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值分类学     
近年来,细菌分类学发展迅速,《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九版第一卷于1984年问世后,受到广大读者关注。显示其新版特色之一的是,在“细菌分类”一章中,专题论述了近代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分类方法,如数值分类,核酸在细菌分类中的应用、遗传学方法、血清学和化学分类等。这些方法的建立使细菌分类学能更好地阐明其亲缘关系,为建立细菌分类的自然系统探索出可行的途径。现约请有关专家摘译了九版一卷中的上述方法部分,以期促进我国细菌分类学工作的发展。我刊将在资料栏目中连续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黏细菌是一类捕食性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海洋和淡水等生境中,是多类环境的优势类群。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黏细菌被归属于变形菌门的δ分支黏细菌目(Myxococcales)。新近根据120个保守性的单拷贝标识基因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变形菌门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将黏细菌类群单列为黏细菌门(Myxococcota)。本文介绍了黏细菌资源的特性,并围绕从目到门的分类地位变迁,系统简述了黏细菌分类学研究的历史演变,对黏细菌资源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2023年是《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出版一百周年。《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的诞生,旨在建立起原核微生物分类的明确标准,开启对原核微生物分类学探索的使命。随着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其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及学科交叉,微生物分类学逐渐发展为以系统发育和多相分类为基础、研究微生物物种进化与生物学特性和物种间相关性的学科,因此新发现的微生物物种及其生物学特征信息增加迅猛,该手册在2015年改名为《伯杰氏古菌与细菌系统学手册》,并采用了电子版,使得更新快捷,为原核微生物系统分类学领域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是微生物系统分类学的经典之作,为微生物学者提供微生物物种分类信息的同时,也在引领该领域的学者探索更为广阔的微生物世界。“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学会”于2009年成立,旨在促进国际微生物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原核微生物系统分类学的发展。本综述全面回顾了《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和“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学会”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1923年以来,已有九个版本,每个版本都反映了当时细菌学发展的新成就。近年来,由于细胞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渗透,大大促进了细菌分类学的发展,使分类系统与真  相似文献   

5.
胃磨结构在蟹类分类研究上的意义(甲壳纲:歪尾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分类研究工作中,分类学家几乎完全以形态性状为基础划分分类阶元。蟹类的分类研究工作也不例外。随着进化论的创立与发展,分类学家工作目标之一是建立反映系统发育的分类系统。在化石记录缺乏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该尽可能利用多方面的分类性状。自本世纪以来,蟹类分类系统的研究逐渐地被解剖学、胚胎学、古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李颐  陈锡时 《微生物学杂志》1996,16(2):40-42,30
现代分子方法在细菌分类学方面的应用李颐,陈锡时(沈阳农业大学土化系,110161)分子方法应用于细菌分类始于六十年代初。这些方法的应用对改进和扩大细菌分类学领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越来越受到微生物学界的重视。其中DNA:rRNA杂交技术在属及超属的水...  相似文献   

7.
需氧芽孢杆菌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细菌多相分类学技术的发展,需氧芽孢杆菌在分类及命名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总结了现有芽孢杆菌各属的确立依据及其模式种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粘孢子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阳  顾泽茂  杜娜  成专 《生命科学》2010,(8):717-722
粘孢子虫是变温动物体内常见的寄生虫,绝大部分寄生于鱼类。近年来,粘孢子虫引发的病害日益严重,但其基础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方面还存在许多争议。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使粘孢子虫的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该文从粘孢子虫分类地位与起源、分类系统和分类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粘孢子虫分类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就目前粘孢子虫在分类地位和起源中存在的分歧观点以及分类方法的发展趋势等做了讨论,以期为鱼类粘孢子虫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并应用于细菌分类学,使得链球菌的分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将链球菌属按β溶血性和非β溶血性进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10.
基因组分析方法在微生物分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分类学始于19世纪后半叶,当时主要是以表型标记和生理生化特性为基础的简单分类,之后DNA-DNA分子杂交、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的出现给微生物分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尽管如此,这些分类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而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为微生物分类带来了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5种基于全基因组数据的微生物分类方法,包括平均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核心基因组分析、最大唯一匹配指数分析、K串组分矢量法和基因流动性分析,并论述了这些方法在微生物分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双林 《菌物学报》2023,42(1):38-49
黏菌是菌物中一个特殊和有趣的类群。为了准确而深刻地认识黏菌的内涵、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等分类学问题,本文从黏菌命名起点开始循览黏菌分类学的发展历程,结合黏菌分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考证了黏菌纲Myxomycetes内涵的变化和分类系统的演变及黏菌分类学研究的重要事件,并论述了中国黏菌分类学研究史,从而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黏菌分类学研究历史的沿革和演化。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最重要的类群,其分类研究也是哺乳动物学研究以及保护方面最基本的问题。随着自然保护工作的发展,包括众多受胁物种在内的哺乳动物类群的受胁程度和保护现状.很值得大家了解和关注。就哺乳动物分类学沿革、最新的哺乳动物分类系统、保护现状和未来哺乳动物分类学的发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根瘤菌的现代分类及其系统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瘤菌是一类与农业生产关系甚为密切的细菌,它们与豆科植物共生具有很高的固氮效率。根瘤菌的分类因而成为生物固氮和细菌分类学两个领域的结合点,它的发展与这两个领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近年来,随着根瘤菌资源的不断挖掘和发现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根瘤菌的分类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多相分类方法与d(N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根瘤菌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在这些多相分类研究的方法中,数值分类为大量菌株提供了生理学、形态学、血清学等各个表型方面的综合信息;分子技术的应用,如DN…  相似文献   

