰围、WHR、FPG、TG、HbAlc和血清RBP4水平与试验前及对照组试验后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练功组试验后HDL-C水平与试验前及对照组试验后相比与明显升高(P<0.05)。结论:长期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可降低肥胖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身体的部分肥胖和血脂指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对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血压及体成分的影响。方法:100名血脂异常志愿者随机分为膳食纤维—麦膳干预组和膳食纤维—麦福对照组,分别给予麦膳和麦福45g/d,两组均进行营养宣教,持续8w。于干预前、干预4w和8w后分别进行血脂、血压和体成分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100名血脂异常志愿者中,有90人(90%)最终完成营养干预实验。与干预前比较,分别干预4w和8w后,两组的血脂、收缩压(SBP)、体重、体质指数、体脂肪量(BFM)、体脂百分比(PBF)和内脏脂肪面积(VFA)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8w后,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BFM、PBF和VFA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纤维—麦膳和麦福能够明显改善血脂、血压和体成分;麦膳对TC、TG、BFM、PBF和VFA的干预效果优于麦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祖细胞(EPCs)CD34+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为观察组,哈族健康对照组79例,测量血压(BP)、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EPCs CD3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EPCs CD34+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血浆EPCs CD34+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呈负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中收缩压、甘油三酯是影响血浆EPCs CD34+水平的独立因素,在对照组中总胆固醇、体重指数是影响血浆EPCs CD34+水平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PCs CD34+水平与血压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强化间歇训练(Ⅱ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肥胖大学生体重指数(BMI)、血压和心肺机能的影响,比较二者对其改善的效果。方法:24名肥胖大学生,随机分成ⅡT组和MICT组(n=12),进行12周(3次/周)的训练,比较试验前后受试者BMI、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肺活量体重指数(VCWI)和台阶指数(STI)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后,ⅡT组和MICT组BMI、SBP、DBP和RHR出现下降,肺活量BMI和台阶指数出现上升(P<0.05),MICT组BMI、DBP和STI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T提高肥胖大学生BMI、SBP、RHR、VCWI和STI的幅度更大,其中对VCWI的改善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均能改善肥胖大学生的BMI、血压和心肺机能,且强化间歇训练的改善效果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对子痫前期(PE)大鼠滋养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取妊娠10 d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0、40、60 mmol/L LUT (LUT-L、LUT-M、LUT-H)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皮下注射100 mg/(kg·d)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建立PE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注射6 d。妊娠16 d的大鼠分别予以20、40、60 mmol/L LUT腹腔注射,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注射5 d。测量各组大鼠妊娠10、16、21 d尾动脉血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妊娠21 d,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滋养层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滋养层组织B淋巴细胞瘤-2 (Bcl-2)、Bcl-2相关X蛋(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 (p-PI3K)、蛋白激酶B (Akt)、磷酸化AKT (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eNOS (p-eNOS)蛋白表达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结果妊娠10 d,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16 d,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UT-L组、LUT-M组、LUT-H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含量升高(P均< 0.05);妊娠21 d,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UT-L组、LUT-M组、LUT-H组收缩压[(110.33±3.67)比(147.28±4.16),(131.29±4.31),(124.46±4.27),(118.54±4.18)mmHg]、24 h蛋白尿、细胞凋亡率[(1.38±0.34)%,(43.45±3.72)%,(39.21±3.53)%,(27.86±3.41)%,(23.21±3.28)%]和Bax蛋白表达量均升高;Bcl-2、p-PI3K/PI3K (1.06±0.09比0.25±0.02,0.37±0.03,0.57±0.06,0.73±0.08)、p-Akt/Akt(0.87±0.08比0.11±0.01,0.23±0.03,0.56±0.07,0.78±0.06)和p-eNOS/eNOS蛋白表达水平(0.85±0.07比0.09±0.01,0.16±0.02,0.38±0.04,0.69±0.07)均降低(P均< 0.05)。与模型组比较,LUT-L组、LUT-M组、LUT-H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滋养层组织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p-PI3K/PI3K、p-Akt/Akt和p-eNOS/eNOS蛋白表达量升高(P均< 0.05)。 结论LUT可抑制PE大鼠滋养层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eNOS信号通路激活,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异特点及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腰围分为腹型肥胖组(n=85)和非腹型肥胖组(n=89)。所有受试者监测24h-动态血压[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DBP)、血压变异系数(CV)]和颈-桡动脉脉搏传导速度(crPWV),分析24h-动态血压变异性、节律性特点和crPWV的影响因素。结果:腹型肥胖组患者非杓型血压、24h-SBP-CV、24h-DBP-CV、dSBP-CV、nSBP-CV、夜间SBP下降率以及crPWV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P<0.05),腹型肥胖组患者动脉僵硬度增高发生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患者(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腹型肥胖组患者腰围与夜间SBP下降率(r=0.338)、24h-SBP-CV(r=0.279)、24h-DBP-CV(r=0.259)、dSBP-CV(r=0.208)、nSBP-CV(r=0.317)、crPWV(r=0.543)呈正相关性(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LDL-C、夜间SBP下降率、24h-SBP-CV和nSBP-CV是crPWV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腹部脂肪沉积对老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异性和动脉僵硬度有显著影响,部分24h-动态血压参数与动脉僵硬度有关,控制腰围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点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探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血清Ghrelin水平的影响及其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32~35 w早产儿共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根据情况适当补充葡萄糖液及电解质液;观察组在给予母乳喂养的同时,加以肠外营养干预。采集患儿脐血、第72小时和第7天时股静脉血,测量患儿身高、体重及头围,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Ghrelin浓度。