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的分离和菌种初步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长膜的醋醅中分离出一株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产量较高且稳定的醋酸菌M12。根据《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和《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对醋酸菌M12进行了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分析、测定了G+Cmol%含量,初步鉴定该菌为醋化醋杆菌木质亚种(Acetobacter xylinum subsp.xylinum,又称木醋杆菌)。  相似文献   

2.
1991年我们从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村乡的水稻根际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光合细菌N9281(Photosynthetic bacteria N9281)。对光合细菌N9281的细菌学鉴定,我们主要按照[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1978)一书及伯捷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及第九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为光合细菌N9281菌株  相似文献   

3.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Buchanan,R.E.& N.E.Gibbons主编,第8版在1974年由Williams & Wilkins Company出版。这是一本细菌(包括放线菌)鉴定方面的权威性手册,由美国微生物学会组织一个委员会主编,世界各国的有关专家共同用英文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4.
具有抑菌活性的海洋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海洋细菌对于开发和利用海洋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6份海泥样品中共分离到78株海洋细菌,以6种细菌作为敏感指示菌,采用覆盖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拮抗试验,17株海洋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对其中2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海洋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耐盐试验,运动性观察,过氧化氢酶测定,明胶液化试验,硫化氢产生试验,石蕊牛奶试验,糖类发酵,硝酸盐还原等特性分析,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进行分类鉴定,它们分别应归属为气单孢菌属(Aeromonas sp.)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5.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1923年以来,已有九个版本,每个版本都反映了当时细菌学发展的新成就。近年来,由于细胞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渗透,大大促进了细菌分类学的发展,使分类系统与真  相似文献   

6.
2023年是《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出版一百周年。《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的诞生,旨在建立起原核微生物分类的明确标准,开启对原核微生物分类学探索的使命。随着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其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及学科交叉,微生物分类学逐渐发展为以系统发育和多相分类为基础、研究微生物物种进化与生物学特性和物种间相关性的学科,因此新发现的微生物物种及其生物学特征信息增加迅猛,该手册在2015年改名为《伯杰氏古菌与细菌系统学手册》,并采用了电子版,使得更新快捷,为原核微生物系统分类学领域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是微生物系统分类学的经典之作,为微生物学者提供微生物物种分类信息的同时,也在引领该领域的学者探索更为广阔的微生物世界。“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学会”于2009年成立,旨在促进国际微生物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原核微生物系统分类学的发展。本综述全面回顾了《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和“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学会”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治理工业领域中微生物对杀菌剂的抗药性,从工业产品、原料及水样中采集腐败微生物,细菌按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API鉴定系统及16SrDNA序列分析,真菌按《真菌鉴定手册》及18SrDNA序列分析分别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杀菌剂的最小抑制浓度(MIC)来评估微生物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腐败微生物中革兰氏阴性细菌约占46.91%,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等;革兰氏阳性菌约占32.71%,主要种属为芽孢杆菌属、微杆菌属、李斯特氏菌属及球菌等;真菌约占12%,主要包括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MIC测试结果显示,主要抗药性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约占33.78%,平均抗性水平达到36mg/L,且传代不稳定。结论认为,工业上微生物污染主要由细菌耐药性引起,细胞膜结构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在该类杀菌剂抗药性产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放线菌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成林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1):51-55
放线菌分类学研究进展姜成林(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昆明650091)伯杰手册是世界公认的细菌(包括放线菌)分类鉴定的权威著作。1989年出版了《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4卷[1]。这一卷全是放线菌,由英国著名放线菌学家Williams主编。与1...  相似文献   

9.
产高活性抗癌物质的粘细菌的定向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细菌是一类复杂的具有多细胞行为的原核生物,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粘细菌能够产生丰富的活性物质,并且具有菌株特异性,为人类不断发现新的活性物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以3株肿瘤细胞系为筛选模型,采用MTT法,对370多株分离的粘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向筛选,获得六株产高活性物质的粘细菌,并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初步把这六株菌株归属到属。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从土壤筛选所得1株芽孢杆菌并对该菌进行鉴定.方法 通过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Gen Bank登录号为: JN609382)。结果 形态学观察:菌落呈圆形,白色微黄,中央凸起,半透明,长时间培养容易形成褶皱;革兰染色为阳性;芽孢中生,周生鞭毛,细长且多。生理生化特征:参照《常见细菌手册》和《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其中接触酶反应、V-P测定、卵磷脂以及革兰染色呈阳性;能够利用D-葡萄糖、D-木糖、D-甘露醇产酸,并能使淀粉水解;不能利用丙酸盐,不能形成吲哚,不能水解酪氨酸,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特征一致。分子生物学鉴定:在Gen Bank上经过BLAT分析,其与枯草芽孢杆菌的相似性最高(99%)。结论 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1.
医用立克次体,即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立克次体,按《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主要是指立克次体族中的三个属,即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柯克斯体属(Coxiella)及罗沙利马体属(Rochalimaea)。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陆续分离出一些新的立克次体,它们与  相似文献   

