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茭白、荸荠及水稻饲养二化螟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别用水稻苗、茭白、水稻 +荸荠 3种方法 ,喂饲二化螟Chilosupperssalis初孵幼虫 ,比较室内 3种饲养方法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从而为二化螟的实验室饲养提供方法和依据。其中 ,在整个幼虫期用茭白饲养的二化螟幼虫发育历期和化蛹历期最短 ,分别为 ( 1 7 8± 0 5 )d和 ( 9 8± 0 8)d ,而用水稻苗饲养的二化螟幼虫发育历期和化蛹历期最长 ,分别为 ( 3 0 4± 1 2 )d和 ( 2 0 0± 1 6)d。水稻苗喂饲二化螟的雌雄蛹的比例较低 ,仅为 0 44;荸荠有利于雌性个体的分化 ,用水稻 +荸荠相结合喂饲二化螟的雌雄蛹比例为 1 1 8。用荸荠喂饲的蛹最重 (雌和雄蛹重分别为 71和 5 1mg 头 )。 3种饲养方法对二化螟的产卵率和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但是 ,用水稻饲养二化螟蛹的羽化率比其它 2种饲养方法显著降低。由此可见 ,用茭白、水稻苗 +荸荠饲养方法进行二化螟饲养是切实可行的 ,它们有利于二化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记述蚋属Simulium纺蚋亚属Nevermannia鹿蚋组ruficorne group 1新种,该组的鉴别特征是雄性生殖腹板具中龙骨突,此乃该组首次以我国为模式产地的新种,标本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以模式产地命名。其主要特征是幼虫上颚具附点,蛹茧具长背中突,雄虫生殖腹板蝶形,据上述综合特征可与该组已知其它近缘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3.
正确掌握和运用二化螟蛹色变化规律,对发生期预测有很大实用价值。《昆虫知识》第7卷第2期余乾能同志已在《二化螟蛹色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值得稻螟测报工作者参考。作者1963,1964两年先后共收集第二代二化螟老熟幼虫和预蛹113条进行室内观察,所得结果,同余文所述有些不同。现就二化螟蛹复眼、翅芽的变化和蛹的分级特征等问题,提出商榷。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正> 二化螟Chilo supressalis(Walker)是我国水稻栽培区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探索应用性诱剂作为防治二化螟手段的可能性,笔者对室内饲养的二化螟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试验虫种为室内人工饲养二化螟,养虫室温度为27±1℃,50~60%R. H, 2000 lx光照度,16小时以上的长光照。幼虫取食水稻种苗约20天左右化蛹,然后将雌雄蛹分开,放玻璃杯内,羽化出蛾后放产卵箱进行观察。 1.交配行为 将室内当天羽化雌雄蛾,按  相似文献   

