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一个国家旅游文化的兴盛与否,往往被视为国家经济发达程度与人民总体素质水准高低的风向标。包括旅游资源在内的南极资源属全人类所共有,这不是一句空话。发达国家南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证实,这些国家视南极科考与南极旅游同为国家南极权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国家,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民族,不仅在极地科学研究方面应有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南极的过程不断深入,其中,几个关键时间点分别是大航海时代、航空时代和航天时代。人类认识南极的几个阶段大航海时代:1774年,来自英国的库克船长在执行航海任务时发现了一片"隐约的大陆",即南极大陆。库克船长成为第一个进入南极圈的人,也由此拉开了世界各国南极探险的序幕。在南极探险的历史中,竞先到达南极点的故事最为人们熟知。1910年,英国海军上校斯科  相似文献   

3.
从1985年1月到1992年3月,全世界从事南极旅游的有关部门,共开船296个航次,把43000多名旅客送到了地球的最南端。到了近年,更是呈现旅游高峰,仅在1991至1992年夏季,就有大约6500名观光客到达南极。追溯历史,第一批旅游者登船到达南极始自1958年,以后逐年增多。这些旅游者虽然来自各个国家,但赴南极的航程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从智利、阿根廷或乌拉圭的港口出发,越过  相似文献   

4.
正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坐守在地球的最南端。其中,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被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故有"白色大陆"之称;其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人类已知的最为寒冷的高原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与大陆相连的浮动冰层,即陆缘冰,又称"冰架",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另外,南大洋面积约为77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22%左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一般将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统称为"南极"。南极其实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地理学上把南纬66度33分的纬线称为"南极圈"。在极圈内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同时,极圈也是划分温带与寒带的界限。因此,南极的范围其实要比南极圈的更大。南极腹地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仅有的生物就是一些简单的植物和一两少数昆虫,偶尔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但是,在靠近南极圈附近,  相似文献   

6.
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鹏  杨桂华 《生态学报》2007,27(7):2954-2963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是测度旅游环境影响的最新和有效方法之一,运用成分法构建了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探索出了以"串珠"状的旅游线路产品为对象、旅游行程为基础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运用该模型对云南香格里拉"八日游"典型旅游线路产品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旅游是一种生态消耗很大的生活方式,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生态足迹高于客源地居民人均日常生活消费生态足迹,也高于目的地居民人均日常生活消费生态足迹;②根据成分法,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可分为7个组分,其中行、食、住、垃圾是最主要的4个组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旅行距离的增加,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逐步聚集于行组分;③旅游产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生态效率差异很大,食、住等部门的生态效率较低,而游、娱等部门的生态效率较高。根据研究结果,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简化,简化模型可以对旅游者消费旅游线路产品所产生的生态消耗进行更加简洁、方便的测度。  相似文献   

7.
正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支持下,我们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南极植物保护与管理问题研究"专的题。本专题针对南极植物及微生物保护这个重要内容,以南极半岛、拉斯曼丘陵和维多利亚地等区域的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数量等为研究对象,结合南极条约《环境议定书》附件2的相关规定,对保护南极植物,防止外来物种损害南极生态环境,对南极植物采集等行为进行有效管控,为科学规范管理我国在  相似文献   

8.
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冰鱼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白血鱼",其科学研究意义和商业价值也为全球所关注,但其年龄与生长研究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50年来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南极冰鱼基本分类及其在南极海域的地理分布。在总结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渔获物体长频度法及钙化组织分析法等)的基础上,着重对南极冰鱼耳石处理及研究进行了归纳,通过耳石前处理(直接观察、燃烧和切割打磨)和轮纹鉴定等,对耳石研究中的耳石鉴龄方法、耳石形态学及耳石日轮等做了总结。通过总结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研究方面的困难和不足,如幼鱼耳石的处理方式及首轮形成的时间等,对今后中国开展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极端的环境造就了南极独特的生物群体, 其中鱼类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最具多样性的脊椎动物, 也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或终末宿主。南极鱼类寄生虫种类丰富, 是南大洋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南极鱼类及其寄生虫的营养关系可为阐释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变动提供重要的生态数据。虽然关于南极鱼类寄生虫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寄生虫的种类鉴定、区系调查和组织病理等方面。由于南极鱼类寄生虫研究跨度时间长、地域范围广, 相关研究较为零散。文章综述了南极鱼类寄生线虫、绦虫以及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宿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 并对今后开展南极鱼类寄生虫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南极局(BAS)的考察结果表明,受 地球温暖化的影响,狗尾草及石竹一类的高等植 物在南极大陆迅速地蔓延开来。这是英国科学家 首次向人们展示了反映南极植物分布变化的具体 资料。目前,在南极开花的高等种子植物有两种, 一种是属于石竹科的南极绿石竹,另一种是属于 禾本科的南极发草。其他的只有苔藓及地衣类植 物。科学家考察了位于南纬65度附近,靠近南美 大陆最南端属于南极半岛的三个岛。考察结果表 明,从1964年到1990年的20多年时间里,上述 两种高等种子植物有了大量的繁衍,其中南极绿 石竹的株数增长了5倍,南极发草的株数增长了  相似文献   

