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如何引导学生制作和使用好植物标本,是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少教师都能引导学生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进行直观教学。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所采集和制作的标本典型性差,又极不规范。一些蜡叶标本在台纸上纵横比例严重失调;带花、果的标本,花瓣脱落,果实霉烂;大多标本因保存不当而受潮、发霉、虫蛀等等。一些浸制标本大多皱缩、少数暴裂;保色标本,严重脱色,瓶口密封不严、浸制液浑浊。有的学生在观察苹果的剖面标本时,  相似文献   

2.
保色标本和透明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色标本和透明标本的制作王玉欣(山东省沂南四中,276300)浸制标本常用的浸制液,多是5%的福尔马林或70%的酒精。用它们作为浸制液来制作标本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是:程序简单,购置方便,价钱也比较便宜。缺点是:在不很长的时间内五颜六色的植物标本会...  相似文献   

3.
一种简易的生物试管标本我作的试管标本,不仅制作简便、经济实惠,而且透明度高、小巧玲珑,同物可多管制作,这给教师携带和学生传看带来了较大方便。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浸制试管标本浸制可分为一般浸制和保色浸制。浸制瓶用各型试管,具体步骤是:①清洗;②固定...  相似文献   

4.
在制作绿色植物浸渍标本时我们研究出下列方法可得满意的结果,兹介绍如后。保色液的配制:硫酸铜20克、浓盐酸2或3滴、水100毫升。将植物材料放入保色液中,如热至95℃左右,经半小时(视材料大小而略有增减)后,取出,在清水内充分洗净,然后放入5—10%福尔马林或70%酒精中保存即可。  相似文献   

5.
鱼类标本的剥制,属于脊椎动物标本制作的一种。在实际工作中,小型鱼类标本多为浸制保存,而大型标本(如鲟形目、鲶形目的鱼类)往往采用剥制的方法保存。文中仅以鲟形目大型鱼类标本剥制的体会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6.
用无色的有机玻璃片,制作成球形或半球形的容器,封装水蚤、水螅、果蝇、小虾、小蟹等小动物的浸制标本,能将标本放大五倍以上,既便于观察又能永久保存。若将保存液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染料,将使其成为一种栩栩如生的美术工艺品。制作方法简介如下: (一)有机玻璃半球的压制选用2-3毫米厚的有机玻璃片,用热压的方法制作成半球形(压制的具体方法详见本刊1983年第2期第59页“义眼制作新法”)。半球的直径应根据标本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0-40毫米。  相似文献   

7.
《蛇志》1991,3(4):53-55
(一)、蛇类浸制标本制作蛇类动物整体浸制标本是最简单的,整体浸制即是整个动物体、不作解剖,按原来的外部形态整理好姿态,直接浸渍在固体液中保存供教学和陈列展览之用.1、工具、器材和药品量具、注射器、标本瓶和标签。药品需用乙醚[(C2H6)20]作为麻醉剂、福尔马林(CH_2O)作固定保存液。2、标本的选择和处理蛇类的标本材料主要是从野外采集而来,在  相似文献   

8.
过塑制作和保存植物蜡叶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们一直组织学生采集和制作植物蜡叶标本,并从中选取一些做为直观教具,以加强课堂直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从照相馆利用过塑机给相片过塑能很好地保存照片这一点受到启发,利用过塑机给植物蜡叶标本过塑,效果很好。这类型标本不仅形态清晰、平展、美观大方,而且牢固,密封性好,易于保存,在教学中运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现介绍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将采集来的各类植物标本给予整理、压制、干燥。 2、把干燥处理后的标本,用万能胶将标本固定在台纸上,安放标本时要注意科学  相似文献   

9.
采用“塑封和快速制作植物保色标本”的方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具体做法如下。将采集来的植物标本,加以整理,放置在7~8层卫生纸上,上盖2层卫生纸,然后用350W功率的电熨斗来回熨3~5min,让标本快速干燥。在此过程中随时检查和整理标本,避免叶片和花瓣发生折迭。将干燥的标本放在准备塑封用的两片透明胶片中间;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标有说明文字的小纸片。最后,用塑封机塑膜封固即可得到两面透明的保色标本了。用此法制作的标本,能很好地保持植物叶片和花瓣的色泽,平整美观,能两面观察,且不易褪色,能防潮、防霉、防蛀,不易被损…  相似文献   

10.
保色昆虫标本制作螳螂、蝗虫、蝈蝈等绿色昆虫,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干制标本,原因是一般要破腹挖去内脏,这种昆虫标本保存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变性发黑。为了保色我们利用特殊的处死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材料和工具较大的昆虫针1根;大头针10余根;内铺吸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小动物浸制标本简易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动物浸制标本简易制法学习动物学,制作标本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利用废物品制作动物标本,既经济又实用,具有推广的价值。本文介绍一种制作小型动物浸制标本的简易方法;(1)处理把采集到的小动物(长小于2.scm、直径小于1.5cm),如家蚕、蜘蛛、蚜虫、...  相似文献   

