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 能神经和P物质(SP) 能神经在人十二指肠壁内的分布。结果显示: VIP能和SP能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均呈棕褐色; VIP能神经纤维遍布肠壁各层,SP能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肌层和神经丛; VIP能和SP能神经元见于肌间和粘膜下神经, 尤以后者为多, 但形态特点不同; 在肌间神经丛, SP能神经元比VIP能神经元多。粘膜内可见VIP能和SP能神经元, 多单个分布在粘膜肌层内。结果表明: 1VIP能和SP能神经在人十二指肠壁内分布有差异。2粘膜内存在VIP能和SP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大鼠肺内NOS阳性神经及其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还原型尼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硫辛酰胺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技术和HRP逆行追踪与NADPHd组化结合法,对大鼠肺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及其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肺内支气管和肺血管存在不同密度的NOS阳性神经纤维,肺内神经节中存在少量NOS阳性神经细胞。用HRP与NADPHd结合法,在迷走神经结状节和胸。。脊神经节中发现HRP-NOS双标记细胞,说明肺内NOS神经纤维部分来自结状节和脊神经节,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乙醇对胃粘膜的损伤及牛磺酸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Xie Y  Li XP  Wang CW  Huang DQ  Zhu JQ  Zhang KH  Chen J 《生理学报》1999,51(3):310-314
为了探讨乙醇性胃粘膜损伤和牛磺酸对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乙醇损伤组和牛磺酸保护组,观察其胃粘膜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结果如下:(1)随着乙醇作用时间延长、粘膜的损伤加重,胃粘膜内ET含量显著上升,而NOS、SS和VIP含量显著下降;(2)牛磺酸可显著减轻乙醇性胃粘膜损伤,抑制ET释放,增加NOS活性和SS、VIP的含量。上述结果表示,ET、NOS、SS和VIP的变化参与了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牛磺酸对乙醇性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胃粘膜内ET、NOS、SS和VIP的释放与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酶组织化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HD)之病因不甚清楚。国内外学者对其狭窄段各种神经递质的研究较多。而针对细胞能量代谢有关酶类变化研究很少。故本实验对20例HD病儿的狭窄段,正常段全层组织进行酶组织化学方法的观察,根据酶反应的强弱分组对比观察。结果发现:(1)ATPase(腺苷三磷酸酶),SDH(琥珀酸脱氢酶),Che(胆碱脂酶),狭窄段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段。(2)MAO(单胺氧化酶)活性狭窄段明显低于正常设。(3)狭窄段粘膜下及肌间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平均个数明显少于正常段。  相似文献   

5.
豚鼠小肠神经节丛的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知,NADPH--黄递酶组化法可选择性地显示--氧化氮合成酶(NOsynthase,NOS)神经元。因此,我们以NADPH-黄递酶组化法,观察了豚鼠小肠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网格以及NOS神经元。结果表明,三段小肠肌间神经丛的神经网眼大小和形态有明显差异,与对应的粘膜下神经丛相比,差异更显著。在肌间神经丛中,NADPH-黄递酶阳性神经元胞体大小不等;其长突起伸入节间束,而短突起较多,并可见短突起彼此连接.构成节内偶见的局部神经元回路。从小肠上段到下段,NOS神经元数量呈下降趋势。在粘膜下神经丛,我们也观察到少数NOS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的一氧化氮合酶分布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脑表面及脑实质(皮质、纹状体)血管壁的NOS阳性细胞。结果发现,在正常脑大于50μm的血管壁上可见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阳性内皮细胞,并有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细胞紧贴于管壁或发出突起布于管壁。在神经毒损伤的纹状体中,可见有诱导型一氧化氮阳性胶质细胞,终足附于脑血管壁上,而周围未受损伤的脑实质中未见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的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7.