11.
南极海狗Arctocephalus gazella 属海狗科南海狗属,文名南极毛海狗(Kerguelen fur seal),生长在南极冰天雪地里,它的毛层很厚,加上皮下有一层10毫米左右的结缔组织。其中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神经、血管及脂肪,可抵御严寒。在南极动物中属较凶猛的种类,牙齿特别锋利,能主动攻击别种动物。我们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南极考察队获得的南极海狗背部、腹部的针毛及绒毛进行了观察,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南极和南大洋的原始美与其巨大的自然资源储藏已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南大洋每年为人类"埋葬"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近两百年来人类对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人类对南极和南大洋的开发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从18世纪起至20世纪中期,人类为获取南极海豹的毛皮和脂肪捕杀了95%以上的海豹;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为了满足对南极鲸类脂肪和骨的需要,人类对南大  相似文献   

13.
正南极大陆的总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350米,其中98%以上的表面都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全球90%以上的冰雪总量都储存在南极,占全球淡水总量的72%,因此,南极冰层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许多人对于南极冰盖是否会融化以及冰盖融化后会对地球上的其他地区产生多大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关切。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南极冰盖与全球海平面变  相似文献   

14.
地球的南北两极,虽然并非生命禁区,但任何一种生命形式,要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没有一点"绝招"是绝对不行的。南极中心是大陆,周边是海洋。北极则恰恰相反,中心是大洋而周边是陆地。因为南极高而北极低,所以南极比北极更冷一些。因此,在北极周边的陆地上,从植物到动物,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南极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国际科学界在南极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重要进展集中在南极深冰芯研究、南极冰下地质、南极大陆和周缘海域地壳以及上地幔三维结构、南极冰下湖、南极冰下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等方面。一些已经开展的重要项目和后续即将开展的重要项目将逐渐揭开南极冰雪中和冰雪下隐藏的重要秘密。本文将介绍近1 0年来南极冰下地质和利用天然地震探测南极大陆深部结构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杨玉珍  闫佳笑  杨洋  杨阳 《生态学报》2022,42(20):8202-8212
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有利于优化旅游资源要素投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0—2019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借助ArcGIS软件描绘时空演化轨迹,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揭示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旅游生态效率时序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阶段性特征,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阶梯式递减的异质性特征;(2)旅游生态效率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与依赖特征,低水平同质化现象显著;(3)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政府干预、市场规模对邻近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交通可达性对邻近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制定差异化、互补性旅游发展策略,加强区域旅游战略合作,发挥邻近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帅春燕  支崇远 《生态科学》2016,35(3):210-216
南极硅藻在南极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南极食物网的基石, 其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直接或间接影响南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近30 年来国内、外有关南极硅藻的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综述了海冰硅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南极湖泊硅藻的物种构成特征及附生硅藻和共生硅藻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为南极硅藻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分子生态学研究、生物地理学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南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特有的生态环境,突出了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南极大气科学考察的重要性南极地区,通常指南纬60以南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亚南极岛屿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南极是一块被海洋包围的冰雪大陆,与北极是一片由陆地包围的冰雪海洋绝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南极乔治王岛的苔藓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魏江春博士在1983-1984年于南极乔治王岛所采的苔藓标本及中国南极委员会李振培先生于1985年从该岛所收集的标本中,鉴定了7种苔藓植物,它们分别隶属4科和6属.其中湿原藓属(Calliergon)和镰刀藓属(Drepanocladus)植物在潮湿生境生长,卵叶黑藓(Andreaea obovata)适于干旱石质生境。扭口藓(Barbula unguiculata)和土生墙藓(Tortu-la ruralis)则可忍受非持久干旱的环境。这七个种中除了卵叶黑藓和黄色湿原藓外几乎均系世界广布种,它们可能为南极大陆漂移至目前位置前或由强风把孢子带至南极。  相似文献   

20.
南极大陆气候严寒、营养贫瘠,企鹅、海豹等生物能传递海洋中的营养物质到陆地,这些营养物质是维系南极无冰区生态系统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海洋向南极无冰区输入营养物质的方式,重点介绍了生物方式输入的营养物质对无冰区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无冰区向近海输入营养物质的方式及其影响.然后,以西南极法尔兹半岛为例,对企鹅、海豹传输的营养物质磷在陆地、淡水生态系统中的记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南极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机理,估算了磷循环通量.结果表明,南极阿德雷岛磷的外来营养源包括物理输入、生物输入和大气沉降输入3种,其中,生物输入(企鹅粪)占94.34% ~ 99.74%,在近海磷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