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9年初,钟嘉老师在中国观鸟纪录中心看到我贴发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鸟种纪录,于当年2月22日给我留言,建议我去头道沙子看看贺兰山岩鹨的情况。那时我学习拍摄鸟类也就1年左右的时间,对鸟类的认知还很少,并不知道阿拉善还有那么珍稀的鸟种。通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我了解了贺兰山岩鹨的体貌  相似文献   

2.
<正>2002年,在几次爬山涉水的户外运动中,我结识了厦门最早的几位业余观鸟人士。从他们的口中,我了解到观鸟活动在国外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大陆,只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逐渐有人涉足这项活动。年轻时的打猎经历让我对鸟类并不陌生,见他们支起高倍望远镜,发现一些平常难得一见的鸟儿时  相似文献   

3.
野外辨鸟     
<正>鸟类优美的飞行动作、多彩斑斓的羽色、独特的生活习性,都强烈地吸引着观鸟拍鸟人。但是,观鸟拍鸟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鸟。对于观拍者而言,鸟类卓越的飞行能力和广阔的活动范围增加了观察和拍摄目标的难度,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鸟类摄影人要善于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野外识别能力,在拍摄之前就要进行鸟类知识的贮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利用视觉和听觉信息,根据鸟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特征综合判断,要及时识别出  相似文献   

4.
<正>1996年夏季在美国采访期间,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数字:在美国2亿的人口中,有8000万观鸟爱好者,而欧洲观鸟爱好者所占人口比例可能更高。怀着深深的好奇,我参加了在苏必利尔湖畔的一个观鸟者年会。参会的多是老人,而且多是业余鸟类爱好者。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观鸟,第一次知道业余观鸟人能认识那么  相似文献   

5.
泰国观鸟记     
<正>泰国鸟类品种丰富,数目众多,无论是林地浓郁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还是草原、沼泽以及海岸地区,处处都有鸟的天堂。而且,许多珍稀鸟类品种我们平时闻所未闻,更难以看到它们的详细影像资料以及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能够去泰国观鸟,特别是自驾深入泰国各个国家公园观看、拍摄是我们观鸟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经过近一年的筹措准备,终于确定在2014年12月出行。从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启动了新一轮濒危鸟种评估工作,友人告诉我,其中对黑嘴端凤头燕鸥(现又称中华凤头燕鸥)评估意见,引用了我的观点,即我与合作者于2010年提出黑嘴端凤头燕鸥存在三个亚群的分布态势。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有小小的激动:回顾这17年的观鸟经历,我从一个鸟类摄影爱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4—7月,利用红外相机在西藏自治区亚东县、错那县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时,拍摄到了细嘴钩嘴鹛Pomatorhinus superciliaris(又称作"剑嘴鹛")、大长嘴地鸫Zoothera monticola和灰翅鸫Turdus boulboul,经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并查找以往的观鸟记录,确认为西藏自治区鸟类分布新记录。4月14日,安放在亚东县海拔3 000 m的1台红外相机拍摄到  相似文献   

8.
<正>1990年,我第一次从香港来到内地观鸟,源自当年凡去过江西鄱阳湖的海外观鸟者均对那里的越冬涉禽和水禽赞赏不已,所以我便也前往鄱阳湖找寻白鹤和大鸨,顺道还去了寒冬里的庐山。此行所见之鸟类固然使我迷醉,但湖光山色同样令我痴迷。此后的20多年,我为鸟而走天涯,造访过天南地北不同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参加了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的甘肃莲花山观鸟科学探索营。甘肃莲花山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了最有价值的野生生物栖息地。这里有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尾榛鸡和中国特有鸟类四川林鸮、血雉、鬼鸮,是鸟类自由驰骋的家园。这次夏令营让我更加亲近了鸟类,我们通过录音笔更加清晰地听到了鸟类的鸣叫,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省鸟类资源丰富,物种数量不断增加。2008年统计全省鸟类有683种(徐雨等,2008),2014年统计有705种(付长坤等,2014),其后又有一些四川省新纪录。近年来,随着观鸟活动的蓬勃兴起,观鸟者的观鸟记录已成为鸟类物种分布的重要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1.
白顶鹀(Emberiza stewarti)为中亚特有物种,比较罕见。2013年5月12日,喀什地区观鸟爱好者与户外摄影人在新疆乌恰县境内膘尔托阔依乡(39°20'N和75°05'E,海拔2 100 m)帕米尔东麓拍摄到一只雄性白顶鹀照片,经过查阅文献,确认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观鸟,或许您早已将它融入生活,是一位资深鸟友;或许您已经参加过多次,正在逐渐爱上这项活动;亦或许您还只是刚刚有所耳闻,正想一探究竟。不管您对观鸟有多少了解,不如现在就请跟随我一道熟悉和梳理观鸟的历史与现实吧。什么是观鸟首先,让我们还是熟悉一下观鸟的概念。观鸟,作为舶来品,在英语里称为Bird Watching或者Birding,是指对自然状态下的野生鸟类进行观察和识别的活动,从事该  相似文献   