14.
放线菌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成林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1):51-55
放线菌分类学研究进展姜成林(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昆明650091)伯杰手册是世界公认的细菌(包括放线菌)分类鉴定的权威著作。1989年出版了《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4卷[1]。这一卷全是放线菌,由英国著名放线菌学家Williams主编。与1...  相似文献   

15.
王发园  刘润进 《菌物学报》2001,20(4):588-593
自从Frank(1885)发现菌根及Thaxter(1922)提出内囊霉科的分类以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分类学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分类归属也非常混乱。60年代“纯盆培养法”和“湿筛倾析法”的相继建立,标志着AM真菌分类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最近10年更为迅速。目前已发现AM真菌170多种,比1988年增长了约1/4,并不断有新种报道。同时分类方法、分类概念和分类系统都有了新的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化技术在分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介绍AM真菌分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1 AM真菌新科属的建立与分类特征 在Schenck和Perez(…  相似文献   

16.
<正> 众所周知,分类学的主要任务是:(1)物种鉴定和新的分类单元的建立;(2)分类系统的建立;(3)物种形成的探讨;(4)地理区系的研究。昆虫分类学文献系指上述内容,并符合分类学出版物标准的刊物和图书。 昆虫分类学文献对其工作的开展极为重要,掌握文献可以避免重复前人的工作,例如建立新的分类单元必须严格遵守优先权的原则,如果文献收集不全,发表新的分类单元与前人重复,便会形成同名或异名,给后人工作增加麻烦。所以分类学工作者必须重视和熟悉昆虫分类学的文献。  相似文献   

17.
18.
《动物分类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联合主办的颇具影响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有关动物分类学、形态学、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有关动物系统进化及分类理论研究、区系渊源探讨方面的研究论文;欢迎新技术、新方法在分类学上的应用和重要学科发展综述的论文;对于国家重  相似文献   

19.
温故而知新。本文以历史进程为序,根据分类学中的重大事件,粗线条勾画出一个框架以反映分类学发展的的轨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古代至林奈之前的生物分类;近代分类学科的诞生;进化理论的确立与修正及其深远影响;分类学的蓬勃发展(居群概念、新系统学与Biosystematics,细胞分类法与化学分类法,学派争鸣促进分类学繁荣);分子生物学为分类学注入强大活力。在讨论部分论述了坚持分类学的完整概念,不宜将分类的某个依据和方法理解和翻译为某个分类学,如chemotaxonomy,cytotaxonomy,DNA taxonomy应理解和翻译为某个分类方法,而不是"化学分类学","细胞分类学","DNA分类学"等,说明了其理由和依据。对于林奈创立了二名法、将二名法理解为物种的学名是由属名+种名组成等一些不确切的说法给予了澄清。  相似文献   

20.
中国蝗总科分类、查询及鉴定专家系统(ESCA)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应用领域,将其应用到蝗总科分类中,通过信息获取、加工、软件编程,建立中国蝗总科形态学和分类学数据库,进而设计并实现了《中国蝗总科分类、查询、鉴定专家系统》(简称ES—CA),作为我国蝗灾治理工作中一种快捷高效的分类、查询、鉴定工具。ESCA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蝗总科形态分类学的有机结合,使经典分类学升华为数字信息的形式,是利用计算机功能提高生物形态分类学科研、教学效率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