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斌  叶冬青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3):99-103
近年来,人们发现了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并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它也广泛存在于其它几种肠道致病菌中。就耶尔森菌毒力岛HPI结构与功能及它在其它肠道致病菌分布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法,检测了大肠杆菌(CVCC1565)中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igh pathogenicity island,HPI)核心区的irp1、irp2、irp3、irp4、irp5及fyuA基因片段,并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岛的类似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E.coliCVCC1565菌株irp1、irp2、irp3、irp4、irp5及fyuA基因大小分别为799bp、414bp、798bp、504bp、758bp、948bp,与GenBank中公布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O:8 WA)HPI的irp1、irp2、irp3、irp4、irp5及fyuA基因同源性分别达到98%、98%、98%、95%、98%、98%。研究结果表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标准株(CVCC1565)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基因,这几个毒力岛基因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之间可能存在水平性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测定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噬菌体phiYe-F10的裂解谱,分析噬菌体phiYe-F10裂解能力与宿主毒力基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观察噬菌体phiYe-F10对213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6株假结核耶尔森菌和1株鼠疫耶尔森菌的裂解能力;同时对不同来源不同地区的小肠耶尔森菌进行黏附侵袭位点基因(ail)、肠毒素基因(ystA、ystB)、黏附素基因A(yadA)、毒力因子基因F(virF)、O∶3血清型特异性基因(rfbc)检测和血清型别鉴定。结果表明213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包括O∶3血清型84株(其中rfbc+78株),O∶5血清型10株,O∶8血清型13株,O∶9血清型34株,其它及未分型的共72株。携带毒力质粒的典型致病性小肠耶尔森菌(ail+,ystA+,ystB-,yadA+,virF+)77株,毒力质粒丢失的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ail+、ystA+、ystB-、yadA-、virF-)15株,其它非致病基因型121株。噬菌体phiYe-F10裂解71株O∶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其中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52株,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9株。对O∶5,O∶9血清型和其它菌株均不裂解,对O∶3的裂解率高达84.5%(71/84)。噬菌体phiYe-F10对假结核耶尔森菌和鼠疫耶尔森氏菌均不裂解。结论:phiYe-F10噬菌体是一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裂性噬菌体,在25℃时表现出一个典型的窄裂解谱,高度专一性裂解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hiYe-F10对典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裂解能力明显高于非致病性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相似文献   

4.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依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薛斌  谢春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2):87-91
本文报告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动物的8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并与前文报道的依钙性和毒力质粒对比。带毒力质粒的菌株均37℃阳性和25℃阴性,而无毒力质粒的菌株37℃和25℃均阴性。从而指出,带毒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有温度依赖的特性。同时证实,62株地方分离株均为毒力株,具有致病性。本文采用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试验方法具可靠、经济、快速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鼠疫耶尔森氏菌质粒上重要毒力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耶尔森氏菌含有3种质粒pMT1、pPCP1和pCD1,这3种质粒编码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多种重要毒力因子。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选定了18种可能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作为拟克隆和表达的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TA克隆技术、双酶切技术获得目的片段。这些目的片段再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一系列重组表达质粒,其中12个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有稳定的高效表达,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20%~40%。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质粒编码的毒力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作为新型疫苗选择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Y. pestis)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鼠疫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过3次大流行,均引起致命的瘟疫。由于自然疫源面积不断扩大和人口流动愈加频繁,我国的鼠疫防治形势依旧严峻。本文就鼠疫耶尔森菌的毒力因子、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胞内繁殖、宿主内播散等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有助于揭示鼠疫独特的致病和传播机制,为精准防治鼠疫提供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7.
