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基础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各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和探索,创建适合培养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思路,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些举措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帆  余知和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24-1026
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手段、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创建适合于培养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教育模式显得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独立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包括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从而达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林晓飞  征荣  莫日根 《遗传》2015,37(4):402-406
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开设研究型综合性实验课程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教改内容。作者利用自身的科研平台,为本科生开设了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植物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植物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物的筛选与鉴定等植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及实验操作。通过整合植物组织、细胞和分子3个水平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操作技术,采用集中讲解—独立操作—全天候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并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自主设计环节,培养本科生的综合性实验设计能力,训练独立操作技能,激发科研兴趣和自主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目标。文章总结了开展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实验教学的经验和教学效果,介绍了该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评价体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实验教学对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和培养现代生物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教学效果 ,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 ,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大实验“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检测”。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结果证明 :综合实验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改革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生物学实验课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从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的特点出发,在实验模块的选择、实验教学的方式和实验课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及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宏  江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12):1454-1457,F0003
根据各专业特点对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综合性实验和课外科研活动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另外,不断加强软件和硬件条件建设,保证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科的发展,植物生理实验教学面临着实验内容陈旧,缺乏对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等一些新问题。应革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想。本论文针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一重要的植物生理实验,结合生物全息现象进行了实验内容的革新。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生物制品专业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培养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基础、前期的相关准备、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方式初探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 ,更重要的是还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然而 ,以往的植物生理实验课多采用单个小实验 (每次实验只测定一个生理指标 )的教学方式进行 ,学生多数都是按照实验流程机械操作 ,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而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 ,我们在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研究中 ,对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1 内容的确定  根据…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性综合实验在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在食品微生物实验中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验证性实验改为连续综合性实验,逐步引入创新设计性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改革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同时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通过创新性综合实验付诸实施,培养了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实验教学是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当前国内高校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分析了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为增强生物专业学生的实验课能力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13.
韦桂峰  胡韧 《生态科学》2009,28(4):382-384
植物学实验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师的科研特长,对实验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改革研究以2007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优化整合实验课内容、引导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强化实践过程三个方面,对生态学系的植物学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实验课程是一门基础的专业实验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教学内容的完善、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及综合性实验的开设等方面的探讨,深化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口腔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人才,增设口腔微生物学实验课。方法根据口腔医学特色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综合、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牙菌斑的采集和处理、致龋菌的分离和培养、致龋菌的鉴定。教学方式采用学生两两配对模式。分析2011年度教学的实验结果。结果实验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加深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35.7%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30.4%的学生表现出专业能力不足,33.9%学生需要提高基础和专业能力。结论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对完善教学、促进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激励式程序教学法及其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宏  顾建华  赵黎明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0):1645-1650
阐明了激励式程序教学法的形成背景和原理;并从课程内容程序化和教学过程的激励措施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激励式程序教学法在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指出,激励式程序教学法有利于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7.
王筱冰  张坤  王攀 《生物磁学》2011,(19):3780-3782
实验教学是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当前国内高校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分析了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微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为增强生物专业学生的实验课能力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18.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主干课程,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高级农业人才, 根据西藏学生的具体特点, 从教材选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实习、考核方式和师资队伍6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为学生下基层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CRISPR/Cas9是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它引入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使本科生了解这项前沿科研技术很有意义。我们创建了一个基于CRISPR/ Cas9技术的本科教学实验体系。该实验体系侧重CRISPR/Cas9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应用,选用一株基因组上被插入mCherry基因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实验材料,命名为STO-82。首先设计靶向mCherry的sgRNA,构建CRISPR-Cas9/sgRNA共表达质粒。经测序验证无误后,转染到STO-8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mCherry阴性和阳性两群细胞,分选出阴性单细胞并扩大培养。最后用测序检验单克隆细胞中靶标DNA序列的编辑情况。结果显示,靶位点有插入或缺失突变,说明体系创建成功。该实验体系将sgRNA设计、CRISPR-Cas9/sgRNA共表达质粒的构建、细胞转染、单细胞分选、单克隆细胞培养、测序序列分析等内容融合为一个综合实验,用于高年级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实践内容分解分块教学,也可以做完整性项目教学。本教学实践采用10人左右的小班分块教学,2人一组,经过3个班(共13组)的实践,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实验,得到预期结果。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加深了对CRISPR/Cas9技术的原理和实验流程的理解,锻炼了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研思维,也使学生对该技术的医疗应用风险有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