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硝基咪唑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厌氧菌感染症的临床治疗,近几年厌氧菌5-硝基咪唑抗性菌株的报道有所增加。本文介绍分离自类杆菌的编码抗5-硝基咪唑抗性质粒pIP419的研究结果。pIP419分子量为10kb,已建立了限制性内切酶物理图谱。该质粒可通过接合和转化在不同的菌种或菌株间转移。质粒上负责质粒复制和转移的基因片段已被定位和克隆。 相似文献
2.
3.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 ,不同的消化道疾病患者 ,胃黏膜微生物群的检出率、菌种、数量均有不同 ,其中胃癌组微生物群改变最明显。为了解微生物与胃癌的相关性 ,对 5 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了无芽孢厌氧菌的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 ,胃癌病变的中心部位与癌旁组织的无芽孢厌氧菌的检出情况不同。胃癌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厌氧菌 (优杆菌、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等 ) ,占检出菌株的 6 4 .86 %(48/74 ) ,其中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菌株为 5 9.4 6 % (44 /74 )。癌旁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厌氧菌 (类杆菌、梭杆菌、紫单胞菌、韦荣球菌 ) ,占检出细菌的 5 7.14 % (2 4 /42 ) ,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菌株为16 .6 7% (7/42 )。胃癌的病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胃癌组织中检测到无芽孢厌氧菌对胃癌的形成起到的作用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类肌肽4(5)-丙氨酰胺-5(4)-羧酸咪唑的酶促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肽(β-Ala-L-His)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医药等领域。应用微水相酶促合成类肌肽,效率高价格低,且具有相似性质,开发前景广阔。本研究以L-丙氨酸和4,5-二羧酸咪唑制备类肌肽4(5)-丙氨酰胺-5(4)-羧酸咪唑,正交实验下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四氢呋喃:pH8磷酸缓冲溶液=10:1.6(V/V),L-丙氨酸:4,5-二羧酸咪唑=1:3(m/m),α-胰凝乳蛋白酶:底物=1:200(m/m),35oC下磁力搅拌1.5h。硅胶G60薄层色谱(TLC)分离反应产物,Rf=0.81处出现新斑点;刮下该点纯化后进行紫外扫描,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核磁共振,紫外光谱253nm处吸收明显增强,310nm处出现新吸收峰;253nm、310nm、330nm高效液相色谱保留时间均为4.0min;13C核磁共振显示8组碳原子。结合胰凝乳蛋白酶的催化机理,得出产物结构为4(5)-丙氨酰胺-5(4)-羧酸咪唑。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白念珠菌内不同光敏剂浓度下生成原卟啉IX(Pp IX)的水平及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对白念珠菌的抑菌率,为临床选择最佳光敏剂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悬液,与ALA避光孵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 IX产生情况,MTT法测定5-ALA-PDT对白念珠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白念珠菌与ALA避光孵育后有荧光物质Pp IX产生,ALA光敏剂浓度与Pp IX强度呈正相关,当ALA浓度到达300 mg/m L时,Pp IX强度将不再增加。对照组无荧光物质出现。结论 ALA-PDT对白念珠菌抑制效应同光敏剂浓度密切相关。这为临床ALA-PDT治疗白念珠菌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蒿素类药物抗柯萨奇B组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萨奇病毒B组 3型 (CVB3 )可以引起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手段。青蒿素类药物是目前疗效最佳和稳定的抗疟疾药物 ,并且具有比较明显的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及一定的抗疱疹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作用。为探讨青蒿素类药物的抗柯萨奇病毒作用 ,本研究以柯萨奇病毒B组 3型 (CVB3 )感染HeLa细胞为实验模型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 ,观察与分析青蒿素、蒿甲醚等药物对CVB3 的直接灭活、阻断吸附和抑制复制的作用。本研究以青蒿素和蒿甲醚为实验用药 ,以病毒唑为对照药 ,并将各种… 相似文献
7.
8.
