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琥珀品类繁多,产地分布广泛,亚洲的中国抚顺、缅甸胡康河谷,美洲的墨西哥湾、多米尼加,欧洲的波罗的海沿岸等地区都是有名的琥珀产地.实际上除南极大陆之外的各大板块均有琥珀出产,那么缅甸琥珀又是如何能从众多琥珀中脱颖而出,成为古生物学者争相探求的研究热点的呢?  相似文献   

2.
南极鱼类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唯一未被人类活动大量影响的地区, 其极端寒冷的环境为南极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温床”。过去三千万年间, 南极鱼亚目鱼类在南极海洋逐渐变冷的过程中快速进化, 从一个温暖海域的底栖祖先分化成南极海域最为多样化的鱼类类群。由于其在南极圈内和南极圈外的各种温度区间都有分布, 因而成为研究鱼类适应性进化和耐寒机制的良好生物模型。本文综述了有关南极海域鱼类区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现状, 南极鱼亚目鱼类适应低温的一系列特化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关键的遗传进化机制。现有研究表明: 南极鱼类在几千万年零度以下低温环境的进化中发生了大量基因的大规模扩增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如铁调素、卵壳蛋白和逆转座子等118个基因发生了显著的扩增。另外, 有些从南极鱼中获得的抗寒基因已经用于提高动植物低温抗性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几年中, 将会有多个南极鱼物种的全基因组得到破译, 在低温适应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进化方面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这些研究将深入揭示低温压力下基因组的进化规律以及鱼类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冰鱼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白血鱼",其科学研究意义和商业价值也为全球所关注,但其年龄与生长研究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50年来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南极冰鱼基本分类及其在南极海域的地理分布。在总结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渔获物体长频度法及钙化组织分析法等)的基础上,着重对南极冰鱼耳石处理及研究进行了归纳,通过耳石前处理(直接观察、燃烧和切割打磨)和轮纹鉴定等,对耳石研究中的耳石鉴龄方法、耳石形态学及耳石日轮等做了总结。通过总结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研究方面的困难和不足,如幼鱼耳石的处理方式及首轮形成的时间等,对今后中国开展南极冰鱼年龄与生长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南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特有的生态环境,突出了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南极大气科学考察的重要性南极地区,通常指南纬60以南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亚南极岛屿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南极是一块被海洋包围的冰雪大陆,与北极是一片由陆地包围的冰雪海洋绝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坐守在地球的最南端。其中,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被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故有"白色大陆"之称;其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人类已知的最为寒冷的高原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与大陆相连的浮动冰层,即陆缘冰,又称"冰架",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另外,南大洋面积约为77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22%左  相似文献   

6.
行为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是生态学领域的两个重要研究范畴,开展相关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南极磷虾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探究其行为和生理生态学可以了解磷虾类等海洋生物应对极端环境的能力.本文从行为生态和生理生态两方面总结了南极磷虾的典型生态学特征.行为生态学包括其集群(规模、行为)及游泳(游泳角度、附肢摆动)等;生理生态学包括呼吸、排泄与代谢以及蜕皮与生长等.目前关于南极磷虾的生理生态学和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仍较为有限,且多数研究结果基于陆基实验室的暂养.鉴于陆基实验室暂养与自然的南极磷虾栖息环境差异较大,开展南极磷虾的现场实验生态学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南极冰藻是生存在南极海水、海冰及冰川融水等环境中各类微藻的总称,是南极海冰-海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群体和主要的初级生产力来源。南极冰藻有特殊的适应机制来响应南极地区低温、季节性光照、强紫外辐射和高盐度等极端环境,其环境适应性机制的研究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南极冰藻的低温、光照和强紫外辐射适应性及其抗逆基因研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从多方面阐述和揭示南极冰藻的极端环境适应机制,使人们能更清晰的了解南极微藻在整个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南极大陆的总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350米,其中98%以上的表面都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全球90%以上的冰雪总量都储存在南极,占全球淡水总量的72%,因此,南极冰层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许多人对于南极冰盖是否会融化以及冰盖融化后会对地球上的其他地区产生多大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关切。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南极冰盖与全球海平面变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支持下,我们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南极植物保护与管理问题研究"专的题。本专题针对南极植物及微生物保护这个重要内容,以南极半岛、拉斯曼丘陵和维多利亚地等区域的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数量等为研究对象,结合南极条约《环境议定书》附件2的相关规定,对保护南极植物,防止外来物种损害南极生态环境,对南极植物采集等行为进行有效管控,为科学规范管理我国在  相似文献   

