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北方中寒武纪的新三叶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57年笔者讨论山东博山寒武纪地层时,根据三叶虫化石,曾将这个地区的下寒武纪分为2个化石带,中寒武纪划分8个化石带(其中有4个亚带),同时并有许多新三叶虫列入文内。经过最近整理和研究后,先将中寒武纪各化石带重要新属及新种描述讨论于此。与博山关系较密切的辽东及河南的一些三叶虫亦加以描述和讨论。河北峯峯的一个新三叶虫因在1957年列过种名,亦在此作简略描述。其中共包括有6个新属,1个新亚属,20个新种和3个新变种。关于博山下寒武纪,尤其是毛庄层的新三叶虫,笔者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2.
湖北西部下寒武纪的三叶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生物研究所旧存的三叶虫标本,其中一部系许杰及马振图两先生在1937—1938年采自湖北宜都、长阳附近寒武纪地层中。这些标本搁置很久,未经研究,作者在1949年研究江苏北部买旺附近寒武纪三叶虫时,同时发现许杰与马振图两先生所采集的标本中,有许多大西洋区特产的三叶虫及其许多幼虫个体在内,这些三叶虫在我国的出现,不仅可以解决古生物学上的一些疑问,而且对我国下寒武纪地层对此有所帮助。兹将湖北三叶虫加以叙述并我国下寒武纪地层略作讨论。承许杰、马振图先生供给此种材料,又承孙云铸教授、斯行健教授、卢衍豪教授校阅全稿并提出许多实贵意见,作者特在此致谢。  相似文献   

3.
正张文堂,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对早古生代地层,三叶虫、叶肢介等门类化石尤有精深研究。他独著或作为主要编撰者的《中国的奥陶系》、《中国生物地层学》(英文版)、《中国的三叶虫》、《中国的叶肢介化石》、《西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华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英文)》、美《无脊椎古生物学大典》三叶虫分卷莱德利基虫亚目之修订(英文)等均为经典巨著。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动物群"命名者和研究之先驱。  相似文献   

4.
青海化隆拉脊山寒武纪球接子类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青海化隆地区寒武纪后半期球接子类三叶虫计6科,12属,15种(包含4个未定种,1个亚种和1个相似种)。对有关的属种及其归类进行讨论和修订。研究表明该地区寒武纪武陵世至芙蓉世球接子类三叶虫也有较高的分异度,将为进一步研究祁连山地层区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沉积相分析和生物地理区的划分等提供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5.
1963年7月,山西省地质局某地质队在山西省东部平定、盂县一带研究地层时,发现许多寒武纪、奥陶纪三叶虫化石。1964年初,山西省地质局王绍鑫同志曾携带平定及盂县的一部分寒武纪及奥陶纪三叶虫化石来南京,交笔者鉴定。其中寒武纪三叶虫皆为华北各地常见的属群;奥陶系底部有三种三叶虫,经笔者鉴定为Koraipsis shansiensis Chang(新种),Asaphellus sp.及一种不能鉴定但与Hystricurid 类很相似的三叶虫。  相似文献   

6.
回顾建国以来对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分析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组成.以江南斜坡带的三叶虫研究成果为基础,讨论我国华南、华北和东北南部区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7.
山东博山下、中寒武纪地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952年的冬天淄博地质队工作结束后,笔者曾赴博山西部姚家峪一带短期观察寒武纪地层,同时并逐层采集了若干寒武纪三叶虫化石。这里寒武纪地层出露完整、化石极为丰富,可惜后来因为下雪的缘故,上寒武纪的凤山统全部及长山统的上部未能进行  相似文献   

8.
根据贵州东部晚寒武世早期地层内获得的刺尾虫科三叶虫新材料,论述了具有尾侧刺和不具尾侧刺的此类三叶虫共同起源于褶颊虫目的Mapaniidae,以及它们的早期演化,此外,还描述了此类三叶虫1新亚属、2新种和2新亚种及其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变异,对于正确认识寒武纪三叶虫的分类,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三都和都匀寒武纪三叶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贵州南部的寒武纪地层相当发育,但是有关这方面的报导还不很多。1954年卢衍豪介绍了张兆瑾、李树勳采自贵州三都寒武纪的三叶虫动物群,计有下列诸种属:  相似文献   