5.
记述粉虱科2中国新纪录种:木姜子棒粉虱Aleuroclava ayyari(Sundararaj&David)和扁担杆褶粉虱Aleurotrachelus grewiae Takahashi。用环境扫描电镜对其伪蛹进行拍照,并依据玻片标本进行描述和绘图。木姜子棒粉虱主要鉴别特征是在头部和第1腹节分别着生1对长的亚背区刚毛。扁担杆褶粉虱主要鉴定特征是蛹壳硬化,头尾两端较尖,腹部中央基部较圆。标本存放在扬州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以人工饲料、转Bt水稻"克螟稻"(cry1Ab纯和基因型)及其对照亲本"秀水11"稻苗为供试寄主植物开展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1~5龄幼虫的室内饲养试验,以明确不同龄期二化螟种群的生活史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在低龄时死亡率最高。克螟稻对二化螟各个龄期表现出高抗性,其各个龄期在克螟稻上均不能化蛹,随着龄期的增加二化螟的耐受性增强。以秀水11和人工饲料饲养二化螟对其蛹期、成虫期、单雌产卵量、羽化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以人工饲料饲养的二化螟蛹重显著高于以秀水11饲养的二化螟的蛹重,蛹重与人工饲料饲养时间呈正相关。与秀水11幼苗相比,人工饲料饲养下有利于二化螟雌虫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二化螟越冬代与发生代雌蛾在形态上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人们熟悉的小稻重要害虫之一。以往,人们常用前翅翅面斑纹来鉴别雌雄重要依据之一,即雄蛾前翅翅面散布褐色小点,中室顶端有紫黑色斑点一个,其下方有斜行的同色斑点二个,而雌蛾前翅翅面小褐点很少,无紫黑色斑点。但根据近几年灯下诱蛾和通过田间采集老熟幼虫、蛹在室内化蛹、羽化成蛾子后观察,发现以上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 芦苇钻心虫Archanara aerata Butt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微山湖沿湖芦苇上新发现的一大害虫。受害区虫株率一般在60—70%。从1977年开始,我们对此虫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一、形态特征 卵 扁圆,中间稍凹,四周有明显的稜边和较浅的齿轮缺刻。卵径1毫米,厚0.2毫米,初产时白色,次日变成灰褐色。 幼虫 体白,初龄体背无纵线,2龄后出现4条淡紫色宽纵线。1—3龄前胸背板有明显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在扬州地区危害草坪的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又称莲纹夜蛾 ,属鳞翅目夜蛾科。 2 0 0 0年 8月上中旬 ,在扬州市区多处常绿草坪上出现 ,部分地方发生严重 ,每平方米草坪约有 80 0头 ,影响了草坪的观赏效果。斜纹夜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1 4~ 2 0mm ,翅展 3 3~ 42mm。体灰褐色 ,多斑纹 ;内横线和外横线灰白色 ,呈波浪形 ;环纹不明显。幼虫体色因龄期等而变化。初孵幼虫呈绿色 ,2~ 3龄时黄绿色 ,成熟时多为黑褐色 ,背线和亚背线桔黄色 ,沿亚背上缘每节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黑斑 ,其中 1 ,7,8节上黑斑最大 ;在中、后胸黑斑外侧有黄色小点。此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 夹色姬蜂Centetus alternecoloratus Cushman是二亿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1979年我们在水稻害虫天敌调查中发现,夹色姬蜂在山区对二化螟寄生率一般达50%左右,对二化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自然控制效应。 为了进一步探讨夹色姬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对二化螟的控制效能,1980年我们对夹色姬蜂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所得结果整理如下。 一、寄主与寄生概况 寄主 据文献记载,夹色姬蜂除寄生二化螟外,同时还寄生甘蔗二点螟。 寄生概况 我们从田间采回各代二化螟蛹81—260只,经室内观察结果,夹色姬蜂对二化螟的寄生率是越冬代为15.8%、第一代为23.9%、第二代为37%,即一代高于一代。  相似文献   

11.
新须螨属Cenopalpus Pritchard et Baker雌螨背面观椭圆形;有时体躯两侧平行,使背面多少呈长方形。背毛13—14对,其中前足体背毛3对,肩毛1对,后半体背中毛3对,亚背侧毛1对,背侧毛5—6对;亚背侧毛的着生位置与肩毛和第一对背中毛相平行。腹面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殖前板和多少呈半圆形的生殖板。雌螨有肛毛2对,雄螨有3对肛殖毛。我国已发表的本属种类只有1种:丽新须螨Cenopalpus pulcher(Canestrini et Fanzago)。  相似文献   

12.
江西柑桔的粉虱(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黑圆粉虱Alearolobus subrotandus Sihestri, 1928 省内分布 兴国、南康、信丰。 被害品种 大红袍、柚、亮皮子。 形态描述 蛹壳:漆黑色,近正圆形(图5),带有蓝色金属光泽。雄蛹壳纵径为0.92毫米,横径0.8毫米;雌蛹壳纵径为1.26毫米,横径1.2毫米。亚缘区狭窄、高突,向外倾斜,其斜面几与背盘的水平面相垂直,斜向的中央微凹下,上有横刻痕。亚缘区与背盘间有—凹沟,两区分界明显。临近交界处有20根细长的刚毛,围绕一圈,每根刚毛长0.42毫米。在背盘前端靠近亚缘区处,有“C”形的横隆脊,隆起甚高,细察“C”的后方尚有不甚明显的隆起隐约呈“主”字形。  相似文献   

13.
三种主要环境因子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温度、紫外线和茶园露水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毒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8—26℃下,适于病毒感染各龄幼虫,幼虫病死率达100%;但在30、34℃下,除1龄初饲毒外,病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明显下降或上升,3龄初或其以后饲毒,74%以上幼虫能化蛹,89%以上蛹能羽化。离体病毒经45℃处理2天,毒力开始明显减退。紫外线照射2—8分钟,离体病毒毒力减退不明显;照射16分钟,毒力开始明显减退。紫外线对离体病毒的影响与温度及病毒浓度有关。茶园露水对离体病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点委夜蛾Athelis lepigone(Moschler)各虫态的外部结构和细微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区分了成虫、蛹的雌雄特征,对成虫足、翅脉结构、幼虫头部、腹足等做了详细描述。该虫成虫和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翅灰褐色,前翅3条黑褐色的横线呈波浪状,中剑纹为黑色三角形或菱形斑,肾形斑由黑点组成边缘,外侧中凹有白点;幼虫颅侧区有倒"八"字形暗褐色斑纹。腹背具"V"字纹,亚背线深褐色具灰白色边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阿尔泰蝠蛾雌雄蛹的外部形态结构,并测量其体征和体重数据,寻找可用于鉴别蛹性别的无损方法;再借助于解剖等方法鉴别蛹的确切性别,检测鉴别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雌雄蛹在体征和体重数据的分布范围上有重叠,不能籍此区分其雌雄性。然而,雄蛹腹面第8腹节和第9腹节间分节明显,第9腹节未向第8腹节纵伸,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上,生殖孔两侧各有一球形突起,生殖孔前缘与肛门前缘间的距离短于肛门的长度;雌蛹不具备以上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开发的鉴别阿尔泰蝠蛾蛹雌雄的方法,鉴别活蛹的准确率均为100%(n=180)。该方法对活蛹无损伤、准确、可靠、简便易学。  相似文献   

