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夏季考察的时候,和我们一同进入楚玛尔河源区的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干警罗延海告诉我们:“可可西里腹地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的无人区,以前区内零散的牧民都逐渐迁出了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的9月20日至10月30日,我参加了由青藏高原研究会和青藏高原研究所主办的穿越可可西里综合科考活动。这次活动汇集了1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主要对野生动植物、冰川、冻土、火山、地质缝合带、青藏高原隆起、矿产品、地震等专题进行野外取样与考察。  相似文献   

3.
自发表元谋北部小河等地400万年的蝴蝶腊玛古猿和200万年的“东方人”化石以来,引起国内外人类学和地质古生物学界的极大兴趣。笔者有幸参加云南省主持的“人类起源研究”课题,负责元谋盆地古猿和“东方人”伴生动物化石的研究工作,曾几次前往产地进行地质考察,着重对其层位的调查和化石的系统采集,再次得出产“东方人”化石的竹棚村豹子洞箐地层层位与产“蝴蝶腊玛”古猿化石层相当的结论。从部分哺乳动物化石初步观察,其时代可能为稍晚于禄丰古猿时代(最晚中新世)的早(中)上新世。1987年6月,“云南地质”发表江能人等的一篇  相似文献   

4.
巧遇野骆驼     
1995年至1999年,我代表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简·海尔(John Hare)博士组织的考察队,在我国4个野双峰驼分布区进行了合作科学考察。五年中6次进入罗布泊无人区,考察中克服了遇到的多次危险和困难,规划建立了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站卡控制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实施了对该野驼模式产地的保护。下面是我与野双峰驼相遇的亲身经历。 1995年3月底,我们经过15天跋涉,行程1500公里,穿越了罗布泊北部戛顺戈壁无人区,只找到了野驼的一些新鲜粪便和足迹,但未能见到一头野驼。在中蒙边境考察中也使我们大失所望。5月初,我们又来到罗布泊南部的阿尔金山北麓拉配泉。 在泉水池边,看到了野驴、野骆驼及盘羊的一些蹄印,但不多。我想在这十多  相似文献   

5.
羌塘高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冈底斯山、昆仑山及唐古拉山之间,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宽约700公里,为青藏高原的核心。“羌塘”是藏语,意为“北方高原”。 1990年6月至1992年10月,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与美国纽约动物学会合作,4次进入羌塘高原进行野生动物考察,行程约5.2万公里,考察覆盖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其中无人区约  相似文献   

6.
8名志愿者、两辆破车、两顶破帐篷、一人一件50元的黑心棉大衣,杨勇他们就这样开始了长江三源独立科学考察。最惹眼的是两辆国产越野车,车身上贴满了各种机构的logo,甚至还有超市的名字,这都是此次考察的支持者。保护国际(CI)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资助了2万美  相似文献   

7.
位于云南北部金沙江畔的元谋盆地,自从1965年在该县城东约五公里的大那乌附近发现两颗猿人的内侧门齿后,已为人们所熟知。元谋猿人出土后,已有许多中、外学者前往参观和考察,并就有关地层、古生物和年代学等问题展开讨论。目前,人们都把元谋猿人当作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其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前。这个年代数据,是根据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李普等人,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程国良等人进行的古地磁测量而确定的。按照李普等人的研究,认为元谋化石层位,恰好在古地磁极性序列表中的吉尔萨事件(161-179万年)范围内,从而得出170万年的结论;程国良等人测定的结果认为,应是介于吉尔萨事件和奥杜韦事件之间,年代为163-164万年。上述两个数字基本相符,也是以往有关元  相似文献   

8.
“无人区”里考古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北高原,藏语把这个地区叫“羌塘”,意思是北方的高地。它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约700公里,平均海拔为4500米。高原缺氧、干旱(年平均雨量不超过200毫米),年平均温度在摄氏零度左右,最高不超过10℃,最低在-40℃以下,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无常。湖水盐化,植被稀疏,人难以生活,故有“藏北无人区”之称。广袤的羌塘,是科学上的处女地,为揭开其奥秘,唤醒沉睡的宝藏,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组织了藏北分队,决心进山探宝,对这个地区进行多学科的考察。1976年6月9日藏北分队从班戈县色哇区出发,不畏艰险,开始了“无人区”里的综合考察工作。  相似文献   

9.
Xu AC  Jiang ZG  Li CW  Cai P 《动物学研究》2010,31(6):670-674
藏棕熊(Ursus arctos pruinosu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棕熊亚种,作者曾对该地区藏棕熊夏季食性进行了初步报道(Xu et al,2006),然而,藏棕熊的采食行为模式一直未见报道。2009年7-8月,作者又对可可西里地区藏棕熊食性及采食行为模式做了补充调查研究,对两次考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藏棕熊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其中,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相对频次为37.3%和干物质量为44.7%,下同);野牦牛(Bos grunniens)分别为18.7%和30.2%;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分别为15.0%和16.2%。藏棕熊在可可西里地区有两种采食行为模式:主动捕食高原鼠兔和采食藏羚、藏原羚和野牦牛尸体。观察期间藏棕熊约用10%的时间挖掘高原鼠兔的洞穴捕捉高原鼠兔,但未见藏棕熊主动捕食大型哺乳动物。粪样分析结果发现,藏棕熊主动捕食的高原鼠兔和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和通过食腐方式获得的藏羚、藏原羚和野牦牛的生物量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0.
和县动物群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对和县动物群中哺乳动物成分、性质等的分析,它应代表一个寒冷期。当时和县一带的气候,似与今日华北南部的气候类似,但又较之湿润。它的层位大体上相当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3—4层;其地质时代相当于海洋的O~(18)的第8阶段,距今约28—24万年。  相似文献   

