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79-485
本文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雌雄成虫的触角和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对触角形态,感受器形态、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孟氏隐唇瓢虫雌雄成虫触角均由柄节,梗节及8个鞭小节组成。观察到7种触角感受器:四种锥形感受器(sba),四种刺形感受器(sch),四种毛形感受器(str),一种腔锥形感受器(sco),一种耳形感受器(sau),一种腔形感受器(scl),一种Bhm氏鬃毛(sbm)。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其他类型感受器数量都较少。Bhm氏鬃毛只存在于柄节和梗节。第八鞭小节的顶端感受器种类最丰富,被六种感受器稠密覆盖。雌雄触角大小、感受器类型都没有明显差异。根据感受器的分布和以前的相关报道,推测孟氏隐唇瓢虫的毛形感受器可能是信息素接收者,刺形感受器可能是机械性刺激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可能都是植物挥发物接受者,化学和温湿度感受器,耳形感受器或许承担物理或者嗅觉器官的功能,而Bhm氏鬃毛或许能感知触角的位置和活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生殖系统结构和卵细胞发生将为昆虫的系统进化关系及瓢虫分类提供依据,同时可作为瓢虫人工饲料研究开发的参考。【方法】利用组织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孟氏隐唇瓢虫生殖系统结构,以及自成虫羽化后不同发育阶段卵巢发育状况和成熟卵巢管卵子发生过程。【结果】孟氏隐唇瓢虫雄性生殖系统包括2对附腺、1对精巢、1对输精管、1对贮精囊、射精管、弯管和阳基。雌性生殖系统包括2片生殖板、生殖腔、受精囊、中输卵管、1对侧输卵管和1对卵巢。单侧卵巢管数量在11~14根之间,卵巢管端部延伸出细长的端丝。卵巢管属于端滋式,分为原卵区和生长区。滋养细胞分散且细胞核几乎充满整个细胞,未见合胞体。卵细胞稀疏地集中在原卵区下端,并且可见营养索向卵巢管顶端延伸。根据卵细胞位置和形态,卵黄积累情况,滤泡细胞形态变化,将卵细胞发生分为前期,中期,中后期和后期。卵细胞发育后期,营养索消失,滤泡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结论】孟氏隐唇瓢虫卵巢管的滋养细胞是端滋式卵巢管滋养细胞中的原始类型,且推测瓢虫科昆虫卵巢管滋养细胞均属于此类。卵细胞早期发育过程中,卵细胞通过营养索从滋养细胞获取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6.
孟氏隐唇瓢虫和台毛艳瓢虫对茶椰圆蚧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首次报道,孟氏隐唇瓢虫和志艳瓢虫是茶椰圆蚧的重要捕食性天敌。1998-1999年我们研究了这两种瓢虫的生活习性及其对茶椰圆蚧二龄若虫的捕食作用。这两种瓢虫成6虫对共椰圆蚧二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均可用HollingⅡ型模型模拟。孟氏隐唇瓢虫的模型参数为:α'=1.1302,Th=0.0093,maxNa=107.6233;台毛艳主虫的模型参数为:α'=1.0005,Th=0.0126,maxNa=79.3741。温度对孟氏隐唇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大于对台毛艳瓢虫的影响,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作用的影响,孟氏隐唇瓢虫大于台毛艳瓢虫孟氏隐唇瓢虫干扰反应模拟模型参数为:Q=0.4045,m=0.4359;台毛艳瓢虫干扰反应模拟模型参数为:0.3335m=0.4042。 相似文献
7.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759-766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从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中克隆到细胞色素P450CYP9Z401基因的c DNA全序列(Gen Bank number:KP164813)。c DNA全长1722 bp,包含3'非编码区域(UTR)为86 bp和5'UTR为49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61.27 k D,理论等电点为6.58,无信号肽结构,在2-20氨基酸处存在跨膜螺旋。该基因拥有细胞色素P450特征序列螺旋C、螺旋K和Meander区域,另外还有血红素结合区(1个氨基酸差异)和螺旋I区(2个氨基酸差异)。与其他昆虫的CYP9家族基因比较,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同源性最高,为47%,系统发育分析也表明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CYP9Z401基因的克隆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孟氏隐唇瓢虫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功能及其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qRT-PCR研究的关键。本文以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为研究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对孟氏隐唇瓢虫4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RPS23、GAPDH和β-tubulin的mRNA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并用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软件分析它们在孟氏隐唇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以成虫不同组织为材料时,综合三种软件分析结果显示4个候选基因表达稳定性平均等级值排名为RPS23(rank=1)β-tubulin(rank=2.3)GAPDH(rank=3)Actin(rank=3.7),以不同发育时期虫体为材料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4个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平均等级值排名为RPS23(rank=1.7)Actin(rank=2)GAPDH(rank=2.7)β-tubulin(rank=3.7)。综合分析在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两种处理下,三种软件的评价效果,4个候选基因表达稳定性等级值的总平均排名为RPS23(rank=1.3)Actin(rank=2.8)=GAPDH(rank=2.8)β-tubulin(rank=3)。