13.
观鸟是人们了解自然,感受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休闲娱乐活动。有点像狩猎,搜寻、辨认、刺激与收获,只不过观鸟人扳动的是望远镜的调焦旋钮,而不是猎枪上的扳机;收获的是身心的愉悦,而不是用金钱衡量的物质利益,观鸟是一种认识自然的自我生态教育。 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观鸟旅游做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具体形式,正逐渐成为时尚。我在从事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的鸟类研究过程中,有意地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从观鸟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地理位置特殊,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随着近些年来环志工作的普及和深入、观鸟拍鸟的人群扩大,越来越多的分布新纪录被报道.本次报道的3种鸟类,均为在大庆地区野外调查时记录得到,同时拍摄了照片.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1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进行鸟类调查期间发现了一种鸟类,并拍摄到了清晰的照片,根据野外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并结合所拍摄照片,后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和《中国鸟类志》(赵正阶,2001),确定为黑喉潜鸟Gavia arctica。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及相关文献,并检索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04—2017年关于黑喉潜鸟的64次观测记录,得知其在陕西省尚未记述,为陕西省鸟类新纪录。发现该鸟的具体地点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西泉街办宣孔村(109°09'07″E,34°25'51″N,海拔358 m),生境为渭河边的河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14-15日,武汉观鸟爱好者廖晓东(网名:僵鱼)分别在云南省勐腊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景洪市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内拍摄到取食花蜜的小型鸟类.经鉴定,所摄两张照片中的鸟,均属褐喉直嘴太阳鸟(Anthreptes malacensis).  相似文献   

17.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必须以充分了解地区物种资源的分布状况为前提。科研监测是传统而有效的数据获取手段, 但研究地点大多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公众观鸟记录活动扩大了物种数据收集的时空范围, 是科研监测的有益补充, 但观鸟活动开展的范围和强度受经济水平的影响明显, 呈现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为明确自然保护地分布格局和地区经济水平对鸟类物种多样性记录的影响, 本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对比了公众观鸟和科研监测所记录的鸟类物种分布地区差异。结果表明: 从2016年至2020年, 公众观鸟为广东省贡献了17种鸟类新分布记录和10种再确认记录, 但有100种历史科研监测记录的鸟类种类未记录到。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广东各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对于公众观鸟记录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具有最高的解释率(校正R2 = 0.582), 而保护地面积则是科研监测记录的鸟类物种丰富度的主要解释因子。对于市级总体鸟类物种丰富度, GDP的解释率为保护地面积的4.2倍。研究结果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公众观鸟活动的有力支撑, 促进了广东鸟类新记录的发现, 但也显示广东省目前的物种多样性地区分布信息存在一定偏差。建议根据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差异, 制定相应的物种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措施, 并结合科研与公众力量各自的优势, 加强对物种多样性被低估地区的本底资源调查与监测。  相似文献   

18.
64Swarovski ATS80D单筒望远镜和EL10*42双筒望远镜观鸟心得:观鸟不仅是一项参与性强的群众休闲活动,而且能借助观鸟,使更多的公众关注鸟类的形态和生态,从而推动鸟类学研究和保护工作。正是观鸟好时节之观鸟会、观鸟派~~  相似文献   

19.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ISBN:9787100202886)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作者约翰·马敬能先生曾在中国工作多年,撰写了许多与中国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论文、报告和书籍,其与卡伦·菲利普斯及何芬奇先生于2000年出版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对我国观鸟事业以及鸟类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新版本中,马敬能先生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以及《中国观鸟年报》(8.0)为基础,对在中国有分布的鸟类进行了重新梳理,收录鸟种1505种(含21种补充鸟种),并在书中对有分类争议的鸟种进行了标注。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都知道,香港是一个观鸟天堂。在这个面积小小的1000平方公里的城市,有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包括潮间带湿地、林地、灌木丛、草被、农地等,加上香港位于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内,所以有机会找到很多鸟种,并且很多都罕见于英国、北美洲、日本等地,这吸引了许多鸟类爱好者慕名到香港观鸟。冬天和春天之间前往香港观鸟,如果多跑几种生境环境,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