12.
几株产活性物质的海洋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海泥、海水及海洋动物中分离到数十株细菌 ,对其产生活性物质的菌株进一步筛选 ,得到产蛋白酶、淀粉酶和抑菌活性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几株海洋细菌 ,将其中的活性高的四株菌纯化后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对革兰氏染色、个体及群体形态观察、糖类发酵、硝酸盐还原等生理特性的研究 ,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 ,它们分别应归属为欧文氏菌属 (Erwiniasp .)、气单孢菌属 (Aeromonassp .)、微球菌属 ( (Micrococoussp .)、和假单孢菌属 ( (Pseudomonassp .)。  相似文献   

13.
革兰氏阴性杆菌、弧菌新编码鉴定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种类不同,其生化特征不一。本文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弧菌等4个科、36个菌属、103个种及4个生物群的细菌进行7位数编码,建立了新革兰氏阴性杆菌、弧菌编码鉴定法。为此,编著《革兰氏阴性杆菌、弧菌新编码鉴定手册》,介绍此法的理论、有关技术及编码检索表。制备出发酵型与氧化型共用的一套鉴定系列培养基,并对部分培养基作了改良。使用新编鉴定法鉴定23个菌属709株标准菌株及临床参考菌株,与常规法鉴定结果的鉴定符合率为97.74%。本法的操作简单。判定容易,应用面广,是目前我国的最佳方法,适合基层实验室使用。与法国的  相似文献   

14.
高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分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益  吕淑霞  马镝  林英  黄艳 《生物学通报》2007,42(11):52-54
目的在于筛选一株高产壳聚糖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对长白山天池边的土样进行筛选,获得一株产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最大酶活力达0.325U/mL。经16S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与Beta proteobacterium的同源性高达99%。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9版),将该菌株鉴定为Beta proteobacterium属的一个种,定名为Betaproteobac-tenure sp.T1。  相似文献   

15.
一株A型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四川成都、重庆、若尔盖,新疆乌鲁木齐,宁夏固原共采集土样319份进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在若尔盖土样中分离到一株厌氧芽孢杆菌,按《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的方法进行了生物学测定、生理生化试验,并测定了其DNA中G+C mol为24.9%,鉴定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经血清学试验进一步鉴定为A型肉毒梭菌,编号为As-3。  相似文献   

16.
几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鑫  马桂荣 《生物技术》1994,4(1):37-39
通过厌氧分离技术,从鸡肠道和西红柿花面分离得到五株产乳酸细菌,根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1]鉴定SB1、SB2451、SB3151均为干酪乳杆菌(L.casei),A、SA则可能是乳酸菌的一个新种。五株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产量均达到96%以上.对抗生素等药物及低pH有一定耐受性,是益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优良菌种[2]。  相似文献   

17.
具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茵  鲁欣 《生物技术》2006,16(4):30-33
目的: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对细菌群体感应有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为以致病菌群体感应系统为靶点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药用资源。方法:从海水中分离纯化细菌菌株,采用根癌农杆菌平板筛选模型筛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细菌,对筛选出的海洋细菌进行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测定,根据《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结果:从217株海洋细菌中筛选出1株能显著抑制细菌群体感应效应的海洋细菌Y2,该海洋细菌具有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典型特征,其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蜡样芽孢杆菌16S rDNA的部分序列有100%的同源性。结论:海洋环境中也存在具有抑制细菌群体感应活性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自土壤中分离到两类能在碱性培养基中生长并产生环状糊精葡糖基转移酶的细菌。经鉴定,一类属芽孢杆菌,另一类为无芽孢的杆状细菌《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版)和现有其他分类文献均未见其分类位置,拟订为新属碱杆菌属(Alcalibacterium gen. Nov.)和新种产环糊精碱杆菌(Alcalibacterium cyclodextrtmogenes sp. Nov.)。  相似文献   

19.
【背景】杨树溃疡病是一种主要由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杨树枝干病害,危害严重。前期从杨树中分离到一株内生拮抗细菌N6-34,研究表明该菌株拮抗效果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目的】对拮抗细菌N6-34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活性物质组分的结构。【方法】通过硫酸铵盐析、甲醇抽提、分子筛、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N6-34菌株的抗菌活性物质,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N6-34菌株发酵液经多步分离纯化,共获得14个组分,其中有13个组分具有抗菌活性,经一级质谱分析,获得了13种抗菌活性组分的分子量;经二级质谱分析,将13种抗菌活性物质鉴定为Fengycin A或Fengycin B的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结论】从N6-34菌株发酵液中分离获得了13种抗菌成分,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益  吕淑霞  马镝  林英  黄艳 《生物技术》2007,17(6):16-19
目的:筛选一株高产壳聚糖酶的菌株。方法: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在培养基中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对长白山天池边的土样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一株产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最大酶活力达0.325U/ml。结论:经16S 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与Beta proteobacterium的同源性高达99%。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将该菌株鉴定为Beta proteobacterium属的一个种,定名为Beta proteobacterium sp.T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