鼠疫耶尔森菌能导致致病性极强的鼠疫,可作为生物武器使用。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组全长4.65Mb,GC含量为47.6%,含有3个重要质粒pFra/pMT1,pPst/pPCP1和pYV1/pCD1,其中质粒pFra/pMT1和pPst/pPCP1为鼠疫耶尔森菌独有。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富含大量的插入序列和假基因,存在频繁的基因内重组,以水平转移的方式获得外源基因。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鼠疫的发生、流行、暴发、致病机制研究和筛选鼠疫耶尔森菌治疗药物、研制疫苗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玲琼  王鹏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5):1955-1968
3种致病性耶尔森氏菌包括鼠疫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其噬菌体可用于耶尔森氏菌的诊断、防治和生态进化学研究。本文重点分析3种致病性耶尔森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史。将3种耶尔森氏菌噬菌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各菌的噬菌体受体进行总结,为研究及利用3种耶尔森氏菌噬菌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鼠疫耶尔森氏菌LcrV(V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鼠疫耶尔森氏菌作为鼠疫的病原菌,致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LcrV(V抗原)是最早发现的一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毒力决定因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LcrV的功能、在预防和治疗鼠疫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就LcrV功能、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赵彤  苏雅  孟娇  陈晶瑜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9):2972-2981
【背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菌。由于其生存环境与传染性生活方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暴露在各种生存压力中,而胞膜压力应答能力对维持其环境耐受性和毒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胞膜压力应答中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使用多粘菌素B破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细胞膜的稳定性,并从生长能力、运动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Rcs (Regulator of Capsule Synthesis)系统对多粘菌素B产生的胞膜压力的应答。【结果】多粘菌素B引起的细胞胞膜压力抑制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阻断Rcs信号途径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所恢复。对flhC、hmsS、hmsT等关键下游表型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分析结果表明Rcs双组分系统对由多粘菌素B诱导的胞膜压力作出响应,通过感知胞膜胁迫向胞内传递信号,积极地调控细菌增强对抗菌肽的抗性。【结论】明确了Rcs双组分系统在响应多粘菌素B压力胁迫中的特异性调控作用,加深了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环境应答机制...  相似文献   

11.
Ⅲ型分泌系统是目前细菌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分泌系统,也是致病性耶尔森菌包括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所共有的重要致病策略之一。简要综述了耶尔森菌Ⅲ型分泌系统的遗传构成、分泌装置的结构和组成、效应蛋白分泌及调控、效应蛋白的功能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家鼠盲肠、舌头和猪粪便、咽喉粘液以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检测家鼠盲肠、鼠舌头、猪粪便、猪咽喉粘液物、腹泻患者粪便的标本数分别为722、722、467、237和107份,共分离到6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2. 71%,5种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2. 63%、1. 39%、3. 85%、2.53%和7. 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 422,P = 0. 003);分离株包括致病株10株、非致病株51株,有1A、2、3三种生物型和0:3、0:5、0:8等多种血清型,以及六种毒力基因型。猪、鼠、腹泻患者标本检出致病菌株数分别为9、1、0株。结论新平县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猪、鼠、腹泻患者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重要宿主,分离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猪、鼠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3.