10.
鉴于南极磷虾在南极食物网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其摄食活动对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南极磷虾食物组成因季节、空间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且摄食对象的分类和鉴别也存在着较大困难,选食机制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本文从摄食对象、摄食方式、选食机制及摄食率等方面对近百年来南极磷虾摄食生态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期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并为进一步开展其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1.
帅春燕  支崇远 《生态科学》2016,35(3):210-216
南极硅藻在南极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南极食物网的基石, 其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直接或间接影响南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近30 年来国内、外有关南极硅藻的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综述了海冰硅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南极湖泊硅藻的物种构成特征及附生硅藻和共生硅藻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为南极硅藻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分子生态学研究、生物地理学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极磷虾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III-摄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南极磷虾在南极食物网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其摄食活动对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南极磷虾食物组成因季节、空间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且摄食对象的分类和鉴别也存在着较大困难,选食机制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本文从摄食对象、摄食方式、选食机制及摄食率等方面对近百年来南极磷虾摄食生态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期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并为进一步开展其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邢立达 《化石》2010,(2):24-28
晚白垩世早期,澳大利亚西部,这块神秘的大陆此时还未脱离南极板块,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森林里再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高大的杉木占领了森林的上层,树干上长着毛茸茸的苔藓植物。假山毛榉则拼命展开宽大的叶子,舒服地晒着太阳。毕竟,这长达数月的极夜,把植物们都憋坏了。  相似文献   

14.
尽管南极被认为是远离人类污染的净土,但近年来不断发现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和全/多氟化合物等传统和“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存在于南极的非生物及生物环境中,由此引发了全球各国对南极生态系统的不断关注。POPs性质稳定,能够久存于环境中,并具有毒性,易富集于生物体内并产生一定的健康风险。为了解南极和南大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本文以南大洋典型食物链为主线并结合南极海洋生物生活习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极海洋食物链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POPs的研究现状,并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POPs研究前沿和热点提出了展望。研究显示,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污染程度最低的地区,但过去几十年有关南极海洋生物中POPs的类型不断增加,表明该地区受到地区内/外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加。零散的研究数据以及各异的技术方法使得目前仍无法阐析POPs沿食物链传递的机制。有关南极海洋生态系统POPs动态的长期监测与评估计划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15.
极端的环境造就了南极独特的生物群体, 其中鱼类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最具多样性的脊椎动物, 也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或终末宿主。南极鱼类寄生虫种类丰富, 是南大洋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南极鱼类及其寄生虫的营养关系可为阐释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变动提供重要的生态数据。虽然关于南极鱼类寄生虫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寄生虫的种类鉴定、区系调查和组织病理等方面。由于南极鱼类寄生虫研究跨度时间长、地域范围广, 相关研究较为零散。文章综述了南极鱼类寄生线虫、绦虫以及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宿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 并对今后开展南极鱼类寄生虫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李学东 《生命世界》1992,19(3):45-46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8%的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环境寒冷,干燥,极少有植物生存。而仅占2%的区域(多为沿海地区)为季节性雪盖区,每年夏季(南极为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冰雪消融,部分地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冬季来临时又再度银装束裹,人们把这些点缀在冰雪大陆周围的不可多得的绿色植被称为“南极绿洲”。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南极植被的组成比较简单,与一般的冻原植被相似,地衣、苔藓、附生藻类以及少量草本植物等构成了五彩缤纷的植被景观。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南纬62°12′59″,西经  相似文献   

17.
李雅轩 《化石》1997,(3):6-8
第三纪的自然环境与部分生物演化李雅轩编译第三纪是指从距今6500万年起到距今200万年的一段地质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地球板块运动剧烈,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生物演化复杂。怀俄明州山谷中有向东流出的水系,两侧沉积形成了从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的岩层。这些沉积物...  相似文献   

18.
南极鸟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鸟类研究概况张正旺,郑光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5)关键词南极鸟类,生态,研究进展鸟类是南极地区最重要的一种生物资源,也是最主要的动物类群之一。与其它地区相比,南极鸟类区系的特点是种类少但数量多。据统计,目前在南极地区所记录到的鸟类有...  相似文献   

19.
正提到南极的生物,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企鹅、海豹和鲸类,其实还有另一类非常有代表性的生物,那就是这些大型动物的饵料—南极磷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南极磷虾都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数量最大和繁衍最成功的动物。在南极食物网中,仅南极大磷虾一个种就足以维持以它为饵料的鲸类、海豹和企鹅的生存与繁衍,所  相似文献   

20.
形貌奇异、色彩绚丽、斑纹精致和种类繁多的贝类是大自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造物之一。贝类属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至今已记载13万种之多,其中包括化石种类3.5万种。贝类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从南极沿岸潮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