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碱菌(Alcaligenes sp)119.能将苯丙酮酸一步转化成L-苯内氨酸。酶反应的最适pH为8 5.该酶在pH8 9之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37-15℃.金属离子Fe2+、Mn2+等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培养在由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等组成的培养基中,可获得最高转化率L-天冬氨酸为酶反应的最佳氨基供体。当苯丙酮酸浓度为0.2mol/L时,细胞在37℃下反应16小时.可产L-苯内氨酸30.lg/L.其克分丁转化率为92.7%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提纯产物.总收率在69%以上。产物经熔点、比旋光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纸上层析鉴定.证实是L-苯丙氨酸。  相似文献   

2.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碱菌119,能将苯丙酮酸一步转化成L-苯丙氨酸。酶反应的最适pH为8.5,该酶在pH8-9之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37-45℃,金属离子Fe^2+,Mn^2n等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培养在由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等组成的培养基中,可获得最高转化率。L-天冬氨酸为酶反应的最佳氨基供体。当苯丙酮酸浓度为0.2mol/L时,细胞在37℃下反应16小时,可产L-苯丙氨酸30.  相似文献   

3.
D-氨基酰化酶拆分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以D,L-苯丙氨酸为原料经D-氨基酰化酶制备D-苯丙氨酸的研究。乙酰-D,L-苯丙氨酸浓度为0.5mol.L-1,给酶量为3×104U.L-1时,24 h拆分率可达到97%。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拆分液中的D-苯丙氨酸的分离,D-苯丙氨酸的收率为95.4%。采用醋酸酐作为催化剂,在145℃的条件下,乙酰-L-苯丙氨酸可以消旋成乙酰-D,L-苯丙氨酸继续拆分。  相似文献   

4.
在短杆菌(Brevibacteriumap.)的一些菌株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催化乙酰氨基苯丙烯酸(ACA)丢乙酰基的酰基转移酶。根据这些菌株具有如在L-苯丙氨酸上一样,能在ACA上生长的能力,可以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它们。通过四个步骤,得到浓缩110倍的、占总量48%的、酶活为28.6u/mg的电泳纯酶制剂。有关酶应用的重要酶学数据是:K_M(ACA)0.45mM,最适PH7.5,热稳定性达52℃,分子量50,000道尔顿,二个亚基组成。ACA去乙酰基作用导致经由不稳定的内胺—亚胺衍生物产生苯丙酮酸。酰基转移酶与L-苯丙氨酸脱氢酶偶联提供了避免苯丙酮酸的抑制作用及其不稳定性的、有利于K-苯丙氨酸生产的一条可取途径。ACA-酰基转移酶的底物特异性表明,该酶的生物学功能可能是起一种二肽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粘红酵母产L-苯丙氨酸解氨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 ,对粘红酵母产 L -苯丙氨酸解氨酶 ( PAL )培养基进行优化 ,L-苯丙氨酸的积累浓度可以从 2 .0 g/1 0 0 ml提高到 3 .3 g/1 0 0 ml,最终得到了 L-苯丙氨酸解氨酶发酵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6.
用分离株SPA1O从反式苯丙烯酸生产的L-辈丙氨酸产量减少到起初观测的26%,起初的实验是生产菌与新鲜底物二次作用而进行的。含苯丙氨酸解氨酶细胞的稳定性(再用可能性)明显地受反式苯丙烯酸盐的浓度和最初反应pH的影响。使用2%的反式苯丙烯酸盐,L-苯丙氨酸的产量在PH9.0连续培养3次后比在最适pH10.2时的产量大7倍。细胞在存在有5%的反式苯丙烯酸盐时的作用相当不稳定。渗透因子,如甲苯、二甲苯能促进L-本丙氨酸的合成量,但同时也会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的不稳定性。有几种效应物表明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的起始转化速率起促进作用,但只有山梨醇,藻酸盐,戌二醛,聚乙二醇和甘油使其具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用不同的气体对培养物和生物反应器进行通气搅动,表明氧气促进苯丙氨酸解氨酶失活,二氧化碳有少的影响,而氮气使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培养基中几个星期都具明显的稳定性。氯离子的存在(来自HCl)以及底物的通气搅动降低酶的再用可能性,用硫酸取代盐酸,并用氮气进行通气搅动,在26℃时,导致极好的最初转化速率,并且酶活相当稳定,但在30℃时效果差些,反应物中含有1.5M山梨醇使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稳定连续维持几个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7.
<正> 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在人体内有生理作用的是L-型的,故合成制得D L-苯丙氨酸必须进行拆分。六十年代末,日、美等国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拆分制备L-氨基酸已应用于工业生产,由于固定化酶法拆分具有高度专一性,可反复使用,反应条件温和,酶不残留在产物中,产物易纯化、收率较高、无三废等优点,这也引起我国许多科研单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组E.coli产天冬氨酸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催化生产L-4-氧苯丙氨酸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转化条件为-37℃,pH值4.5—8.5,菌体与酮酸的质量浓度比为1.5,CTAB的质量分数为0.04%,酮酸的质量浓度11.28g/L,富马酸铵与酮酸的摩尔比为3.0:1.0,添加1mmol/L的Fe^2+,L-天冬氨酸与酮酸的摩尔比为0.4:1。在最适条件下,经过14h酶转化反应达到平衡,酮酸转化率可达到95%以上,L-4-氟苯丙氨酸得率也可达到80%以上。此法原料简单易得,为L-4-氟苯丙氨酸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反应的脂肪酶(NOVO435、MML、LIPOLASE、PPL)和反应介质进行比较,得出最佳酶种为NOVO435,最佳介质为叔戊醇;同时对影响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反应的初速度的因素(转速、温度、水分含量、酶浓度和底物浓度)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适反应条件:转速为200r/min,温度为55℃,水分含量为0,酶浓度为12.5%。  相似文献   

