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istar大鼠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yoelii子孢子较为敏感,是研究约氏疟原虫红外期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王兴相等,1985)。但有关该动物的一些生理因素对子孢子入侵和红外期的发育影响所知甚少。本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了鼠龄、性别和脾脏对于孢子入侵和红外期发育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该鼠疟模型进行红外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材料和方法约氏疟原虫BY265株每周血传一次,每5周蚊传一次,保种于昆明株小鼠体内。斯氏按蚊(An.stephensi)成蚊羽化后3天用于吸血感染,感染后置于24±1℃、RH80±10%温室内饲养,第14天按Pachecoetal(1979)…  相似文献   

2.
约氏疟原虫红外期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药物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取肝癌白色结节用胶原酶消化,体外培养建立肝癌细胞系,筛选出对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敏感的大鼠肝癌细胞系,建立了大鼠肝癌细胞-约氏疟原虫体外培养系统。纸氏疟原虫子孢子接种单层培养的肝癌细胞,48h可见红外期裂殖体,72h后培养细胞胰酶消化,消化下的细胞及培养上清一半离心,悬液接种健康小鼠,可使之感染疟疾。  相似文献   

3.
《四川动物》1998,17(3):127-143
1.细胞因子和活化枯氏细胞培养上清对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影响的研究郝宏兴黄复生况明书段建华(第三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研究了重组人IL-1、IL-6和枯氏细胞(Kc)分泌物对约氏疟原虫红外期(EEF)发育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约氏疟原虫BY265...  相似文献   

4.
埃及伊蚊感染鸡疟原虫(Plasmodium gallinaceum)18天后解剖,电镜下观察唾液腺内孢子体的形态。孢子体长7μm、宽0.8μm;复合膜由一层外膜、二层内膜及膜下微管组成。发达的膜下微管与孢子体重要的运动功能有关。细胞核约位于正中。胞质较均一,有时有空泡存在,胞质中有散在核糖体,未观察到内质网。孢子体有胞口。发达的棒状体及众多的微线体,可能与孢子体需侵入媒介唾液腺细胞、尔后再侵入鸟类宿主中胚层细胞有关。因而,任何作用于棒状体、微线体并导致其结构及功能变化的药物,都将影响甚至阻断孢子体对宿主细胞的入侵,这就为疟疾的药物预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疟疾是一种由原虫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在古代因无法确定传染来源,疟疾曾经导致很多人发病甚至死亡。随着生物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需要人和雌性按蚊2个宿主才能完成其世代交替的生活史,在人体内,主要包括红外期和红内期及配子体形成过程;在按蚊体内主要包括配子生殖与孢子生殖过程。疟疾的防治需要采取灭蚊、积极治疗患者和预防用药等多种综合措施,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都设立了"疟疾日",以宣传和普及疟疾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常用鼠类对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敏感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不同鼠种对约氏疟原虫红外期敏感性差异很大。本实验所试10种鼠类中,大鼠敏感性高于小鼠,大鼠中Wistar株高于S-D株;小鼠中以C_(37)BL/6J和BALB/c较敏感,而昆明株、DBA/2、津白Ⅱ号,615 C_(?)H和ICR的敏感性均较低。一般来说敏感性高的鼠株、子孢子发育率高,红外期原虫体积大。  相似文献   

7.
李慧珠  刘田民 《动物学报》1989,35(3):333-334
为了开展疟疾防治以及疟原虫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在体外培养中疟原虫的发育规律、形态结构等生物学特性,我们于1985年对离体培养的约氏疟原虫约氏亚种动合子和动合子形成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 材料和方法 约氏疟原虫约氏亚种(Plasmalium yoelii yoelii)用血传和蚊传保种。在昆明株小鼠(KM/AMS)体内多次血传做为供血鼠。C_(57)6JB/ax 小鼠保种。定期感染斯氏按蚊(Anpheles stephensis)MEM  相似文献   

8.
疟原虫是人体疟疾的病原体,其在人体内发育可以分为肝内期和红内期。对红内期疟原虫免疫机制的研究表明,疟原虫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人血清中就会产生能够对抗该疟原虫的免疫活性物质,其中抗体和细胞因子发挥主要的免疫保护作用。抗体具有降低疟疾发病率的作用,然而不同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的保护作用强度不同。 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控制原虫血症、建立抗体介导的抗疟免疫机制、以及多种病理损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着重就免疫血清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对红内期疟原虫的免疫作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国外自60年代中期起重视疟疾病因性预防研究工作。但报道的多是伯氏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方面的资料。约氏疟原虫1965年被发现、1974年被用于疟疾病因性预防药物筛选研究,关于各品系小鼠对约氏疟原  相似文献   

10.
鼠疟原虫孢子增殖期的体外培养,对疟原虫生物学以及人体疟原虫的体外培养的研究,不论在理论方面,或是实验技术的探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近年来疟疾免疫学进展已进入子孢子疫苗研制阶段,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系以贵州省疟疾流行区5个自愿供血者,实验感染8批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系统地观察与描述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在蚊体内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以及扫描电镜下所见成孢子细胞及子孢子的表面形态。发育各期的平均大小为:  相似文献   