10.
动物学者和古生物学者对于三叶虫的个体发育一向极为重视。第一,因为三叶虫是地质史上发生最早的高等无脊椎动物,它的个体发育对于其它高等无脊椎动物,特别是甲壳类的发生和演化有重大关系。第二,是三叶虫的个体发育对于三叶虫的自然分类和系统演化都能提供极为宝贵的资料。近十几年来各国研究三叶虫的学者对于个体发育极为注意。中国是产三叶虫最多的国家之一,不但其地理分布极为广泛,整个古生代海相地层中也都有这类动物的出现,尤其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实属罕见。同时中国三叶虫动物羣并兼有世界各地几个重要类型,因此三叶虫幼虫在中国的发现,应该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2017,56(3):265-270
文中通过对Ushbaspis hubeiensis(Lin,1978)新材料的研究,对该种三叶虫躯体构造特征做了重要补充,使人们对它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将为今后进一步对乌什巴盾壳虫类(ushbaspid)三叶虫的分类、系统演化的研究以及对寒武纪第二世生物地层划分,提供一些重要依据。文中还就张文堂等(1980)将采自贵州湄潭的Kepingaspis sp.标本鉴定为Metaredlichioides constrictus Qian and Yao,1974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2.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中通过对Ushbaspis hubeiensis (Lin,1978)新材料的研究,对该种三叶虫躯体构造特征做了重要补充,使人们对它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将为今后进一步对乌什巴盾壳虫类(ushbaspid) 三叶虫的分类、系统演化的研究以及对寒武纪第二世生物地层划分,提供一些重要依据。文中还就张文堂等(1980)将采自贵州湄潭的Kepingaspis sp.标本鉴定为Metaredlichioides constrictus Qian and Yao,1974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寒武纪三叶虫生物地理趋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纪三叶虫除北疆和藏南尚无可靠报道外,在中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三叶虫证据表明,除兴安区的额尔古纳一兴安地体和早寒武世中天山一北山地体显示了与西伯利亚和劳伦陆块在动物群方面的密切相关外,中国寒武纪的所有板块和大部分地体(包括中及晚寒武世的中天山~北山地体)均系当时东泛冈瓦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地理上彼此密切关联。对这些属于东泛冈瓦纳的中国区块的生物地理格局的进一步探讨,主要侧重于它们台地相浅水三叶虫动物群之间的对比,特别是立足于来自动物群纪录比较完整的华南、塔里木和华北板块的证据。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这些板块和有关的地体在中及晚寒武世应归属同一生物地理区,而在早寒武世则可划分为两个生物地理亚区:一个由华南、塔里木板块和安南或印支地体组成,另一仅以华北板块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节头虫一属的标本是M.Chauveau采自贵州铜仁县以北的页岩地层内,其时代不详。采集者把这些化石带回法国交Bergeron(1899)研究。Bergeron认为这一三叶虫是一新属,并把模式种以采集者的名字来命名,并认为这是一个古老的三叶虫,可能属于寒武纪。寒武纪地层在贵州东北部分布很广,寒武系整合于震旦系之上、奥陶系之下,出露完整(插图1)。这一地区的寒武系经林焕令、王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叠层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在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学者对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描述了类型众多的叠层石属种,并把叠层石组合应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近年来,为了揭示叠层石的形态发生,中国学者正在探讨硅质叠层石的生物组构模式和叠层石微层理的成因,以及叠层石中微生物生长、运动和造席过程。  相似文献   

18.
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及三叶虫动物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详细记述了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提出了在过渡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从三叶虫Lancastria向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连续演化系列中,以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纪的开始。在描述的28属(亚属)36种(未定种)三叶虫中,共有7新属(亚属)17新种。  相似文献   

19.
崮山统两个新属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东亚寒武纪动物群中。崮山统三叶虫动物群的区域性最为显著。这个三叶虫群含有Homagnostus,Pseudagnostus,Drepanura,Stephanocare,Blackwelderia,Shantungia,Dorypygella,Liostracina,Lorenzella 等重要属群,其中绝大部分的属群,就目前所知,都没有在东亚以外的世界其他各处的寒武纪地层里发现。就生物群的特性与血亲关系上来看,这一动物群也很难找到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寒武纪动物群彼此间有任何可靠联系,特别是Blackwelderia,Shantungia,Dorypy-gella,Liostracina 和Lorenzella 几个属,完全是属于东亚型式,仅有极少数属  相似文献   

20.
张文堂教授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长期以来,他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他主要的成就和贡献是早古生代地层和三叶虫动物群的研究。在叶肢介化石研究方面亦有重要的贡献。他第一篇毕业论文是《河北开平盆地奥陶纪三叶虫》,发表于1949年《中国地质学会志》24期。文中报导和研究了我国华北奥陶纪重要的三叶虫属种,如古等称虫Eoisoletus,小栉虫Asaphellus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