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纹短攀鲈栖息于静止、植被茂密、靠近稻田和池塘边缘的浅水中。本文研究了它在泰国稻田和小池塘两种生境中的繁殖特征。与池塘相比,稻田筑巢地的pH值、溶解氧的含量和温度较高,而电导、溶解的固体物浓度较低,水也较浅。稻田中的种群密度低于池塘。雄性个体的体重和体长均大于雌性个体,且其体重与体长和体宽正相关,但雌性个体的体重仅与体长正相关;泡巢的面积与雄性个体的体长和重量均不相关。繁殖期间,条纹短攀鲈雌、雄个体交尾多次。每次交尾产卵3.74±1.02(Mean±SD)粒,每个繁殖季节交尾84±12.97次;在一个持续178±51.17min的产卵时段里,条纹短攀鲈平均产卵314±109.77粒。鱼苗孵化需30.75±0.55h,2日龄个体的大小平均为3.21±0.29mm。  相似文献   

2.
对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雌雄繁殖蚁在初建群体形成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变化的测定,初步认为与产卵、哺育幼蚁和交尾有密切关系。产卵高峰期、哺育幼蚁期和交尾期氨基酸含量骤然下降,而产卵间歇期又开始回升。同时发现,雌雄蚁体重的变化对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研究了豆野螟延迟交尾和多次交尾对其生殖的影响。延迟交尾实验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同时延迟交尾,雌雄虫的寿命、产卵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雌虫延迟交尾,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雌虫的寿命、产卵量、卵的孵化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雄虫的寿命延迟交尾第3天达到最大值;雄虫延迟交尾,随着延迟交尾时间的增加,雌雄虫的寿命、产卵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卵的孵化率随着延迟逐渐下降。多次交尾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雄虫交尾次数的增加,成功交尾率逐渐降低,用于交尾的时间延长,雌虫和相应雄虫的寿命逐渐缩短,雌虫的产卵量下降,但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大;豆野螟雌虫一生只交尾一次,未见到雌虫2次交尾。  相似文献   

4.
青脊竹蝗成虫喜于毛竹林缘杂草、杂竹较多、土壤疏松的阳坡地带交尾.然后选择附近杂草稀少的空地产卵,于土壤表面留下产卵孔.运用这一典型特征,能迅速找到卵块,缩短虫情调查时间.在实际调查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卵块的调查时间应选择在11月中下旬.平均每个产卵孔下方有卵30粒.  相似文献   

5.
谢天宝  陈煌  吕志澡 《昆虫知识》2006,43(2):242-244
2005年6月,在湖北省清江河谷地区早熟蜜柑园内观察了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的产卵行为。整个产卵过程可分为定位、准备、穿刺、排卵和结束5个阶段。产卵1次所需的时间和排卵的数量与天气状况有关,一般需时14~46min。产卵深度因柑橘的品种和处在产卵期的果实直径大小而不同,在脐橙、柚、早熟蜜柑上的平均产卵深度分别为7.2,13.3和8.1mm。每雌的怀卵量平均71粒。雌成虫在产卵过程中有多头雄成虫在其周围活动或者是等待与其交尾,产卵和交尾在同一时段内多次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6.
李幸  陈珊  周琼 《环境昆虫学报》2021,43(5):1273-1279
巨疖蝙蛾Endoclita davidi Poujade是雪峰虫草菌Ophiocordyceps xuefengensis的重要寄主昆虫,对其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可以为该虫的规模化人工饲养与雪峰虫草的培育提供依据.采用人工饲养结合室内红外摄影,研究分析巨疖蝙蛾的求偶、交尾和产卵行为节律.巨疖蝙蛾在羽化当天的暗期即可求偶、交尾和产卵.求偶行为通常在进入暗期的5 min内开始,并主要发生在进入暗期的15 min内(P<0.05);随后的交尾行为主要发生在进入暗期的10~ 25 min内;产卵行为也主要发生在暗期.巨疖蝙蛾有多次交尾和产卵的习性,其中,2日龄的求偶率、交尾率及日产卵量均最大,分别达87.33%、61.09%和979粒/雌,且随日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卵散产,总产卵量平均达4250粒/雌.提示巨疖蝙蛾羽化时即已性成熟,其生殖行为均发生在暗期,进入暗期可能是触发其生殖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试验,对榆木蠹蛾HolcocerusvicariusWalk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榆木蠹蛾在宁夏3年发生1代,幼虫主要危害枝干和根颈部,幼虫在蛀道内越冬,5月下旬老熟幼虫在被害树周围5—10cm深的沙土内分散化蛹,蛹期(21±5)d。6月初成虫开始出现,有2个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成虫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交尾当天或第2天产卵,每雌蛾产卵最多达720粒,卵期(17±5)d,孵化率为72%~88%。未交尾雌雄成虫寿命为5—6d,交尾后雌雄成虫寿命缩短为3—5d。初孵幼虫于6月中旬始见,10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幼虫孵化后,先危害韧皮部,常10多条聚集在一起,稍大一点即蛀入木质部。本研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榆木蠹蛾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昌近郊青蛙(Rana nigromaculata)产卵习性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以青蛙(Rana nigromaculata)为对象,从1957年3月15日到5月10日在南昌近郊进行了产卵习性的调查。 2、调查是以九个不同环境條件的地区作为恆定工作地区來进行的。同時,还逐日作了调查期间內氣温和水温的记载。(以上午6时30分-8时30分为标准。) 3、调查证明:青蛙喜欢产卵於腐植质少、氨基酸与CO_2含量较少的清洁环境內,pH值为5.9-6.9之间,产卵地区与水中动植物的分布、浅水沟的存在和稻田的耕作也有密切的关系。 4、产卵的温度幅度(以上午6时30分-8时30分为标准)为11.5-22℃,而以11.5-17℃最為適宜。 产卵是在温度上升后突然下降(冷的)刺激下进行的。 由此推知:在南昌近郊,青蛙产卵是在清明节前10天到清明节后15天內进行的。而以清明节前后十多天(4月3日到4月16日)內产卵最多。 5、产卵是在水深浅於10厘米的浅水沟和稻田內进行的,这是因为:(1)水浅水温易於上升,(2)水浅可以溶解大量的氧;大量氧的存在才能适应蛙胚发育的需求。 6、青蛙产卵地区与蟾蜍产卵地区截然不同,这可能与成体的生活习性有关。 7、青蛙是一次产卵的,产卵的数目为786-5,114个,这与王希成先生所报导的有些不同,这可能是因为青蛙产卵数目幅度较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青蛙又名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o Hallowell),在我国分布很广,也很常见,喜栖于池塘、水沟、小河或水田里。青蛙的活动期因地而异。我在1958—1963年对北京地区的青蛙进行生态观察,发现产卵期一般为4月中旬至5月底,营养期一般为6月至10月中旬,冬眠期一般为10月中  相似文献   