10.
用大孔树脂NKA固定高选择性的脂肪酶,催化有机相中转酯化反应,从而拆分八异构体消旋薄荷醇来制备L-薄荷醇。研究pH、载体与酶比例对固定化酶制备的影响及固定化酶的反应稳定性;考察温度、转酯化过程醇酯比例、及底物醇异构组成变化对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载体与酶的比例为5∶1时,所得固定化酶的反应稳定性比游离酶的反应稳定性提高了约50%;转酯化反应的最优温度为40℃,醇酯比例为1.5∶1时最佳,改进八异构体消旋薄荷醇组分比例后,非对映体选择率dep达到了95.1%。  相似文献   

11.
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酶促反应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酶源保存方式、酶促反应时间、底物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TS1138为供试菌株,采用酸式茚三酮法测定L-半胱氨酸含量,研究了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酶促反应条件。结果:TS1138菌株中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具有较高的活性,而且Mg2 、Mn2 、Fe2 、Zn2 、Cu2 等5种金属离子对DL-ATC水解酶酶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Cu2 对该酶系的抑制作用很大。结论:确定了TS1138菌株酶法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最适酶促反应条件,为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现已有几种L-氨基酸是用生物反应器中的酶或全细胞生产的。最早采用这种技术的例子之一是日本L-天冬氨酸的生产。最近放大了由肉桂酸和氨生产L-苯丙氨酸的生物反应器法,产物效价达60克/升以上,原料转化率约为90%。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不产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经亚硝基胍处理,在一定浓度的L-苯丙氨酸结构类似物——对氟苯丙氨酸(DLP-Fluorophenylalalline,PFP)存在下,筛选获得了一批能产生与积累L-苯丙氨酸的抗代谢突变菌株,其中PFP-17突变菌株的产物在纸层析谱上L-苯丙氨酸的显色点较深,定量测定产酸为1.5mg/ml经两次自然分离获得的17-3-4菌株产酸特性稳定,在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初糖为4.5%的摇瓶发酵中。产酸可达5.5mg/ml,产物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代鉴测确证其主要产物是L-苯丙氨酸,此突变菌株经进一步选育所得的突变菌株3-PAP-42在提高初糖为6%时,发酵产酸可达8.28mg/ml。  相似文献   