大鼠胃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ADPH┐黄递酶(NDP)组织化学技术在整装铺片上对大鼠胃肌间神经丛中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大鼠胃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密度(个/mm2)分别为:62.1±37.7(幽门部)、43.4±31.7(胃体)、31.6±27.8(胃底)。胃底部神经节内神经元数量较少,神经元胞体较大,染色较深;幽门部神经节内神经元数量较多,胞体大小不等,染色深浅不一;胃体部的则介于两者之间,呈过渡态。结果表明:胃各部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差异可能与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奥迪氏括约肌的重要信使物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迪氏括约肌(SO)的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元和和神经纤维与其它胃肠道一样也存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刺激SO神经后有NO释放,应用能直接释放NO的药物硝普钠所产生的效应同刺激SO的NANC神经的效应十分相似。使用NOS抑制剂可阻断刺激NANC神经所引起舒张反应。提示NO是NANC神经的抑制性递质之一。NO广泛分布于人和哺乳动物的SO,对其正常生理运动起抑制性调控作用。此外,NO可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技术结合硫辛酰胺脱氨酸(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豚鼠耳蜗核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上行投射特点。探讨耳蜗核NOS阳性神经元在听觉信号传递中的可能作用。结果表明,一侧上橄榄复合体加压注射HRP后,两侧耳蜗核均出现HRP标记细胞,同侧耳蜗核NOS-HRP双标细胞较多占82.63%,并可见HRP阳性纤维和终末包绕NOS阳性胞体,对侧耳蜗核NOS-HRP双标细胞相对较少,仅占14.87%。一侧下丘加压注入HRP后两侧耳蜗核均无HRP-NOS双标细胞。结果提示,耳蜗核NOS阳性神经元向上橄榄复合体投射,可能具有调节听觉声信号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了正常SD大鼠基底前脑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和水平支(HDB)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及NOS与胆碱能神经元标志物ChAT、NGF受体(NGF-R)和AChE之间的共存关系。结果发现,MS、VDB和HDB的头端NOS阳性神经元较多、胞体较大、突起多,尾端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少、胞体较小、突起少而短。NOS+ChAT双标神经元占NOS阳性神经元总数的90%,占ChAT阳性神经元总数的39%;NOS+NGF-R双标神经元占NOS阳性神经元总数的83%,占NGF-R阳性神经元总数的40%;NOS+AChE双标神经元占NOS阳性神经元总数的96%,占AChE阳性神经元总数的39%。这些结果为研究Alzheimer'sdisease病理过程中基底前脑隔区胆碱能神经元退变与NO的关系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一氧化氮(NO)合成及血管功能关系密切,为了研究脑血管内皮细胞NOS表达及其调节作用,本文采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技术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内皮细胞NOS的表达。未加刺激物对照组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淡,阳性反应物主要聚集在细胞核周围胞浆中。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或酯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min后,NOS染色开始增加,1h达顶峰。以后呈下降趋势。LPS比TNF-α作用时间较长,NOS染色较深  相似文献   

12.
