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紫云英根瘤菌入侵和根瘤发育的exo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07的3个胞外多糖缺陷突变株NA-01、02、04不具备诱导宿主植物紫云英结瘤的能力。以NA-01突变位点的DNA面为探针,从可互补这3个变种的exoR’-11质粒上亚克隆到2.6kb的DNA片段。互补试验表明,2.6kb的片段不仅可纠正突变株的胞外多糖缺陷表型,而且使变种恢复诱导宿主植物形成有效根瘤的能力,2.6kb片段经Tn5定位突变后丧失这种恢复能力,表明该片段带有对应于3  相似文献   

2.
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07经Tn5插入诱变,得到12株胞外多糖缺陷型变种,以质粒pMN2为载体,从其中7株EPS^-变种内分别构建了7个R-prime质粒(exoR)大部分变种的EPS^-表型可被exoP互补,恢复野生型表型(EPS^+)。互补表明,12株EPS^-变种可分为6个不同的互补群,其中5个在遗传上连锁,exoP酶切分析,除exoR-02,exoR-04外,其余5只的外源片段均整合于pMN2  相似文献   

3.
利用Tn5定位诱变筛选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n5定位诱变方法,对质粒pJBB5进行Tn5插入诱变,得到10个Tn5在59kbB5外源片段上有不同插入位点的质粒TN11,TN112,TN22,TN23,TN31,TN41,TN91,TN101,TN131,TN141。将Tn11等分别转移到已经含有不相容质粒pPH1JI的紫云英根瘤菌107菌株中,使之发生同源变换。通过抗性选择及表型鉴别,筛选到3株菌落表型干燥(Muc-)的酸性胞外多糖(EPS)合成缺陷菌株(Exo-)107(TN22),107(TN101),107(TN131)。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这3株变种的Tn5插入确实是同源交换而不是转座产生,表明经过适当改良的Tn5定位诱变法可以应用于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4.
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07经Tn5插入诱变,得到12株胞外多糖缺陷型变种,以质粒pMN2为载体,从其中7株EPS-变种内分别构建了7个R-Prime质粒(exoR'),大部分变种的EPS-表型可被exoR'互补,恢复野生型表型(EPS+)。互补表明,12株EPS-变种可分为6个不同的互补群,其中5个在遗传上连锁。exoR'酶切分析,除exoR'-02,exoR'-04外,其余5只的外源片段均整合于PMN2的两同向重复序列IS21之间。  相似文献   

5.
用鸟枪法从3株紫云英根瘤菌107菌株的胞外多糖合成缺陷变种(Exo-)NA-05、NA-07和NA-08中克隆获得含有107菌株exo基因及Tn5的exo::Tn5片段。以pRK415为载体构建107菌株EcoRI酶切后DNA片段的部分基因库,用exo::Tn5做探针原位杂交得到一个阳性克隆。该克隆的外源片段4.2kb能恢复3个变种的多糖表型及结瘤固氮能力。酶切分析和Southern杂交表明,3株变种中Tn5插入位点相近。  相似文献   

6.
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的生理遗传及胞外多糖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质粒pJB11-B6的8.5kb野生型DNA片段中克隆到5.8kb和2.6kb的DNA片段,其中5.8kb的片段互补紫云英根瘤菌107菌株的胞外多糖(EPS)缺陷型变种NA06和NA12,2,2.6kb的片段只能互补变种NA12。回接实验和电镜切片显示,这种个变种的根瘤与野生型显著不同,无固氮活性,根瘤内基本不含类菌体;它们的Exo^+回复子的根瘤与野生型根瘤相似,多数细胞胞含有类菌体,但仍无固  相似文献   

7.
紫云英根瘤菌糖基转移酶基因exoL的定位突变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锋  李强 《植物生理学报》1998,24(4):373-379
利用转座子Tn5对质粒pJB-B6定位诱变,经同源变换,筛选获得一株Rhizobiumhuakuii107胞外多糖合成缺陷变种RH983。三亲本杂交实验显示,pJB-B6及其亚克隆pJB-B60均可纠正变种RH983的胞多多糖合成缺陷。  相似文献   

8.
紫云英根瘤菌107菌株酸性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沉淀法和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了紫云英根瘤菌野生型107菌株,胞外多糖合成缺陷型变种NA02及其回复子NA02(R‘-11)产生的酸性胞外多糖(EPS)。结构组成分析表明:菌株107与NA02(R’-11)产生的EPS糖组分均由葡萄糖、半乳糖、核糖和葡萄糖醛酸构成,而变种NA02产生的EPS只含葡萄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与野生型显著不同。3个菌株的EPS均有乙酰基取代,而无其它形式的取代基。E  相似文献   

