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儿科医院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焕卿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3):158-158,160
目的:了解儿科院内感染发病情况、发病诱因及病程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儿科住院患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5.28%,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病、抗生素相关.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2.5%,其次变形杆菌占28.4%,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结论: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病、抗生素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4.
湖北地区部分医院肠球菌耐药性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2000年度肠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状况,并对抗感染用药进行探索,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湖北地区15所三甲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的538株肠球菌采用API细菌鉴定系统或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分离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以WHO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的WHONET4软件分析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本试验共分离肠球菌13个种别538株,其中大多数是粪肠球菌408株,占75.8%,屎肠球菌54株,占10.0%;坚忍肠球菌24株,占4.46%;鸟肠球菌10株,占1.86%。酪黄肠球菌6株,占1.11%;母鸡肠球菌6株,占1.11%等。本研究结果表明肠球菌的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31.4%和各种分泌物31.0%。同时从药敏结果可见屎肠球菌和坚忍肠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基本国策 ;并发现糖肽类抗生素耐药菌株比例尚不高;庆大霉素呈高水平耐药球菌株比例则较高;对青霉素和氨卞西林耐药,本研究结果亦有反映,并且鸟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近三倍。结论:本年度分离的肠球菌占全年总分离菌的第六位,说明我国目前由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所占比例不高,但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并进行动态的监测。加强对肠球菌特别是VRR耐药性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泌尿道肠球菌感染的抗生素中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为低,故仍不失为治疗该类泌感的首选药物,菌株差别与地区有关,由于肠球菌属中的不同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因此种的鉴定是对该地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盈亏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2011年12月—2016年6月北京某三甲医院28 995例试点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的出院病历首页信息和医疗保险费用信息,以医院是否盈亏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试点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的医院是否盈亏与住院天数、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呈负相关,与年龄和性别呈正相关。结论 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是否盈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外科病房进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本院外科病房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4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53例,采用目标监测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对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专科(心胸外科)、治疗专科(神经外科)、入住ICU病房、急诊手术、住院治疗天数、气管插管全麻醉、切口类型(污染切口)、切口长度、侵袭性操作、侵袭性操作时间、抗菌药物治疗、术前抗菌药物治疗、术前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术后抗菌药物治疗、术后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专科(心胸外科)、治疗专科(神经外科)、入住ICU病房、急诊手术、住院治疗天数、切口类型(污染切口)、切口长度、侵袭性操作、侵袭性操作时间、抗菌药物治疗均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针对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于降低医院感染率、防控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降低复发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44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子宫肌瘤术后复发随访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随访的445例患者复发94例,复发率为21.12%,复发距手术时间6~96个月,平均(38.5±12.8)个月.年龄、BMI、肌瘤数目、肌瘤大小、肌瘤部位、既往分娩史、术后用药与肌瘤复发显著相关,其中年龄、BMI、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妊娠是子宫肌瘤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BMI、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妊娠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在帕金森病中(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确诊的PD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 depression scale,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Webster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分析抑郁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PD伴发抑郁者32例,抑郁的发生率为49.2%,病程、文化程度、Webster评分、MMSE评分与帕金森抑郁的发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情况与帕金森抑郁的发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是PD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神经生物学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深入分析限制医院大数据应用普及的影响因素,研究促进医院大数据应用的对策与方法。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自制医院大数据应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分会64家会员单位会员代表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4.55%。结果 应用推广(4.14±0.65)分,管理方式(4.07±0.60)分,数据基础(3.88±0.82)分。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岗位组间对于影响因素的态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理方式(b= -0.381, P=0.019)和“缺乏大数据专业化人才”(b=-0.268, P=0.011)会对医院大数据应用普及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结论 医院大数据应用水平未能有效满足医务人员需求,应从管理顶层设计入手,重点加强大数据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提升数据基础质量和应用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引起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例脑梗死复发患者作为复发组,在同期我院收治的初发脑梗死患者中选取42例患者作为初发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相关因素分析、临床检测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各项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复发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高血脂、心脏病方面均较初发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糖尿病方面较初发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指标方面.复发组在低血钾、肝肾功能异常方面较初发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异常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结论:吸烟、饮酒、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均为造成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应严加控制与防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