观察两组患儿血清Ghrelin浓度变化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肠外营养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清Ghrelin浓度和身高、体重、头围均无差异(P>0.05)。肠外营养干预后,72 h[(0.805±0.146) vs(0.673±0.156)ng/mL]和7 d[(1.008±0.146)vs(0.847±0.156)ng/mL]均有观察组患儿血清Ghrelin浓度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在第7天,观察组患儿体重[(2.580±0.278)vs(2.439±0.305)kg]、身高[(45.084±2.896)vs(43.990±2.332)cm]和头围[(30.747±1.065)vs(30.415±0.917)cm]均较对照组高。结论:肠外营养可调节早产儿血清Ghrelin浓度,有效提高患儿体格发育,最终实现追赶性生长,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合肥市包河区高血压罹患现状,分析影响高血压的相关膳食因素以及体力活动因素,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为更好地开展预防高血压为主的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基础依据,减少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生。方法:选择在2014 年 6月~2014 年12 月合肥市包河区的1 899名15岁以上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获取详尽的记录。采用 t 检验、χ2检验、Logistic 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显著性水准α取 0.05。结果:本次调查中,共调查1 899人,年龄47.14±17.87岁,男性956人、女性943人,高血压患病率27.96%(男31.38%、女24.50%)。统计检验结果显示,与非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年龄、BMI、腰围、基础代谢、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均较大(P<0.05)。每周3次及以上的高强度的工作、高强度的休闲活动、步行或骑自行车与高血压患病率呈负相关(P<0.05)。高血压组的睡眠时间少于非高血压组(P<0.05)。结论:较大强度的体力活动、充足而又良好的休息、适宜的体重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个体化膳食方案联合运动指导对肥胖患者体重控制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肥胖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运动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制定限能量均衡膳食方案(蛋白质20%、脂肪20%、碳水化合物60%)、观察组制定高蛋白膳食方案(蛋白质30%、脂肪30%、碳水化合物4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各体质量情况,内脏脂肪面积、体脂肪、肌肉量、身体总水分各人体成分数据,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各项代谢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各体质量情况和人体成分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体重、BMI、腰围、臀围和内脏脂肪面积、体脂肪含量、身体总水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TC、TG、HDL-C、LDL-C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HDL-C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的高蛋白膳食方案联合运动指导,可以助力肥胖患者控制超重,促进脂代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高血压组(A组136例)患者和正常血压组(B组50例),对其进行问卷及体格检查,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WHR)、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并加以分析。结果:A组患者占73.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腰围、高血压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0.01),B组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高的BMI、腰围、腰臀围比(WHR)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肥胖人群更容易发生高血压,而目前我国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大幅上升,至今仍无针对肥胖性高血压的指南。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有改善代谢以外的降压作用,ACEI有降压以外的改善代谢作用。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依那普利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76例诊断为肥胖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期为24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测定血脂(TG、TC、HDL-C、LDL-C)、BMI、腰围(WC)变化。每2周门诊随访并记录血压。结果:①经2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MDBP、MSBP)均明显降低,P<0.05,且二甲双胍+依那普利观察组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脂水平(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双胍+依那普利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作用而且能降低BMI,WC及血脂水平。是肥胖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期血压波动的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从江苏省人民医院选取于2018年4月~2021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10例MHD患者。将患者根据△收缩压(SBP)的绝对值大小,分为血压低波动组(84例,△SBP的绝对值大小<10 mmHg)和血压高波动组(126例,△SBP的绝对值大小≥10 mmHg)。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资料,MHD患者血压波动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门诊复查或电话的形式随访1年,统计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MHD患者透析期血压波动与透析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磷(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尿素清除指数(Kt/V)、超滤量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透析龄越长、iPTH升高、Kt/V下降、P升高、BMI升高是导致MHD患者透析期血压波动的危险因素,ALB上升为保护因素(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死亡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HD患者透析期血压波动受到透析龄、iPTH、Kt/V、P、ALB、BMI变化的影响,MHD患者透析期血压波动均会导致患者发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湘西地区农村7-15岁儿童体重指数、血压及其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地区怀化市,吉首市,张家界市农村地区,于2011年1月到3月对7-15岁儿童进行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体格检查法收集资料,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高血压诊断采用文献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评价肥胖和高血压。结果:1755名7-15岁儿童中,男性938人、占53.4%,女性817人占46.6%。男性BMI正常组838人、超重组7人和肥胖组30人,SBP分别为101.1±23.5 mmHg、103.9±12.0 mmHg、106.9±8.8 mmHg,DBP分别为66.7±9.0 mmHg、69.8±7.4 mmHg、71.7±9.1 mmHg。女性BMI正常组768人、超重组43人和肥胖组17人;SBP分别为101.3±35.1 mmHg、104.5±18.0 mmHg、109.1±9.8 mmHg,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分别为66.2±8.1 mmHg、71.1±8.8 mmHg、72.0±7.9 mmHg,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年龄和性别后,BMI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成独立正相关关系(P<0.05);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SBP发生率分别是1.3%、7.1%和15.2%,高DBP发生率分别是4.5%、9.2%和17.4%,高SBP发生率分别是5.3%、13.3%和32.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BMI与SBP和DBP密切相关,儿童超重和肥胖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且高血压发生率随肥胖程度的增加呈现成倍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