10.
温湿度对桃小食心虫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越冬代成虫在一系列温度和湿度下的生殖能力。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显著影响食心虫成虫寿命、交尾和产卵。从19℃到29℃,雌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适宜成虫交尾和产卵的温度为23~26℃,相对湿度为80%~100%。  相似文献   

11.
榆木蠹蛾生殖行为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观察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成虫的羽化、交尾、产卵行为,触角电位反应测定处女雌蛾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旨在为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鉴定和合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榆木蠹蛾羽化行为全天可见,主要集中在15:00-19:00。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尾,21:30-0:30进行婚飞和交尾,交尾高峰出现在晚23:00左右,光期未见交尾。随着日龄的增加,召唤时间前移并且延长,2~3日龄处女雌蛾召唤时间早于1日龄雌蛾,交尾时间较短;雌蛾在羽化1 d后达到性成熟,2日龄雌蛾交尾百分率最高,达41.8%。雌蛾将产卵器伸出寻找缝隙处产卵,分多处产卵,雌虫最高产卵量达720粒,最低产卵量为105粒,卵期为12~22 d不等,孵化率为72%~88%。羽化当晚的雌蛾体内性信息素含量较低,第2天最高,以后逐日下降;2日龄榆木蠹蛾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的产生量从晚17:00起逐渐增加, 21:30-22:00时最高, 22:00后逐渐减小。雄蛾触角电位反应在22:30最强。21:30-23:00是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榆木蠹蛾的羽化、交尾存在一定的时辰节律,通过处女雌蛾的野外诱集试验证实了性信息素释放与交配行为在时辰节律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中提到“工蜂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不能繁殖后代。”但根据我多年的养蜂经验,工蜂是能够繁殖后代的。不过一般在有蜂王或短期失王的情况下它不产卵。如果连续失王而无王期过长,它就要产卵。1983年我就遇到了这种现象。第一次处女王交尾(空中交尾)没有回巢。我给插入一个卵坯,工蜂继续育王。第二次处女王交尾,又没有回巢。我再插入一个卵坯,工蜂再育新王。第三次处女王交尾又丢掉。这时无王期已将近  相似文献   

13.
甘蔗棉蚜的生活习性,有不少文献记载它是以有翅成虫在大芒骨上过冬,广东、广西、四川每年在5—6月间始在蔗田发现,而以8—10月最多,11月有翅成虫开始出现,交尾后四处飞散产卵胎生若虫,12月中旬的有翅成虫停止交尾,飞往大芒骨上过冬,至翌年甘蔗苗长出后,又复迁回蔗田为害。 但我们在下放到广西桂平县先锋人民公社期间,在2月上旬天气较严寒的时候,还发现有有翅成虫在去年的秋植蔗苗上;至3月上旬又发现有不少无翅型的成虫、若虫在秋植蔗田为害。由此可见甘蔗棉蚜并没有飞往大芒骨上越冬,而是在秋植蔗上越冬,这是由于该公社立岭生产大队处于平原地带,附近没有大芒骨,因此棉蚜即飞往秋植蔗上越冬,到天气逐渐温暖的3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试验,对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榆木蠹蛾在宁夏3年发生1代,幼虫主要危害枝干和根颈部,幼虫在蛀道内越冬,5月下旬老熟幼虫在被害树周围5~10cm深的沙土内分散化蛹,蛹期(21±5)d.6月初成虫开始出现,有2个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成虫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交尾当天或第2天产卵,每雌蛾产卵最多达720粒,卵期(17±5)d,孵化率为72%~88%.未交尾雌雄成虫寿命为5~6d,交尾后雌雄成虫寿命缩短为3~5d.初孵幼虫于6月中旬始见,10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幼虫孵化后,先危害韧皮部,常10多条聚集在一起,稍大一点即蛀入木质部.本研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榆木蠹蛾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前沿     
<正>世界上最小的青蛙最近,科学家在东南亚婆罗洲岛上发现一种新的青蛙,只有豌豆大小,堪称世界上最小的青蛙。它们生存在雨林里的猪笼草丛中,黄昏时分,雄蛙会聚集到一棵猪笼草周  相似文献   