16.
记述采自中国陕西和湖北大巴山的蝎蛉属1新种——二枝蝎蛉Panorpa biclada sp. nov.。新种的鉴别特征为:胸部背板中央有1细亮线;雄虫前翅无斑纹,雌虫前翅最多1条痣带;阳茎背瓣中部二分枝,形成1个短的腹枝和1个长的背枝;雌性生殖板基部向腹面弯曲成圆弧形,中轴基半部成V字型分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蛹的发育,其色泽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应用于二化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二化螟蛹发育过程中色泽的变化,作了比较详细的观察。现就所获结果报导如下,供测报工作者参考。 材料与方法 于本地发生量最多的第二代二化螟幼虫的化蛹初盛期,从田间剥取已经预蛹和即将预蛹发育正常的老熟幼虫,置于已消过毒3×60毫米的无底无色玻璃管中,每管放一条,两端塞以脱脂棉,按管编号,放在培养皿中,并保持一定湿度。从始蛹开始,以后每天8、14、20时各观察一次,将玻璃管置于白纸上,在3×5倍的扩大镜下对光观察,记载化蛹、羽化时刻和化蛹过程当中的蛹色变化。色泽名称用习惯称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染色饲料饲喂获得标记的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成虫,且不影响其生理和行为,为二化螟成虫的扩散和运动行为提供一种标记方法。【方法】笔者所在实验室前期筛选出一个适合二化螟染料及浓度,通过连续3代饲养观察染色剂对二化螟标记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连续3代的幼虫期饲喂含500 mg·kg~(-1)浓度的苏丹红7B人工饲料后,幼虫、成虫及卵均可被染色,饲喂染色饲料后,其化蛹率、羽化率、成虫产卵量、寿命和卵孵化率与对照均没有显著差异。取食染色饲料的二化螟雌、雄平均蛹重比对照分别高5.3 mg和4.2 mg,雌、雄平均幼虫+蛹历期比对照延长2.8 d和2.3 d。【结论】该标记技术对二化螟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影响,操作简便且经济可行,是一种较好的大规模标记二化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东北稻区北部二化螟出现不完全第二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9月 2 6日至 1 0月 1 1日 ,水稻收获季节 ,作者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及通河县进行大面积调查 ,在稻杆中发现大量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的 3~龄幼虫及蛹壳 ,其中在五常市的调查结果为 :有幼虫株率1 0 .8% ,有蛹壳株率为 4.9%。按幼虫历期推算 ,调查时 3~ 4龄幼虫应当是由 8月下旬到 9月上旬的成虫所产的卵块孵化而来 ,这些成虫应属第 1代 ,从而表明以上地区今年出现了二化螟不完全第 2代。1 999年夏季我国东北稻区气温较常年偏高 ,高温持续时间较长 ,如黑龙江省五常市和通河县出现 3 0℃的高温 ,比常年高 1~ 2℃ ,前后达 2…  相似文献   

20.
榆斑蛾属鳞翅目 ,缰翅亚目 ,双孔部 ,斑蛾总科 ,斑蛾科。老熟幼虫体长 1 4- 1 6毫米 ,头小 ,黑色 ,隐于前胸下 ;体桔黄色 ,前胸盾前缘黄色 ,后缘及中、后胸背面黑色 ,腹部第一节前缘、第四节背后缘、第五节前缘及第 8- 1 0节黑色 ,第五、六节背线两侧各有一对黑点 ,各体节上有瘤状毛簇六个 ,上面着生黄色生长 ;幼龄幼虫体淡黄色 ,背线上有一排黑色斑点。北京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 ,以蛹在寄主附近的桔枝碎叶中过冬 ,成虫 6月上旬出现 ,产卵于寄主叶背上。卵扁圆平销 ,块状 ,上面有白色胶质覆盖。幼虫群居。在寄主叶面吐丝结满网 ,啃食叶肉或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