14.
苯丙氨酸的脱氨酶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的原理是:由某些微生物所产生的苯丙氨酸脱氨酶能使苯丙氨酸分子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苯丙酮酸。在合适的反应体系中,苯丙酮酸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呈蓝绿色,这种颜色的深浅与苯丙氨酸含量成正比,制备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因而可借此法对测试样品中的苯丙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     
九1若石J任酶膜反应器进行扭一)扁桃酸的连续生产嵘】/Vasi二Racki,D,…11 ApPI.MICrobiol.Biotechnol‘一1989,31(3)一215一222〔译自DBA,1989,8(19),89一1 126司 使用扁桃酸盐脱氢酶(MDH)和甲酸盐脱氢酶(F DH)进行辅酶同时再生作用,在酶膜反应器中进行了苯乙醇酸向(R一)扁挑酸的连续转化.列出了祸联酶反应的数学模型,并用之确定(R一)扁挑酸生产的最适条件.结果显示,如果使用PEG一NADH代替天然NADH,FDH的活性会微弱增高.苯乙醇酸和扁桃酸都可抑制FDH,但按离子则可激活 MDH.在前12天中的2个小时的滞留时间内获得了98%的苯…  相似文献   

16.
871532酶[专,英]//Taylor,S.C.//Eu-ropean Patont Appl.EP 879603.Pub。30.04.86.Appl.GBs427032,filed 25.10.54[译自CBA,1986,(7),2557] 描述了含有D-2-卤烷酸脱卤酶的细菌及其制剂。这种酶可用于提高2-卤烷酸外消旋混合物,例如2-澳或2-氯丙酸中L-对映体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外源添加中间代谢产物、维生素B1和硫酸镁对大肠杆菌发酵产L-苯丙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g/L柠檬酸三钠、1g/Lα-酮戊二酸、150mg/L维生素B1及3g/L硫酸镁均对L-苯丙氨酸的合成有利。根据构建的大肠杆菌合成L-苯丙氨酸的生化反应网络,利用代谢通量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这些物质的添加均可以调节G6P和PEP节点处的代谢通量分布,为L-苯丙氨酸的合成提供更多的前体物质赤藓糖四磷酸(E4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和还原力NADPH。通过补料分批发酵实验得出,优化后菌体对总葡萄糖的消耗提高了24.49%,菌体终浓度提高了23.50%,L-苯丙氨酸的终浓度提高了62.87%,L-苯丙氨酸的收率提高了30.88%,乙酸的合成降低了56.51%。  相似文献   

18.
刘建明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6):0929-0929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1月17日对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建沙县侨丹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L-苯丙氨酸高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应用"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原校长沈寅初教授和清华大学曹竹安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所构建的工程菌株ES-4573-2其产酸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足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使我国L-苯丙氨酸生产进入国际先进行列.L-苯丙氨酸是人体和动物不能在体内自行生物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和日用化工等领域.尤其是低热量、高甜度的二肽甜昧剂-阿可斯巴甜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为进一步提高L-苯丙氨酸产酶产酸水平,增强我国L-苯丙氨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该项目在两位国家级专家施巧琴教授和吴松刚教授的直接领导下,该课题组在国内外首次应用分子定向协同共进化技术对L-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进行整体改造,构建成突变库,筛选出具有高产酸水平的突变株,取得了显著成效.采用上述技术,工程菌株ES-4573-2经小试、中试进入试产,在采间歇式补料及发酵优化控制的基础上,产酸率较酪氨酸缺陷型宿主菌株提高了292%,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该工程菌株已在大生产中使用,生产性能稳定,对提高L-苯丙氨酸的产量和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发酵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D-海因酶是海因酶法制备D-氨基酸的关键酶。利用Burkholderic cepecia1003菌发酵产酶,所得海因酶纯化后,以Eupergit C250L为载体进行共价固定化。分别考察了酶液蛋白浓度、固定化时间对蛋白固定量和酶活回收率的影响以及固定化前后海因酶催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较高的酶液蛋白浓度和较长的固定化时间均有助于改善海因酶的固定化效果;固定化可显著提高海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但对其最适作用pH影响不大;固定化后海因酶对D,L-BH和MH的米氏常数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实验表明:40℃下,底物(D,L-BH)1.0 g.L-1,体积流速1.0 mL.min-1,经21 h转化,产物N-Phe质量浓度可达0.47 g.L-1,转化率达43.21%。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奇异变形杆菌的L-氨基酸脱氢酶, 并对产物苯丙酮酸进行了鉴定。奇异变形杆菌的L-氨基酸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具有酶活性, 并且发现其活性与细胞膜相关。L-氨基酸脱氢酶与细胞膜的密切相关性, 对酶活来说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