12.
<正> 白蚁属于体形细小,体壁柔弱的昆虫,所以多采用液清标本保存之。 过去白蚁液渍标本的制作,是将白蚁直接浸入75%酒精里保存,或浸入填有少许药棉的指形玻管中保存。用这种方法浸制的标本,容易变形,不易保持原来的生活姿态,在观察研究及展览效果上都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在制作标本过程中,经多次试验,提出以下方法,供参考。 一、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13.
植物展示标本制作与保存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方法制作标本过程繁琐,制成的标本用、于实验展示时易折损,在储藏的过程中又易吸潮,导致标本发霉,腐烂,标本也易遭虫蛀,这给中小学小型植物标本室的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一些研究者电探究出一些植物标本制作的改进方法,但对于一些标本用量很小的小型实验室来说,这些方法是不合适的,经过多次摸索作者探究出一条方便快速、经济节约、适用性强且能制作出精美的植物标本的方法。尤其适合中小学生物学教学中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植物学实验课中所用的植物实验材料,大多以浸制的植物标本和腊叶标本为主,而这两种材料均有不足之处。浸泡在固定液中的植物标本多已褪色,看不出原来生活时的色彩;而腊叶标本由于经过压制,也失去了原来的立体状态,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观察和实验效果。为此,这里介绍一种冰冻植物材料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每年植物生长和开花的季节,采摘一些当地具代表性或常见植物的器官,其中可以花部器官为主,按材料的大小放在烧杯或培养皿等容器中,置于冰箱的冷冻箱中速冻贮存。由于冻好的植物材料不仅颜色鲜艳,形体不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的生物学教学中,标本对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我组曾收集了一些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各科的实物标本,如浸制的蛇、蜥蜴、家鸽、家兔、青蛙的内部解剖标本等等。一般浸制液的配制和解剖的手术等尚能掌握,质量较好。但最大的缺陷是,浸制标本在浸制液中无法标明其各部名称。这个问题过去从未敢想去解决它,认为只有仪器标本供应社才能作,我们是没条件作的。在党的领导下,掀起反右倾,鼓干劲,增产节约运动的高潮,我们破除了右倾保守思想,大力搞实验研究工作,着手试制浸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绿色乃由于叶绿体中的绿色色素——叶绿素的存在,叶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种物质易溶解在酒精或福尔马林等保存植物的保存液中,同时叶绿素本身又极容易分解破坏,所以浸在这些保存液中的绿色植物标本很快的就褪了颜色.下面将介绍两种保  相似文献   

17.
把一株完整的具有根、茎、叶、花等的植物经整理、压平、干燥、保色、塑封后,就可以制成一份完美的植物塑封标本,供教学使用。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我们成功地制作了200 多份植物塑封标本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教学需要,过去我们对小型动物往往采用浸制方法加以保存。近几年来,我改用聚苯乙烯、二甲苯封存小型动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和浸制标本比较具有不少优点。免除了浸制保存所需要的容器和繁琐的脱水过程,把标本和防腐结合为一个整体,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考验,不腐、不臭、不缩小体积。省工、省钱,方法简便,封存的标本形态逼真,携带方便。现就有关制作方法介绍于后。 1.药械准备 16号医用针头和50毫升注射器一套,适量的10%的福尔马林溶液及聚苯乙烯,二甲苯封存液。封存液的配制方法:称取40克无色透明的聚苯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面包虫制作小兽头骨标本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菊  吴毅 《四川动物》2005,24(4):586-588
我们利用面包虫虫蚀制作小型兽类头骨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依据蝙蝠头骨大小、标本浸制液种类、标本浸制时间、是否剔除舌、下颌软组织和颅骨两侧大片肌肉和标本清水浸泡处理时间等5个影响因素,设计蝙蝠头骨标本制作的实验(共27只蝙蝠头骨,分7个组).结果表明,利用面包虫虫蚀制作的头骨标本完整、干净,头骨较小的标本虫蚀时间较短,酒精或甲醛浸制一定时间的标本比新鲜标本更适合用虫蚀方法制作头骨,剔除肌肉等组织以及清水浸泡处理和适当提高实验温度均可以提高标本的制作速度,温湿度对标本制作过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实验通过模拟传统方法制作和保存蜡质标本, 旨在探究制作和保存的不同阶段对3种沉水植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作和保存标本的过程均会对沉水植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产生影响。植物标本压制的过程显著降低了沉水植物平均碳稳定同位素值, 其中马来眼子菜下降了1.78‰, 穗花狐尾藻下降了0.98‰, 金鱼藻下降了0.72‰。在压制过程中氮稳定同位素值只有金鱼藻显著下降了1.1‰。沉水植物标本制作的浸泡过程使穗花狐尾藻和马来眼子菜的碳稳定同位素值分别出现了1.00‰和0.52‰的上升, 金鱼藻的碳稳定同位素值增长小于0.08‰, 氮稳定同位素值没有显著变化。沉水植物对标本制作和保存的过程响应存在种间差异。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对植物碳稳定同位素产生的影响大于氮稳定同位素值。因此建议, 如果所研究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差异小于3‰, 蜡质标本的样品需要进行实验校准, 不然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