11.
河北蓟县剖面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发育完整,出露齐全,分层明显,厚达万米,系我国震旦系标准剖面之一,早受到国内外地质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地质科学工作者长期以来进行过大量的蓟县剖面岩石地层学、叠层石、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的工作。在地质古生物研究工作方面,近20年来,随着加拿大岗弗林特铁矿层(19亿年)、贝尔彻群(19—25亿年)、美国东加利福利亚帕朗群(12—14亿年)以及澳大利亚苦泉层(9亿年)等微体化石点的发现,我国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对我国震旦纪微  相似文献   

12.
对赴海拔5000m的可可西里地区3个月的58例健康人进行了超声心动图(UCG)观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对象系来自平原和西宁(2260m)两地的汉族男性58例,平均年龄36.8±9.6岁。经体检排除心、肺等疾  相似文献   

13.
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积相、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辽阔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质发展历史,早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但以往的一些外国学者主要限于冰川、地貌、地质等方面的观察,对于古气候、古地理方面的工作是很有限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西藏的科学考察。曾在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四年先后两次对青藏高原进行多学科考察。一九七五年中国科学院又组织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在这次考察中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考察的科学工作者,同当地干部和群众结合,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苏云金杆菌应用协作组(北方)于1986年7月24日至30日在吉林和辽宁省考察了应用B_1乳剂防治玉米螟的情况。来自河北、北京、吉林、湖北、山西等省、市植保站和全国植保总站的代表12人先后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和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县、新城子等地考察了飞机喷洒B_1乳剂、B_1乳  相似文献   

15.
可可西里是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自然环境保护区,由于当地的恶劣气候特点,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很少被研究.采用5种分离培养基对来源于可可西里的12个盐碱土壤样品进行选择性分离,共分离得到5株细菌.其中4株菌分别属于游动微菌属(Planomicrobium)、库克菌属(Kocuria)、气球菌属(Aerococcus)和芽...  相似文献   

16.
云台山区鸟类考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台山区的鸟类,前人考察甚少,解放前几乎无入探讨,解放后专门考察的人也不多。为了进一步查清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以便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于 1982年8月对云台山区的动植物资源地质地貌、文物古迹等进行了初步考察。工作点有宿城、高公岛、柳河、花果山、孔望山、朝阳、连云港、东磊、黄窝水库、东海县包庄。石梁河和安峰  相似文献   

17.
黄汲清(1 90 4 - 1 995 )地质学家。四川仁寿县人。1 92 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 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UniversityofNenchatel)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黄汲清是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毕生倾力于中国的地质事业,其科学活动涉及地球科学的众多领域,尤其在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地层学、区域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方面功绩卓著。2 0世纪2 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他对秦岭、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开拓性考察和研究后撰写的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奠定了中国二…  相似文献   

18.
进入80年代以来,云南编撰出版了一批生物科学专著,有些图书曾被评为全国、大区、省级的优秀科技图书。近40年来,特别是1980年前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及人力,对云南的生物资源、地质资源进行了大面积的普查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并撰写成了许多专业学术著作公开出版。 (一)综合考察《横断山考察专集》是我国对自然地理独特的横断山区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中央及地方的30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部门,共250多人,涉及的专业达40多个分枝学科的科技队伍,组成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本书第一集中选编了地质古生物、自然地理、动植物区系的发生和演化、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42篇论文,以及大量珍贵照片。  相似文献   

19.
野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有蹄类动物, 主要分布在西藏羌塘, 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 新疆阿尔金山等地的高海拔生境。我们于2012-2014年在西藏羌塘和青海可可西里对野牦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 并且估算西藏羌塘地区野牦牛种群在11,222-21,072头之间, 可可西里野牦牛种群数量在659-1,793头之间。据本次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资料显示, 自20世纪90年代起, 中国野牦牛种群数量逐年增长, 但是其分布区面积却逐步缩减, 目前仅分布在几个相对孤立且远离人类居住地的高寒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加强,野牦牛的生存现状依然严峻, 我们仍需加强对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新疆西准噶尔下、中泥盆统界线地层及腕足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汉奎 《古生物学报》1991,30(3):307-331
一、前言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泥盆系被分为北部萨吾尔山小区、中部沙尔布尔提山小区和南部玛依拉山小区(曾亚参等,197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81)。其中沙尔布尔提山小区的泥盆系出露最全、化石最丰。本区泥盆系及其生物群的系统研究始于1973年(侯鸿飞等,1979;Hou Hong-fei 1981;张川等,1983)。但由于此区地质构造复杂、交通不便,故工作中仍遗留一些问题。1984和198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新疆地层队对该区进行考察,取得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即是这一成果中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