应用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运动迟缓型便秘患降结肠、乙状结肠和8例“正常对照”组结肠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结肠粘膜下5-HT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而肠肌间神经丛5-HT增加不明显,SP阳性细胞减少,提示运动迟缓型便秘肠神经系统5-HT和SP免疫反应的异常变化,可能是结肠迟缓性便秘的神经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血管活性肠肽对兔支气管上皮细胞抗臭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支气管刷洗法收集新西兰兔支气管上皮细胞(BEC),以臭氧(O3)攻击培养的B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测定BEC的3H释放率计算O3的细胞毒指数(CI)、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反映细胞氧化性损伤的程度,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还原型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H和GSSG)的含量反映细胞抗氧化能力。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预处理对BEC的细胞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观察到:BEC的3H释放率与O3暴露时间成正比;O3暴露2h使MDA含量和GSSG含量明显增加,GSH减少;VIP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降低O3暴露的CI值、降低MDA和GSSG含量、增加GSH及GSH/GSSG比值、增加CAT活性,显示出细胞保护效应;VIP的保护效应可被放线菌素D(A-D)或蛋白激酶C阻断剂H7部分取消。结果表明:O3暴露会导致BEC损伤,VIP可通过增强BEC的抗氧化能力而保护BEC,VIP的信号在细胞内的转导途径与基因转录及依赖PKC的酶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及扫描电镜(SEM),对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大鼠胰岛的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胰岛毛细血管的三维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现:正常组胰岛呈弥漫的蓝黑色NOS阳性反应产物,但在糖尿病组胰岛的NOS反应则明显减弱。SEM显示正常组胰岛毛细血管蟠曲呈球状,且血管管径基本一致,而在糖尿病组胰岛中则可见部分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因此我们认为,糖尿病大鼠的胰岛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参二醇组皂甙(PD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超微结构、皮层和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和再灌注建立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电镜技术和NADPH-d组织化学技术。结果:电镜观察可见,缺血30min再灌注2h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发生缺血性病理改变,PDS对缺血脑组织病理变化有显著保护作用。NADPH-d组织化学实验表明,脑缺血15min和再灌注24h后,皮层及海马NOS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DS可显著抑制此增多。结论:PDS可通过降低脑内NOS的活性,减少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的产生,对缺血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鼠鼻粘膜肽能神经末梢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系统研究了大鼠鼻粘膜9种肽能神经末梢分布的特征,这9种神经肽分别是P物质(substanceP,SP),神经激肽A(neurokininA,NKA),神经激肽B(neurokininB,NK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血管活性肠多肽(vasoactiveintestinalpolypeptide,VIP),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甘丙肽(galanin,GA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及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同时选择与鼻粘膜神经肽(NP)作用密切相关的三叉神经节(TG)细胞进行上述NP的定位。用重组PSP65质粒(400SOMcDNA)制备SOMmRNA单链探针,以地高辛精标记,在鼻粘膜及TG细胞进行SOMmRNA的原位杂交组化研究。结果提示大鼠鼻粘膜有丰富的肽能神经末梢;TG细胞含有多种NP并且可以合成SOM。该研究结果对重新认识鼻粘膜神经分布规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技术及扫描电镜(SEM),对正常组与高血压组大鼠肾动脉内皮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现:正常组肾动脉内皮细胞胞浆中可见蓝黑色斑块状的NOS阳性反应产物,但在高血压组肾动脉内皮细胞胞浆中的NOS反应明显减弱。扫描电镜显示高血压组肾动脉的部分内皮轮廓不清且凸凹不平,可见指压样印迹以及红细胞和单核细胞粘附。由此我们认为,高血压大鼠肾动脉内皮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已知下丘脑是应激反应的关键性调节中枢,下丘脑内一氧化氮是否参与应激反应尚未见报道。本文运用NADPH-d酶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对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和平均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鼠在急性束缚应激4小时后,其下丘脑PVN和SON内的NOS阳性神经元的平均灰度值与正常大鼠比较均明显降低(P<0.001);SON的NOS阳性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大鼠(P<0.001),但PVN的NOS阳性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未见明显改变(P>0.05)。以上结果说明束缚应激使大鼠下丘脑PVN和SON的NOS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加压素能神经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光、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下丘脑加压素能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电镜下SHRs加压素能神经元胞体大,电子密度高,核大有皱褶细胞质内密集充满各种细胞器。可见膜包神经分泌颗粒。PAP法显示精氨酸加压素(AV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视上核(SON)腹外侧部及室旁核(PVN)内。在SON和PVN之间尚有一个AVP阳性细胞的密集核团。说明SHR下丘脑也有产生AVP功能。SON和PVN之间的核团是否与SHRs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ACTH的异常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为探讨SHRs正常生理功能及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应用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含P物质(SP)神经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狭窄段与结肠扩张段相比较,狭窄段含SP神经元缺失,神经终末减少,含无颗粒囊泡的神经终末增多,而含小颗粒囊泡的神经终末相对较少。本研究在超微结构水平为先天性巨结肠病结肠壁内肽能神经成份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可能关系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