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2,4-D二甲胺盐是一种选择内吸性除草剂,用于清除果园、牧场、水域等环境中的藜、苋等阔叶杂草。本文明确了2,4-D二甲胺盐在防除鱼塘杂草过程中对淡水鱼类的毒性。【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试了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并明确了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结果】随着供试鱼苗在药液中暴露时间的延长,LC50。值逐渐减小。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369.27、339.20和438.47mg·L^-1。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6.93、33.92和43.85mg·L^-1。【结论与意义】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表现低毒。本研究为合理使用2,4一D二甲胺盐防除水生杂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2,4—D在玉米幼叶培养中的歧义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玉米幼苗第二片叶的组织培养中:1.接近叶基的细胞对2,4-D敏感性强,而离叶基较远的细胞对2,4-D敏感性则相对弱;2.在0.02—6mg/L浓度下,2,4-D能刺激细胞进行分裂,而在20—40mg/L浓度时,2,4-D则起抑制作用;3.离叶基21mm以上的叶细胞失去对各种浓度2,4-D的反应能力;4.2,4-D诱导的愈伤组织,大多是由一些原先处于抑制状态的根原基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化感物质衍生物吡喃酮对不同谷子品种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化感物质开发新型除草剂是植物化感作用在绿色农业应用中极具开发潜力的杂草控制策略。前期研究发现,化感物质衍生物吡喃酮具有显著的杂草抑制效果,但其对作物安全性,尤其是对除草剂极为敏感的杂粮作物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采用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将其与市售除草剂2,4-D对20个谷子品种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除晋汾109号对高浓度2,4-D比较敏感外,吡喃酮和2,4-D对其他品种的萌发率无显著影响。盆栽试验表明,吡喃酮显著提高了谷子的叶绿素含量,增幅达9.0%~67.9%,其中对冀谷42号的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吡喃酮对谷子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无显著影响,而2,4-D对不同品种谷子荧光参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吡喃酮处理下吨杂16号、冀谷39号、冀谷41号和晋谷28号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上升幅度显著高于2,4-D。表明化感物质衍生物吡喃酮对谷子幼苗期生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望成为谷田新型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4.
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初步研究了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影响.在对数生长 期的藻液中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2,4-D溶液,然后进行胁迫培养(25℃、24h、5000Lx连续光照 营养盐饥饿),诱导细胞内虾青素的合成积累.在诱导过程中,显微观察不同浓度2,4-D处理后细胞形态和虾青素积累的动态变化,并定期取样测定虾青素含量.结果表明,20.0mg/L的2,4-D能够明显促进雨生红球藻中积累虾青素.它不仅可以加快虾青素积累进程(比对照提前15 d),而且比对照能提高13.4%的虾青素产量.  相似文献   

5.
选用10种含不同浓度2,4-D、Dicamba及2,4-D与Dicamba组合的诱导培养基和3种含0.01mg.L-1 2,4-D和不同浓度ZT的分化培养基,研究Dicamba、2,4-D、ZT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4-D与Dicamba组合的诱导激素在再生分化上显著优于2,4-D和Dicamba。以添加1.5mg.L-1 2,4-D和0.5mg.L-1Dicamba为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添加1mg.L-1 ZT和0.01mg.L-1 2,4-D对愈伤组织分化效果为最佳,绿苗分化率最高可达90%。分化培养基中1mg.L-1 ZT有利于根的分化。该研究结果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新疆主栽小麦品种的遗传转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琯溪蜜柚果实粒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6-BA、GA3、2,4-D不同浓度组合幼果期涂抹果柄对溪蜜抽果实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果实粒化指数影响的大小依次为:6-BA、GA3、2,4-D,三种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组合以6-BA300mg/L、GA3100mg/L、2,4-D10mg/L对减轻果实粒化指数效果最好。本研究还对筛选组合进行两年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组合对减轻果实粒化程度有较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别在水培和砂培条件下进行了2,4-D诱导固氮螺菌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在小麦根上的结瘤试验,结果表明2,4-D能诱发它们在小麦根系上形成“类根瘤”,扫描电镜结果证明只有个别细菌进入小麦根瘤细胞内,在细胞间隙有较多的细菌。