16.
我买了一只成年的白罗克鸡,差不多每隔一天产卵一枚,但过了十多天,见它出现些异常,鸡冠逐渐增大,变得鲜红,好斗,对母鸡有追逐交尾行为等。将其交尾时遗在地上的乳白色  相似文献   

17.
蜀柏毒蛾生殖行为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性信息素产生和释放规律, 为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蜀柏毒蛾奠定基础, 本研究在野外及室内温度22±1℃、 相对湿度75%~80%、 光周期14L∶10D条件下观察研究了蜀柏毒蛾成虫的羽化、 求偶、 交尾、 产卵行为, 触角电位反应测定处女雌蛾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的时辰节律。结果表明: 蜀柏毒蛾羽化行为全天可见, 主要集中在1:00-5:00, 占总羽化量的44.94%, 7:30-11:00进行婚飞和交尾, 交尾高峰期出现在8:30左右, 交配时间少则2 h, 多则8 h, 求偶、 交配均发生在光期。随着日龄的增加, 召唤时间前移并且延长, 1日龄的处女雌蛾交尾时间较短; 雌蛾羽化当天就可交尾, 2日龄雌蛾交尾率最高, 达36.67%。雌蛾分多处产卵, 雌蛾一生最高产卵量达402粒, 最低产卵量为78粒。羽化当天的雌蛾体内性信息素含量较低, 第2天最高, 以后逐日下降; 2日龄蜀柏毒蛾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的产生量从7:00起逐渐增加, 8:30-9:30时最高, 9:30后逐渐减小。雄蛾对处女雌蛾腺体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在8:30-9:00最强, 说明8:30-9:00是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蜀柏毒蛾的羽化、 求偶、 交尾及性信息素的产生与释放存在一定的时辰节律, 野外处女雌蛾诱蛾试验证实了性信息素释放与交配行为在时辰节律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正> 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Kuwa yama),又名稻叶甲,背屎虫,红头虫等。是我国东北和中南部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一、交尾和产卵 经观察,交尾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6~22℃,低于13℃,大于26℃,交尾明显减少。相对湿度低于60%,一般不交尾,田间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结果】在集宁市落叶松尺蠖1年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在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孵化,6月中下旬开始入土化蛹,成虫于9月初羽化、产卵。在温度为20℃,RH=70%的条件下,落叶松尺蠖幼虫期(19.96±0.86)d,预蛹期(3.93±0.95)d,蛹期(108.4±13.17)d。蛹分布于树干基部30~90cm范围内,深度4~8 cm。雄虫在6:00—8:00及12:00—16:00羽化,早于雌性,雌虫在20:00—24:00羽化,羽化若干小时后可交尾,交配持续时间20~260 min,可多次交尾。20℃下交尾雌虫寿命为(5.56±1.47)d,雄虫为(3.95±0.95)d,产卵量为(162.2±69.9)粒;不交尾雌性为(8.03±2.90)d,雄性为(4.38±1.59)d,产卵量为(164.1±81.3)粒,但卵不能孵化;15℃条件下不交尾雌雄寿命分别为(14.48±6.67)d,(6.64±1.76)d,产卵量为(145.7±76.8)粒。【结论】落叶松尺蠖危害期短,蛹期较长,雌雄成虫羽化时间有差异;温度和交尾对寿命和产卵量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蛾的活动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粘虫蛾的生活习性,特别是迁飞习性,近年普遍引起注意,作者配合迁飞问题的研究,曾于1961年和1962年在北京室外进行了粘虫蛾活动习性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整理于后,以供参考。 结果分析 1.羽化、交尾、产卵 粘虫蛾除少数在白天阴暗处羽化外,多数出现在夜间,开始羽化到展翅,约历时30—40分钟左右。 一般在羽化后74小时即可交尾,交尾时间都在傍晚及夜间,除阴天外,白昼很少见到。交尾情况世代间略有差别,据1962年观察:第一代粘虫蛾都在羽化后98小时开始交尾,第二代在羽化后74小时即行交尾,但初次交尾出现的时间较晚,约在半夜1时以后,其后则在傍晚7时。第三代在羽化后122小时才看到交尾,比第二代迟48小时左右,但交尾出现的时间和第二代差不多,也在后半夜开始。第二代粘虫交尾的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