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InvitroClonalPropagationofSpathoglottisplicataCHENYong-Qin(GuizhouAgriculturalCollege,Guiyang550025)1植物名称苞舌兰(Spathoglottisplicata)。2材料类别茎段。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VW大量元素+MS微量元素+15%(体积比)椰子水。茎段培养基:基本培养基+6-BA5.0mg·L-1(单位下同)+NAA1.0;原球茎增殖培养基:基本培养基+6-BA0.5+NAA0.5;壮苗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十香蕉50.0g·L-1+活性炭1.0g·L-1。以上培养基中蔗糖用量除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7.0g·L-1外,均为20.0g·L-1,琼脂用量为8.0…  相似文献   

2.
大苞兰属全世界共有23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我国分布有12种,可以说是该属的分布中心。在2011-2013年期间,对普洱地区兰科植物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了该属一个新记录种 Sunipia nigricans Avery-anov,根据该种拉丁名种加词之意将其定为“淡黑大苞兰”。淡黑大苞兰主要特点是花淡黑色、粘盘柄不分叉、顶部连接着4个球形的花粉团,与该属其它所有种类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
大苞兰属全世界共有23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我国分布有12种,可以说是该属的分布中心。在2011-2013年期间,对普洱地区兰科植物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了该属一个新记录种Sunipia nigricans Averyanov,根据该种拉丁名种加词之意将其定为淡黑大苞兰。淡黑大苞兰主要特点是花淡黑色、粘盘柄不分叉、顶部连接着4个球形的花粉团,与该属其它所有种类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兰科槽舌兰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从石蒜科龙舌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并介绍了。一些植物和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2017年发现于云南孟连县勐马镇腊福大黑山贺莫村附近海拔2 145m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一种附生兰科植物——窄唇舌唇兰[Platanthera angustilabris Seidenf.]在中国的新分布记录,该物种过去记录仅分布在缅甸、泰国和越南。窄唇舌唇兰与长瓣舌唇兰相近,但前者的窄披针形叶片长度可以达到15cm,后者的披针形叶片仅可达7cm。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7.
兰科舌唇兰属的一新亚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在1994年发表的“兰科植物区系中一些有意义属的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 此新亚属——显柱舌唇兰亚属的分布格局及其与舌唇兰亚属的区别。现将它正式发表。此新亚属含12种,其中1种为新组合种。  相似文献   

8.
龙舌兰麻种质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3份龙舌兰麻种质的嫩叶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它们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特征,为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3份材料显示出3~10条不等的酶带,有22种不同的酶谱类型,说明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可鉴定除'粤西117'和'东292'之外的21份龙舌兰麻种质;Rf为0.37的酶带为所有供试材料的共有谱带.DP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份材料根据亲缘关系远近可分为3大类:第一类为包括'金边弧叶龙舌兰'、'弧叶龙舌兰'等在内的9份种质;第二类为包括'多叶普通剑麻'、'南亚2号'等在内的5份种质;第三类为包括'假菠萝麻'、'银边假菠萝麻'等在内的9份种质.  相似文献   

9.
蒋宏 《云南植物研究》2006,28(3):259-260
报道了中国云南兰科鸟舌兰属植物一新变种,即红唇圆柱叶鸟舌兰Ascocentrum himalaicum(Deb.Sengupta et Malick)Christenson var.roseolum H.Jiang。它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唇瓣淡红色;花序轴长5~10cm,具花5~35朵;叶鞘具深紫色斑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产于云南的兰科新种耳唇槽舌兰(Hotcoglossum auriculatum)进行了描述和绘图。该新种具有显著特征:萼片与花瓣基部有长爪;花瓣边缘具不规则齿或呈啮蚀状;唇瓣椭圆状圆形,边缘有短流苏或啮蚀状流苏,基部有爪和耳,极易区别于该属已知的种类,包括它的近缘种白唇槽舌兰(H.subulifolium)。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短距槽舌兰的资源驯化栽培, 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开花植株进行人工授粉, 取种子进行观察发现, 授粉后140 d 种子才达到成熟状态; 将其接种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RE培养基上, 萌发率可达90%以上。将萌发的种子转接在RE+0.2 mg·L-1 NAA+0.2 mg·L-1 6-BA+5 g·L-1椰粉+2 g·L-1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原球茎大量增殖。最适壮苗生根培养基为RE+0.6 mg·L-1 NAA+0.2 mg·L-1 6-BA+80 g·L-1香蕉泥, 生根率100%。试管苗移栽到直径0.3-1.7 cm的小号细树皮盆栽中, 成活率在95%以上, 试管苗栽培6个月后可分化花芽, 这为短距槽舌兰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秦岭兰科一新记录属--虎舌兰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虎舌兰属(Epipogium Gmelin ex Borkhausen)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树兰族(Epidendreae),为一寡种属,分布于欧亚大陆、亚洲热带、非洲热带和大洋洲等地区。本属植物有3种,俱为腐生草本。  相似文献   