12.
一、引 言 众所周知,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一般不能在其他动物体内进行正常的发育,我们又不能以人作为试验对象,故研究鸟疟原虫供研究人疟的参考极为重要。例如:阿的平和扑疟母星的治疟效验是从治疗芙蓉鸟(canary)的疟疾疟原虫(P.cathemerium)获得证明的。又如James氏和Tates 氏(1937)发现的红血球外型疟原虫以及Huff氏和Coulston氏(1944)阐明了疟原虫的红血球外循环,都是从研究鸟疟获得的成就。历来许多有关疟疾问题的重要发现,不少是由鸟疟中获得的。本研究企图从上海的常见蚊虫中,选择出一种最适宜于实验疟疾学应用的蚊虫,以备进行实验疟疾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华按蚊是我国北纬25度以北地区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温度是影响按蚊繁殖和疟原虫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对疟疾流行季节与流行程度影响甚大。本文从温度与中华按蚊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关系,分析不同纬度地区中华按蚊  相似文献   

14.
继伦杜和克利柯-肯特力柯(Landau and Killick-kendrick)报道了用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 yoelii即P. yoelii yoelii)成功后,韦利(Wery)、陈佩惠等先后较详细地报道了该虫在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体内发育过程。自70年代起,国内外相继用约氏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作为筛选和评价疟疾病因性预防和根治药的动物模型,但在抗疟药物的试验中,需要斯氏按蚊对疟原虫有高而稳定的感染率。为此,作者等于1977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瑞士杂种和C_(57)BL/6 Jax纯种小鼠为疟原虫的脊椎动物宿主,以斯氏按蚊为疟原虫的无脊椎动物宿主,较详细系统地定时定量地评价了标准抗疟药伯氨喹啉对约氏鼠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yoelii By265)配子体和孢子体作闲。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建立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约氏疟原虫卵囊,子孢子胞内游离Ca^2 的分布和实验检测方法,以荧光染料下Fluo-3作胞内Ca^2 指示剂,结果显示3u,4umol/L Fluo-3/Am同时加入1ul/ml25%PluronicF-127在37℃恒温下,分别孵育分离的约氏疟原虫子孢子,卵囊60min即可达到最佳的负载效果,子孢子胞内游离C^2 分布均匀,而卵囊内游离C^2 a分布不均匀,成块状分布,囊壁无效荧光,研究表明应用Fluo-3/AM和PluronicF-127结合CLSM技术是研究疟原虫卵囊,子孢子胞浆内游离Ca^2 的准确,灵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自19世纪末叶英国学者Ross和意大利学者Grassi等先后发现蚊为疟原虫的媒介之后,疟原虫的蚊体期的研究得到很大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对疟疾流行病学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疟原虫蚊体期的形态及其发育时间的长短,又是疟原虫种的鉴别的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预防疟疾,开展疟原虫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设想建立疟原虫蚊期(配子生殖、孢子增殖)的体外培养系统。有关鼠疟原虫蚊期配子生殖的体外培养,国内外曾有不少的报道。近年来,国内曾用多种培养基对离体培养鼠动合子进行了初步观察;同时又在鼠疟动合子的形成和离体培养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罗萨利斯-龙奎尔(Rosales-Ronquillo)等在使用含斯氏按蚊细胞原代培养物的Eagle MEM.培养基和鲦鱼上皮细胞系Eagle MEM培养基对离体培养伯氏疟原虫的动合子进行了活体观察;斯皮尔(Speer)也使用了含该种蚊细胞的Eagle MEM培基进行鼠疟  相似文献   

19.
分离和研究疟疾感染蚊的差异表达基因 ,对阐明媒介与疟原虫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尤为重要。利用已建立的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差减cDNA库的进行表达筛选 ,发现表达增高基因中有一个编码与黑腹果蝇泛素羧端水解酶高度同源蛋白的序列。相似性比较显示该编码序列在氨基酸水平与已知的冈比亚按蚊EST序列对应部位的同源性为 89% ,与果蝇和人类的同源性均为 63%。模拟Northern印迹的表达动态分析提示 ,感染后至少 1~ 7天内该基因在蚊体内的表达显著增高 ,与疟原虫发育动合子穿越蚊中肠壁和子孢子从卵囊向蚊眼涎腺移行等关键阶段相一致。目前对有关蚊天然免疫系统激活的泛素途径所知甚少 ,现有结果提示该基因与疟原虫感染相关 ,它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有可能推测其在疟原虫感染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离和研究疟疾感染蚊的差异表达基因,对阐明媒介与疟原虫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尤为重要,利用已建立的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差减cDNA库的进行表达筛选,发现表达增高基因中有一个编码与黑腹果蝇泛素羧端水解酶高度同源蛋白的序列,相似性比较显示该编码序列在氨基酸水平与已知的冈比亚按蚊EST序列对应部位的同源性为89%,与果蝇和人类的同源性均为63%,模拟Northern印迹的表达动态分析提示,感染后至少1-7天内该基因在蚊体内的表达显增高,与疟原虫发育动合子穿越蚊中肠壁和子孢子从卵囊蚊眼涎腺移行等关键阶段相一致。目前对有关蚊天然免疫系统激活的泛素途径所知甚少,现有结果提示该基因与疟原虫感染相关,它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有可能推测其在疟原虫感染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