9.
紫云英根瘤菌糖基转移酶基因exo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互补紫云奶瘤菌胞外多糖合成缺陷变种NA03和NA10的exoR‘-11上亚克隆获得2.0kb的BglI酶切片段,命名为pJB-H701,pJB-H701不仅可纠正变种NA03和NA10R的胞外多糖缺陷表型,而且使两变种诱导宿主植物结瘤固氮能力恢复到野生型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PMN2作为载体质粒,应用体内克隆技术,从紫云英根瘤菌胞外多糖缺陷型变种NA-11中,分离到xeoR'质粒,该杂合质粒带有Tn5及其插入位点两侧的根瘤菌中,不仅可纠正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的胞外多糖合成缺陷,也能恢复该变种使宿主植物根部结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PMN2作为载体质粒,应用体内克隆技术,从紫云英根瘤菌胞外多糖缺陷型变种NA-11中,分离到exoR′质粒,该杂合质粒带有Tn5及其插入位点两侧的根瘤菌DNA片段。exoR′质粒能稳定地存在于紫云英根瘤菌中,不仅可纠正紫云英根瘤菌Exo-变种(Ndv-)的胞外多糖合成缺陷,也能恢复该变种使宿生植物根部结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组质粒pGXN300中的 2.3kb EcoRI片段测序分析发现,其上有一完整的lrp基因和部分 putA基因,与 King ND等[1]报道的 B.japonicum的lrp基因DNA序列有 88%同源性。利用 Tn5 gusA5定位 诱变方法,对质粒pGXN300进行插入诱变,得到2.3kb EcoRI片段上有Tn5gusA5插入位点的质粒pGXN300- T38,将pGXN300-T38转移到大豆馒生根瘤苗(B.japonicum)GX201中,得到的GX201转移接合子与不相容 质粒pPH1JI发生同源双交换。通过抗性及gusA活性检测,筛选到一lrp基因突变株。Southem杂交分析证 明这突变株的 Tn5 gusA5插入确实是同源交换而不是转座产生,表明 Tn5 gusA5 诱变可以应用于大豆慢生根 瘤菌中的突变林筛选。  相似文献   

13.
铜绿假单胞菌PIC—N萘降解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绿假单胞菌PIC-N对萘、邻苯二甲酸、水杨酸等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发现该菌株以萘为底物可诱导产生芳香烃分解酶系。菌株中存在一个57.4kb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处理可产生7个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处理可产生8个片段。将以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部分酶切的片段克隆至大肠杆菌持pMFY43上,获得29个克隆株。通过对含有菌株PIC-N质粒HindⅢ片段的7个重组闰进行限制酶分析,绘出  相似文献   

14.
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07的3个胞外多糖缺陷突变株NA-01、02、04不具备诱导宿主植物紫云英结瘤的能力。以NA-01突变位点的DNA片段为探针,从可互补这3个变种的exoR′-11质粒上亚克隆到2.6kb的DNA片段。互补试验表明,2.6kb的片段不仅可纠正突变株的胞外多糖缺陷表型,而且使变种恢复诱导宿主植物形成有效根瘤的能力。2.6kb片段经Tn5定位突变后丧失这种恢复能力,表明该片段带有对应于3个变种的野生型基因。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研究》1999,3(1):52-52
用RT-PCR方法从北京株丙型肝炎病毒中扩增出NS3区基因片段,该片段经pGEX-T载体克隆到大肠杆菌DH5α菌株中.经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出NS3基因的728bp长的核酸序列.发现在该片段中第31位核苷酸发生A→T突变,产生一个终止突变.这表明,丙型肝炎病毒北京株存在一定的变异,产生缺陷型病毒,这类缺陷型病毒的出现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铜绿假单胞菌PIC-N萘降解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IC-N对萘、邻苯二甲酸、水杨酸等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发现该菌株以禁为底物可诱导产生芳香烃分解酶系。菌株中存在一个57.4kb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处理可产生7个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处理可产生8个片段。将以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部分酶切的片段克隆至大肠杆菌质粒pMFY43上,获得29个克隆株。通过对含有菌株PIC-N质粒HindⅢ片段的7个重组质粒进行限制酶分析,绘出了该质粒HindⅢ内切酶7个切点的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17.
紫云英根瘤菌CH203含有3条质粒,用带蔗糖敏感基因Tn5-sacB进行菌株质粒消除和质粒缺失突变株筛选,获得一系列突变株。与野生型菌相比。质粒pRHa的丢失导致菌株结无效根瘤,质粒pRHb的丢失使菌株失去共生能力。在TY培养基平板上菌落变得粗糙,失去了脂多糖。质粒pRHc的丢失显然失去其菌株的共生能力,同时使菌株抗酸性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8.
将一株弗氏中华根瘤菌(R.fredii)QB1130的Tn5插入突变株ON-2用于生态学研究,以评估Tn5在自然环境中的水平转移以及各种水势下Tn5对突变株ON-2在土壤中运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自然潮湿的土壤中,Tn5本身的水平转移频率很低,且与Tn5插入相关的突变株卡那霉素抗性表型标记在非选择性平板上连续传40代后仍然稳定.突变株ON-2与相对应的野生型菌株QB1130在各种相同水势的土壤中的运动无明显差异(P=0.01),表明Tn5的插入不影响突变株的运动.因此,Tn5可作为研究R.fredii基因工程菌大回应用的一个稳定有效的生态学标记.  相似文献   

19.
环状芽孢杆菌C—2几丁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已克隆的环状芽孢杆菌C-2的几丁酶基因片段所作的亚克隆分析表明,该几丁酶基因位于1.7kb Pst I-Sty I片段 。ChiI基因在大肠杆菌JM107,DH5α,XL1-blue,TG-1等菌株中均能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其中JM107的表达活性最高,其胞外几丁酶活性与供体菌C-2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几乎相当。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毒闽A株基因文库的构建及物理图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以质粒pBR322作载体,用鸟枪法克隆出了PRV闽A株除BamHI-1,2外的所有酶切片段,构建了PRV闽A株基因文库,并以克隆出的BamHI片段用光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应用分子杂交法确定了PRV闽A株绝大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