PCR快速鉴定鼠疫耶尔森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PCR检测方法,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快速鉴定。针对鼠疫耶尔森氏菌特异的一段染色体序列3a设计引物,扩增-276bp片段的鼠疫标识序列。应用该PCR反应体系,对我国17个生态型及1个待定的生态型共计27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及48株相关菌株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实验菌株均扩增出预期的276bp片段产物带,48株相关菌株均阴性,其检测灵敏度为100pg DNA。说明该方法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检测鉴定简便、快捷,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引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本文介绍了鼠疫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的一般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并对国内、外鼠疫疫情现状进行总结。目前鼠疫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已进入新的活跃期,世界卫生组织将鼠疫列为近20年来重新流行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当前,全球疫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我国人间鼠疫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处于明显回升势态,近10年流行逐渐下降,但防控形势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方法通过对5株鼠疫耶尔森菌和10株非鼠疫耶尔森菌的菌种检定、培养及灭活、抗原检测,组建鼠疫耶尔森菌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对参考品进行样品均匀性以及稳定性评估,组织5家实验室协作标定。结果参考品由5份阳性、10份阴性、1份最低检出量以及1份重复性样品组成,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协作标定结果显示:①5份阳性参考品阳性率100%;②10份阴性参考品阴性率100%;③最低检出量参考品的检出量不高于1.0×10~6个菌/mL;④重复性参考品检测反应结果应一致(酶联免疫法、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等CV<5%)。结论建立的鼠疫耶尔森菌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可用于相关试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鼠疫耶尔森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已测定完成,在染色体上有4000多个编码序列和149个假基因,并含有大量的插入序列,3个毒性质粒上也含有诸多与致病性有关的基因,本主要就鼠疫耶尔森菌的染色体及质粒pYV/pCD1,pFra/pMT1和PST/pPCP1的基因结构,组成特征和已知的毒性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BL21(λDE3)的表达系统,表达7个有活性的、与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传播及致病密切相关的调控子蛋白,并对这些蛋白与DNA的结合活性进行分析,为构建鼠疫菌毒力基因转录调控网络建立分子生化实验平台。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鼠疫菌调控子蛋白的表达菌株,所得菌株经IPTG诱导后能分别表达鼠疫菌CRP、Fur、PhoP、OxyR、OmpR、RcsB和RovA带His标签的融合蛋白;对这些蛋白与DNA的结合基序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通过体外凝胶迁移实验验证上述蛋白与靶DNA的结合活性。结果:表达了7种有活性的鼠疫菌调控子蛋白,这些蛋白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具有体外结合活性。结论:表达的7种调控子蛋白在鼠疫菌的传播致病中有重要作用,这些调控子蛋白与DNA体外结合实验平台的建立,是构建鼠疫菌毒力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建立鼠疫耶尔森氏菌IS1000周围序列多态性(ISCP)分析技术,并探讨其在鼠疫耶尔森氏菌分型中的应用,根据鼠疫杆菌CO92株IS100的基因序列在其两端设计两条向外延伸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获得的指纹图用RAPD,PHYLIP和Treeview软件分析,建立的ISCP分析技术稳定,可靠,利用该技术分析17个生态型的271株鼠疫耶尔森氏菌,扩增结果表明,指纹图有一定的差异,经RAPD,PHYLIP和Treeview分析可分为3个类型,IS100在鼠疫耶尔森氏菌染色体中虽然分布较广,但其周围序列变异较小,在遗传上较稳定,可作为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标志,研究该菌的分型与进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HPI)全岛缺失突变株,为进一步评价大肠埃希菌HPI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根据已知大肠埃希菌HPI基因序列设计PCR敲除引物,引物5′端有50 bp的拟敲除基因的同源臂,3′端为扩增引物,以pKD3为模板,扩增两侧含FRT位点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利用pKD46的λ重组系统替换E.coli ZL基因组上的毒力岛全岛基因,再利用表达Flp重组酶的质粒pCP20,可将FRT位点之间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删除,用鉴定引物进行鉴定并测序。结果构建的全岛缺失株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HPI)全岛缺失突变株。  相似文献   

20.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6):1142-1149
为制备并评价鲁氏耶尔森氏菌口服微球疫苗的免疫效果,实验采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海藻酸钠为疫苗载体,鲁氏耶尔森氏菌灭活疫苗为抗原,制备鲁氏耶尔森氏菌口服疫苗。以拌料口服方式进行免疫,通过血清非特异免疫指标、抗体效价、免疫保护率等综合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鲁氏耶尔森氏菌口服微球疫苗成球性好,粒径均匀,粒径(8.761.73) m,跨距0.47,包封效率94.51%,具备良好的抗酸性、肠溶性及高安全性的特点。将疫苗免疫斑点叉尾,能显著提高斑点叉尾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T-SOD)以及补体替代途径活性(ACH50);血清凝集效价于第5周达到峰值为1:8,至免疫后第8周仍能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口服鲁氏耶尔森氏菌微球疫苗的斑点叉尾获得的抗鲁氏耶尔森氏菌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5.52%。综上所述,实验制备的鲁氏耶尔森氏菌口服微球疫苗能够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病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