以3年生‘大金钩韭菜’为供试材料,采用10μmol·L-1的5-硝基愈创木酚钠(5-NGS)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析对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氨基酸组分、营养品质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活性的影响,以探索5-NGS对促进NO3-还原同化的相关机制。结果表明:(1)5-NGS处理使韭菜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等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58.7%、26.5%、179.4%、131.3%,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26.1%。(2)5-NGS处理韭菜叶片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分别显著提高49.5%、25.0%,氨基酸总量及其组分含量也显著增加,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3)5-NGS处理使韭菜叶片的PSⅡ电子传递速率显著增加11.3%,其生物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也显著增加。研究认为,韭菜叶面喷施5-NGS使得末端的蛋白质合成活性增强,拉动了游离氨基酸向蛋白质的转化,同时调动了转氨作用的积极协同配合,还可能调动碳同化产物的协同配合,促进了前端硝态氮转化为谷氨酸和衍生氨基酸,从而降低了韭菜叶片的NO3-累积,并改善营养品质,促进了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9.
产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产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接种.对分离出的2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 phylococcs aureus,Sau),用头孢菌素显色法测定其β-内酰胺酶。结果2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产β-内酰胺酶171株,产酶率为77.7%,产酶株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及复方新诺明敏感外,对其它的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其中青霉素G、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99.4%,红霉素为86.1%。结论产β-内酰胺酶株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呈现高度耐药,临床治疗不宜使用此类抗生素,提示临床选择药物时,应在药敏试验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12株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鉴定分离到的葡萄球菌,并检测其产β-内酰胺酶情况及对20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51株葡萄球菌中产β-内酰胺酶212株,产酶率为84.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31株(61.8%),表皮葡萄球菌32株(15.1%),溶血葡萄球菌30株(14.2%)为主。以上菌株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替考拉宁、利福平、呋喃妥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甲氧苄胺嘧啶和莫匹罗星敏感外,对其他抗菌素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其中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红霉素为65.1%,苯唑西林53.3%,克林霉素为50.9%,四环素为47.6%。结论临床应积极进行病原学及耐药监测,并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一旦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必须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观察了替硝唑对类杆菌,经腹腔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替硝唑对脆弱类杆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感染的小鼠,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两株菌感染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分别为11.15mg/kg和13.04mg/kg。与甲硝唑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分离并鉴定了329例成人牙周炎龈下优势厌氧菌群,并对不同病程中的菌群变迁、厌氧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成人牙周炎龈下标本中厌氧菌阳性检出率为97.9%,其中以牙龈紫质单胞菌检出率最高(38.5%),具核梭杆菌次之(18.9%).随着牙周病变程度的加重,牙龈紫质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产黑色素普氏菌、星群厌氧链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的检出率增高(P<0.05),小韦荣球菌的检出率下降(P<0.01),表明前5种厌氧菌在AP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小韦荣球菌与之无关.替硝唑、甲硝唑和克林霉素对43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1~8,2~8和4~16 mg/L,对278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16~32,16~64和4~16 mg/L,表明替硝唑和甲硝唑体外抗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效果优于克林霉素,抗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作用不如克林霉素. 相似文献
13.