用乙炔还原法仅检测到接种大豆根瘤菌的小麦根瘤有微量的固氮酶活性,但在盆栽植株的生长方面,看不到2,4-D,2,4-D+固氮螺菌或2,4-D+根瘤菌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实踐中,2,4-D一般用来除莠、抑制发芽等,但是,2,4-D在抑制大蒜发芽上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赵同芳等指出,用0.005%和0.01%的2,4-D在大蒜收获前12天或28天噴叶后,不仅不能抑制大蒜在貯藏中的萌芽,反而促进了芽的生长。那么,2,4-D对大蒜的生长能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紫背天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器官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紫背天葵种子、种胚异形苗及试管苗叶片的脱分化和植株再生的三种类型:(1)通过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植株。(2)促使无菌苗叶片产生多生长中心,从而长成小植株。(3)由愈伤组织分化根后再分化出芽而成植株。在以 SH 培养基附加0.5 ppm 2,4-D、2ppmP-CPA、0.1ppmKT 和 MS 培养基附加0.1ppm 2,4-D、2.5ppm NAA、0.25ppm KT 得到愈伤组织。比较了不同浓度的 2,4-D 和不同浓度的蔗糖对愈伤组织发生的效应,得出1ppm2,4-D 效果好,蔗糖以3%为宜。发现愈伤组织来源于 MS 及用 MS 为基础的分化培养基,分别比来源于 SH 及用 SH 为基础的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高。比较试验了 BA 和2ip 的分化效率,在0.25—2ppm 范围内 BA 对紫背天葵愈伤组织分化效率高。细胞学实验表明,叶片长出的小植株起源于表皮细胞。利用试管无菌苗叶片直接诱导植株的方法,可作为快速无性繁殖紫背天葵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将来源于‘徐薯18’叶片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在含有不同2,4-D浓度的液体MS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悬浮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分裂方式和发育途径:2,4-D浓度为1 mg/L时,细胞均等分裂,增殖迅速;不含2,4-D时,细胞多进行不均等分裂,并发育成体细胞胚。不同2,4-D浓度中培养的悬浮细胞,其胞外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方式有很大差异,并与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从稗草花序培养诱导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含有各种浓度2,4-D的MS培养基上,从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的幼嫩花序切断诱导出一种白色密实,有结构的胚性组织。组织学研究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此白色愈伤组织系由发育阶段不同的胚状体所组成。典型的胚状体具有二极性,并带有盾片、胚芽鞘和胚根鞘等结构。此胚性愈伤组织在四个月中经过多次继代培养仍然保持其胚性性质。降低2,4-D浓度或从培养基中撤除2,4-D,可诱导大量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利用化学除莠剂来消灭有害杂草乃近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解放以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极为重视。目前,用飞机大面积喷布2,4-二氯苯酚代乙酸(简称2,4-D)以消灭禾本科作物田里的双子叶类杂草也已经在东北等地区应用于生产实践,这是一件令人非常兴奋的  相似文献   

13.
灵芝漆酶转化除草剂2,4-D丁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灵芝ST(Ganoderma sp.ST)的漆酶在无氧化还原介质存在时能够直接转化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丁酯。对酶转化2,4-D丁酯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pH值、给酶量和反应温度。灵芝ST漆酶在pH值4.0~8.0和15~30℃的范围内均能够有效转化2,4-D丁酯(初始浓度0.5mg/L),在最适的pH值7.0、给酶量25U/L和温度30℃条件下,转化率随着酶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24h左右达到最高(〉99.5%)。酶活力在作用时间内稳定,并且用自来水代替缓冲液获得的转化率相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与大豆再生直接相关的基因,提高大豆转化率,解决大豆再生和转化困难的问题,以再生较好的东农50、再生较差绥农14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计不同2,4-D浓度处理及不同取材时间,测定与大豆再生相关的IAA、SOD、PAL以及再生率指标。结果表明:东农50在2,4-D浓度为8 mg/L、12 h处理下IAA浓度最大,比对照增加了76.9%,在2,4-D浓度为4 mg/L、4 h处理下SOD酶活性增幅最高,比对照增加了50.9%,在2,4-D浓度为4 m/L、8 h处理下PAL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了76.4%;绥农14在2,4-D浓度为8 mg/L、2 h处理下IAA浓度最大,比对照增加97.1%,在2,4-D浓度为4 mg/L、12 h处理下SOD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23.8%,在2,4-D浓度为2 mg/L、4 h处理下PAL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53.9%。东农50和绥农14均在2,4-D浓度为4 mg/L时再生率最高,分别为87.6%和79.5%。依照该实验结果进行取材,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与大豆再生直接相关的基因,解释再生作用机理,解决大豆再生和转化受基因型限制的难题,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及转化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是景天科植物中具有多种药用功能的植物,其肉质多浆的特点是愈伤组织成功诱导和培养的瓶颈。