13.
兰科虎舌兰属Epipogium种类增补与修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日本虎舌兰Epipogium japonicum Makino在中国四川西部的新记录,并讨论了该种与虎舌兰E. roseum (D. Don) Lindl.的形态差异。过去将日本虎舌兰处理为虎舌兰的异名是不恰当的。日本虎舌兰间断分布于日本和中国的四川西部高海拔地区及台湾。  相似文献   

14.
15.
~~北方野生花卉珍品——密花舌唇兰@马玉心$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黑龙江157012 @崔大练$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黑龙江157012  相似文献   

16.
狐尾龙舌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植物名称 狐尾龙舌兰 (Agaveattenuata)。2 材料类别 幼芽、幼叶片。3 培养条件 诱导芽分化和继代培养基 :(1)MS +6 BA 0 .5mg·L- 1(单位下同 ) +NAA 0 .0 5 ,(2 )MS+6 BA 2 +NAA 0 .0 5 ,(3)MS +6 BA 2 +KT 2 +ZT 0 .5 +CH 2 5 0 ;诱导生根培养基 :(4 ) 1/ 2MS +IBA 2 ,(5 ) 1/ 2MS +IBA 2 +NAA 0 .75 +CH 2 5 0。每种培养基均附加 3%蔗糖和 0 .6 5 %琼脂 ,pH 5 .8。培养温度为 (2 5± 1)℃ ,每天光照 16h ,光照度 2 0 0 0lx左右。4 生长与分化情况4 .1 芽的诱导 切取狐尾龙舌兰幼芽 ,流水冲洗干净 ,用 75…  相似文献   

17.
1 植物名称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var. luteomarginata)。 2 材料类别茎段。 3 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1/2MS(大量元素减半)。添加170 mg/L NaH_2PO_4。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培养基为:(1)BA 1.0 mg/L(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紫花苞舌兰类原球茎离体再生体系,本研究以其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添加剂对其类原球茎诱导、分化及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在1/2 MS+6-BA2.0 mg/L+NAA0.2 mg/L+AC(活性炭)0.2 g/L+CW(椰汁)10%培养基上培养35 d后,获得无菌苗,其成活率达80%以上;无菌苗的顶端分生组织在1/2 MS+10 mg/L Picloram培养基上的类原球茎的诱导率最高,达75%;类原球茎在1/2 MS+6-BA 2.0 mg/L+IBA 0.2 mg/L培养基上培养45 d后分化出小苗,分化率为54%;小苗在1/2 MS+6-BA 0.5 mg/L+IBA 1.0 mg/L+AC 0.2 g/L培养基上生根培养35 d后,生根率达85%以上;小苗驯化移栽成活率达95%,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9.
苞叶雪莲     
<正>苞叶雪莲(Saussurea obvallata),菊科风毛菊属雪莲亚属。为多年生草本,高16~60 cm。通常于夏秋季节开花,开花时由6~15个头状花序组成密集的总花序,在总花序的外部,包有由上部的茎生叶变化而来的苞叶。这些特化的茎生叶失去叶绿素,呈现一种半透明的黄色,既能吸引传粉昆虫的造访,又能在高海拔地区为植物最脆弱的部分——花提供一个舒适的温室。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结构,使得苞叶雪莲可以分布在海拔4 700 m的高度,在靠  相似文献   

20.
牛津大学史密斯企业与环境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利用龙舌兰属植物提炼生物燃料更为生态环保。龙舌兰属植物需水少,生长快,而且可产生大量的糖类物质,此外,用龙舌兰属植物提炼的生物燃料,CO2排放量仅为35g/J,而用玉米提炼的生物燃料CO2排放量高达85g/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