子宫颈炎的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3例子宫颈炎症患者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结果全部阳性,阳性率100%,其中厌氧菌和需氧菌阳性率分别为28.3%和15.1%,混合阳性率56.6%。分离出厌氧菌85株,需氧菌59株。前者以消化链球菌多见,占32.9%,次为类杆菌(28.2%);后者以葡萄球菌具多,占23.7%,次为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18.6%和16.9%)。并对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2013,30(8):1622-163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ime-of-day effects on fatigue during a sustained anaerobic cycling exercise. Sixteen healthy male competitive cyclists were asked to perform a 60 s Wingate test against a braking load of 0.087?kg.kg body mass?1 during two experimental sessions, which were set up either at 06:00 or 18:00?h in counterbalanced order. There was only one session per day with a recovery period of at least 36?h between the two sessions. Each subject was trained to perform the test. The body mass used to determine the braking load was that of the first test session for each subject and remained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two test periods. During the test, peak power (PP), mean power during the first 30 s (MP30 s) and the full 60 s of the test (MP60 s), and fatigue (i.e., the decrease in power output values throughout the exercise)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diurnal variation in anaerobic power output. PP, MP30 s, and MP60 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18:00 than 06:00?h, with gains equal to 8.2, 7.8, and 7.8%, respectively. Moreover, all the power output values recorded in the even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recorded in the morning, indicating that fatigue induced by this exercise is not affected by time-of-day in male competitive cyclists.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freedom and complexity of pedalling could allow adaptations in movement patterns, as a function of time-of-day, in order to maintain higher performance in the evening. For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the more complex the movements required to perform a sport, the more the time-of-day effect can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adapted to by the trained athlete, particularly in cyclic sporting disciplines such as swimming, running, rowing, and kayaking. (Author correspondence: damien. davenne@unicaen. fr) 相似文献
15.
16.
对98例具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做胃镜检查,取胃粘膜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不同的消化道疾病,胃粘膜微生物群均发生不同的改变,其中胃癌患者改变最明显,胃内微生物检出率最高,无芽胞厌氧菌检出率87.88%(29/33),其中产亚硝酸优杆菌检出率为57.60%(19/33),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菌株占72.70%(24/33)。这些细菌和胃癌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对19株产亚硝酸优杆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均耐药,对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7.
猴头菇抽提物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猴头菇抽提物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菇抽提物对乳酸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即使猴头菇抽提物的添加量达到10%,也不会对乳酸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离体条件下,猴头菇抽提物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效果明显优于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等双歧因子,在TPY液体培养基中添加2%的猴头菇抽提物可以使双歧杆菌活菌数从108个/ml提高到109个/ml。 相似文献
18.
氯苯对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CSB反应器处理含氯苯有机废水,主要研究了氮苯对颗粒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苯对处理葡萄糖自配水的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中的细菌有较强毒害作用,连续投加低浓度氮苯72d后,扫描电镜观察可发现颗粒污泥表面和内部细菌均明显受到损害,停止投加氮苯恢复运行30d和50d后,仍可观察到颗粒污泥内部细菌受损害的现象,且部分颗粒污泥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空洞;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粒径有较大程度的增大;但长期接触氯苯导致部分颗粒污泥解体,使得小粒径污泥增多,而大粒径污泥相应减少;氮苯对颗粒污泥的损害还表现在使大粒径颗粒的沉速减小,甚至导致部分颗粒污泥内部形成空洞而上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标本中优势厌氧菌群,检测厌氧菌分离株对5-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集165例未绝经和125例绝经阴道病患者以及84例未绝经和68例绝经正常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测定其pH。采用选择性厌氧培养基分离类杆菌、梭杆菌、乳杆菌、优杆菌、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将分离的厌氧菌株鉴定至种。同时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测定塞克硝唑、替硝唑、甲硝唑、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对760株厌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100%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7.6%未绝经和98.5%绝经正常妇女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厌氧菌。阴道炎患者标本中,类杆菌属、普氏菌属和紫质单胞菌属厌氧菌分离率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P<0.01),其中以多毛类杆菌、腐败类杆菌、脆弱类杆菌、产黑普氏菌、不解糖紫质单胞菌为优势菌群;梭杆菌属、优杆菌属、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厌氧菌分离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杆菌属分离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未绝经正常妇女和患者及绝经正常妇女和患者阴道分泌物pH分别为4.5±0.2、5.5±0.8、6.5±0.3和6.5±1.0。塞克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对355株革兰阴性厌氧菌M IC90值为1~8μg/m l,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则为4~16μg/m l;塞克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对405株革兰阳性厌氧菌M IC90值为8~32μg/m l,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则为4~16μg/m 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