方法:以佛甲草的叶和茎为外植体,用正交试验对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2,4-D、6-BA和Kt)进行配置,在配置的18种培养基中筛选到适合佛甲草叶和茎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培养基配方。结果:MS+3%蔗糖+2,4-D2+Kt1和MS+3%蔗糖+2,4-D2+6-BA1培养基对茎和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达到70%和80%左右,而MS+3%蔗糖+2,4-D2+6-BA1更有利于佛甲草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结论:在愈伤组织培养中,佛甲草的茎和叶都可以作为优良的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通过组织培养手段提高佛甲草的药效成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枸杞悬浮培养条件下的胚状体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MS培养基上诱导宁夏枸杞下胚轴切段形成愈伤组织,并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观察了悬浮培养条件下胚状体的发生过程。<1>观察发现,细胞经悬浮培养几天以后,先形成胚性细胞团,再有胚性细胞团块形成一个或几个胚状体。较大的胚状体也可以形成新的次生胚状体。<1>影响胚状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激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实验采用的基本培养基为MS,比较适宜胚状体发生的激素是0.2mg/L 2,4-D。同样浓度的2,4-D,会抑制胚状体的进一步发育,用0.2mg/L6-BA代替2,4-D, 则胚状体可以进一步发育并形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17.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个小麦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预处理、不同2,4-D浓度及与KT组合、不同蔗糖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可提高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及再生苗率,2个材料的出愈率及再生苗率均达到90%和30%以上;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2,4-D浓度对出愈率及再生苗率的影响与基因型有关,2,4-D浓度为1~2 mg/L更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附加KT能缓解高浓度2,4-D对再生苗率的抑制作用,而对于在1、2 mg/L 2,4-D的培养基中附加KT则不表现这种作用;蔗糖浓度则在30 g/L条件下更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因此通过4℃低温预处理,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1~2mg/L 2,4-D及30 g/L蔗糖亦可促进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相似文献   

18.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3个小麦材料与不同玉米品种进行杂交,用含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的100 mg/L 2,4-D溶液和3%DMSO与2,4-D配比处理两种方法诱导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结果表明,在不同DMSO处理中,2%体积分数的DMSO最佳处理平均得胚率最高为15.8%,3%处理最低(7.1%),二者差异显著;在激素配比试验中,以授粉后48 h采用小花滴注100 mg/L 2,4-D溶液、授粉后72 h再次采用小花滴注并穗下茎节注射3%DMSO的100 mg/L 2,4-D溶液的处理得胚率最高(14.1%),但与3%DMSO的2,4-D 1次处理(13.4%)2、,4-D 1次处理(12.7%)、2,4-D 2次处理(10.6%)和3%DMSO的2,4-D 2次处理(12.6%)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这5种处理的得胚率均与对照和未授粉只进行3%DMSO的2,4-D 1次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将正交实验利用到地被菊花序轴组织培养的激素种类与浓度的筛选中,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选取了3种激素,6-BA、NAA、2,4-D,3个浓度,1水平、2水平、3水平,做了9组试验,每组重复6次,共54次试验,用直观分析的方法,找到了诱导地被菊花序轴愈伤和芽的激素浓度组合的试验最优与趋势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对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胚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3个小麦材料与不同玉米品种进行杂交,用含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的100 mg/L 2,4-D溶液和3%DMSO与2,4-D配比处理两种方法诱导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结果表明,在不同DMSO处理中,2%体积分数的DMSO最佳处理平均得胚率最高为15.8%,3%处理最低(7.1%),二者差异显著;在激素配比试验中,以授粉后48 h采用小花滴注100 mg/L 2,4-D溶液、授粉后72 h再次采用小花滴注并穗下茎节注射3%DMSO的100 mg/L 2,4-D溶液的处理得胚率最高(14.1%),但与3%DMSO的2,4-D 1次处理(13.4%)2、,4-D 1次处理(12.7%)、2,4-D 2次处理(10.6%)和3%DMSO的2,4-D 2次处理(12.6%)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这5种处理的得胚率均与对照和未授粉只进行3%DMSO的2,4-D 1次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