RPS23在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中均显示出较高的表达稳定性及与其它基因之间极大的相关性,可以确定为孟氏隐唇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基因表达分析中一个稳定表达的基因,可作为单个内参基因或者其它内参基因的协同基因,本实验为开展孟氏隐唇瓢虫功能基因表达分析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中成功克隆出气味结合蛋白(Com OBP1)基因的全序列(Genbank登陆号:KU170686)。Com OBP1基因全长922 bp,包括5'端长为40 bp的非编码区域(UTR),及3'端长为462 bp的UTR,开放阅读框ORF长为420 bp,编码139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15.516 k Da,等电点p I为6.57,存在AATAAA加尾信号。N-末端疏水区包含由20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无跨膜结构,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属于Minus-C OBP,也是在孟氏隐唇瓢虫中发现的第一个Minus-C OBP。氨基酸序列中有且仅有一个N-糖基化位点为62 NLSA,并存在2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与其它昆虫的Minus-C OBPs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与同为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的同源性较高。利用Real-time PCR、RT-PCR技术对Cmon OBP1基因在孟氏隐唇瓢虫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不同营养条件及不同食性下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Cmon OBP1基因在整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雄性成虫期具有最高表达量,且多在成虫的头部及翅部表达。当营养条件发生变化时,表达丰度不会发生变化,当猎物由天然猎物柑橘粉蚧Planococcus citri Risso变成碗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 Matsumura时,表达量会明显下降。该结果表明,孟氏隐唇瓢虫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猎物种类会影响Cmon OBP1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嗅觉行为。同时,Cmon OBP1基因可能在雄虫相关的信息素感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利用实验种群生命表和二项产卵选择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棉花和桃等4种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种群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棉花的桃蛀螟幼虫存活率最低、幼虫历期最长,取食玉米的幼虫存活率最高、幼虫历期最短,取食桃和大豆的幼虫存活率和历期居于棉花处理组和玉米处理组之间;玉米处理组的桃蛀螟化蛹率、蛹重和蛹历期均为最高,棉花处理组为最低,大豆和桃处理组的这些参数均显著小于玉米处理组而大于棉花处理组;发育至成虫后,取食玉米的桃蛀螟羽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取食桃的桃蛀螟成虫寿命(雌虫和雄虫)及个体发育历期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组;同时取食桃的桃蛀螟单雌产卵量最高,其次是玉米处理组,两者均显著高于大豆和棉花处理组。二项产卵选择试验结果显示,桃蛀螟雌蛾在棉花和玉米处理组、玉米和大豆处理组或棉花和大豆处理组间的落卵量差异不显著;但在包含桃的处理组中,桃蛀螟在棉花、玉米或大豆处理区的落卵量均显著高于桃处理区。上述结果表明,供试4种寄主植物中,桃蛀螟偏好在棉花、玉米和大豆上产卵,其中玉米对桃蛀螟的适合度相对较高,棉花对桃蛀螟的适合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Biology of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 [Coccinellidae: Coleoptera] in 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al duration of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 was quantified by deriving a regression equation for each developmental stage as well as the total life cycle. While
the duration of life stages was shorter during summer and longer during winter, the optimum constant temperature for maximal
development was found to be 30°C.
The adult longevity was extended when reared at 20°C than at 30°C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longevity of adults was longer
when maintained on grape mealybugMaconellicoccus hirsutus (Green) than on honey and when maintained at 20°C. The fecundity of the predator was higher at 30°C than at 20°C. Eventhough
the adults could survive at 10°C, the productive capacity was impaired.
相似文献
12.
13.
报道采自海南印度紫檀和番石榴上的弯叶毛瓢虫属Nephus Mulsant 1中国新记录种:斐济弯叶毛瓢虫Nephus(Geminosipho)fijiensis(Sicard),并绘制了重要的形态特征图.本种瓢虫可捕食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观察标本保存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